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
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
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 德正
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即是三心,总为无上
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
不苞故。如经 (第 0114b 页)
众生。悟即是佛。道不离
众生。岂更有别佛。亦犹手作拳。拳全手也。又问。如何
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曰大 德正
闹在。且去别时来。
业才出。祖召曰大德。业回首。祖曰。是甚么。业豁然领
悟。涕泪悲泣曰。本谓佛道长远 (第 0626a 页)
念问时是真
性缘起。其僧于言下大悟。」
【师拈云。这僧只知开口
问人。不知真性缘起。累他挺禅师道。大 德正
兴一
念问时是真性中缘起。其僧打失鼻孔。虽然得个
悟处。毕竟费力不少。且道未问巳前缘在何处。

寥寥 (第 0489b 页)
堤防之。日就月将。使其利欲不胜其
仁义礼智。而全其道德矣。」

【佛眼与耿龙学书。言利欲难防。当以道 德正
其心
说。人生立乎乾坤之内。禀受阴阳氤氲之气。而成
此四肢百骸。这个形质。倘不是佛菩萨。乘四无量
(第 0566b 页)
身而生此人间者。则其财利爱欲
之心。似乎不能卒然而除去之也。】

「惟圣人知不可去人之利欲。故先以道 德正
其心。然
后以仁义礼智教化堤防之。日就月将。使其利欲不
胜其仁义礼智。而全其道德矣(与耿龙学书)。」 …… (第 0663b 页)
。住持有动色之诤。则学者有
攻斗之祸。」

【此节明教化须存大体。谓凡要行教化所至大者。
莫先于以道 德正
其心。复以仁义修其身。住持人
尊道德。则学者亦尊道德。而所怀者恭敬。主人若
行礼义。则学者亦有礼义。 (第 0667b 页)
乃谓。大德正兴一念时。是
真性中缘起。其僧言下大悟。师云。五祖不合默然。好
与二十棒。挺禅师不合道大 德正
兴一念时是真性
中缘起。也与二十棒。其僧言下不合大悟。也与二十
棒。且道。宝林还有过也无。也与二十棒 (第 0519c 页)
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
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
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 德正
因。
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
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
广长量齐。 (第 0128c 页)
言若复有
人下正格量也正格量中还举四少以格四多功
德正等问何意以少致多答佛眼称量不增不减
四多重倍功 德正
齐如此格量秋毫无谬良以一
多性不可得无有二相一则非一多则非多同入
如实际实相正等无异。
△三结叹。】 (第 03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