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始谶曰。却后当有白
衣菩萨来兴此山。公住三年而成丛林。异
迹甚著。如本传所属。状以闻。诏佳之。宰
王钦若
大参赵安仁已下皆献诗。公未
尝视。置承尘上而已。淳化辛卯正月初六
日。集众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时。遂 …… (第 0660b 页)
赵安仁等润文)

(乙卯) 诏道释藏经互相毁者删去。枢密王钦
若以化胡经乃古圣遗迹不可削○又诏王 钦若。
详定罗天醮仪一十卷。颁行。

(丁巳) 改天禧○禁民弃父母而为僧道。

(己未) 帝于九月大会道释( …… (第 0661b 页)
一闻奉先源清师传天
台三观之旨。问辩凡二年而清殁。遂居西
湖孤山学者归之如市。与处士林和靖为
邻友。 王钦若
出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
迓之。圆笑谓使者曰。钱唐境上且驻却一
僧。圆早瘿瘵疾故又号病夫。讲道吟哦未 (第 0661b 页)
定国节度使
兼殿前都指挥使。匡胤表渭
州军事判官苏州人赵普为节度推官。

正月。周下诏。帝亲征淮南(唐也)。帝召 (第 0858a 页)
壬戌 绍兴十二年 |大金 皇统二年 |西夏 |

宋春显仁太皇后韦氏自北归(徽宗后也)秋九月尚
左仆射冀国公
秦桧封太师魏国公(宋鉴)
| 癸亥 绍兴十三年 |皇统三年 |西夏 |

金夏六月。英悼太子生。 (第 0890a 页)
 太宗 真宗 仁宗 三圣御书洎金宝
牌。每辰焚 御香祝 圣寿。亦国家祈福
之所。 真宗朝敕差冲靖天师单惟岳来

住持提举岳门宫观。兼管烟火。后奉 旨
改为甲乙自兹始也。故 宰相王钦若
有送
单大师归岳诗云。 玉书飙驭降神州。楼
观丹台选道流。岩谷难藏猿鹤性。吟怀终
恋水云幽。晚程冒雪 (第 1069a 页)
凡所述作若隐语。于后题赠以之中四字。师服饰
纯白。󳪭首以布。迹既著。所属闻于朝。 诏甚嘉之。丞
王钦若
.参政赵安仁以下献诗。师置之不视。淳化
乙卯正月六日。集众曰。汝等当知妙性廓然。本无生
灭。示有去来 (第 0435a 页)
句援笔立就。师
示人多以偈。然题赠以之中四字于其后。莫
有识其旨者。异迹甚著。所属状以闻。诏佳之。 宰相王钦若
大参赵安仁以下皆赠诗。师未
尝视置承尘上而已。淳化乙卯正月初六日
集众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时。遂右胁卧 (第 0481a 页)
然你还知九
峰不肯首座么百丈五百生堕在狐窝么金鎞刮膜
拟则成乖有志此宗大须审细珍重。

拈云九峰不肯 首座定国
信其具眼谁知更数世
下有个不肖远孙亦不 (第 0678b 页)
定国
何故不合把无言
说宗乘善巧叨叨诇上座恁么判断又还尚有不
肯者么咄拟则成乖。

颂云不涉程途须到家死蛇 (第 0678b 页)
 感化一机」
#+END_VERSE


* 宋孤山圆禅师

师名智圆。字无外。钱塘徐氏。八岁出家。传天台三观
于奉先源清。师尝叹荆溪没后。微言坠地。于是留意
撰述。作十疏通经。师蚤勤儒学。兼涉老庄。自号中庸
子。居孤山玛瑙院。有高世之节。时 王文穆
罢相来牧
郡。僧悉迎于关外。慈云遣使邀师偕往。师以疾辞。笑
谓使者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塘且驻却一僧。 …… (第 0584a 页)
 弗夷其高」
#+END_VERSE


* 宋慈云式法师

师名遵式。字知白。台州宁海叶氏。母梦咽明珠而生。
出家于东掖山。传天台教于宝云通师。未几。继其席。
祥符八年。刺史薛公请居灵山天竺寺。寺久废。师按
其旧而新之。 王文穆
出守。重师之道。奏复天竺名。寻
请赐慈云号。章献太后遣使赍白金命修忏。师著金
光明护国仪文上之。因奏 (第 0584b 页)
。余今德薄。安可久留。遂幡然复
杭。刺史薛颜。始以灵山。命师居之。即隋真观所营天
竺寺也。天禧三年。 王钦若
抚杭。与师道契。奏锡天竺
旧名。复其寺为教。又奏请西湖。为放生池。因赐号慈
云。乾兴元年。章懿太后。 …… (第 0374b 页)
经。述诸钞以释疏。翼赞弘宣。其
功伟矣。师雪骨冰心。傲然物外。视人间之世。如纤尘。
过目了不关怀。时 王钦若。
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
往迓之。师笑语使人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唐。且驻却 (第 0381a 页)
无今。于是世间文字语言。一览诵念。无
所遗忘。偈语章句。援笔立就。师异迹甚著。所属状以
闻。诏佳之。 宰相王钦若。
大参张安仁以下皆赠诗。师
未尝视。置承尘上而巳。淳化乙卯正月六日。集众曰。
吾此日生。今正是时。遂右 (第 0419a 页)
如梦。见观音垂
手师口。引出数虫。复舒指注甘露于口。身心清凉。宿
疾顿愈。祥符八年。移居天竺。天禧中 王文穆公
抚杭。
首访师山中。请讲法华。及心佛众生三法如义。才辨
清发。公嗟赏不置。请赐慈云号。于寺东建日观庵 (第 0082c 页)
晓聪。聪令首众。先是善昭谓圆曰。我遍参云门儿
孙。特以未见聪为恨。故圆依止三年○遵式。居天竺。
丞相 王钦若
抚杭。因以式道行闻于朝。赐号慈云。

