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镜。远离一
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者。初内。
真如中妄法本无。非先有后无。故云如实空。
释空
义。倒心妄境。本不相应。故云远离。非
谓有而不现。但以妄法理无故。无可现境。非
不能现。但以兔角无故 (第 0472a 页)
二徵释(二)

* 初 释空
(二)

* 初标(后何)
* 二释(三)

* 初在缠不染(二) (第 0689a 页)
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当得作佛。名
释迦文。菩萨受决。疑解望止。便逮清净。不起法忍。放
光下。 释空
行菩萨由修三空故名空行。三空无相即
成寂静行。五波罗即为动也。

疏。贤劫下。第三。具云。一切诸法无 (第 0325b 页)
色同分。以是假故。非
所缘缘。故说识蕴。以为正义(此许不尔。无法之影。得所缘缘。况假之影
亦有体故。
释空
界青虽实有色。以别名立。名为假色。犹如日光。本识所变。为五识质。有实用故。别缘我见。
不缘他地。何欲 (第 0034c 页)
也。】

「所言空者。从本巳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
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此略 释空
义也。谓真如实体。但依妄染本无。故说
体空。若离妄染。则无空可说。谓此真体从来与一
切染法不相应故。 …… (第 0490a 页)
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
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
一异俱相。」

【此广 释空
义。以显真如实体。本离四句绝百非也。
然有无四句。乃内教学佛法不得意者所计也。一
异等四句。乃外道谬 (第 0490a 页)
乃至总说。
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
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此广 释空
义。以明依妄说空。离妄无空也。所言下。
(第 0341a 页)
释空
义。言一切染法不相应者。谓如实之中。虚
妄心境。及有无一异等。以至一切众生所有妄心
念念分别。皆与真 (第 0341a 页)
如不相应故。故云一切染法不
相应也。谓离下。别 释空
义。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
者。无境界相也。以无虚妄心念者。无业转相也。盖
以离心。则无境界之相。故无虚 (第 0341a 页)
相应者。能所分别不相应故。离一切
法差别相者。离所取相故。以无虚妄心念故者。离
能取见故。即以离义而 释空
也。广释之中。明绝四
句。四句虽多。其要有二。谓有无等及一异等。以此
二四句摄诸妄执。故对此二以显真 (第 0208c 页)
卢。互遍互融。亦无
所在。以空与不空。唯是一心真如体故。此真
如体。即是大乘体也。

二广释成三。初 释空
义。二释不空义。今初。

复次真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
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 (第 0431a 页)
应者。能所分别不
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者。离所取相故。以
无虚妄心念故者。离能取见故。即以离义而 释空
也。广释之中。明绝四句。四句虽多。其要
有二。谓有无等及一异等。以此二四句摄诸
妄执。故对此二以显真 (第 0207c 页)
云设起观心见性求菩提涅槃心皆是妄也上 释空
竟二释不空常(常德)(乐德)不变(我德以离变易苦非业所系自在故)(净德)
本所谓不生不灭等者如依 (第 0129b 页)
章广释。于中有二。先明其空。复显不空。初中有三。初略明。次广释。后总结。此初也。初句显其非染相应
释空
义。一切染法不相应故。故名为空。云何染法不相应耶。次句释云。谓离差别所相故。何故离此所取相耶。
后句 (第 1175b 页)
大会。宰相百官光临法会。
诸山硕德共阐玄音。凡圣混融人天交接。直得娑竭
罗龙王从海涌出亲献宝珠。天帝 释空
中雨花殷勤
赞叹。上来臣僧升于宝座举唱宗乘。所萃鸿因端为
祝延天算。复成一偈。尧眉八釆辉寰宇。舜目重 (第 0133a 页)
存人

#+BEGIN_VERSE
「 梧桐叶落尽皆秋露白草枯不饮牛绳索犁耙通解 释空
留狼籍在阎浮」
#+END_VERSE


** 双忘

#+BEGIN_VERSE
「 双放双收两 (第 0663a 页)
讫。还房中。与度
别。食粥未了。便取一生私记焚之。至小食时。异香忽来。
棱敛容便卒。

唐京师会昌寺 释空
藏。姓王氏。先祖晋阳。今在雍州之
新丰县。母初孕之日。自然不食酒肉。荤辛不尝。既诞之
后。灵鉴日陈。 (第 0164b 页)
地。生灭幻妄。委具寂然者也。若道眼弗
明。祖关弗透担生死于颠危。终无他念矣。盖为僧者。
非枯生死海。 释空
有心。佛祖大恩。莫由可报。故灰头
土面。知大死人。日夕孜孜。惟一无二。不知不觉。地转
天翻。而见而明 (第 0249b 页)
饭喂
婴孩。面皮厚多少。卓主丈下座。

上堂。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岩
间宴坐。天帝 释空
中雨花。古今日月。古今山川。大鹏
一举九万里。蟠桃结实三千年。

上堂。举雪峰示众云。尽大地撮来。如 (第 0450a 页)
百官。光临法会。诸山硕德。
共阐玄音。凡圣混融。人天交接。直得娑竭罗龙王。从
海涌出。亲献宝珠。天帝 释空
中雨花。殷勤赞叹。

上来
臣僧升于宝座。举唱宗乘。所萃鸿因。端用祝延
天算。复成一偈。尧眉八釆辉寰 (第 0139c 页)
文也。或可但移所化之机四字注在缘行字下。则因
行缘行也。亦是论意。此但注不著所在。亦传写之误
也。钞 释空
有迭彰。标云或先或后同时递互相对等。
释中约第一时教心境但有。第二时心境俱空。注云
上二先后递互。第 (第 0002b 页)
心无二心无二故即除憎爱自他依
正真妄诸法若能圆观一切平等则诸法上憎爱
亦尽故云亦复如是诸疏皆引行慈为 释空
烦法
(私注)
五答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
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 (第 0474a 页)
槃章四果章等世有折立别行亦正为
此后人或复作记或出章门紊乱宗乘誇掠异学忘
本逐末一至于斯引论参律援有 释空
攻乎异端为
害甚矣故云况复等俱舍此云藏藏以包藏为义此
论包藏诸胜义等婆沙即毗婆沙此云广说义广故
亦名 (第 029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