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地理類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复重启请翻然得起。以事表
闻朝廷。士庶归心者十室而九。沙门释法开。
来自西域。称经说。东方有二石像及 阿育王
塔。有供养礼觐者。除积劫罪。

又别传云。天竺沙门一十二人。送像至郡。像
乃水上不没不行。以状奏闻。 …… (第 0383c 页)
丹光游泛。乃
驰舟接取。具送上台。帝令试安像足。恰然
同合。久之有西域五僧。振锡诣悝云。昔游
天竺得 阿育王
像。至邺遭乱藏于河滨。王路
既通寻觅失所。近感梦云。吾出江东。为高悝
所得在阿育王寺。故远来相投欲一 …… (第 0384a 页)
祥感光趺。方乃符合。此像华台有西
域书。诸道俗来者。多不识之。有三藏法师求
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 阿育王
第四女所
造。时瓦官寺沙门慧邃。欲求摸写。寺主僧尚
恐损金色。语邃曰。若能令佛放光回身西向
者。非余 …… (第 0384a 页)
叹咽久之。翼问其故。答曰。近天竺失之。如何
远降此土。便勘年月悉符同焉。看像光背梵
文。曰 阿育王
造也。时闻此铭更倍钦重。昙翼
兴念致应之验也。及病将亟。像光忽逝。翼
曰。佛示此相。病必不振。光往地 …… (第 0385b 页)
形铜盘。盘下获金像。高四尺光趺并具。斯又
同孙皓之 育王
像也。因奉入宫。宋祖素不甚
信。及获此像加敬欣悟。躬礼事焉。此像本在
瓦官。后移龙光云。

东晋庐山 …… (第 0386c 页)
名臣
陶侃字士行。建旟南海。有渔人每夕见海滨
光。因以白侃遣寻。俄见金像。陵波而趣船
侧。捡其铭勒乃 阿育王
所造文殊师利菩萨
像也。昔传云。 (第 0386c 页)
育王
既统此洲。学鬼王制狱
怨酷尤甚。文殊现处镬中。火炽水清生青莲
华。王心感悟即日毁狱。造八万四千塔。建 …… (第 0386c 页)
元魏凉州山开出像者。至太武大延元年。有
离石沙门刘萨何师。备在僧传。历游江表礼
鄮县塔。至金陵开 育王
舍利。能事将讫。西至
凉州西一百七十里番禾郡界东。北望御谷
山遥礼。人莫测其然也。何曰。此山崖当有 (第 0387a 页)

今来度王并及人民。王闻佛说其本末。意解
即得须陀洹。国中人民闻经。皆受五戒十善
以为常法。

阿育王
经云。昔阿恕伽王。见一七岁沙弥
将至屏处而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道我
礼汝。时沙弥前有一澡瓶。沙弥 (第 0425a 页)
 乃知不善」
#+END_VERSE


佛告大王。尔时长者妇者。今王女金刚是。五
百侍女者今度胜等五百妓女是。罪福追人
久无不彰。善恶随人如影随形。说是法时诸
来大小即得道迹。

阿育王
经云。昔阿恕伽王使道人说法。时
以步障遮诸妇女。使其听法。尔时法师为诸
妇女说法。常说施论戒论生天之 (第 0466a 页)
往彼无量诸世界中。供养向尔许如来。彼
界众生皆悉明了见我住是阎浮供养承事。

