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对始觉曰
本觉。无知之知谓真知。无识之识谓真识。无有虚妄。
无有变异。名为真如。
若就当经下是解。 释序 文巳竟下。复配属诸经。今先
就当经配光寿也。绝待交融者。光与寿似对待法。而
其实举光则融寿。举寿则融 (第 0707b 页)
本觉。无知之知谓真知。无识之识谓真识。无有虚妄。
无有变异。名为真如。
若就当经下是解。 释序 文巳竟下。复配属诸经。今先
就当经配光寿也。绝待交融者。光与寿似对待法。而
其实举光则融寿。举寿则融 (第 0707b 页)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
菩萨戒弟子 彭际清 述
* 四别释经文
【别释经文。略开四分。一释题名。二 释序 分。三释正
宗。四释流通分。】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一释题名者。梵语阿弥陀。此翻无量。以佛名 …… (第 0121c 页)
。皆度彼岸。悉护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
不可思议。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二。 释序 分者。自我闻如是至一时来会。总名序分。
序中时处及听法众等。诸经疏广明。不须更释。特
准经文。略标别 (第 0122c 页)
菩萨戒弟子 彭际清 述
* 四别释经文
【别释经文。略开四分。一释题名。二 释序 分。三释正
宗。四释流通分。】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一释题名者。梵语阿弥陀。此翻无量。以佛名 …… (第 0121c 页)
。皆度彼岸。悉护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
不可思议。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二。 释序 分者。自我闻如是至一时来会。总名序分。
序中时处及听法众等。诸经疏广明。不须更释。特
准经文。略标别 (第 0122c 页)
寥寥矢傅大士之心切切现居士身唱唯心法
敬刻此经布震旦国俾见此经者皆入光明大三昧
中为三会同心法侣属山 僧序 其端山僧不解经义
竟于直指唯心处更下个注脚遂喝。
*** 顾子方诗集序
夫不言言而象示者图书卦画 (第 0201a 页)
敬刻此经布震旦国俾见此经者皆入光明大三昧
中为三会同心法侣属山 僧序 其端山僧不解经义
竟于直指唯心处更下个注脚遂喝。
*** 顾子方诗集序
夫不言言而象示者图书卦画 (第 0201a 页)
鼻而过始叹冰肌玉骨另一
乾坤不与万卉同芳正欲呼童烹茗
假诗相酬时有禅者二人持善一禅
师语录一帖索予为 序禅师 乃吾乡
人与吾为方外交自幼英特出尘于
法海寺礼灵光老宿披剃嗣法松岿
善权和尚久亲权座深入权室真诚
参 (第 0901a 页)
乾坤不与万卉同芳正欲呼童烹茗
假诗相酬时有禅者二人持善一禅
师语录一帖索予为 序禅师 乃吾乡
人与吾为方外交自幼英特出尘于
法海寺礼灵光老宿披剃嗣法松岿
善权和尚久亲权座深入权室真诚
参 (第 0901a 页)
鼎湖山木人居在犙禅师剩稿卷五
侍者开沩录
* ○序文
** 四分律藏名义标 释序
原夫律之为教也乃三乘之宝筏四双之云阶诸佛
从斯而趣菩提众圣由此而升泥曰譬若明珠喻如
净雪外众不预其传 …… (第 0502c 页)
日于中天正法得之恒存圣阶固而永久是所庆愿
智者鉴诸。
** 四分戒本如 释序
夫戒本者何乃比丘之规矱涅槃之津要规矱失则
心虑无整津要迷则彼岸难到故如来首自鹿苑终
乎鹤树谆谆诲嘱俾 (第 0503a 页)
侍者开沩录
* ○序文
** 四分律藏名义标 释序
原夫律之为教也乃三乘之宝筏四双之云阶诸佛
从斯而趣菩提众圣由此而升泥曰譬若明珠喻如
净雪外众不预其传 …… (第 0502c 页)
日于中天正法得之恒存圣阶固而永久是所庆愿
智者鉴诸。
** 四分戒本如 释序
夫戒本者何乃比丘之规矱涅槃之津要规矱失则
心虑无整津要迷则彼岸难到故如来首自鹿苑终
乎鹤树谆谆诲嘱俾 (第 0503a 页)
三门全录演义抄说之。而略
抄既削。但指法华馀国云。天台依智论所立四种国
土中方便有馀土也。却是第二抄 释序 故。如来入寂
光土中。略依演义。指配四土。亦不广释。如大钞于第
三门亦不广释。全同第二抄尔。今只合指 (第 0007a 页)
云如第二 释序 入寂光土处说。疏以三昧正受。谓之唐梵双彰。
而林间录引楞伽。證云三昧及正受。明非翻三昧为
正受也。故 (第 0007a 页)
抄既削。但指法华馀国云。天台依智论所立四种国
土中方便有馀土也。却是第二抄 释序 故。如来入寂
光土中。略依演义。指配四土。亦不广释。如大钞于第
三门亦不广释。全同第二抄尔。今只合指 (第 0007a 页)
云如第二 释序 入寂光土处说。疏以三昧正受。谓之唐梵双彰。
而林间录引楞伽。證云三昧及正受。明非翻三昧为
正受也。故 (第 0007a 页)
俟后讲磨。盖遵圣论推本之惩。抑凭祖教废
前之例故也。览斯五例臧否条然。且举大端
馀广如后。 释序 题
四分者五部之别名。一宗之通号。从文段数
即以为目。翻就此方总六十卷。新学多昧委
引示之。初分二 …… (第 0158a 页)
** 释序 文
初段叹戒中初二句标叹。为下释成又二。上
二句举喻彰德。依下四句对馀藏显胜。戒德
即所叹之法。难 (第 0160b 页)
前之例故也。览斯五例臧否条然。且举大端
馀广如后。 释序 题
四分者五部之别名。一宗之通号。从文段数
即以为目。翻就此方总六十卷。新学多昧委
引示之。初分二 …… (第 0158a 页)
** 释序 文
初段叹戒中初二句标叹。为下释成又二。上
二句举喻彰德。依下四句对馀藏显胜。戒德
