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阿弥。序佛。说
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
(此字指一体三宝)起信愿行。序 宗信
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
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是真指南)。不杂馀事。序教相也。言
略意周矣。初序 (第 0845c 页)
继。奚以文为。若其执妄谬
解妍丑不分。白日迷程投吴适越者。是当取
此为司南。大德乙巳良月望日。婺西峰 宗信
跋。

弥陀自性时时现。净土唯心法法彰。谁忆远
公千载后。莲宗宝鉴见重光。

大庆寿西云题

东林莲 (第 0352b 页)
十一年二月。卒于益部
福感寺。春秋六十有馀。

** 灵睿

姓陈。本惟㯋川。流寓蜀部益昌之陈乡。祖 宗信
于李氏。其母以二月八日。道观设斋。因乞有子。还家
梦在松林下坐。有七宝钵。于树颠飞来入口。便觉有
(第 0208b 页)
云。水明老
蚌怀胎后。云重苍龙退骨时。

江州能仁禅寺语录(终)


* 真州长芦崇福禅院语录
侍者 宗信


师于建炎二年九月十五日入院。上堂云。恁
么时恁么处恁么去。恁么时恁么处恁么来。
其来也内绍到家 (第 0011a 页)
闭关专念。现證一心不乱。内则伏除
见思二惑。外则面见阿弥陀佛依正庄严。及十方诸
佛也。权慧者。深通净 宗信
解行證诸说。不为世谛所
摇夺也。实慧者。闭关专念。巳證一心不乱。巳获实定。
复精进专念不巳。更见真如 (第 0158b 页)
录引

溯昔初祖折芦五宗绍叶下至北山南岳曹洞赵州
应化现真金鎞度世而一时宰官哲士又皆皈心夙
业标胜禅 宗信
乎古德机缘文人妙喜并合两行用
證千古西蜀佛古禅师来自娄水观乎上京
祖皇帝眷礼特优访咨时及遂卓锡千佛兰 (第 0799b 页)
德。号慈悯三藏焉。然日之志。动在净土。尝著
净土文记五卷。为时 宗信。
其为潜心诱俗。与
道绰善导诸贤近之。天宝七年。卒于住寺。年
六十九。全身葬于白鹿原之西岭。未卒前三 (第 0120b 页)
金五十两。皆容受之。分施
诸山。广兴佛事。其骨石今在钵渊寺。即为海
族演戒之地。得法之袖领。曰永深宝 宗信

体珍珍海真善释忠等。皆为山门祖。深则真
传简子。住俗离山。为克家子。作坛之法。与占
察六轮稍异。 (第 1007c 页)
吃得屙得福不思议僧问为寻知巳即不问格
外玄提事若何师云三塔湾七曲八曲进云恁么则
全机独露超调御意外明 宗信
不通师云四依亭横
行竖行进云白莲堂上狮子吼凤凰州内浪滔天师
云不劳赞叹下座。 (第 0186c 页)
善根巳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
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诸善根者不
过是贪嗔痴三毒发闻思修三慧也然此经 宗信
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该果海不是小缘故验其宿
因曾积信种。】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 (第 0236b 页)
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
净信者。诸善根者。不过是。断贪瞋痴三毒。发闻思
修三慧也。然此经 宗信
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该果
海。不是小缘故。验其宿因。曾积信种。

四明聪讲师曰。起信论说。未入正定聚 (第 0374c 页)
「 布施广周旋」
#+END_VERSE

(菩提心经布施有五益一人亲近二人乐见三人 宗信

好名闻五作后世因近感人天远招佛果)
。】

#+BEGIN_VERSE
「 说经十二部」 (第 0897a 页)

则是随世语言破执方便若依意解尽是限
量分别不出情尘但不执教以徇情则方见
性而达道问初心学人悟入此 宗信
解圆通
有何胜力答若正解圆明决定信入有超劫
之功获顿成之力虽在生死常入涅槃恒处
尘劳长居净刹现具肉眼 (第 0049a 页)
修十住行。更不令修通宗十信。答。其乘教
不实说。通宗方得为实时有于其佛果即信
通宗。是故其乘佛果与通 宗信。
一如类初地
中起一乘信时即其初地成就一乘信也。问。
何故别教三乘佛更修通教信。答。彼教三十 (第 0785a 页)
此呜呼天台妙教成功之若是圆且顿也而云只
一具字弥显今 宗信
不诬矣。】
△三的观心要二初
总无明心。

「初心修观必先内心故于三科拣却界入复于五阴
又除前四的取 (第 0355a 页)
,世尊化三迦叶已,与如是等苾刍众俱,
往诣象头山。到已安止,即作是念:「迦叶眷
属,虽复耆旧先事火天 宗信
火法,而不能知
诸法无常,我今为说。」世尊作是念已,即时
踊身,于虚空中,现大火焰,光明炽盛如是
(第 076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