** 降邪部第三

阿育王
经云。昔阿恕伽王。深信三宝常供 (第 0487c 页)
东二里有石塔。
高三百尺编石特起雕镂非常。此即昔时值
然灯佛授记。敷鹿皮衣发布掩泥之地。经劫
犹存此 无忧王
建此石塔。每于斋日天辄雨
华。又城内大塔故基。旧有佛齿。别塔高三丈
馀。云从空而来。既非人工寔多灵异 …… (第 0498a 页)
。即是昔佛为战达罗钵刺婆
(旧云月光)以头施处。凡经千施。又有伊罗钵龙
王所经之池。月光抉目之地。 育王
摽塔举
高十丈。又有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处以竹自
刺血啖兽处。地及草木今犹绛色。又有佛化
药叉不食肉处。 …… (第 0498c 页)
前阶尚犹在。今
并没尽。后王仿之。犹高七十馀尺。上起精
舍。石侧有柱。光润映现。随其罪福影出柱中。 育王
所造。阶侧有浮图。四佛行坐迹处。又
有佛澡浴处。立塔其所。有佛入室精舍。又其
侧佛经行石基。长五十步 …… (第 0499b 页)
养令相论议。若戒行贞固道德优
洽者升师子座。王便受戒。清净无学示有崇
仰。秽行彰露者驱出国界。城西北 育王
所造。
昔佛于此七日说法。其侧有发爪塔四佛行
坐迹。又南临殑伽寺有佛牙。长寸半。光色
变改。宝函盛之 …… (第 0499b 页)
摩罗(唐云指鬘)耶舍处。城南六里许有
逝多林。是给孤园太子所造寺也。今荒废之
尚有石柱。高七十馀尺。 育王
造之。砖室一
存。馀并湮灭。室中有为母说法金像。东北有
佛洗病僧塔。西北有目连举身子衣塔。不远 …… (第 0500a 页)
一时平复。舍杖
遂生。城西北六十里故城。是人寿二万岁时
迦叶波佛本生处。其北即是此佛全身舍利
之所。 育王
造塔表记之处。

又东南行五百里至劫比罗伐窣堵国。属中
印度(旧云迦毗罗国)故城无人住。城内正殿基上 …… (第 0500b 页)
与天人
说法之所。城南五十里故城中塔。是人寿六
万岁时。迦罗迦村驮佛本生城。城东南塔即
此佛遗身处。 无忧王
于前建立石柱。高三丈。
又东北三十馀里故城中塔。是人寿四万岁
时。迦诺迦牟尼佛本生城。城东北塔即此佛 (第 0500c 页)
遗身处。 无忧王
为建立石柱铭记之。高二丈
馀。城东北四十馀里有太子生树下塔。大城
西北数百千塔。是诛释子塔。有四释子 …… (第 0500c 页)
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
塔。是说维摩经处。又东是舍利子證果塔。又
东大塔。是王得一分舍利一斛许。 无忧王

九升均造馀塔。后更有王欲开地震。遂止。次
南有猕猴为佛穿池。池西群猴持佛钵上树
取蜜处。池南猴奉 …… (第 0501c 页)
国。属
中印度。城少人居。邑落极多。故城在王舍城
山北东二百四十里比临殑伽河。故宫北
石柱高数丈。昔 无忧王
作地狱处。是频婆娑
罗王之曾孙也。王即戒日之女婿也。所治城
名华氏城王宫多华。故因名焉。石柱南有大 (第 0502a 页)
塔。即八万四千之塔一数也。安佛舍利一升。
时有光瑞。则是 无忧王
造。近护罗汉役鬼神
所营。其侧精舍中有大石。是佛欲涅槃。北趣
拘尸。南顾摩揭。故蹈石上之双足迹。长尺 …… (第 0502a 页)
意。谓睹光瑞及取树叶。其树青翠冬夏不改。
每至入涅槃日及以夏末。一时彫落。通夕新
抽。与旧齐等。后为 无忧王
妃伐截。于西数
十步聚而烧之。用以祠天。烟焰未止。忽生
两树。猛火之中茂叶同荣。因谓号为灰菩提
树。 …… (第 0502b 页)
东却
接为重阁三层。檐宇特异并金银饰镂。三重
门外龛中。左观自在。右慈氏像。并铸银成。
高一丈许。是 无忧王
造精舍。初小后巨广
之。

依王玄策行传云。西国瑞像无穷。且录摩诃
菩提树像云。昔师子国王名尸迷祛拔 …… (第 0502c 页)
西坐。身高一丈一尺五寸。肩
阔六尺二寸。两膝相去八尺八寸。金刚座高
四尺三寸。阔一丈二尺五寸。其塔本 阿育王
造石钩栏塔。后有婆罗门兄弟二人。兄名王
主。弟名梵主。兄造其塔。高百肘。帝造其
寺。其像自弥勒造成已 …… (第 0503a 页)
 神力焉如」
#+END_VERSE