即所叹之法。难 (第 0160b 页)
奉请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拜观同上)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共昙林等译。
婆薮
盘豆菩萨。即天亲。广 释序 品。及方便品。略释七
喻等。
一心奉请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拜观同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 (第 0988b 页)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共昙林等译。
婆薮
盘豆菩萨。即天亲。广 释序 品。及方便品。略释七
喻等。
一心奉请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拜观同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 (第 0988b 页)
茧
之丝若疏得序序尽疏之意故称为序疏为所序序
是能序能所相望依主为名故云大毗卢遮那成佛
神变加持经义 释序 前文有三总是 (第 0528a 页)
释序 题竟。
次明作者释者沙门之通称温古即序主之别讳温
者寻也古者故也法师憙温寻故事建立新规故以
称焉论 …… (第 0528a 页)
迎接于福先寺安置至开元十二年有诏并一行随
驾入洛故云顷有诏等。 序 禅师 一行等者禅师者即是禅宗之师匠也禅
有南宗北宗未审是何宗之师谓即北宗之师也准
禅门师资承袭图所示第五祖 …… (第 0532b 页)
如下疏云且如东方宝
幢佛乃是初发净菩提心义岂得但作四方解耶以
此例之诸馀法门皆可意领故云尚虑等。 序 禅师 又请等者尚虑持诵者守文失意又请三
藏解释禅师随其解释寻记录之无有真言不穷其
趣无有密法不尽其义又控举 (第 0534a 页)
之丝若疏得序序尽疏之意故称为序疏为所序序
是能序能所相望依主为名故云大毗卢遮那成佛
神变加持经义 释序 前文有三总是 (第 0528a 页)
释序 题竟。
次明作者释者沙门之通称温古即序主之别讳温
者寻也古者故也法师憙温寻故事建立新规故以
称焉论 …… (第 0528a 页)
迎接于福先寺安置至开元十二年有诏并一行随
驾入洛故云顷有诏等。 序 禅师 一行等者禅师者即是禅宗之师匠也禅
有南宗北宗未审是何宗之师谓即北宗之师也准
禅门师资承袭图所示第五祖 …… (第 0532b 页)
如下疏云且如东方宝
幢佛乃是初发净菩提心义岂得但作四方解耶以
此例之诸馀法门皆可意领故云尚虑等。 序 禅师 又请等者尚虑持诵者守文失意又请三
藏解释禅师随其解释寻记录之无有真言不穷其
趣无有密法不尽其义又控举 (第 0534a 页)
法身智纯净故
故云今欲等。
【疏】此经圣者所秘等者谓此经是秘密真言之藏传
法圣者如佛密意而传通之故 释序 云夫经中文有
隐伏前后相明事理互陈是佛方便由如是故传法
圣者岂得不秘之乎。
【疏】此唵字当观在顶者 (第 0623a 页)
故云今欲等。
【疏】此经圣者所秘等者谓此经是秘密真言之藏传
法圣者如佛密意而传通之故 释序 云夫经中文有
隐伏前后相明事理互陈是佛方便由如是故传法
圣者岂得不秘之乎。
【疏】此唵字当观在顶者 (第 0623a 页)
上二义。通约信闻。五为生信故。智论云。说时
方人令。生信故。六为顺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种)。
(△三略 释序 文者。准佛地论。科为五事。一总显巳闻。二教
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彰教起处。五显所被机。今依智论。开 (第 0523b 页)
方人令。生信故。六为顺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种)。
(△三略 释序 文者。准佛地论。科为五事。一总显巳闻。二教
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彰教起处。五显所被机。今依智论。开 (第 0523b 页)
莲华经优波提舍(二卷) (南离北亏)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共昙林等译
婆薮盘豆菩萨(此云天亲)。广 释序 品,及方便品,略释七喻等。
*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二卷) 仝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 (第 0139b 页)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共昙林等译
婆薮盘豆菩萨(此云天亲)。广 释序 品,及方便品,略释七喻等。
*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二卷) 仝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 (第 0139b 页)
纲要》十二卷(神护寺)
* 《同论开题一卷》(释疏序嘉遁访集记)
* 《同论义精一卷》(行贺 释序) 《同序释一卷》(护命)延历十六年夏广冈寺讲
* 《同枢要方志二卷》(智周或一卷出传但云 (第 1158b 页)
* 《同论开题一卷》(释疏序嘉遁访集记)
* 《同论义精一卷》(行贺 释序) 《同序释一卷》(护命)延历十六年夏广冈寺讲
* 《同枢要方志二卷》(智周或一卷出传但云 (第 11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