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安是也。由高而名盖江淮寺塔之始。

(庚寅) 改和平。是年月支国沙门 支娄迦谶。

(第 0509c 页)
支谶。
至洛阳。少时习语大通华言。遂译
经。至中平年凡二十一部。六十三卷。永兴
元年桓帝于宫中铸黄金浮图老子 …… (第 0509c 页)

支谶
译般舟三昧经共三卷。是岁安息国
优婆塞都尉安立至洛邑。同清信士严佛
调译经七部。于时复有沙门支曜康巨 …… (第 0510b 页)

于扬都译经三部凡三卷。时优婆塞支谦
者字恭明。月氏国人。初游洛邑。受业于支
亮。亮字纪明。受业于 支谶。
世称天下博知
不出三支。谦博览经籍为人细长黑瘦。眼
多白而睛黄。时人语曰。支郎眼中黄。身虽
细是智囊 (第 0515c 页)
竟但见伟才。纸弊
墨渝迄未能罢。若乃至法既被名德已兴。年
几五百时经六代。自摩腾法兰发轸西域。安
支谶
荷锡东都。虽迹标出没行实深浅。咸
作舟梁大为利益。固宜油素传美。铅斩定
辞昭示后昆揄扬往秀。而道安罗 (第 0275a 页)
出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杂譬喻上一十一部二十六卷见在大集经下一十二部四十一卷阙本)
沙门 支娄迦谶。
亦直云 (第 0479a 页)
支谶。
月支国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名。讽诵群经志在宣法。桓灵之代游于洛阳。从桓帝建和元年丁 …… (第 0479a 页)
综多能。以灵帝光和之初。赍道行等经来适洛阳。转梵为汉。译人时滞虽有失旨。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月支沙门 支谶
传语。河南孟福字元士张莲字少安笔受。并见经后记 法镜经二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初出与宝积郁伽长者会等同本 …… (第 0482b 页)
一百四十八卷。今以馀六十六部七十一卷子细雠校非是失源。具述委由列之如左。
* 佛遗日摩尼宝经(汉 支谶
译)
* 菩萨生地经
* 惟日杂难经(已上二经吴支谦译)
*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 …… (第 0484b 页)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届于洛汭。于白马寺译昙无德羯磨一部。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第五出与汉世 支谶
等所出及宝积无量寿会并本同文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及僧祐录)
* 叉须赖经一卷(一本无叉字祐录作又初 …… (第 0487a 页)
宝唱二录)
* 除灾患经一卷(见僧祐录初出与除恐灾患经同本)
* 首楞严经二卷(第五出与汉世 支谶
等所出本同文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及僧祐录)
右五部七卷其本并阙。
沙门白延西域人也。才明盖世深解踰伦。 (第 0487a 页)
生无知岂可理责。由是邻人感其言至遂不复杀。十岁学汉书。十三学婆罗门书。并得精妙兼通六国语音。初桓灵世 支谶
译出法典。有支亮字纪明。资学于谶。谦又受业于亮。博览经籍莫不明练。世间艺术多所综习。其为人细长黑瘦。 …… (第 0489b 页)
初出房云见晋世杂录)
* 无量寿经二卷(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出第六译与汉世高 支谶
等所出本同文异见竺道祖录及僧祐录)
* 菩萨藏经三卷(初出见长房录)
* 般舟三昧经二卷(安 …… (第 0495b 页)
卷元康六年译第三出与佛调支谦等所出本同文异见道祖僧祐二录)
* 首楞严经二卷(元康元年出第七译与 支谶
支谦白延法护等所出本同文异见聂道真录及僧祐录)
右二部五卷其本并阙。
优婆塞竺叔兰(今准僧祐录中朱士 …… (第 0498a 页)
支法度。未详何许人。于惠帝代永宁元年辛酉译逝童子经等四部。
又僧祐长房等录。于惠帝时沙门支敏度合两支 (支谶
支谦)两竺(竺法护竺叔兰)四本(房录更加一白为五本今准祐录及合经记但四本合成无白延也)首楞严为八卷( (第 0501b 页)
起寺。陈郡谢琨赞成其业。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
* 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成品经二卷(太康年出第二译与 汉支谶
译者大同小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方等法华经五卷(咸康元年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第四出与法护正法华 …… (第 0503b 页)
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
* 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永初二年于道场寺出见僧祐宝唱二录第八译与世高 支谶
支谦僧铠等所出同本)
* 菩萨本业经一卷(亦直云本业经是华严净行品见僧祐长房二录大周入藏有今阙且 …… (第 0505c 页)
如来三昧经二卷(或一卷一名无极宝三昧经第二出与无极宝经同本见长房录)
* 大智度经四卷(第五出与 支谶
道行经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见僧祐录及竺道祖录)
* 普门品经一卷(第二出与法护普门品及宝积文殊普 …… (第 0508b 页)
大乘方便经等三部。
* 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第七译见正度录与世高 支谶
支谦僧铠白延法护等所出同本)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竺法力。西域人。业行清高智道崇峙。善通方语妙称经 (第 0509a 页)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云说不可思议品或直云大树紧那罗经第二出与 支谶
伅真陀罗经同本见长房录)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与竺法护等集众德经等同本异出第三译见真寂寺录 …… (第 0512c 页)
善权经二卷(与宝积大乘方便会等同本第四出见李廓录)
*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或加新字或二十四卷与 支谶
无谶所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及李廓录)
*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与法护等出者同本第二出见长房录) (第 0513b 页)
阿阇世经二卷(与 支谶
等出者同本第五译房云见别录)
* 睒本起经一卷(亦直云睒经出六度经异译第三出见李廓录) …… (第 0513b 页)
与晋法护大净法门经隋耶舍大庄严法门经同本咸安三年出见首楞严经后记)
* 首楞严经二卷(第八出与汉 支谶
吴支谦魏白延晋法护等所出首楞严同本咸安三年出见经后记)