又奘师传云。佛以唐国三月八日成道。上
座部云。当此三月十五日。成道时年三十者。
或云三十五者。斯之差互彼自不同。由用历
前后故有此异。由神州历算元各不同。三代
定正延缩何足怪乎。且据一相取悟便止。树
西大精舍内有鍮石像。东面立。饰以奇珍。前
有青石奇文异釆釆。初成道日梵王起七宝堂。
帝释起七宝座。佛据上七日思惟。放光照树
令宝为石。树南浮图。高百馀尺。初佛于河沐
已将坐念草。帝释化人以始尸草(此云吉祥草)以奉
佛坐。 育王
造塔表之。次东北有塔。是佛證果
时有群青雀来绕世尊。亦有群鹿绕之处。树
东大路左右各有一塔。是魔王娆 (第 0503b 页)
兴焉。其生处得
道说法涅槃。发髻顶骨四牙双迹钵杖唾壶
泥洹僧等。皆树塔勒铭标碣神异。尔后百有
馀年。 阿育王
遣使浮海。坏撤诸塔分取舍利。
还值风潮颇有遗落。故今海族之中时或遇
者是。后八万四千因之而起。 (第 0537c 页)
育王
诸女亦次
发净心。并镌石镕金图写神状。至能浮江
汎海影化东川。虽复灵迹潜通而未彰视听。
及蔡愔秦景自 (第 0537c 页)
百亿。慧风或动清升之业有徵。微吹时来
轮王之报无尽也。

** 引證部第二

如迦叶诘阿难经云。昔 阿育王
自于境内。立
千二百塔。王后病困。有一沙门省王病。王言。
前为千二百塔。各织作金缕幡。欲手自悬幡
(第 0568b 页)
浮提一时起诸佛塔。如是依数。乃
至一日之中立八万四千塔。世间人民兴庆
无量。共号曰阿育王塔。

又大 阿育王
经云。八国共分舍利。阿阇世王
分数得八万四千。又别得佛口髭。还国道中
逢难。头禾龙王从其求舍利分。阿 …… (第 0578c 页)
久久之后。王出行园
见之忆念迎取归宫。第二夫人渐得亲近。具
说情状。王闻惊怖。即杀八万四千夫人。阿 育王
后于城外。造立地狱治诸罪人。佛知王
杀诸夫人应堕地狱。即遣消散比丘化王。王
发信寤问比丘言。杀八万四 …… (第 0579a 页)
又杂阿含经云。 阿育王
问比丘言。谁于佛法
中能行大施。诸比丘言。给孤独长者最行大
施。王问彼施几许。比丘答曰。以舍亿千金。 …… (第 0579c 页)
云。今是大地属于三宝。云何而立
太子为王。诸臣闻已。议出四亿金。送与寺
中将赎其地。

又善见论云。 阿育王
以金钱九十六亿起八
万四千宝塔复大种种布施。

** 兴造部第三

述曰。上来所引经论兴置所由。其已 …… (第 0579c 页)
 随顺见真谛」
#+END_VERSE


又法句喻经云。昔佛在世时。遣一罗汉。名曰
须曼。持佛发爪至罽宾国南山之中造佛塔。
寺中常有五百罗汉。旦夕烧香绕塔礼拜。时
山中有五百猕猴。见僧绕塔礼拜供养。即共
负石学僧作塔绕之礼拜。于时天雨山水瀑
涨。五百猕猴一时没死。生忉利天。七宝宫殿
巍巍无量。衣食自然快乐无极。既得生天各
自念言。我等何缘得来生此。即以天眼观见
前身。作其猕猴。由学众僧戏为作塔。山水

所漂命终生此。即共相将赍持香华。从天下
来供养死尸。回诣佛所礼拜问讯。佛为说法。
五百天子一时皆得须陀洹果。既得果已还
归天上。猕猴学僧戏为作塔。尚获福报巍巍
乃尔。岂况于人信心造塔宁无果报。

