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是自手拭之。随拭
即燥。王具表其事。诸僧见原释。悦既欣睹灵
异誓愿瞻礼。而关禁阻隔莫由克遂。又昔宋 明皇帝。
经造丈八金像。四铸不成。于是改为
丈四。悦乃与白马寺沙门智靖。率合同缘欲
改造丈八无量寿像。以申厥志 (第 0400c 页)
 恩沾法雨」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五验)


* 西域志云有佛袈裟验 魏明帝
有火浣布袈裟验
* 宋沙门释僧妙有袈裟验
* 唐沙门释慧光有袈裟验
* 唐沙门道宣感通袈 (第 0559b 页)
经两卷在于床上。稠曰。我本修
佛道。岂拘域中长生者乎。须臾自失。其感
幽显皆此类也。又移怀州马头山。 魏孝明
宿
承令德前后三召。乃固辞不赴。又移北转常
山。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等。请至受法。
道俗奔赴礼贶填 (第 0906c 页)
十所。译经一十
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晋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千僧)

肃宗明帝(造兴皇道场二寺。集义学百僧)
晋显宗成帝(造中兴鹿野二寺。集义学千僧)

晋太宗简文帝(造像度僧。立寺。长干起木塔)

晋烈宗 …… (第 1025b 页)
皇再治大行供施。度僧尼一万四千人)

魏世宗宣武帝(于式乾殿自讲维摩。造普通大定四寺。常供千僧) 魏肃宗孝明帝(于邺下造大觉寺)
魏敬宗孝庄帝(造五精舍一万石像)

西魏武帝(长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大帝(造般若寺。用给 (第 1026a 页)
师碑而未暇也。后闻宋云事。乃成之。代宗谥
圆觉大师。塔曰空观(年号依纪年通谱)

(通论曰。传灯谓 魏孝明帝
钦祖异迹。三屈诏命。祖竟不下少林。及祖示寂。宋云自西域还。遇祖于葱岭。孝庄帝
有旨令启圹。如南史普通 (第 0043c 页)
八年。即大通元年也。 孝明
以是岁四月癸丑殂。祖以十月至梁。盖祖未至魏时。 (第 0043c 页)
孝明
巳去世矣。其子即位未几。为尔朱荣所弑。乃立孝庄帝。由是魏国大乱。越三年。而孝庄殂。又五年分割为东西 …… (第 0043c 页)
。罪可恕矣。柳守嘉叹曰。始
知佛门广大。遂赦之(尔后。甚有名贤赞述。檀施珍异。文繁不录)。上元元年 肃宗
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五月
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剌史杨瑊曰。
朕梦感禅 (第 0047c 页)


西秦改建义。

(六) 北朝魏(姓拓跋王水德都云中)

雷氏曰(道武明元太武文成献文孝文宣武 孝明
孝庄节闵后废出帝魏主十二一百四九)

太祖道武皇帝圭(其先十一主。国号代晋。始拓跋诘汾。因畋于野遇 (第 0527b 页)
烟焰
中有塔升空而没。后月馀有自东州来者
云。此日见塔乘空飞海上。而望海者时亦
见之。

(丙申)  魏孝明帝诩(宣武次子。六岁即位。胡太后临朝。在位十二年。十九
岁崩。葬定陵。改熙平)


(戊戌) 魏改神龟。

(十四 己亥) 会稽沙门惠皎。以宝唱所撰名僧传颇
多浮汎。因著高僧传十 …… (第 0546b 页)
倍僧矣。
又尝梦维摩诘降其房与语。临别以素麈
尾遗之而去。藏自是玄辩日新矣。

(二十) 魏正光元年 孝明帝
加元服。命沙门道
士讲道于禁中。时道士姜斌沙门昙谟最
对论。帝曰。佛与老子同时否。姜斌曰。按开
天经 …… (第 0547a 页)

一日至金陵。然自广至金陵亡虑三千馀
里。将命者往而复。师方启行。岂以十日之
间能历三千里乎。又谓 魏孝明帝
钦师异
迹三屈诏命。师竟不下少林。及师示寂。宋
云自西域还遇师于葱岭。孝庄帝有旨令
启圹。如南史普通 (第 0549a 页)
八年即大通元年也。孝
明以是岁四月癸丑殂。师以十月至梁。盖
师未至魏时。 孝明
已去世。及其子即位未
几。为尔朱荣所弑。乃立孝庄帝。由是魏国
大乱。越三年而孝庄殂。又五年而分割为 …… (第 0549a 页)
解者也。抑乌
有动静去来彼此时分而可辩哉。

