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见录)
* 安州白兆山怀楚禅师法嗣三人

* 唐州保寿匡祐禅师(一人见录)
* 蕲州 自南禅师
果州永庆院继勋禅师(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襄州谷隐智静禅师法嗣二人 (第 0398a 页)
系云门宗嗣佛觉)

佛日自江右至燕寓大圣。安
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
日曰山 僧自南
方来。拄杖头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
者。师叉手进前曰自是和尚拄杖短。日大惊曰可乞
此子续吾临济一宗。师曰 (第 0788c 页)
。嗣佛觉)

佛日。自江右至燕。寓大圣安。一
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日
曰。山 僧自南
方来。拄杖头。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者。
师叉手进前曰。自是和尚拄杖短。日大惊曰。可乞此
子续吾济宗。师 (第 0641a 页)
宗嗣佛觉)

佛日自江右至燕。寓大圣安。
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
日曰。山 僧自南
方来。拄杖头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
者。师叉手进前曰。自是和尚拄杖短。日大惊曰。可乞
此子续吾临济一宗。 (第 0712c 页)
  大龙景如禅师 大龙楚勋禅师
  普通从善禅师
 白马霭禅师法嗣
  白马智伦禅师
 白兆楚禅师法嗣
  保寿匡祐禅师 蕲州 自南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永庆继勋禅师
南岳下第九世
 黄龙达禅师法嗣
  后黄龙禅师
 清溪进禅师法嗣
  天平从漪禅 (第 0344b 页)
宗。嗣佛觉)

佛日自江右至燕。寓大圣安。
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
日曰。山 僧自南
方来。拄杖头不拨著一个会佛法者。
师叉手进曰。自是和尚拄杖短。日大惊曰。可乞此子
续吾临济一宗。师曰 (第 0493c 页)
宗具出家
相老僧终不言姓名而别时为庚午岁年二十一矣
居寺中作务如常僧独礼诵不倦然不知有向上事
一日有 僧自南
方来问师在此何为师云为生死出
家耳僧曰如此那能了生死南方有宗门一路急往
寻之师遂勇决而行出山陟九华渡 (第 0711a 页)
寻到无寻处始是凡心即佛心予方知有己躬下事
一日遇单复师与印和尚相见机缘予中心霿乱礼
辞决志出蜀路逢一 僧自南
方来叙及天童密老和
尚乃临济正宗闻之喜跃第恨未亲聆謦欬尔于是
南询遍参诸方尊宿已卯冬趋天童礼悟老和尚 (第 0578b 页)
 帝赐不诬」
#+END_VERSE


* 唐大慈山中禅师

师名寰中。姓卢氏。蒲坂人也。生有异相。其声如钟。出
家于并州童子寺。受心印于百丈海禅师。结茅于南
岳。一日南泉至。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苍天苍天。泉
云。苍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会即便会。莫忉忉。
泉拂袖而出。赵州问般若以何为体。师云。般若以何
为体。赵州大笑而出。师明日见赵州扫地。师问般若
以何为体。赵州置帚。附掌大笑。师便归方丈。师后住
浙江大慈山。上堂示众云。山僧不解答语。只能识病。
又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
一寸。时学者甚众。山素缺水。师拟飞锡。夜梦神人告
曰。勿他之。我移南岳小童子泉就师取用。诘旦见二
虎以爪跑于地。泉自涌出。味甘如饴。有 僧自南
岳至。
乃曰小童子泉涸矣。故东坡题诗云。亭亭石塔东峰
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 (第 0581c 页)
佛日尧禅师自
江左至燕然寓大圣安。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
圆通善国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佛日曰。山 僧自南
方来。拄杖头不曾抹著一个会佛法者。通叉手进曰
自是和尚拄杖短。佛日大惊曰。可乞此子续吾临济
一宗。通 (第 0311c 页)
。自此凡阅诸典。皆达意趣。留止一󵊮。侍师至
天峰圆戒时󵊮十九。即崇祯辛未岁也。因游峨眉。路
逢一 僧自南
方来。叙及密云老和尚乃临济正宗。在
金粟开堂。有法嗣破山和尚现住万峰。门庭孤峻。余
闻之喜跃。即中夜 (第 0201a 页)
。尹司空诸老僧开堂。师拈云。今日
有问荐福如何是一大事因缘。只向佗道。干戈中立
太平基。

上堂。山 僧自南
北兵兴以来。佛法二字。飏向鄱阳湖
里。何暇著眼觑著。今幸干戈偃息。人天普集。未免东
捞西摝。重为宣扬 …… (第 0507a 页)
。犹隔
弱水三万里。一向与么。道绝人荒。放一线道。与诸人
有个商量。只如尅期取證。毕竟證个什么。薰风 自南

来。殿阁生微凉。

谢秉拂及斋上堂。召众云。夜来山僧。从定安详而起。
步自宝街。忽见二僧。厖眉雪顶。 …… (第 0509a 页)
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
行。后来圜悟云。天宁则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
向道。薰风 自南
来。殿阁生微凉。师拈云。云门向广寒
宫里呈月。圆悟向龙王宫里呈珠。荐福虽臂长袖短。
亦有一个道处。良 (第 0516b 页)
。和麸粜面。手携只履。卖狗悬羊。
年年十月初五日。多费儿孙一瓣香。

上堂。昨日有一僧。自罗浮来。一 僧自南
岳来。一人头
长脚短。一人额阔眉低。总有佛法身心。且道那一人
合受人天供养。以拂子画一画。巴峡猿啼霜 …… (第 0447b 页)
丈且将留靠壁。草鞋乾晒待秋风。

上堂。佛法遍在一切处。一切处不可作佛法商量。拈
主丈。薰风 自南
来。殿阁生微凉。古人于言下顿悟。又
作么生。卓主丈。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解夏上堂。十五日巳前 (第 0455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