又譬喻经云。昔佛涅槃后。 阿育王
国有迦罗
越。其人福德世间希有。意有所须应念即至。
其家舍宅七宝所成。閤内妇女端正少双。昼
夜娱乐快 (第 0581c 页)
乐无极。其人信心每常供养二万
馀僧。 阿育王
闻便召见之。而语之言。闻卿大
富家有何物。即答王言。家无所有。王不信之。
便遣人看。使至唯见门閤七重 (第 0581c 页)
丹阳会稽。并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 阿育王
所造。可勤求礼忏得免此苦。既醒之后。改革
前习。出家学道。更名慧达。如言南行至会稽。
海畔山泽处处求 …… (第 0585b 页)
二塔。广统九域故有隐之。

会稽记云。东晋承相王导云。初过江时。有
道人神采不凡。言从海来相造。昔与 育王
共 …… (第 0585b 页)
游鄮县。下真舍利起塔镇之。 育王
与诸真人
捧塔飞行虚空入海。诸弟子攀别一时俱堕
化为乌石。石犹人形。其塔在铁围山也。太守
褚府君云。 …… (第 0585c 页)
舍利。乃
发长干寺塔下取之入京埋于日严寺塔下
施铭于上。于时江南大德五十馀人咸言。京
师塔下舍利非是 育王
造塔舍利。 (第 0586a 页)
育王
舍利
乃在长干本寺。道俗怀疑不测是非。至武德
七年日严寺废。僧徒散配其舍利塔无人守
护。时有道宣律师 …… (第 0586a 页)
人莫测其
源。故别疏记尔。

西京西扶风故县在岐山南。古塔在平原上
南下北。高乡曰凤泉。周魏以前寺名 阿育王。
僧徒五百。及周灭佛法。厢宇破坏唯有两
堂。至大业末年四方贼起。百姓共筑此城以
防外寇。唐初杂住失火 …… (第 0586a 页)
殷重至诚遂得见之。种种不同不可
备录。

至显庆四年九月。内有山僧智琮慧辩。以解
咒术见追入内。语及 育王
塔事。年岁久远须
假弘护。

帝曰。岂非童子施土之 (第 0586b 页)
育王
耶。若近有之则
八万四千之一塔矣。琮曰未详虚实。请更出
之。

帝曰。能得舍利深是善因。可前至塔所七 …… (第 0586b 页)
枚独转绕馀七粒。各放光明炫
耀人目。琮等以所感瑞具状上闻。

敕使常侍王君德等送绢三千匹令造朕等身 阿育王
像。馀者修补故塔。仍以像在塔内。可
即开发出佛舍利以流福慧。又。

敕僧智琮慧辩。鸿胪给名住会昌寺。 …… (第 0586c 页)
螺髻束发小顶骨。然大顶骨犹未至此。

益州郭下福感寺塔者。在州郭下城西。本名
大石。相传云。是鬼神奉 育王
教。西山取大石
为塔基。舍利在其中。故名大石也。隋蜀王秀
作镇井。络闻之令人掘凿。全是一石。寻缝
至 …… (第 0587b 页)
州北百里雒县塔者。在县城北郭下宝兴寺
中。本名大石。基相同前。隋初有天竺僧昙
摩掘叉。远至东夏礼 育王
塔。承蜀三塔又往
礼拜。至雒县大石寺塔所。敬事已讫。欲往成
都宿两女驿。将旦闻左右行动声。又曰。是 …… (第 0587c 页)
不测其际。中有宝塔。可高三尺。独立空中。
四面水围凝然而住。竟不至塔所。考其原始
莫测其由。时俗所传 育王
所立。隋祖已来寺
塔现在。

怀州妙乐寺塔者。在州东武陟县西七里妙
乐寺中。见有五级白浮图。塔方可十 …… (第 0588a 页)
问。答曰。汉国有之。彼名蒲图。王因生信起
木塔七重。后佛教始至。具知始末。今更增
高。本塔朽坏。斯则 育王
所统一阎浮洲处处
立塔。不足可怪。倭国在此洲外大海中。岠
会稽万馀里。隋大业初彼国官人会丞来此
学问 (第 0588c 页)
。内外博知。至贞观五年。共本国道俗
七人方还倭国。未去之时。京内大德每问彼
国佛法之事。因问云。 阿育王
依经所说。佛
入涅槃一百年后出世。取佛八国舍利。使诸
鬼神一亿家为一佛塔。造八万四千塔。遍阎
浮洲。 …… (第 0588c 页)
三大士共流通我
教。幸不生疲劳懈怠也。

