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伏龙元长禅师 狮林惟则禅师
建长印原禅师 妙峰玄禅师(此后无传)
顽石瑱禅师 南诏玄鉴禅师
魏公赵子昂居士 丞相 冯海粟居士
龙塘得喜
禅智假禅师法嗣
寂照光禅师(此后无传) 懒庵勤禅师
般若诚禅师法嗣
高仰正友禅师
径 (第 0394a 页)
建长印原禅师 妙峰玄禅师(此后无传)
顽石瑱禅师 南诏玄鉴禅师
魏公赵子昂居士 丞相 冯海粟居士
龙塘得喜
禅智假禅师法嗣
寂照光禅师(此后无传) 懒庵勤禅师
般若诚禅师法嗣
高仰正友禅师
径 (第 0394a 页)
其接物也。不以贵贱异其心。所至
无不倾向。若中书右丞相朵儿只。江浙行省左丞相
别不花。赵文敏公孟頫。 冯内翰子振。 尤所宾礼者也。
四民来献芗币衣履者。肩摩而袂接。既无虚日。师受
之即以施人。曾无毫发系吝。其自处则布 (第 0474b 页)
无不倾向。若中书右丞相朵儿只。江浙行省左丞相
别不花。赵文敏公孟頫。 冯内翰子振。 尤所宾礼者也。
四民来献芗币衣履者。肩摩而袂接。既无虚日。师受
之即以施人。曾无毫发系吝。其自处则布 (第 0474b 页)
本心要。本为说
防情复性之旨。后入翰林。遣问般若大意。本有净土
偈一百八首。頫作一百八赞。手书授之○ 冯子振。 号 (第 0788c 页)
海粟。 尝访道明本。本复书曰。今古利达之士。靡不知
三界是大梦宅。苟不曾一回亲切警悟。则与此所知
之心。俱落 (第 0788c 页)
防情复性之旨。后入翰林。遣问般若大意。本有净土
偈一百八首。頫作一百八赞。手书授之○ 冯子振。 号 (第 0788c 页)
海粟。 尝访道明本。本复书曰。今古利达之士。靡不知
三界是大梦宅。苟不曾一回亲切警悟。则与此所知
之心。俱落 (第 0788c 页)
结搆。知音若遇。破蒲团易
得安排。买山不虑馀资。子怀畅矣。苫瓦可容只影。他
愿酬焉。恁宽世界。何愁无 冯海粟 其人。许大乾坤。且
喜有须达多故事。当场出手。愿大自然福大。努力为
人。因真必定果真。热肠汉难辞触事 (第 0607a 页)
得安排。买山不虑馀资。子怀畅矣。苫瓦可容只影。他
愿酬焉。恁宽世界。何愁无 冯海粟 其人。许大乾坤。且
喜有须达多故事。当场出手。愿大自然福大。努力为
人。因真必定果真。热肠汉难辞触事 (第 0607a 页)
。太原曰:曾有能出者乎?空谷曰:有简而
言之,若屏山李公,石塘胡公,乐轩陈公,希逸林公,西山真
公, 海粟冯公, 松雪赵公,须溪刘公,德机范公,曼石揭公,邵
庵虞公,仲弘杨公,大朴危公,天锡萨公,兼善达公,溍卿黄 (第 0468b 页)
言之,若屏山李公,石塘胡公,乐轩陈公,希逸林公,西山真
公, 海粟冯公, 松雪赵公,须溪刘公,德机范公,曼石揭公,邵
庵虞公,仲弘杨公,大朴危公,天锡萨公,兼善达公,溍卿黄 (第 0468b 页)
鸿亮其接物也不以贵贱异其心所至
者无不倾向若中书右丞相朵儿只若江浙行省左
丞相别不花若赵文敏公孟頫若 冯内翰子振 尤所
宾礼者也四民来献芗币衣履者肩摩而袂接既无
虚日师既受即以施人曾无毫发系吝其自处则布
袍粝食沛然 (第 0620a 页)
者无不倾向若中书右丞相朵儿只若江浙行省左
丞相别不花若赵文敏公孟頫若 冯内翰子振 尤所
宾礼者也四民来献芗币衣履者肩摩而袂接既无
虚日师既受即以施人曾无毫发系吝其自处则布
袍粝食沛然 (第 0620a 页)
诗跋亦具载之。可见初书全编百八首。后撰其
要五十八首书之。)
* No. 1402-B
中峰和尚和 冯海粟 梅花诗百咏
自香自色自生神。察变知机始悟真。梁宋以前浑未
识。羲黄而上有斯人。两三蕊得奇偶象。南 …… (第 0747c 页)
三冬蕊绽玉楼人。庞公远陟来推勘。常老端然不
惹尘。个样酸心谁委悉。肯同雪曲与阳春。
中峰和尚和凭 海粟 梅花诗百咏卷(终)
* No. 1402-C
一华五叶之书。天目中峰幻住和尚之所著也。辟义
学之见 …… (第 0752a 页)
地。俱忘荆棘参天。如是芬馥舌根。熏闻宇宙。
抑使清凉树子芘荫儿孙。是年泰定丙寅灯夕后六
日 老学人前 集贤待制冯子振 稽首。
* No. 1402-E
少林直指无枝叶。接响承虚自言说。潦倒中峰力扫
