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本緣部類
论而争高。吾弗为
之。即净土而之佛乘。未尝间隔丝毫。而奚乖之有。客
乃惘然自失。亟请梓焉。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
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 (第 0162a 页)
之。即净土而之佛乘。未尝间隔丝毫。而奚乖之有。客
乃惘然自失。亟请梓焉。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
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 (第 0162a 页)
无缠
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
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八功德水金莲华台
又何必疑哉 (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 净土独推阿弥不可不信
十方如来皆可亲近独推弥陀其故有三一誓愿深
重二娑婆有 (第 0046a 页)
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
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八功德水金莲华台
又何必疑哉 (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 净土独推阿弥不可不信
十方如来皆可亲近独推弥陀其故有三一誓愿深
重二娑婆有 (第 0046a 页)
今世不得生一蹉便百蹉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
说佛无不实言因风吹于火用力不消多幸有念佛
心回愿超三界。 丞相郑清之 劝人曰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
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未免堕顽空
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 (第 0633a 页)
说佛无不实言因风吹于火用力不消多幸有念佛
心回愿超三界。 丞相郑清之 劝人曰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
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未免堕顽空
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 (第 0633a 页)
贡高。令住无上道○僧肇曰。慢心
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力士伏贡高心。然
后润以法水。】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
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 (第 0553b 页)
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力士伏贡高心。然
后润以法水。】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
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 (第 0553b 页)
以谓泄天机而有罪。佛法门。唯恐传之
不广。直欲度尽众生而后巳。是其慈悲广大。非神仙
之可比明矣。 丞相郑清之 劝人曰。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
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未免堕顽空
之失。研究三乘 (第 0500b 页)
不广。直欲度尽众生而后巳。是其慈悲广大。非神仙
之可比明矣。 丞相郑清之 劝人曰。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
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未免堕顽空
之失。研究三乘 (第 0500b 页)
净土 十一
* 长芦碛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十二
* 龙舒王居士劝人径修净土 十三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十四
* 辨明六祖大师西方净土 十五
* 诸祖指归净土文 十六
* 诸经指归 …… (第 0423b 页)
以谓泄天机而有罪佛法
门唯恐传之不广直欲度尽众生而后巳是其慈悲
广大不易测量非神仙之可比也。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十四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
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愚皆具 …… (第 0436a 页)
灭
也或曰以子之言佛法断不可灭也子更为我详言
之少师曰然吾语汝汝其谛听焉佛乃西方出世间
圣人也生于维 卫国 净饭王家年十九舍王位出家
居雪山修道日餐马麦充饥苦行六年而成正觉山 (第 0443b 页)
* 长芦碛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十二
* 龙舒王居士劝人径修净土 十三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十四
* 辨明六祖大师西方净土 十五
* 诸祖指归净土文 十六
* 诸经指归 …… (第 0423b 页)
以谓泄天机而有罪佛法
门唯恐传之不广直欲度尽众生而后巳是其慈悲
广大不易测量非神仙之可比也。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十四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
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愚皆具 …… (第 0436a 页)
灭
也或曰以子之言佛法断不可灭也子更为我详言
之少师曰然吾语汝汝其谛听焉佛乃西方出世间
圣人也生于维 卫国 净饭王家年十九舍王位出家
居雪山修道日餐马麦充饥苦行六年而成正觉山 (第 0443b 页)
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真州长芦𦣱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杭州永明寿禅师戒无證悟人勿轻净土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
庐陵李氏梦记
旴江聂允迪跋
四明断佛种人跋
第十二卷 附录
狮子峰如如颜丙劝修净 (第 0254a 页)
真州长芦𦣱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杭州永明寿禅师戒无證悟人勿轻净土 丞相郑清之 劝修净土
庐陵李氏梦记
旴江聂允迪跋
四明断佛种人跋
第十二卷 附录
狮子峰如如颜丙劝修净 (第 0254a 页)
一半青山无卖处。约君携手话
希夷。由此观之。可见侍郎为非凡。且益知
西方净土所宜归心也。
* 承相 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
法门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
在智 (第 0285a 页)
希夷。由此观之。可见侍郎为非凡。且益知
西方净土所宜归心也。
* 承相 郑清之 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