右四部六卷(须赖经一部一卷见在如幻等五部三 …… (第 0519a 页)
所译者止万馀偈三分始一耳见竺道祖凉录及僧祐录)
*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或直云大集经第三出与汉世 支谶
姚秦罗什出者同本或二十九或三十一或三十二或四十卷良由初出即写分卷不同见竺道祖凉录及僧祐录) (第 0519c 页)
阙十品。
上二经二十卷二帙。
*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亦名般若道行品或八卷一帙)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或七卷或八卷一帙)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七译) …… (第 0583b 页)
经与宝积第一三律仪会同本异译。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亦直云无量清净经第二译)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阿弥陀经二卷(内题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第三译 …… (第 0586b 页)
义造论一卷)
上四经九卷同帙。
* 阿閦佛国经二卷(一名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成品经)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三译一阙)
右一经。与宝积第六不动如来会同本异译。
* 大乘十法经一卷(初云佛住王舍城 …… (第 0586c 页)
宝积第四十二弥勒所问会同本异译。
* 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亦名古品曰遗日说般若经)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摩诃衍宝严经一卷(一名大迦叶品)
晋代译失三藏名(旧在后汉录今且依旧第二译) …… (第 0587c 页)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拔陂菩萨经一卷(一名拔波)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是般舟经初四品异译第五出今附汉 …… (第 0589a 页)
十一经。并与华严分有相似。是眷属摄而非正部。以其三种世间严事劣故。
* 兜沙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右一经是华严经如来名号品异译(旧经在第五卷新经在第十二比于大本此经稍略)
* 菩萨本业经一 …… (第 0590b 页)
无惑焉。兼此合经总成五译两本在藏三本入删繁录)
*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或三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可思议品)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 …… (第 0592a 页)
广品。更无别本此之二经既在大部之中。其别生流行者。删之不录)
* 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译第一译)
* 普超三昧经三卷(或上加文殊师利字或四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
* 放 (第 0594a 页)
提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十九经十九卷同帙。
* 内藏百宝经一卷(亦云内藏百品经)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两译一阙)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拾遗编入第一 …… (第 0601a 页)
菩萨本行经三卷
失译(今附东晋录拾遗编入)
上二经十卷同帙(按大周录中其七卷报恩经云与汉代 支谶
所译单卷大方便报恩经同本其三卷菩萨本行经云与西晋聂道真所译单卷菩萨本行经同本今以单卷报恩及本行二经先 …… (第 0602b 页)
莲华面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一名问署经)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拾遗编入)
*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大周录)
上五 (第 0603a 页)
譬喻经二卷(亦云杂譬喻集经)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拾遗编入单本)
* 杂譬喻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拾遗编入单本)
上十集十三卷同帙。
* 杂譬喻经二卷(一名菩萨度人经)
失译(在后汉录单本拾 (第 0623a 页)
且记于末。
从无量寿经下三十部五十四卷。宝积部中阙本。
* 大方等大集经
二十七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或有新字或二十四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
右二 …… (第 0627c 页)
汉天竺三藏竺佛朔译(第二译)
*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祐有一卷无三卷者)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出静泰录第三译)
* 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是行品别翻)
后汉代失译(第四译)
* 般舟 …… (第 0627c 页)
一十二部二十七卷。华严部中阙本。
* 梵般泥洹经二卷(旧录云胡般今改为梵字或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大般涅槃经二卷
曹魏外国三藏安法贤略 …… (第 0628b 页)
第四译)
右竺法护太康七年译晋超经。此后再翻故题更出(若准安录。但有更出阿阇世王经。无普超三昧。对彼 支谶。
先译。故云更出祐录之中二本俱载)
* 阿阇世经二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五译)
右三经同本。 …… (第 0629b 页)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别译)
右兼大本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 象腋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出法上录第一译)
* 无所悕望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祇多蜜译(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前后四译。二 …… (第 0629c 页)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第五译)
右三经同本前后六译。三存三阙。
* 诸法勇王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出法上录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 权方便经一卷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第一译) …… (第 0630a 页)
意经一卷
宋沙门释勇公译(第二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光明三昧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出僧祐录第一译)
右一经与成具光明定意经同本。前后两 …… (第 0631a 页)
患经一卷
曹魏西域三藏帛延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孛本经三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孛经一卷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 (第 0631c 页)
大乘经单译阙本