除。据古明今成漏泄 (第 0752b 页)
要五十八首书之。)
* No. 1402-B
中峰和尚和 冯海粟 梅花诗百咏
自香自色自生神。察变知机始悟真。梁宋以前浑未
识。羲黄而上有斯人。两三蕊得奇偶象。南 …… (第 0747c 页)
三冬蕊绽玉楼人。庞公远陟来推勘。常老端然不
惹尘。个样酸心谁委悉。肯同雪曲与阳春。
中峰和尚和凭 海粟 梅花诗百咏卷(终)
* No. 1402-C
一华五叶之书。天目中峰幻住和尚之所著也。辟义
学之见 …… (第 0752a 页)
地。俱忘荆棘参天。如是芬馥舌根。熏闻宇宙。
抑使清凉树子芘荫儿孙。是年泰定丙寅灯夕后六
日 老学人前 集贤待制冯子振 稽首。
* No. 1402-E
少林直指无枝叶。接响承虚自言说。潦倒中峰力扫
除。据古明今成漏泄 (第 0752b 页)
祖为说防情复性之旨。后入
翰林。遣问般若大意。祖有净土偈一百八首。頫作
一百八赞手书之。
祖复居士 冯子振 问道书。
振号 (第 0263a 页)
海粟。 访道祖。祖复书曰。今古利达之士。靡不
知三界是大梦宅。苟不曾一回亲切警悟。则与此
所知之心。俱落梦寐 (第 0263a 页)
翰林。遣问般若大意。祖有净土偈一百八首。頫作
一百八赞手书之。
祖复居士 冯子振 问道书。
振号 (第 0263a 页)
海粟。 访道祖。祖复书曰。今古利达之士。靡不
知三界是大梦宅。苟不曾一回亲切警悟。则与此
所知之心。俱落梦寐 (第 0263a 页)
仲曰。精神与死生初无相涉也。就寝至夜半。声
寂然。其子驹排户视之。则正衣冠坐逝矣。年七十五。
时又有 冯子振 者。攸州人。博学负才气。通内典。与中
峰本禅师游。师作净土偈一百八首。大阐唯心之旨。 (第 0246b 页)
子振 见而心倾。自号发愿学人。为之赞曰。我观幻住
师。于幻无所住。虽不住于幻。能觉如幻人。幻人汝当
知。垢 (第 0246b 页)
寂然。其子驹排户视之。则正衣冠坐逝矣。年七十五。
时又有 冯子振 者。攸州人。博学负才气。通内典。与中
峰本禅师游。师作净土偈一百八首。大阐唯心之旨。 (第 0246b 页)
子振 见而心倾。自号发愿学人。为之赞曰。我观幻住
师。于幻无所住。虽不住于幻。能觉如幻人。幻人汝当
知。垢 (第 0246b 页)
巳也。其大机大用见于文字有如此也(广录并元史)。 冯子振
(第 0446a 页)
子振。 攸州人。自号海粟居士。其豪俊与陈刚中略同。
刚中敬畏之。 (第 0446a 页)
子振 于天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
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 (第 0446a 页)
子振 疾书。随纸
多寡顷刻辄尽(元史)。尝撰梅花百咏呈中峰和尚。又为
中峰撰净土偈赞并序曰。幻住道人净土偈 …… (第 0446a 页)
是人获福无量。即得净土现
前。到他日持珠默坐时。一百八偈三千二十有四言。
元不曾说一字尔。时发愿学人 冯子振 稽首作礼而
作赞曰。我观幻住师。于幻无所住。虽不住于幻。能觉
如幻人。幻人汝当知。垢与净相对。虽垢即 (第 0446a 页)
(第 0446a 页)
子振。 攸州人。自号海粟居士。其豪俊与陈刚中略同。
刚中敬畏之。 (第 0446a 页)
子振 于天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
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 (第 0446a 页)
子振 疾书。随纸
多寡顷刻辄尽(元史)。尝撰梅花百咏呈中峰和尚。又为
中峰撰净土偈赞并序曰。幻住道人净土偈 …… (第 0446a 页)
是人获福无量。即得净土现
前。到他日持珠默坐时。一百八偈三千二十有四言。
元不曾说一字尔。时发愿学人 冯子振 稽首作礼而
作赞曰。我观幻住师。于幻无所住。虽不住于幻。能觉
如幻人。幻人汝当知。垢与净相对。虽垢即 (第 044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