法门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
在智 (第 0285a 页)
之华藏𣆶居灵隐。灵隐
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
见之。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具疏
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
辞弗就。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信手拈来一 (第 0665c 页)
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
见之。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具疏
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
辞弗就。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信手拈来一 (第 0665c 页)
能仁。晚居灵
隐。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无所将迎。公卿贵人。
一或见之。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
具疏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
休乎。辞弗就○灵隐上堂。举云门普请搬柴次 (第 0034c 页)
隐。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无所将迎。公卿贵人。
一或见之。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
具疏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
休乎。辞弗就○灵隐上堂。举云门普请搬柴次 (第 0034c 页)
因。晚居灵隐。灵隐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
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但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
时 郑清之 秉钧轴。具疏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
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辞弗就 上堂。应物现形。如
水中月。 (第 0138a 页)
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但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
时 郑清之 秉钧轴。具疏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
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辞弗就 上堂。应物现形。如
水中月。 (第 0138a 页)
非
所乐。灵隐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若不
闻。一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之寒温而已。
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独念非师莫
宜居。因勉师行。师答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
行不休乎。辞弗就。郑公益高之。师上堂 (第 0706c 页)
所乐。灵隐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若不
闻。一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之寒温而已。
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独念非师莫
宜居。因勉师行。师答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
行不休乎。辞弗就。郑公益高之。师上堂 (第 0706c 页)
亦非所乐。露隐密迩于阙。轮蹄凑集。
师掩户若不闻一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之寒温
而巳。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谓非师莫宜居。
因勉师行。师答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郑
公高之。僧问如何是不入众流句 (第 0268a 页)
师掩户若不闻一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之寒温
而巳。会天童虚席。时 郑清之 秉钧轴谓非师莫宜居。
因勉师行。师答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郑
公高之。僧问如何是不入众流句 (第 0268a 页)
书门。以俟来参。曰除
却眼耳鼻舌身意。那个是你自已。若也道得。许你亲
见龙济来。其或未然。且居门外○ 郑清之。 字德源。四
登相位。端平间。召用正人。多 (第 0780a 页)
清之 之力。尝作劝修净
土文。谓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
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 (第 0780a 页)
却眼耳鼻舌身意。那个是你自已。若也道得。许你亲
见龙济来。其或未然。且居门外○ 郑清之。 字德源。四
登相位。端平间。召用正人。多 (第 0780a 页)
清之 之力。尝作劝修净
土文。谓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
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 (第 0780a 页)
头重。为汝
种松多。西嵓三十馀年。佛鉴处所得底。拈出示人。无
涓滴渗漏。后三十年。点眼药也。 丞相郑公清之
尝谒妙峰善禅师。坐定。峰曰。相公留
心此道。还有欢喜处也无。公曰。且坐吃茶。峰曰。不是
心。不是佛。 (第 0045a 页)
种松多。西嵓三十馀年。佛鉴处所得底。拈出示人。无
涓滴渗漏。后三十年。点眼药也。 丞相郑公清之
尝谒妙峰善禅师。坐定。峰曰。相公留
心此道。还有欢喜处也无。公曰。且坐吃茶。峰曰。不是
心。不是佛。 (第 0045a 页)
屋。因晓之曰。夫言所以达意。得意忘言。言忘则意
亦忘。名相何有哉。龙猛建宗。达磨别传。同工而异曲。 安晚郑 丞相问曰。一人发真归元。十方世界悉皆消
殒。顽空消殒也无。师曰向甚处见顽空。又曰。好个佛
堂未有佛在 …… (第 0741b 页)
象中苾雄者。师复住依焉。
凡法智立阴观妄别理随缘究竟蛣𧏙理毒性恶等
文。益推斥其义而沉涵之。至于恩 清之 兼业。昭圆之
异说。斋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及所
以害道之故。心既有得乃质之二师。而复取 (第 0745b 页)
亦忘。名相何有哉。龙猛建宗。达磨别传。同工而异曲。 安晚郑 丞相问曰。一人发真归元。十方世界悉皆消
殒。顽空消殒也无。师曰向甚处见顽空。又曰。好个佛
堂未有佛在 …… (第 0741b 页)
象中苾雄者。师复住依焉。
凡法智立阴观妄别理随缘究竟蛣𧏙理毒性恶等
文。益推斥其义而沉涵之。至于恩 清之 兼业。昭圆之
异说。斋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及所
以害道之故。心既有得乃质之二师。而复取 (第 07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