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阿含部類
毛不在眼下。还相
委悉么。复喝一喝曰。切忌转喉触讳。

*** 大沩泰禅师法嗣

**** 潭州慧通 清旦禅师

蓬州严氏子。初出关至德山。值
泰上堂。举。赵州曰。台山婆子巳为汝勘破了也。且道
意在甚么处。良久曰。 (第 0431b 页)
马光亦以为言。凡三
上疏一留中。二行中书。上夜焚香默祷曰。
翌日化成殿具斋虔请法华大士。俯临无
却。 清旦
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驰奏言。法华
自右掖门径趋将至寝殿。侍卫呵止不可。
上笑曰。朕请而来也。有顷至。辄 (第 0664c 页)
亦以为言。凡三上疏。一留中。二付中书 上夜焚香
默祷曰。翌日化成殿具斋。虔请法华大士。俯临无却。 清旦 
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驰奏。言法华。自右掖门
径趍。将至𥨊殿。侍卫呵止不可 上笑曰。朕请而来
也。有 (第 0531a 页)
相韩公.参政欧公阅其文
大惊。誉于朝士大夫。书竟赐入藏。明教名遂闻天下。
晚。移居灵隐之北永安兰若。 清旦
诵金刚般若经不
辍音。斋罢读书。宾客至则清谈。不及世事。尝曰。客去
清谈少。年高白发饶。夜分诵观世音 (第 0259c 页)
天乐雨华

小本经云。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
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
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
经行。

** 池岸华树

大本经言 (第 0105a 页)
(拜下想经云)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
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 (第 0129a 页)
人俱会一处。住正定聚。恒不退还。
究竟至于一生补处。受用清净大乘法乐。昼夜六时。
供养阿弥陀佛。每日 清旦。
奉事十方如来。闻法授记。
得陀罗尼。化身自在。周遍十方。无佛国中。成等正觉。
极重苦处。游戏神通。随 (第 0108b 页)
 但向尘中了自心」
#+END_VERSE


夫心心即佛。醍醐酥酪。咸自乳生。佛佛惟心。钗钏瓶
盘。尽从金出。十万程。东西不隔。二六时。凡圣同途。一
合掌。一低头。碧玉毫。星明日丽。一赞扬。一歌咏。紫金
容。霆震雷轰。清凉月。有水皆含。功德云。无山不戴。一
称嘉号。越二死。揵如香象之渡河。再举洪名。厌众鸟。
宛类频伽之出㲉。音乐奏时行树密。水禽飞处藕花
多。芬陀梨。优钵昙。向 清旦
满盛衣裓。白砗磲。红码碯
引阳春间错楼台。群情惟忖以难思。一念回光而易
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只在目 (第 0063b 页)
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
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
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忆佛。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
就如是功 (第 0056c 页)
地。不离慈尊左右傍。 清旦
黄昏礼忏摩。低头泣告老弥陀。轮回六趣知多
少。誓欲今番出网罗。

老来念佛正相当。去日无多莫暂忘。南 (第 0853c 页)
 早蒙彼佛迎归去」
#+END_VERSE


** 净土生无生释疑(附)恋公遗稿

天衣禅师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二语。每见时人
咸谓奇特重理之说。据余所论。亦是平直著事之谈。
盖祖师恐念佛人。舍事求理。不得巳之言也。生则决
定生。岂非平直著事之谓乎。去则实不去。上一去字。
又岂非去则决定去。著事之意乎。言实不去者。乃直
指决定生。决定去之心。当体了不可得。虽终日随缘。
不妨终日不变。天台所谓。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
体不可得。即真无生是也。当知念佛之人。往生之时。
譬如人之影像。入于镜中。决定生决定去之理明矣。
了镜中之像。当体不可得。即实不去之义也。又如月
影。入于水中。生去之义宛然。不动之理全在。岂可以
无生不去。而为奇特也哉。弥陀经云。其国众生。常以 清旦。
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
本国。食时即 (第 0467b 页)
清旦。
他方供佛。即生去之义也。即时还
到本国。即实不去之义也。故云。一念遍游诸佛国。笑
他行脚困山川。此经 (第 0467b 页)
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
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
就如是功 (第 0579a 页)
信)

