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终正念诀
* 念佛宝王三昧论(飞锡禅师)
* 万善同归集(永明大师)
* 净土十疑论后序 (陈瓘)
念佛方便文(江公望)
* 劝人发愿偈(慈照大师)
* 莲宗宝鉴(优昙法师) (第 0307a 页)
。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欣愿门
也。

净土十疑论
* No. 1164-6b
后序

宋左宣义郎 陈瓘
云。人心无常。法亦无定。心法万差。
其本在此。信此则遍信华严。所以说十信。疑此则遍
疑。智者所以说十 (第 0679c 页)
又载王乔之念佛三昧诗。见
下第五卷)


*   观无量寿佛经疏序天台智者大师

夫乐邦之与苦域。金 宝之
与泥沙。胎狱之望
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
之升沈。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喻形端则 …… (第 0166a 页)
论。冠以次公之序。而请予申广其说以
助其传。元祐八年七月十一日。左宣义郎前
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陈瓘
序。

* 直指净土决疑集序提刑杨杰

大愿圣人从净土来。来实无来。深心凡夫。往
净土去。去实无去。 …… (第 0171c 页)
卷。则专明西方法门。劝人修习。文多不
能具载。但书林公一跋。聊为叙其大旨云。

* 宝城易记录序待制 陈瓘

安养不在彼。浮云非我有。此涑永公所谓安
乐土也。馀既得罪台州。自壬辰八月。捐书不
复为文。革心改过。 …… (第 0174c 页)
曰。怪矣今夫大海。其东无
东其西无西。其北无北其南无南。旦则浴日
而出之。夜则滔列星涵太阴。扬阴火珠 宝之
光以为明。其尘霾之。杂不处也。必泊之西澨。
故其大也。深也洁也光明也。无我若者。今汝
海之弃滴也。而 (第 0176b 页)
谭笑终日而去。蒋有诗曰。
禅客寻常入旧都。黄牛角上挂瓶盂。有时带雪穿云
去。便好和云画作图。 陈瓘

陈瓘。字退夫。初赴省闱。问于宗道者曰。瓘此行欲作
状元。得否。宗熟视曰。无时即得。退夫竟以第三名上 (第 0209b 页)
而去。蒋有诗曰。
禅客寻常入旧都。黄牛角上挂瓶盂。有时带雪穿云
去。便好和云画作图。

* 陈瓘 陈瓘。
字退夫。初赴省闱。问于宗道者曰。瓘此行欲作
状元。得否。宗熟视曰。无时即得。退夫竟以第三名上
第。而 (第 0209b 页)
谦法师
* 四明法维法师(明智惠)
* 定慧介然法师
* 待制晁说之
* 谏议忠肃公 陈瓘

草堂元法师法嗣


* 息庵道渊法师

安国惠法师法嗣(神照下第四世)


* 智涌 (第 0225a 页)
自是常称戒和上○
四明延庆中立法师。令门人介然(鄞福泉延寿受业)
十六观堂。以延专修净业之士。延平 陈瓘

之记(瓘字莹中。与晁说之同禀教于立法师)

八年。知定州苏轼。绘水陆法像作赞十六
篇。世谓辞理 (第 0418a 页)
者亲造。而未行于世。明智
大师中立镂版以传师之高行人所尊敬。
此书流传其必广矣。

** 三千有门颂 陈 瓘

不思议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真空
不空非但空。圆中圆满非但中。是故四门
之初门。即是不可思议假。 …… (第 0442c 页)
法体皆具。凡夫心
具即佛具。取著不圆则不具。唯一具字显
今宗。入此宗者甚希有。

** 与明智法师书 陈 瓘

瓘顿首再拜上启南湖延庆堂上讲主明智法
师。人回伏奉书教。获审道体安隐无恼。下
怀良慰。向承寄示观音玄 …… (第 0442c 页)
其知之者欤。
景定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台法照。为四
明学子可登。题于月桂峰下。

** 南湖净土院记 陈 瓘

明州延庆寺。世有讲席。以天台观行为宗。
自法智大师行学俱高。听徒心向。继其后者
又皆得人。今百有馀年 …… (第 0443c 页)
孙也。行业淳实人所
信服。能以诚心修净土观。于介然之事有
助为多。故并记之。大观元年八月一日。延
陈瓘
记。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九(终) (第 0444b 页)
,解行俱妙,真传佛心印,冠罩群
宗者矣。唐荆溪,宋四明,咸称中兴教主,故使火宅莲
华,同服甘露,梁肃 陈瓘,
皆其人也。元明以来,此道不
振,或有教无观,如贫数宝,或有观无教,以凡滥圣。神
庙初年,妙峰老人起而 …… (第 0354b 页)
大进矣。余每谓明朝功业士,远不及汉唐宋,理学
则大过之。阳明一人,直续孔颜心脉。佛门居士,唐梁
肃, 宋陈瓘,
明袁宏道,盖未可轩轾也。忠肃因初年偶
疑金刚为泥人揩背语,遂为禅者所笑,试读彼三千
有门颂,可复笑乎 (第 0365c 页)
后之
儒者用于世。则无以教道之。民之耳目口鼻心智百
骸皆无所主。舍浮屠何适哉(莹中文集) 陈瓘

瓘。字莹中。号了翁。又号华严居士。南剑州沙县人。尝
为司谏。谥忠肃公。立朝骨鲠。有古人风烈。尝谒灵源 (第 0427a 页)
得生疑。六释即得不退疑。七释不求内院疑。八释十念得生疑。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释作何行业得生疑。后有 陈瓘
序。
*
观心论(亦名煎乳论) (二藏俱[○@缺])

* 大乘论藏 诸论释第三 (第 0158a 页)
道。故此十乘。经经皆有。论论不无。但昧者不知。
修堕偏倒。能知具足。始为上乘。释题竟。

「宋忠肃公 陈瓘
述」

【陈瓘。字莹中。官谏议。谥忠肃。述者。不敢当作。公之
谦辞。公受法于中立法师。为法智大师五世 …… (第 0057b 页)
俱妙真可谓传佛
心印。冠罩群宗者矣。唐有荆溪。宋有四明。咸称中兴
教主。故使居士宰官。同服甘露。梁肃 陈瓘。
皆其人也。
元明以来。此道不振。或有教无观。如贫数宝。或有观 (第 006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