又问。汉地塔寺古迹云何。答曰。今诸处塔寺
多是古佛遗教基。 育王
表之福地不可轻也。
今有名塔如常所闻。无名藏者随处亦有。如
河西甘州郭中寺塔。下有古佛舍利。及河州 …… (第 0590b 页)
秦州麦积崖佛殿下舍利。山神藏之。此寺周
穆王所造。名曰灵安寺。经四十年当有人出。
荆州长宁寺塔是 育王
所造。下有舍利。入地
一丈馀。石函五重盛碎身骨。益州三塔。

大石(今名福感)武誓(今名静乱)骆县( (第 0590b 页)
法成)并有神异。
如别传说。

又问杨都长干塔鄮县塔是 育王
造者。是事
云何。答曰。是昔刘萨何感灵令往杨州上越
城望见长干。有异气。因标掘得。如今传所明。
道宣 …… (第 0590b 页)
。干是地之长陇。名陇为干。塔遍长
陇之侧。书不云乎。包括干越。越地多有长陇
也。
临海鄮县等者。亦是 育王
古塔。是贤劫佛者。 …… (第 0590b 页)
北出入谷。有方池四方砌石。
水深龙居。有犯者辄雷震山谷。左侧多有山
果橘柚阳梅之属。列植相次。池南有 育王

塔。石华捧之。上以石笼覆。与地平。塔东崖上
具有碑。篆书可识之。登梯抄取足知立塔之
由也。

衡 …… (第 0590c 页)
又问。诸神自在威力殊大。至如蜀川三塔咸
名大石。人有掘者莫测其原。至如秦川武功
一塔。古老相传。名曰 育王。
三十年中一度出
现。至贞观已来已两度出。虽光瑞殊壮。而舍
利如指骨。在石臼中。如何狭陋若此。答曰。诸 (第 0590c 页)
并瓮亦起宝塔。灰
及土量得四十九斛。亦起四十九宝塔。阇维
处亦起宝塔。高三十九仞(一仞七尺)

阿育王
经云。八国王诤舍利各起兵。天帝释
自下晓喻。以金罂分之。阇王共数各得八万
四千舍利。馀有佛口一髭。无 …… (第 0599b 页)
磨碎
成屑。阇王怖惧即奉佛髭与之。龙王即还须
弥山下起水精塔。高八万四千里。起水精琉
璃塔。阇王终后 阿育王
得其国土。时有大臣 …… (第 0599b 页)
阿育王
言。难头禾龙先轻阇王夺佛髭去。 (第 0599c 页)
阿育王
闻大瞋怒。即敕诸鬼神王作铁网铁
罝。纵罝须弥山下水中欲缚取龙王。龙大惊
怖共设计言。阿育事佛。当伺其 (第 0599c 页)
卧取宫殿移
著须弥山下水中。其瞋必息。即便遣龙捧取 育王
宫殿。王卧觉不知是何处。见水精塔高
八万四千里。喜怖交心。龙自出谢言。阇王
自与我佛髭。我不夺也。佛 (第 0599c 页)
在世时与我要言。
般泥洹后劫尽之时。所有经戒及袈裟应器。
我皆当取藏著是塔中。弥勒来下当复出著。 阿育王
闻此言大谢。实不知此。龙王便使诸
龙还复王宫殿置于本处。又善见论云。帝释
宫内有二舍利。一佛右牙。二 …… (第 0599c 页)
阿育王
经云。昔阿恕伽王。欲取阿阇世王
所举舍利。阿阇世王著殑伽河中作大铁剑
轮。使水轮转著舍利处。种种方便 …… (第 0600a 页)
觉圆
备理照空有。至圣虚凝义无生灭。故虽形分
聚芥。尚贮金罂。体散吹尘。犹兴宝刹。自释提
请灰之后。 育王
建塔以来。未有分布舍利绍
隆胜业。伏惟皇帝积因旷劫宿證菩提。降迹
人王护持世界。往者道消在运。仁祠废 (第 0603b 页)
见宾
头卢白佛。佛听还坐。现神足故不听涅槃。敕
令为末世四部众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
有请悉赴。又 阿育王
经。海意比丘从镬乘空
为王说偈云。

