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然岂惟
饰好。常自摩头。曰吾僧也。顿舍万缘。一心念佛。

* 医王

凡于诸导师。生世尊想。若有能开 释深
义。解散疑结。
于我有益。则尽心恭敬。不念馀恶。如敝囊盛宝。不以
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恶 (第 0505b 页)
明大事圆觉经
云末出众生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即得成
就无上菩提智度论云于诸导师生世尊想若有能
释深
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恭敬不念馀
恶如毙囊盛宝不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
道毙人执炬不以人恶故不 (第 0426a 页)
赞叹梵行。不令众生
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无上菩提。又智度论
云。于诸导师。生世尊想。若有能开 释深
义。解散疑结。
于我有益。则尽心恭敬。不念馀恶。如敝囊盛宝。不以
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敝 (第 0388b 页)
光。
照烛机感。时彼南印土。按达罗国王。见放光
明。疑入金刚喻定。请證无学果。菩萨曰。入
定观察。将 释深
经。心期大觉。非愿小果。王言。
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證。菩萨抚之。欲
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 (第 0720a 页)
  玉泉思达禅师

南岳下第十六世
 中竺妙禅师法嗣
  光孝 已庵深
禅师
卷三十七
  临济宗
南岳下第十一世
 石霜圆禅师法嗣
  黄龙慧南禅师
南岳下第十二世
 黄 (第 0369b 页)
。乐为众善。是信业用。然信差别。略有三种者。
总举论说实德能三。深忍。深乐。深欲之意。一信实
有下。 释深
忍。诸法。即内身外器等。各有自相。名实
事理。以诸法自相。言诠无所加。心识不可到。唯信
忍可。名信实 (第 0586c 页)
有。二信有德下。 释深
乐。三宝德者。佛
以法身为德。法以般若为德。僧以解脱为德。以此
三法。处染常净。故名真净。由信三德。 (第 0586c 页)
而起好乐。名
深信乐。三信有能下。 释深
欲。世间善有漏。能引无
漏。出世善无漏。能引无为。故云。深信有力。能得在
心。能成在事。有为曰成。无 (第 0586c 页)
而体染。心动而心
静。染净无二。动静莫别。无二无别。而亦非一。如
是之绝。故难可知。

何以故下。次 释深
义。从本巳来自性清净而无明
所染有其染心者。是明净而恒染。虽有染心而常
恒不变者。是明动而常静。由是 (第 0221c 页)
习所起识者。
牒上所说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等
也。非馀能知唯佛穷了者。标甚深也。何以故
下。次 释深
义。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无明所
染有其染心者。是明净而恒染。虽有染心而
常恒不变者。是明动而常静。由是 (第 0214c 页)
无住相福而为加行故云尔也如金刚云无住相布
施福如虚空等又清凉 释深
通二义一契理义二厚
重义今取契理则是深心安住真理故立住名今此
三门初后二门并依主释正智之方便安乐之成 (第 0158b 页)
初凡小非分(凡小)
* 二菩萨分知(不信)
* 三唯佛究尽(四有)
* 二 释深
所以(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三)

* 初即净而染(是心) (第 0449c 页)
放神光。照烛机感。时彼南
印度按达罗国王。见放光明。疑入金刚喻定。请證
无学果。菩萨曰。入定观察。将 释深
经。心期大觉。非
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證。菩萨
抚之。欲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 (第 0919a 页)
题香潭咏志

香潭叔子唐居士参学三十馀年于儒道 释深
有所
得余久闻其名而未探其实乙巳春从座山回寓于
报恩寺而寺与香潭邻士亦慕余过谈至夕如水投
针到月亮东 (第 0360c 页)
风高节难为比
汉水泰山两不羁。

珠冠击碎夜光分宝座掀翻海贝沉自古太平无影
象相逢切忌话玄音。】 「已庵深
禅师上堂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
十七篱头吹感筑翻忆小释迦双手抱屈膝知不
知实不实摩诃般若波罗密。」 (第 0613c 页)
遍曰不动摇但不分别而实相全露发挥三种藏性
释深
妙疑惑以应妙奢摩他之请详明二决定义
继选耳根圆通以满最初方便之酬复示坛仪法行
以为末世摄心重宣秘密伽 (第 0692b 页)
 颂曰。

不作青黄见。其如稻穗何。鹅王能择乳。鹞子过新罗。
(天目礼)

【增收】沩山冬月问仰山。天寒人寒。曰大家在这里。师
曰。何不直说。曰适来也不曲。和尚如何。师曰。直
须随流。 颂曰。

北风逞寒威。凛凛侵肌骨。一句括天寒。几曾容朕迹。
随流认得本来身。遍界莫非无价珍。(圆悟勤)

吹尽风流大石调。唱出富贵黄钟宫。舞腰催拍月当

晓。更进蒲萄酒一钟。(正堂辨)

大家在这里。两手扶不起。放下近前看。是什么面觜。
(无际派)

大家在这里。初不碍随流。两口无一舌。葛藤殊未休。
茫茫大地人无数。几个男儿解点头。(寂岩中)

大家在里许。南山焦尾虎。牙爪利如锋。日轮正当午。 (已庵深)


【增收】沩山睡次。仰山问讯。师便面向壁。仰曰。和尚何
得如此。师起曰。我适来得一梦。汝试为我原 (第 0564b 页)
。貌出正偏。见非向背。芙蓉月照
兮。太白峰高。丹凤翔空兮。琼林玉碎。觌面分明。两彩
一赛。 已庵深
和尚语(附)    嗣中竺痴禅妙

上堂。风萧萧。叶飘飘。云片片。水茫茫。江干独立向谁
说。天外飞鸿 (第 0398b 页)
非打破达多镜未免痴狂向外驰西来意何直指九年面壁泠如水神光设不乞安心焉得使渠求自巳自觅了正依稀轻轻一点 释深
疑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从此后心相传衣法丝丝命若悬汝若返照密在汝如人饮水对谁言甚么物恁么来当头 (第 0674b 页)
寺众若尊若卑皆于西东乎塔之则仁之及物
为何如哉或者谓释氏之法绝斥形骸而漫不复顾
省岂其然欤宗泐学兼儒 释深
达理事之不二故其
为此实与礼经吻合后之人尚体其心而相持于无
穷哉宗泐名也其字为季潭奉 诏住大天界寺天 (第 0639b 页)
孔子不言佛。而意寓言表。如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此
何道也。西方有大圣人。此何圣也。其尊佛明甚。而今
释深
于儒。正发扬孔子微意。是谓报恩。乌得为背
本。

** 僧称

世人泛以长老称僧。又轻称之则曰和尚。 (第 0079c 页)
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虔处诚
或睹逆行便生憍慢禅家亦云但摘取果莫问其
树故智度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开 释深
义解散疑结者于我有益则当尽心敬之不念馀
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
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 (第 02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