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薨于相位(帝纪)

冬十月敕改衍圣公。为奉圣公。仍置教授一
员。教孔氏子弟(宋鉴)

台州白莲寺 法真大师
处咸。七月二十三日
与众言别。跏趺而逝。嗣法二弟子。曰智涌
了然。曰真教智仙。仙传圆智。上竺證悟大师 (第 0876c 页)
处。郡守陈公。刻肇论属
师校。师于不迁论。久疑旋岚偃岳。后忽从梵志非昔
人句。而豁然了悟曰。快哉。诸 法真
无去来也。即下禅
床礼佛。则无起动相。揭帘见舞叶。则无摇动相。撒溺。
则无流动相。生来死去之疑。从此 (第 0204b 页)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乐天不是蓬莱
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 七宝佛像

杭州净慈道场 法真大师
守一。结同志檀越。用金银
珍珠珊瑚琥珀砗磲码碯。造弥陀佛像。圣相殊妙。感
应非一。无为子瞻仰赞叹云。 (第 0393a 页)
为渡迷津之者。导师因引失路之人。凡关一
切言诠。于圆宗所示。皆为未了。文字性离。即
是解脱。迷一切诸 法真
实之性。向心外取法。
而起文字见者。今还将文字对治。示其真实。
若悟诸法本源。即不见有文字。及丝毫发 …… (第 0419c 页)
尘。不穷动静之本原。靡达
一多之起处。偏生局见。唯惧多闻。如小乘之
怖法空。似波旬之难众善。以不达诸 法真

性故。随诸相转。堕落有无。如大涅槃经云。若
人闻说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
相。不作闻相 (第 0420a 页)
  (径山杲法嗣)东林道颜禅师(有录) 万寿护禅师(有录)
  连云能禅师(有录) 灵隐印禅师(有录)
  秦国 法真
夫人(有录)
  (大沩泰法嗣)慧通旦禅师(有录) 正法灏禅师(有录)
  昭觉辩禅师(有录)
  (第 0111b 页)
  瑞岩有居禅师法嗣一人
 台州万年处幽禅师
  净因佛日惟岳禅师法嗣一人
 福州鼓山禅鉴体淳禅师
  本觉 法真
守一禅师法嗣三人(二人见录)
 台州天台如庵主 平江府西竺尼法海
  (建康府蒋山钦禅师)
   ( (第 0276a 页)
。拗折弓箭去也。掷拄
杖。下座。

*** 本觉法真守一禅师法嗣

**** 台州天台如庵主

久依 法真。
因看云门东山水上行
语。发明巳见。归隐故山。侣猿鹿。五马闻其风。遣使逼
令住持。如作偈曰。三十年来住 …… (第 0341b 页)
焚其庐。竟
不知所止。

**** 平江府西竺尼法海

宝文。吕嘉之姑也。首参法云秀
禅师。后领旨于 法真
言下。诸名儒屡挽应世。坚不从。
殂日。说偈曰。霜天云结雾。山月冷涵辉。夜接故乡信。
晓行人不知。届明 (第 0341b 页)
总合有十六心。此十下。结判所观谛
智。八观真如者。法忍法智观四谛理。八观正智者。
类忍类智观前忍智。 法真
下。 (第 0275c 页)
法真
断證。法忍。 (第 0275c 页)
法真
无间道见分断惑。法智。 (第 0275c 页)
法真
解脱道證理。类忍。法
自證分證前忍智。类智。法證自證分印前类忍。此
(第 0275c 页)
法真
差别。名相见道。文中虽无證自證之言。据
上文义。合应有之。苦类智。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故。
类忍即自證。 …… (第 0275c 页)
四谛下法智。每谛一忍
一智。合有八心。例上四谛类忍类智。每谛一忍一
智。合有八心。下上总合有十六心。 法真
下。 (第 0276a 页)
法真