#+BEGIN_VERSE
「 汝身同人身
 汝力过人力
 应 (第 0610a 页)
尼。王二
天下。四铁轮王则唯局阎浮提。王一天下。若
减八万岁时有军轮王出。以军威伏。王一天
下。即是 阿育王
等。如来为法轮王。言劫增转
轮王者。此据财轮王也。若论军轮故通劫减。
铁轮有二百五十辐。铜轮有五百辐 …… (第 0617b 页)
 彼灭第一乐」
#+END_VERSE


尔时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又起世经云。轮王舍命必生天上。与三十三
天同处共生。命终已后始经七日。七宝并皆
隐没。 育王
部第五

如杂阿含经云。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共
诸比丘入王舍城乞食。时彼世尊光相普照
如千日之焰。 …… (第 0620a 页)
和尚观我诸子。于我灭后谁当作王。婆罗门
言。将此诸子出城金殿园馆中。于彼当观其
相。乃至出往彼园。时 阿育王
母言。承王出向
金殿园馆中观诸王子谁当作王。汝今云何
不去。阿育启言。王既不念我。亦复不乐见我。
母 …… (第 0620b 页)
彼诸国人民闻阿育来。即平治道路庄饰
城郭。执持吉瓶之水及种种供养奉迎王子。
而作是言。我等不反大王及 阿育王
子。然诸
臣辈不利我等。是故违背圣化。即以种种供
养王子请入城邑。平此国已。又使至伐祛沙 …… (第 0620c 页)
今欲立修师摩为王。
令阿育往至彼国。时诸臣欲令阿育作王。以
黄物涂阿育体及面手脚已。诸臣白王言。阿 育王
子今得重疾。诸臣即便庄严阿育将至
王所。今且立此子为王。我等后徐徐当立修
师摩为王。时王闻此语甚以不 …… (第 0621a 页)

时阿育心念口言。我应正得王位。诸天自然
来以水灌我顶素缯系首。时王见此相貌极
生愁恼。即便命终。 阿育王
如礼法殡父王已。
即立阿㝹楼陀为大臣。时修师摩王子。闻父
崩背今立阿育为王。心生不忍。即集诸兵而
(第 0621a 页)
伐阿育。 阿育王
四门中。二门安二力士。第
三门安大臣。自守东门。时阿㝹楼陀大机关
木象。又作 (第 0621a 页)
阿育王
形像。即骑象安置东门
外。又作无烟火坑以物覆之。修师摩既来到。
阿㝹楼陀大臣语修师摩王子。欲作王者。 …… (第 0621a 页)
憎恶王故以手毁折无
忧树华。王从眠觉见无忧树华狼藉在地
心生忿怒系诸婇女以火烧杀。王行暴恶故
曰暴恶 阿育王。
时阿㝹楼陀大臣白王言。王
不应为是法。云何以手自杀人诸臣婇女。王
今当立屠杀之人。应有可杀以付彼人。 …… (第 0621b 页)
 毕竟无有悔」
#+END_VERSE


时彼比丘而作是念。我今伏是王。多有所导。
摄持佛法。当广分布如来舍利安乐无量众
生。于此阎浮提尽令信三宝。以是因缘故自
显其德。时 阿育王
闻彼比丘所说。自于佛所
生大敬信。又白比丘言。佛未灭度时何所记
设。比丘答言。佛记大王。于我灭后过百 (第 0622b 页)
岁之
时。于巴连弗邑有三亿家。彼国有王。名曰阿
育。当王此阎浮提为转轮王正法治化。又复
宣布我舍利。于阎浮提立八万四千塔。佛如
是记大王。然大王今造此大地狱杀害无量
民人。王应慈念一切众生施其无畏令得安
隐。时彼 阿育王
于佛所极生敬信。合掌向比
丘作礼。我得大罪今向比丘忏悔。我之所作
甚为不可。愿受我忏勿复责我愚人。今 (第 0622b 页)
复归
命。时彼比丘度 阿育王
已乘空而化。时王从
彼地狱出。凶恶白王言。王不复得去。王曰。汝
今欲杀我耶。彼曰。如是。王曰。谁先入 …… (第 0622b 页)
者汝先应取死。王即敕
人将此凶恶主。著作胶舍里以火烧之。又敕
坏此地狱施众生无畏。