** (己未)重显禅师出世翠峰

重显。自得法智门。乃复遍参。 (第 0702b 页)
游方入
吴。著书于钱塘之西湖。嘉祐间。以所业传法
正宗记定祖图辅教编诣阙。以文贽见韩魏
王欧阳文忠公 王冀公。
当时群巨公。极可许
之。复表进仁宗皇帝御览。至为道不为名为 (第 0716a 页)
归东掖。建精舍。率众修念佛三
昧。祥符七年。应杭人请主昭庆寺。寻赴苏州讲经开
元寺。复反杭。主灵山。 王钦若
判杭州。奏复天竺寺旧
名。赐式号曰慈云。式尝以天台智者放生故事语钦
若。 (第 0246c 页)
钦若
因奏请以西湖为放生池。报可。先后依经撰
集诸忏法。圆融三观。以净土为归。又因知府马亮问
道。述往生净 (第 0246c 页)
 按王文正笔录。旧制国忌。迭命宰
相参知政事一员。率文武常参官。赴佛寺行香。内职
不预焉。景德中。同 枢密院事王公钦若。
陈公尧叟。率
内职同赴。乃听自今大忌。枢密使内职学士。内诸司
使。军职下洎列校。同为一班。先诣西上閤 (第 0030b 页)
。不纵道俗颙颙。玄悟法华圆意。不纵得经意。能
无文字以乐说辨。昼夜流泻。不唯我智者具诸功德
式。师答 王文穆
书曰。智者于法华判教曰。前代诸师
或祖承名匠。或思出袖襟。虽阡陌纵横。莫知孰是。然
义不双立。理不两 (第 0267a 页)
健。悉用假其道。乐其情。日
多杜门独居。权势不得屈。贵骄不得傲。世俗不得友。
惟处士林逋为良邻焉。时 王文穆(钦若)
与慈云为法喜
友。因至钱塘。郡僧悉迎于关外。慈云遣使邀师同往。
师以疾辞。笑谓使者曰。为我致意慈云。 (第 0318b 页)
用假其道。乐其情。日
多杜门独居。权势不得屈。贵骄不得傲。世俗不得友。
惟处士林逋为良邻焉。时王文穆 (钦若)
与慈云为法喜
友。因至钱塘。郡僧悉迎于关外。慈云遣使邀师同往。
师以疾辞。笑谓使者曰。为我致意慈云。 …… (第 0318b 页)
世所植桧枯蘖仅存。至是复荣。因名重荣桧。复赋
诗刻石。祥符九年。天台僧正慧思至京。以师名奏赐
紫服。 王文穆(钦若)
罢相抚杭。一日率僚属访师。请讲 (第 0320b 页)
桧枯蘖仅存。至是复荣。因名重荣桧。复赋
诗刻石。祥符九年。天台僧正慧思至京。以师名奏赐
紫服。王文穆 (钦若)
罢相抚杭。一日率僚属访师。请讲 (第 0320b 页)
之道。负笈造焉。抠
衣问辨。凡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孤山。
学者如市。杜门乐道。与处士林通为邻
友。 王钦若
出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往
迓之。师笑谓使人曰。钱唐境上。且驻却一
僧。师早瘿瘵疾。故又号病夫。讲 …… (第 0204c 页)
道。师为撰净土行愿
法门。净土略传。职方郎中崔育才。问施食之
道。师为观想一篇(见金园集)三年。丞相 王文穆
公抚杭(名 (第 0208a 页)
钦若
相真宗)首率僚属访师山中。请讲
法华及心佛众生三法如义。才辩清发。衣冠
为之属目。公对众嗟赏曰。此道 …… (第 0208a 页)
文识义益加信
(文见别集)师以智者昔于天台江上护生事白
于公。因奏请西湖为放生池。为主上祝寿。
文穆
尹应天府。因微疾梦与师会。疾即
除愈。遂奉书道其事。及移镇江宁(升用)迓师
府会。朝夕问法。一留三月 (第 0208a 页)
真净思永忏主
* 保庆法润法师
* 天竺本融法师
* 天竺思悟侍者
* 丞相 王钦若
谏议大夫胡则
* 职方郎中崔育才
* 侍郎马亮
* (三世)妙果天授法师(嗣昌师 (第 0209c 页)
名儒士
夫信而学焉。则其道斯为可信也。智者之
世。有徐陵柳顾言。荆溪之世。有梁肃李
华。慈云之时。有 王文穆
马亮。明智之时。
有晁以道陈莹中。是数君子。不特知道。
又能立言以赞之。智者之道。于是愈有
光焉。 (第 02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