(戊申) 魏庄帝子攸(献文之孙。彭城王第三子。是年二月 孝明
为胡太后鸩
之。时尔朱荣立帝即位。二年改元建义。永安二号后复欲篡逆求九锡。九月入朝。帝知召荣手杀之。 …… (第 0549b 页)
(丙子) 改太平○右西魏二十五年(而禅于宇文周)

后齐。

(四十二) 叙曰。元魏将季其祚分崩。 肃宗孝明
帝崇尚佛法。胡太后亲临国政。一纪之内
天下晏然。及帝崩太后死。高欢诛贼尔朱
荣于邺烧洛阳宫室。奉清河 (第 0554a 页)
开佛化立本传
* 后汉书郊祀志
* 吴主孙权论佛化三宗
* 宋文帝集朝宰叙佛教 元魏孝明
召释老门人述宗
* 元魏书释老志
* 南齐江淹遂古篇
* 北齐颜之推归心篇
* 梁阮 …… (第 0098b 页)
出范晔后汉书
* 吴主孙权论佛化三宗出吴书
* 宋文集朝宰叙佛教(前集略)出高僧传 元魏孝明
述佛先后出魏书

*** 商太宰问孔子圣人一列御𡨥一云吴太宰𡨥(一云吴太宰)

太宰嚭问孔子曰。 …… (第 0098b 页)
时愿延之
著离识论。帝命严法师辩其同异。往返终
日。笑曰。公等今日无愧支许之谈也。云云。 元魏孝明
召佛道门人论前后七
出魏书

正光元年。明帝加朝服大赦天下。召佛道二
宗门人殿前。斋讫。侍中刘腾宣敕 (第 0100b 页)
大十二因缘经一卷(见旧录)
* 十八难经一卷(见旧录)
* 五十二章经一卷(见旧录别有 孝明
四十二章经)
* 百八爱经一卷(见旧录似抄五盖疑结经)
* 小安般舟三昧经一卷(见旧录) (第 0492c 页)
五十二章经一卷(别有 孝明
四十二章经)
魏吴失译
* 百八爱经一卷(似抄五盖疑结经)
魏吴失译
* 小安般舟三昧经一卷 (第 0644b 页)
搢绅间。善说法要。时人呼
为高座法师。又善咒诵作梵呗。清响凌云。译
孔雀等诸经(本传) 肃宗明帝

绍。元帝长子。幼而聪哲。年数岁属长安使来。
帝因问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近。对曰。长安
近。但闻人从长安 …… (第 0777c 页)
十二岁。敕葬独龙山宝公寺之左。由是江
左道俗皆持诵金刚般若经(感应传)
| 丙申 天监十五年 魏肃宗孝明帝诩
宣武第二子 熙平元年 |

魏世宗宣武帝作瑶光寺未就。是岁胡太后
建永宁寺。皆在宫侧。又作石窟寺于伊 …… (第 0796a 页)
契。
是月十九日潜之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
洛阳。当魏孝明帝正光二年也。寓止嵩山少
林寺。面壁而坐。 魏明帝
三诏之。祖终不起。
就赐磨衲袈裟。祖亦不受使三返。帝强授之
时有僧神光者。博览群书。善谈玄理。闻祖 …… (第 0797a 页)
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改姓元氏。寿
三十三岁。第二子世宗宣武帝恪立。在位
十六年。寿三十三。宣武第二子 肃宗孝明
帝诩立。在位十二年。寿十九。敬宗孝庄
帝立。在位三年。寿二十四。节闵帝恭平安
定王元朗立。二俱被害。 …… (第 0799c 页)
禅。建国曰齐。改
元天保。都邺(彰德路古湘州)。在位十年。寿三十一
岁。太子殷立。废帝也。寿十七岁。 肃宗

