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兵。冬十一月克京城。明年夏五月恭逊位于高祖。即位于长安。改国号唐。在位
九年。寿七十一崩。葬献陵内禅 太宗太宗。
佛心天子也。创基定业廊清方维。传世二十二。凡二百九十二
年。自开辟以来。有天下者俱未若唐甚盛也。吾教 (第 0563c 页)
兼通中国语言文字。且信佛法。亦与息安相识。往岁特邀杨仁山居士。以起信论翻作 英文。
谓将刊布。以劝诱
本国诸儒。李君志愿甚大。悯我中国。无人提倡正教。现于都门。倡立尚贤堂以经费不足。特 (第 0729a 页)
礼太原王
山枝足。出家为大僧。未几足命遍参。因谒仙岩。后闻
版声。豁然有悟。寻受记焉。去止燕之归义。 元太宗

丑。同门圆福无还超。请师开法净土。戊戌迁刑台之
天宁。宪宗壬子五月八日。沐浴更衣。辞众曰。四大无 (第 0612a 页)
太原王山
枝足出家。为大僧。未几。足命遍参。因谒仙岩。后闻板
声。豁然有悟。寻受记焉。去止燕之归义。 元太宗
已丑。
同门圆福无还超。请师开法净土。戊戌迁邢台之天
宁。宪宗壬子五月八日。沐浴更衣。辞众曰。四大无 (第 0258b 页)
第三句下著语云。嚤呢哒哩吽㗶吒 上
笑曰。甚好。又问。古今得受用者谁。师对 太
宗皇帝。

上曰。闻 太宗皇帝
得大受用。师对
  (第 0663c 页)
太宗皇帝
一日幸大相国寺。见僧看经次
问云看甚经。僧云。仁王护国经  (第 0663c 页)
太宗皇帝
云。既是朕经。为甚却在卿手里。僧无语。臣亦
曾代下一转语。

上曰。卿如何代语。师对。当
时只将经卷 (第 0663c 页)
。当笏鞠躬云。愿 陛下万岁万
岁万万岁。

上曰。好好。师奏曰  太宗皇帝
又尝见一僧问云。卿是何人。僧云。塔主 太
宗皇帝云。既是朕塔。因甚是卿作主。其僧又
无语。臣亦代语云 (第 0663c 页)
 洪武新恩得度。入
汴依古峰。究通华严宗旨。傍达唯识百法诸论。意解
心融。众所钦服。遂得法主之称。  太宗皇帝
知之。遣
中官驰驿。召至南京。备问楞严大义。应对称 旨。赐
紫衣。命住天界寺。选俊秀僧徒从学。更 命 (第 0393a 页)
门 熙仲 集

大元昌运
国朝肇造区宇。奄有四方。
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 太宗皇帝。
列圣相承。以成大业。殄灭残金。平定汴蔡。
抚安中原。 (第 0253a 页)
妙圆通
悟。正在兹时。堪报不报之恩。共助无为之化。其或未
然。新长老重重失利。

(谢词不录) 复举 太宗皇帝。
(第 0322a 页)
。泼除正因。凌蔑宗社。然
则 先帝在天之灵。又且如何崇奉。将此深心奉尘
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举  太宗皇帝
问僧。近离甚处。僧云。卧云庵 帝云。
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此。僧无对。雪窦和尚代云。
难逃至化。 (第 0663c 页)
一卓。疑杀天下人。

* 临江瑞筠山慧力禅寺海印和尚语录
门人 道彰 集

天寿圣节上堂。僧问。记得 太宗皇帝
问僧。近离甚处。
僧云。卧云。太宗云。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这里。僧
无语。此意如何。师云。乾坤收不 (第 0645a 页)
天上徽猷之号。如斯际遇。实谓希逢。只如知
恩报恩一句。又作么生道。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朝。

复举  太宗皇帝。
因僧朝见。僧云。陛下还记得么。帝
曰。甚处相见。僧云。灵山一别。直至如今。帝曰。以何为
验。僧默然。 (第 0044b 页)
眼豁开。至化无私。十方通畅。便恁
么去。未当宗乘。何故。惯从五凤楼前过。手握金鞭贺
太平。

复举。 太宗皇帝。
幸大相国寺。开宝塔次。 皇帝问。卿
是何人。僧云塔主。帝云。既是寡人塔。因甚卿作主。僧
无对。

(第 0085b 页)
戊子绍定元年。

己丑二年 (元太宗
文皇帝即位)

径山寺成 发明(寺之成燬不书。此书。嘉道业无营也)

祥符荫曰。禅林建立。无非佛 …… (第 0252a 页)
不在面门。横按拄
杖曰。会么幽州江口石人蹲。

庚寅三年。

万松祖复主中都万寿至温为侍者。

祖应 元太宗
诏。复主万寿。大振洞上宗风。上堂说
偈曰。莲宫特作梵宫修。圣境还须圣驾游。雨过水
澄禽汎子。霞明山静 …… (第 0252a 页)
温持旨宣布中外。而辅成之。

辛卯四年。

壬辰五年。

万寿祖退居从容庵禅师福裕补住万寿。

元太宗
破汴。祖刹荒乱。祖退居从容庵。朝命以
裕补之。

癸巳六年。

甲午端平元年。

乙未二年。

径山 (第 0252b 页)
月帝炳祥兴元)年。

己卯祥兴二年 宋亡。

(姓奇渥温氏。太祖铁木真。于宋开禧二年。自号可汗。传 太宗窝阔台。
睿宗𢘬雷。定宗贵田。宪宗
蒙哥。至世祖讳忽必烈。国语曰薛禅。即位开平。于宋景定元年庚申。建元中统。 (第 025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