随缘任业许多年。枉作老牛为耕田。打叠身心早归
去。免教鼻孔受人穿。

** 怀净土中 峰 清旦
黄昏礼忏摩。低头泣告老弥陀。轮回六趣知多
少。誓欲今番出网罗。 (第 0799b 页)
空寂。即是善说般若义。所以感动诸
天。散华供养。能如是净心念佛。往生又何疑也。】

「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
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其土众生者。指初心凡夫。往生净土。 (第 0942c 页)
皆名众生。常
者。日日恒然。无有劳厌之心也。 清旦
者。于昼最先
之时也各者。人人皆然。无有一众生懈怠也。以衣
裓盛华者。取至诚心净也。盛众妙华者。供养 …… (第 0942c 页)
方者。自本国而往他方也
十万亿佛土者。一佛一大千土。言远之又远也。食
时者。晨斋之时也。还到本国者。 清旦
盛华。供养十
万亿佛毕。还到本国。犹在晨斋之时。往来之速。亦
是阿弥陀佛成就神足之力也。】

「饭食 (第 0942c 页)
△持以供养。】

「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
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此言天华。众生持取供佛 (第 0921c 页)
也。众生者。除佛而言。菩
萨以下往生彼国。大众凡夫。皆名众生故。 清旦

者。六时之首。首时之心。最正清洁。故名清明心也。
众生常以衣裓。盛华清旦供佛者。取时为先。心乃 (第 0921c 页)
「常以 清旦。


【初日分也。】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裓音革)。」

【往生之时。飞心妙出 (第 0903b 页)


△三释即以食时等又三。初明神足难思。二明事
事无碍。三明法门甚深。
△今初。

【解】食时。即 清旦。
故曰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
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

【钞】神足不可思议者。六通中有 (第 0851b 页)
知净土往生
之众。一心不乱。则诸念不生。万法空寂。即是善说
般若。感诸天何疑。】

「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
十万亿佛。」

【此言天所雨华。众生取以供佛也。菩萨而下。以至
往生彼 …… (第 0800c 页)

清旦。
常者日日恒然。各者人人皆然。衣裓盛华之
器。或言衣襟。他方者。自本国而他国也。十万亿佛。
一佛一大千 …… (第 0801a 页)
若欲献华。则于
空中化成华盖。势皆下向。以成供养。】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食时晨斋时也。 清旦
至晨斋。为时至少。以至少时。
供至多佛。明其速也。大本云。既供养巳。忽然轻举。
还至本国。犹在未食之 (第 0801a 页)
而至。华雨自空
不种而生。不采而下。自性神灵通达。亦复如是。

○二持以供佛。】

「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 …… (第 0644c 页)
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疏】此言天所雨华。众生持取供佛也。众生者。除佛
而言也。 清旦
者。六时之一也。衣裓者。盛华之器也。
供毕还国。犹在食时。以神足故。

【钞】除佛者。唯佛一人。独称 (第 0645a 页)
大觉。菩萨而下。以至往
生彼国初心凡夫。皆名众生也。以生佛相对故。六
时之一者。 清旦。
于昼时为最先。以旦供佛。表至敬
也。又旦是夜气清明之际。 (第 0645a 页)
清旦
供佛。取心净也。彼
国众生虽昼夜一心。固无清浊。而未登佛地。犹有
无明。触事涉缘。不无少动。亦以平旦 (第 0645a 页)
号清明心。亦
可随顺此方言 清旦
也。常者。日日恒然。不疲厌故。
各者。人人皆然。无勤惰故。盛华器者。真谛谓衣裓
为外国盛华之器。或言 …… (第 0645a 页)
。他方。
自本国而他方也。不言本国者。文省也。十万亿佛。
一佛一大千土。言广远也。食时者。晨斋时也。 清旦
至于晨斋。为时至少。以至少时。供至多佛。明其速
也。如大本言。诸大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遍至
(第 0645a 页)
经二。初列经。】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
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 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
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
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 (第 0577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