二百八部 三百一
十七卷


*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卒逢贼结衣带咒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咒贼经一卷(一云除辟贼害咒。祐录更有 (第 0633a 页)
多蜜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一名阿阇世王经)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 五苦章句经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第二译) …… (第 0640c 页)
毗昙)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二本俱阙。
* 禅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
* 禅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二本俱阙。 (第 0641b 页)
也。所冀法轮无玷慧日增晖。永烛
幽途恒沾沃润者矣。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
后汉三藏 支娄迦谶

* 自誓三昧经一卷
后汉三藏安世高译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
后汉三藏安世高译 (第 0666b 页)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一帙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或八卷亦云般若道行品经一百六十七纸)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一帙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小品字僧祐录云新小品经或八卷或七卷一百五十 …… (第 0701a 页)
无谶译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亦云无量清净经六十一纸)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阿弥陀经二卷(上卷题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亦名无量寿经五十五纸) 吴 …… (第 0701c 页)
铠译
上四经九卷同帙。
* 阿閦佛国经二卷(一名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成品或一卷四十纸)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大乘十法经一卷(佛住王舍城者二十纸)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 普门品经一卷(亦云普 …… (第 0701c 页)
十四纸) 笈多译
* 般舟三昧经三卷(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或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二卷五十纸)  支娄迦谶

* 拔陂菩萨经一卷(亦名拔陂安录云颰拔陀菩萨经一十四纸)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 (第 0702c 页)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七纸)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兜沙经一卷(五纸)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菩萨本业经一卷(一直云本业经亦名净行品经一十二纸) 吴月支 …… (第 0703a 页)

*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初云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或云伅真陀罗尼王经或三卷五十八纸) 后汉 支娄迦谶