又杂阿含经云。 阿育王
言。我今先当供养所
觉菩提之树。然后香美饮食施设于僧。敕诸
臣唱令国界。王今舍十万两金布施众僧。千 …… (第 0622b 页)
 柯条叶柔软」
#+END_VERSE


时王及诸群臣生大欢喜。时王洗浴菩提树
已。次复供养众僧。时彼上座耶舍语王言。大
王。今有大比丘僧集。当发淳信心供养。时王
从上至下自手供养。复以三衣并四亿万两
珍宝䞋五部众。䞋愿已复以四十亿万两珍
宝赎取阎浮提宫人婇女及太子群臣。阿育
所作功德无量如是。

又杂阿含经云。 阿育王
问诸比丘言。谁于如
来法中行大布施诸比丘白言。给孤独长者
最行大施。王复问曰。彼施几许宝物。比丘答 …… (第 0622c 页)
 今一旦贫至
 如殑伽驶流
 一逝而不返
 富贵亦复然
 逝者不复还」
#+END_VERSE


阿育王
呼侍者言。汝今忆我恩养。汝持此
半阿摩勒果送鸡雀寺中作我意。礼拜诸比
丘僧足。白言。 (第 0623a 页)
阿育王
问讯诸大众。我是阿育
王领此阎浮提。阎浮提是我所有。今者顿尽 (第 0623a 页)
不可得。汝诸弟
子。勤行经戒深思生死。本从何来终归何所。
得净结除所疑自解。正见闻已。欢喜奉行。 阿育王
太子法益坏目因缘经云六道各有其
相。
*** 第一地狱相者

#+BEGIN_VERSE
「 夫人根 (第 0758c 页)
 我从今日始
 不食一切肉
 我以无畏施
 且可安汝意」
#+END_VERSE


又善见律云。目连为 阿育王
演本生经云。大
王往昔有一鹧鸪鸟。为人笼系。在地愁怖。
便大鸣唤。同类云集为人所杀。鹧鸪问道人
云。 (第 0781b 页)
牙齿间。常有清净
八功德水。自然充足。不饮乳哺。乃至今者遭
值于我出家得道。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阿育王
经云。昔佛在世时与诸比丘及与
阿难前后围绕。入王舍城而行乞食。至于巷
中见二小儿。一名德胜。二名无胜 …… (第 0887a 页)
思已啼哭。众僧食讫。
此婢扫地粪扫中得一铜钱。以此一钱即施
众僧。心生欢喜。其后不久得病命终。生阿 育王
夫人腹中。满足十月产生一女。端正殊
妙世之少双。其女右手寻常急拳。年满五
岁。夫人白王。所生女子一手 (第 0887b 页)
「 藏六如龟
 防意如城
 慧与魔战
 胜则无患」
#+END_VERSE


又求离牢狱经云。时有 阿育王
弟。名善容
(亦名违陀首祇)入山游猎。见诸梵志裸形苦行而无
所得。王弟见而问曰。汝在此行道。有何患累 (第 0902b 页)
而无成办。梵志报曰。坐有群鹿数共合会。我
见心动不能自制。王子闻已。时生恶念。此
等梵志。服风食气气力羸惙。犹有淫欲过患
不除。释子沙门。饮食甘美在好床坐。衣服
随时香华自熏。岂得无欲。时 阿育王
闻弟有
此议论。即怀忧戚。吾唯有一弟。忽生邪见。
恐永迷没。我当方宜除其恶念。即还宫内敕
诸伎女。各 …… (第 0902b 页)
罗汉果。六通清彻无所挂碍。