(第 0276a 页)
法真
无间见分。断苦谛下惑。 (第 0276a 页)
法真
解脱见分。證
苦谛理。苦谛既尔。集灭道三。无间见分断。解脱见
分證。亦然。下四既尔。上四亦然。百一十 (第 0276a 页)
义。法真下。释立相见道名。法者取法之义。清凉大
师云。仿学为义。问。真见道中。有相见二分。何以但
法真
见道之见分耶。答。真见道中。虽有二空自
證。而见分亲缘真如。所以法之。然见分中。有无间
解脱二道。随 …… (第 0636a 页)
忍能断惑。智
能證果。故有前后。又云。四法忍断惑。四法智證果。
四类忍。證法忍法智。四类智。證类忍。 法真
下。释立
相见道名。此亦取法真见道见分自證分。差别建
立相见道名。无间断惑。即前法忍法智。于真见分。 …… (第 0636b 页)
界。诸四谛中。各有忍智二心。故成十六。瑜
伽五十五云。于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
现观决定智。 法真
下。释立名。百一十二分别随眠
者。显扬十七云。谓欲界见苦谛等所断。各有十种。
色无色界见苦等断。各有 (第 0636c 页)
有生有灭
之机识境识人无起无作之相昔僧问法真禅师如
何是无缝塔真云高五尺僧云学人不会真云鹘囵
砖师云 法真
指高论低匹其不足者僧虽是骥见鞭
影其奈胸头抱砖即今若有问山僧如何是无缝塔 (第 0058c 页)
倒五须弥会与不会拈向一边映虚 法真
二禅德毕
竟是何意旨入骨云放下著。

入塔卓午金星悬越岭三更红日落耶溪个般境界
天然异描不成兮画不齐 (第 0710c 页)
所出法嗣
一人。曰缙云郡有缘者。

大鉴之五世。曰福州长庆院大安禅师。其所
出法嗣凡一十人。一曰大随 法真
者。一曰灵
树如敏者。一曰福州寿山师解者。一曰饶州
峣山和尚者。一曰莆田崇福慧日者。一曰台
州浮江和 (第 0753a 页)
旨曰。他日正当于无人烟处。不畜一粒米。
饭十方僧。即日辞去。

* 成禅一喝
(野录上)净因成禅师同 法真
圆悟慈受并
十大法师斋于太尉陈公良弼府第。时徽宗私幸
观其法会。善华严者对众问诸禅师曰。吾佛设教
(第 0094a 页)
法真 法真。
字朗如。瑞州高安人。得度于灌溪元文和尚。受
具后。游方至岭南。居丹霞最久。平时潜心净土。一日
偶与禅 (第 0282c 页)
心事之。 法真
咸期以莫逆。不以晚进为嫌。尝与论不
思议境。遽曰。万法唯一心。心外无一法。心法不可得。
故名妙三千。 …… (第 0333a 页)
时端忽持
片香。爇炉中。坐听罢。揖曰。我老耳聋。未尝闻若言。叶
左丞(梦得)铭塔。

** 净果 法真
咸高弟。形如老鹤。语不阿世。撰金刚疏。欲
讲即讲。不待众集。友人巨律师游冥府。司姓名者曰。
误追也。 (第 0334c 页)
相好
极其庄严盍神授也丙午孟春望奉持入山上山僧
清供因鉴其诚为之纳供丈室乃问曰有个无面目
汉如何描邈 法真
下语不契复谓之曰子之品行固
隹但未发明心要心要不明露柱亦持戒也持戒获
福报生死终是不了欲了生死须明心 (第 0643c 页)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
个还坏也无。师云坏。僧云。恁么即随佗去也。师云。随
佗去。

拈云。大隋 法真。
与这僧。入泥入水。只是这僧。扶篱摸
壁。似隔千山。若是大隋。小肠狭肚。这僧难救。幸而太
隋宽系绳头。 …… (第 0442c 页)
这僧拟开口。便拄却舌头。忽然省。解免兴文彩。

东西南北。通彻交过。悟者清凉。迷者大祸。随流入流。 法真
不堕。若未全提。谁敢担荷。

举赵州谂禅师。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老僧
在青州。作一领布衫 (第 0442c 页)
录。假将仕郎朱勤。命工雕印。贵不失坠。时大观
三年。三月三日。谨志。


杭州景德灵隐禅寺。住持小师 法真大师
守一校勘。
* No. 1450-A


天衣振宗义怀禅师法嗣(云门五世)
东京慧林圆照宗本禅 (第 0090b 页)
多问人只在一念信得及将一则话头行也提撕
坐也提撕因缘成熟便自会得也宋时魏公张浚之
母计氏封秦国夫人号 法真
年高信佛日诵华严因
径山大慧禅师遣僧至彼问径山和尚寻常如何示
人僧曰和尚常举竹篦示众云唤作竹篦则触不 (第 0546a 页)
。应真绝比伦。归劫外一路。
是也不谐到。非也不了悟。至这里。还有隐身处么。威
音未兴前。曾绝却照顾。 法真
首座得力一句如何道
著。(掷火曰)山前日暮无来去。

** 庆宝书记下火

庆喜撰修多罗藏。如来灭后 (第 014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