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令汝真见不被邪魔所惑。问。如何是学人自巳。师曰。
好个师僧。眼目甚分明。

**** 漳州罗汉院 守仁禅师

泉州人也。上堂。祇据如今。谁
欠谁剩。然虽如此。犹是第二义门。上座若明达得去
也。且是一是二。更须子 (第 0207c 页)
人休向这里立地瞌睡。殊不知家中饭箩锅子
一时失却了也。你若不信。但归家检点看。

**** 真州长芦 且庵守仁
禅师

越之上虞人。依雪堂于乌
巨。闻普说曰。今之兄弟做工夫。正如习射。先安其足。
后习其法。后虽无 …… (第 0437a 页)
发皆中。喝一喝云。
只今箭发也。看。看。师不觉倒身作避箭势。忽大悟。上
堂。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今日 且庵
不惜穷性命。祇做
一句子说与诸人。乃卓拄杖。下座。尝颂台山婆话云。
开个灯心皂角铺。日求升合度朝昏。 (第 0437a 页)
大师
* 金陵章义道钦禅师
* 金陵报恩匡逸禅师
* 金陵报慈文遂导师
* 漳州罗汉 守仁禅师
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
* 抚州黄山良匡禅师
* 杭州灵隐清耸禅师
* 金陵报恩玄则 …… (第 0407a 页)
。止观与汝證
明。令汝真见不被邪魔所惑。问如何是学人
自己。师曰。好个师僧眼目甚分明。

漳州罗汉院 守仁禅师
泉州永春人也。初参
净慧。后回故郡止东安兴教寺上方院。示众
曰。只据如今谁欠谁剩。然虽如此犹是第二 (第 0412a 页)
长芦守仁禅师(乌巨行法嗣)

真州长芦 且庵守仁
禅师。越之上虞人。依雪堂于乌
巨。闻普说曰。今之兄弟做工夫。正如习射。先安其足。
后习其法。后虽无心 (第 0293b 页)
  福州支提洪占禅师 苏州昆山希祖禅师

  温州护国祖印禅师 福州灵峰永松禅师
  福州南涧智静禅师 温州湖心义皋禅师
  苏州澄照 守仁禅师
 常州无锡志圆禅师
  苏州练唐清悟禅师 福州延庆德清禅师
  福州保福惠茞禅师 苏州南祥中简禅师 (第 0632b 页)
  天台山德韶国师 金陵清凉泰钦禅师
  金陵报恩玄则禅师 金陵报恩玄觉禅师
  杭州报恩慧明禅师 漳州罗汉 守仁禅师
  金陵钟山义章禅师 金陵报恩文遂禅师
  杭州永明道潜禅师 庐山归宗慧超禅师
  庐山栖贤慧圆禅师 (第 0009c 页)
。坚之与坏。即且置。雪峰只今在甚
么处。僧无对。

法眼代云。只今是成是坏。

***** 漳州罗汉 守仁禅师(凡四)
示众云。报恩这里。不曾与
人拣话。今日与上座。拣一两则。还愿乐么。诸上座。鹤
胫自长。凫胫自短。 (第 0238c 页)
   (机语未见)
  乌巨雪堂道行禅师法嗣六人(三人见录)
 饶州荐福退庵休禅师
 信州龟峰晦庵慧光禅师
 真州长芦 且庵守仁
禅师
  (江州天宁记禅师 饶州荐福忠禅师
  婺州智者修禅师)
  (巳上机语未见)

嘉泰普灯录总 (第 0284b 页)
人休向这里立地瞌睡。殊不知家中饭箩
锅子一时失却了也。你若不信。但归家点检看。

**** 真州长芦 且庵守仁
禅师

上堂曰。百千三昧。无量
妙门。今日日庵不惜穷性命。只做一句子说与诸人。
乃卓拄杖。下座。 上 …… (第 0415a 页)
边白雁送寒归。篱下黄华香半吐。 上堂。卓
拄杖。召大众曰。这般曲调。岂属宫商。不是知音。徒劳
侧耳。 且庵
今日待为诸人吹一曲。舞一拍。还有击节
者么。若有。乾闼婆王性命难存。若无。赢得一场懡㦬。
嘉泰普灯录 (第 0415a 页)
  长安延规禅师 云居清锡禅师
  正勤希奉禅师 罗汉智依禅师
  章义道钦禅师 报恩匡逸禅师
  报慈文遂导师 罗汉 守仁禅师
  黄山良匡禅师 报恩玄则禅师
  净德智筠禅师 高丽慧炬国师
  宝塔绍岩禅师 般若敬遵禅师
   (第 0011a 页)
  双林德用禅师 万年道闲禅师
  中际善能禅师 云居自圆禅师
 乌巨行禅师法嗣
  荐福休禅师 龟峰慧光禅师
  长芦 守仁禅师
 白杨顺禅师法嗣
  青原如禅师 (第 0027a 页)

尔诸人休向这里立地瞌睡。殊不知家中饭
箩锅子一时失却了也。尔若不信。但归家捡
点看。

真州长芦 且庵守仁
禅师。越之上虞人。依雪
堂于乌巨。闻普说曰。今之兄弟做工夫正如
习射。先安其足后习其法。后虽无心以久 …… (第 0697a 页)
不觉倒身作避箭势忽大悟。上堂。百千三昧
无量妙门。今日 且庵
不惜穷性命。秖做一句
子说与诸人。乃卓拄杖下座。尝颂台山婆话
云。开个灯心皂角铺。日求升合度朝昏。只 (第 0697b 页)
。一
曰漳州罗汉智依者。一曰金陵章义道钦者。
一曰金陵报恩匡逸者。一曰金陵报慈文遂
者。一曰漳州罗汉 守仁
者。一曰杭州永明寺
道潜者。一曰抚州黄山良匡者。一曰杭州灵
隐清耸者。一曰金陵报恩玄则者。一曰金陵 (第 0762a 页)

* 庆文
* 瑞先
* 义通

* 清晓

* 遇成 守仁
有基

* 定祥
* 异闻
* 体源
* 知礼
* 遵式 (第 0292a 页)
普曜法师
* 春洲绍泽法师
* 大用必才法师

* 静庵原镇法师

* 梦观 守仁
法师
* 一原绍宗法师
* 操古启方法师
* 荆山良玉法师
* 春谷智熙法师 (第 0257a 页)
五道覆
* 六慧光
* 七道云
* 八道法
* 九智首
* 十南山
* 钱唐 守仁
法师立七祖

* 一波离
* 二法正
* 三觉明
* 四法聪
* 五智首 (第 0707a 页)
八道洪。九智首。十南山。又云。若取苗裔。须立十师。若
取功德。应立七祖。除光.云.洪三师。灵源法师 (守仁)
。次立
七祖。一波离。二法正。三觉明。四法聪。五智首。六南山。
七增辉记主。天台律师(允堪)。亦立七 (第 0647a 页)
儒五常其义
不异。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淫即礼。不妄语
即信。不饮酒即智。故梵摩喻经曰。为清信士。 守仁
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
孝不醉。当以意解。勿执名别。又四分律。明受
五戒。分四种异。 (第 1081b 页)
「 何似敩明贤」
#+END_VERSE

(淮南子曰
贤人君子知荣位之难则贵矣
守仁
义之道则富矣明穷通之命则寿矣故必攀明贤而
敩之)
。】
#+BEGIN_VERSE
「 乐善于身益」 (第 0930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