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此否。师曰。自不
见性。不是无性。何以故。见即是性。无性不能见。识即
是性。故名识性。了即是性。唤作 了性。
能生万法。唤作
法性。亦名法身。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
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 (第 0080a 页)
。上堂。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
新语句边。背手忽然摸得著。长鲸吞月浪滔天。

**** 真州灵岩东庵 了性禅师

上堂。勘破了也。放过一著。
是衲僧破草鞋。现修罗相。作女人拜。是野狐精魅。打
个圆相。虚空里下一点。 …… (第 0426a 页)
答曰。从来
高价不饶伊。百战场中奋两眉。夺角冲关君会也。丛
林谁敢更相欺。绍兴癸丑。魁多士。复谒尚于 东庵。

曰。浮山圆鉴云。饶你入得汾阳室。始到浮山门。亦未
见老僧在。公作么生。公叱侍僧曰。何不祇对。僧罔 (第 0428b 页)
益巴国师(二十五)京师宝集妙文讲师

(二十六)英宗(二十七)诏各路建帝师殿碑(二十八)
五台普宁 了性
讲师(二十九)玉山普安宝
严讲师(三十)天目中峰明本国师(三十一)
大都妙善尼舍蓝蓝(三十二)临坛大 (第 0483a 页)
不在外不在中间。故知此罪本从空
生。六根本净。四大元空。物我皆亡。将何为苦。欲除妄
本。须见灵源。故 了性
空。是真灭罪。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从于今日。乃至往生。观罪性空。
悉无障碍。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 (第 0087b 页)
佛。诸法亦然。是则世出世间
二死五住地狱色心依正因果。无非皆是法界圆
融三德秘藏。但由弥陀悟此理故。 了性
顺修。圆證
三身。感四净土。一切众生迷此理故。背性逆修。恒
居三道。长埋四趣。虽全在迷。与佛所證未始 (第 0073a 页)
亦得如此
否。师曰。自不见性不是无性。何以故。见即是
性无性不能见。识即是性故名识性。了即是
性唤作 了性。
能生万法唤作法性。亦名法身。
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
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 (第 0247c 页)
心是佛。须假修行者。乃此意也。会得唯心。则
不妨十万之程。以理拣情。其旨深矣。又复须
知。此约顺谓 了性
为行以说。若论逆则背性
成迷。亦可谈于唯心地狱。以地狱亦是千珠
中一。亦是全具为遍。此地狱外无复馀法 (第 0207c 页)
。悟理息
妄之人不结业。一期寿尽灵性何依耶。师答
曰。一切众生具有觉性灵明。与佛无殊。但以
无始未曾 了性
妄执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
情造业。遂长劫轮回。然则身中觉性未曾生
死。若能明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 (第 0242b 页)
常。四句百非。一切诸见。其旨自现。当亲现入
宗镜之时。何文言识智之能诠述乎。所以先
德云。若觅经。 了性
真如无可听。若觅法鸡足
山间问迦叶。大士持衣在此山。无情不用求
专甲。斯则岂可运见闻觉知之心。作文字 …… (第 0420a 页)
。见诸法之无性。寻性以求相。见诸法之无
相。是以性相互推。悉皆无性。是以若执有性。
堕四见之邪林。若 了性
空。归一心之正道。故
华严经云。自深入无自性真实法。亦令他入
无自性真实法。心得安隐。以兹妙达。方入 (第 0421a 页)
妄梦所见。情谓去来。则念念
轮回。心随境转。尚不觉无常粗相。焉能悟不
迁之密旨乎。若能见法是心。随缘 了性。
无一
法从外而入。无一法从内而生。无一法和合
而有。无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则尚不见一微 (第 0452b 页)
然寂静。无有障碍。所以先德云。此真如性。犹
如明镜。万像悉于中现。又一切万法有二。一。
皆如明镜含明 了性。
一心所成故。二分别所
现。如影像故。由初义。故为能现。由后义。故为
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 (第 0473a 页)
由修照性。由性发修。在性
则全修成性。起修则全性成修。性无所移。修
常宛尔。修又二种。顺修逆修。顺谓 了性
为行。
逆谓背性成迷。迷了二心。心虽不二。逆顺
二性。性事恒殊。可由事不移心。则令迷修
成了。故须一 (第 0495a 页)
无形。无
自他相见之相。古德云。迷有二种。一心外取
境。生想违理。故不能见无相之佛。二取内蕴
相。不 了性
故。不见心佛。悟有二种。一了一切
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现。则见舍那 (第 0505a 页)
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
中之一。若不 了性。
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
识相。亦不识性。其性即孤。应须性相俱通。方
得自他兼利。如首楞严经云。幻妄 (第 0683c 页)
约道前圆
性得。道中圆分得。即从十住位。至等觉。五
十一位。圆修智断等。道后圆究竟得。即果上
义。既 了性
得。须具历后二德。以五忍六即简
其讹滥。直至圆满妙觉究竟之位。如入此录
中。智眼明净。圆修圆解。双照 (第 0909b 页)
。身属于后。何以故。因果无二。
色心体一。三道三德。一念无乖。五阴五脱。
刹那理等。贵在破执。执已。 了性
同空。空无
前后。如炷与明一时有。要因炷有明。烦恼与
身亦然。故知前后一心。一心前后。如是解者。
(第 0952a 页)
 獹(龙都切通作卢)。」
#+END_VERSE



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
出世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
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
有时灰头土面即在万仞峰头。有时万仞峰
头即是灰头土面。其实入廛垂手。与孤峰独
立一般。归源 了性
与差别智无异。切忌作两
橛会。所以道。垂手还同万仞崖。直是无尔凑
泊处。正偏何必在安排。若到用时。自 (第 0180c 页)
滔天。

**** 扬州府仪真灵岩 东庵了性
禅师

上堂。勘破了也。放
过一著。是衲僧破草鞋。现修罗相。作女人拜。是野狐
精魅。打个圜相。虚空里 (第 0460a 页)
 临安径山了明禅师 潭州大沩法宝禅师

 福州玉泉昙懿禅师 饶州荐福悟本禅师
 庆元育王遵璞禅师 真州灵岩 了性禅师
 剑州万寿自护禅师 潭州大沩景晕禅师
 临安灵隐了演禅师 泰州光孝致远禅师
 建康蒋山善直禅师 福州 …… (第 0004b 页)
真州灵岩 东庵了性
禅师

上堂。勘破了也。放过一著。
是衲僧破草鞋。现脩罗相。作女人拜。是野狐精魅。打
个圆相。虚空里 (第 0023c 页)
 上堂。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无佛处急
走过。脚下草深三尺。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北斗
挂须弥。恁么则不去也。棒头挑日月。摘杨花摘杨花。
眼里瞳人著绣鞋。卓拄杖下座 上堂。雁山枯木实
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背手忽然摸得著。长鲸吞月

浪滔天。

**** 真州灵崖 东庵了性
禅师

上堂。勘破了也。放过一著。
是衲僧破草鞋。现修罗相女人拜。是野狐精魅。打个
圆相。虚空里下一 …… (第 0119a 页)
从来高价不饶伊。百战场中奋两眉。夺角冲
关君会也。丛林谁敢更相欺 宋高宗绍兴癸丑。魁
多士。复谒尚于 东庵。
尚曰。浮山圆鉴曰。饶你入得汾
阳室。始到浮山门。亦未见老僧在。公作么生。公叱侍
僧曰。何不祇对。僧罔 (第 012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