上二经十一卷同帙。
*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可思议品或直云大树紧那罗经六十七纸) …… (第 0704a 页)
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三十一纸) 唐三藏义净译
* 阿阇世王经二卷(五十五纸)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 普超三昧经三卷(或四卷或上加文殊师利字亦直云普超经一名阿阇世王品安公录云更出阿阇世王经六 …… (第 0705b 页)
难提译(两译一阙)
上十九经十九卷同帙。
* 内藏百宝经一卷(亦云内藏百品经八纸)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第一译两译一阙)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三纸)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十遗编入 …… (第 0709a 页)
经二卷(二十三纸)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亦云文殊问署经二十纸)  支娄迦谶

*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二十一纸) 于阗提云般若译
上五经十卷同帙。
* 广大宝楼 …… (第 0710c 页)
伽译
* 旧杂譬喻经二卷(亦云杂譬喻集经三十七纸) 吴康僧会译
* 杂譬喻经一卷(九纸) 汉 支娄迦谶

上十集十三卷同帙。
* 杂譬喻经二卷(一名菩萨度人经二十五纸) 失译在汉录
* 杂譬喻经 (第 0721b 页)
(三)和平(一)
元嘉(二)永兴(二)永寿(三)延熹(九)永康(一)

建和二年。西域月氏国沙门 支娄迦谶
亦名
文谶至洛阳。译佛经凡二十一部计六十三
卷。

永兴二年。帝铸黄金浮图老子像。覆以百宝
盖。宫中 …… (第 0767c 页)
避地归
吴。吴主悦之拜为博士。译佛经一百二十九
部凡一百五十二卷。谦受业于支亮。亮字纪
明。亮受业于 支谶。
世谓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弘明集)
| 甲辰 黄初五年 |禅 建兴二年 |黄武三年 |
| 乙巳 (第 0770b 页)
机之尽。然则弥陀本师说法。皆不免三
渗漏乎。我不知其居心为何等也)
。】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汉支娄迦谶
译)

云。佛言其中辈者。
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孤疑。
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 (第 0720c 页)
之用。乃二乘
有馀涅槃之境也。

注。
平等即寿命。清净即光明。觉即佛也。
支娄迦
谶等。是五译人。 支娄迦谶。
汉明帝时人。光武中兴。故
名后汉。明帝即光武子也。
康僧铠魏人。曹丕篡汉
国号曰魏。
支谦吴人。孙权 (第 0730a 页)
论皆散在大藏。今载经题函号。以助捡阅之易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一部二卷 乃字函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无量清净平等觉。即无量寿佛异号也。清
净平等四字寿字意也。觉即佛之华言。

佛说阿弥陀经一部二 …… (第 0150b 页)
。失去译师名也。有不晓者。谓不译名失译。不译则梵书矣。

般舟三昧经一部三卷 罪字函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


藏中有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跋陂经。并与
般舟同本异译。专说现在佛悉在前立三
昧。九十日中观想称诵弥 (第 0151a 页)

复有大小弥陀两部之别。大弥陀经。古译有六。其第
一本三卷。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支三藏法
支娄迦谶
所译也。第二本二卷。曰阿弥陀经。亦名
阿弥陀三邪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月支三
藏法师支谦所译也。 (第 0150b 页)
等十馀部。后
不知所终。

**** 汉竺佛朔者

斋道行经。自天竺至洛阳。光和二年出
般舟三昧经。 支谶
传梵语。河南孟福张连 笔受。

**** 汉优婆塞安玄者

安息国人。性沈鸷。博极群书。灵帝
末至洛 …… (第 0074a 页)
塔顶。诱肃然增敬。又于寺东。重造小塔云。

会未至吴时。有优婆塞支谦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氏
人。又有 支谶
支亮。亮字纪明。学于谶。谦又学于亮。博
观群书。通六国语。为人颀瘠而黑。眼白童子黄。时为
之语曰。支 (第 0074c 页)
佛经也。若论翻译。则摩腾初出四十二章经。
及法兰同译十地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
经。为其始也。次则安清 支谶
支谦等相继翻
述。汉末魏初。传译渐盛。或翻佛为众祐。或翻
辟支为古佛 (第 0237b 页)
支谶
出首楞严经云。佛在王舍 (第 02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