昭帝演(神武第六子也)。以废帝乾明元年改皇建。皇
建二年演猎坠马绝肋殂。寿二十七岁。世
祖武成帝 (第 0801a 页)
甲午 |十三 志公示灭 |三 |
| 乙未 |十四 |四 帝崩 |
| 丙申 |十五 肃宗孝明皇帝
讳翊即位改元 |
| | |熙平元年 |
| 丁酉 |十六年 |二年 |
| 戊戌 |十七 …… (第 0199a 页)
年 |二 |
| 庚戌 |二 |三 十二月帝崩。若依宝唱续法传即魏使归洛。奏遇达磨西归。当在此年盖 明帝
已崩。而孝庄尚在位故也 |
| 辛亥 |三 太子统薨 |前废帝 |讳恭。二月即位改元普泰 (第 0199a 页)
十九日潜回(广灯回作过字)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
于洛阳当 后魏孝明
太和十年也(当云后魏孝明正光元年也。
若据太和十年乃后魏文帝时是年即南齐武帝永明四年丙寅岁也)
。寓止 …… (第 0219b 页)
印匪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
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
与汝安心竟。后 孝明帝
闻师异迹。遣使赍诏
徵前后三至。师不下少林。帝弥加钦尚。就赐
摩衲袈裟二领。金钵银水瓶缯帛等。师牢让 …… (第 0219b 页)
 超然名之曰祖」
#+END_VERSE


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
群有。师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
逢患难。衒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师
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
此理。衒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
师不获已乃为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
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衒之闻语。莫究
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师之所谶。虽当时
不测。而后皆符验。时魏氏奉释禅俊如林。光
统律师流支三藏者乃僧中之鸾凤也。睹师
演道斥相指心。每与师论议是非锋起。师遐
振玄风普施法雨而偏局之量自不堪任。竞
起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以化缘已毕传
法得人。遂不复救之端居而逝。即后 魏孝明
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也(依续法记。则十月五日 …… (第 0220a 页)
兴和元
年。当梁武大同五年也。如此则岂复有孝庄帝耶。又称宋云遇师于葱岭。尤误也。宋云使西域回时。已在 魏明帝

光年中矣。然则遇师于葱岭者。盖是魏末别遣使往西域回耳○但当云。后三岁魏使有自西域回者。遇师于葱岭 (第 0220b 页)
表闻武帝。帝遣使诏迎。十月一日至金陵
与帝语。不契。是月十九日渡江北。十一月
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 魏孝明
太和十年
也。万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
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至太和十
九年丙辰岁 (第 1118b 页)

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
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
后当 魏孝明帝
大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面
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即禅宗初祖也。】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 (第 0274b 页)
。表闻武帝。遣使
诏迎。十月一日至金陵。与帝语不契。是月十九日
渡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 魏孝明

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
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此时震旦。义学相
(第 0404a 页)
饶。直归少室峰前坐。梁主休言更去招。复云。
谁欲招。帝不契。遂潜出国。这老汉只得懡㦬。
渡江至魏。时 魏孝明帝
当位。乃此北人种
族姓拓跋氏。后来方名中国。达磨至彼。亦不
出见。直过少林。面壁九年。接得二祖。彼方 (第 0140c 页)
灯谓。 魏孝明帝。
钦祖异迹。三屈诏命。祖竟不下少林。及祖示寂。宋云自西域还。遇祖于葱岭。孝庄帝有旨。令启
圹。如南史普 (第 0419c 页)
通八年。即大通元年也。 孝明。
以是岁四年癸丑殂。祖以十月至梁。盖祖未至魏时。 (第 0419c 页)
孝明
已去世矣。
其子即位未几。为尔朱荣所弑。乃立孝庄帝。由是魏国大乱。越三年而孝庄殂。又五年分割。为东西 …… (第 0419c 页)
师之欲归焉。时炉香腾涌。直贯曹溪。以十一月十
三日入塔。寿七十六。时韶州敕史韦据。撰碑 上元
庚子。 肃宗
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
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剌史杨
瑊曰。朕梦感禅 (第 0423b 页)
帝云。对朕者谁。祖云。不识。帝不
领旨。

祖于是月十九日。潜渡江北。十一月二十二日。
届于洛阳。当 后魏孝明
太和十年也。寓止嵩山少林。
终日面壁而坐。人谓之壁观婆罗门。

有僧神光者。来
参礼。莫闻诲励。光自 (第 0022c 页)
之葱岭。手携只履而归。
即以所闻并魏启圹事。制始末行实。唐代宗谥曰圆
觉大师。塔名空观(传灯云祖以后 魏明帝
太和十九年丙寅岁卒。以史考之。太和丙寅
较天鉴元年壬午隔一十七年。是时梁武帝尚未立。又况太和乃孝文帝 (第 0289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