阿育王
传云。 (第 0903a 页)
阿育王
闻弟得道。深心欢喜。
稽首礼敬。请长供养。既厌世苦不乐人间。誓
依林野以养馀命。 (第 0903a 页)
阿育王
即使鬼神于自城
内为造山水。山高数十丈。断绝人物不得
往来。乃应王命率舍衣资。造石像一躯。身
高丈六 (第 0903a 页)
福。恃己豪贵。倚形挟势。迫胁下民。𣣋夺
财物。用作福善。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
甘蔗彼此都失。 阿育王
经云。昔 (第 0959a 页)
阿育王
妇莲华夫人产一子。
面貌端正(依付法藏名曰法增)目似驹那罗眼。因字驹那
罗。王甚爱敬。长为娶妇字真金 …… (第 0959a 页)
 今日自还受
 一切世间苦
 恩爱会别离
 汝当谛思惟
 何应大啼哭」
#+END_VERSE


阿育王
经云。时驹那罗王答妇。我等自造
今日受之。恩爱会离何用啼哭。为使人驱
出。夫妇相将弹琴歌乞以自存活。 …… (第 0959c 页)
愚痴无智犹如小儿。云何仿彼而生瞋恚。王
心毒盛不受其语。大积薪油而焚杀之。

阿育王
经云。尔时诸比丘见而问尊者优
波鞠多。有何因缘。尊者答曰。驹那罗往昔
波罗柰国作一猎师。于山窟中得五 (第 0960a 页)
感佛重恩来供养佛。佛为
说法得须陀洹。

又新婆沙论云。昔德叉尸罗国有一女人。至
月光王舍千头处礼。 无忧王
所起灵庙见有
狗粪。在佛座前寻作是思。此处清净。如何
狗粪秽污其中。以手扫除香泥涂饰。善业
力故。令 (第 0982c 页)
砂石多造石钵。置新塔中。大小形量
如我破钵。皆作五缀形安置彼塔中。汝等守
护勿令损失。后经一百年。至 阿育王
造塔竟。 (第 1008c 页)
。如何为
实。答云。俱是二帝所作。昔周穆王之时。已
有佛法。此山灵异文殊所居。周穆于中造寺
供养。及 阿育王
亦依置塔。汉明之初摩腾
是阿罗汉。天眼亦见有塔请帝立寺。其山形
像似灵鹫。名曰大孚者信也。由帝深信佛 …… (第 0395b 页)
又问邡州显际寺山出石像者何代所立。答
曰。像是秦穆公所造。像元出处是周穆王造
寺处也。佛去世后。 育王
第四女造。又造像
塔于此供养。于时此寺有一二三果人住中。
秦相由余常所奉敬。往者迦叶佛时。亦于此
立 …… (第 0396a 页)
十馀窑砖。古老莫知何代。然每闻钟声。答
曰。此穆王寺也。名曰灵山。至 育王
时。敕山神
于此造塔。西晋末乱五胡控权。刘曜京都长
安数梦。此山佛现在砖塔中。坐语曜曰。汝少
饮酒莫 …… (第 0396b 页)
。后为弟子。彼佛
怜悯故来教化。种种神变然始调伏。与受五
戒随识宿命。因不啖人。恐后心变故佛留迹。 育王
于上起塔在山顶。神便藏于石中。塔是
白玉所作。其神现在。其郭下寺塔 (第 0396c 页)
育王
所立。
见付嘱仪。

又问。南海循州北山兴宁县界灵龛寺多有
灵迹。此乃文殊圣者弟子。为此山神多造恶 …… (第 0396c 页)
之中。前后咸
传一化。咸见随机前后何定。若据法报常自
湛然。不足难也。

又问。汉地所见诸瑞像。多传 育王
第四女所
造。其事匪幽冥难得其实。此事云何。答曰。此
实不疑。为 (第 0397a 页)
育王
第四女厥貌非研久而未出
常恨其丑。乃图佛形相还如自身。成已发愿。
佛之相好挺异于人。如何同我之形仪也 …… (第 0397a 页)
邀弥经年月后感佛现。忽异本形。父具
问之。述其所愿。今此山玉华荆州长沙杨都
高悝及京城崇敬寺像。并是 育王
第四女造。
或有书其光趺。依梵本书。汉人读者罕识其
文。 (第 0397a 页)
育王
因将此像。令诸鬼神随缘所感流传
开悟。今睹像面莫匪女形。其崇敬寺地本是
战场。西晋将末有五胡大起。兵 (第 039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