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犹如昨梦。故佛祖亦梦中人。一大藏经。
千七百则。无非寱语。何独于是。僧之为诗者。始于晋
之支远。至 唐则
有释子三十馀人。我 明国初。有楚
石。见心。季潭。一初。诸大老。后则无闻焉。嘉隆之际。予
为童子时。 (第 0786a 页)
次则校勘。雠对已译之文。隋前彦琮覆疏文
义。盖重慎之至也。次则监护大使。后周平高
公侯寿为总监检校。 唐则
房梁公为奘师监
护。相次许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
员。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监掌翻译事
诠定宗 (第 0724c 页)
铠庵居士吴克己

余尝考前代士夫学出世法。能知如来设教
本意。不为空有所陷者。在晋则有若刘仲思。
唐则
有若柳子厚。在我朝则有若杨次公。
仲思入远公莲社。临终唯请僧。读无量寿法
华二经。子厚作无姓和尚碑。 (第 0175c 页)
天白日终古不磨厥后仰而则之及其成功者代亦
多矣其赫赫然而名落宇宙者在后周则有南岳思
在陈则有天台顗在 唐则
有善导法照少康在宋则
有永明寿慈云式长芦赜昭庆常之辈是矣至于贤
士大夫如晋之刘程之雷次宗唐之柳宗元白 (第 0411c 页)
扬无惮。
况金陵硕匠如济忍两琼等单轮只翼者。又何足
扣大师所蕴耶。】

「不唐世间四事恩惠。」

唐则
虚也。四事即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也。】 (第 0657c 页)
隋史。西域传。魏宋云西行记。唐太子实录。
皆言于阗有毗摩寺是老子化胡处。 唐则
天时。沙门慧澄乞毁化胡经。敕刘如睿八
学士各为议状。皆言汉隋诸书所载。化
胡是实。不当除削。今详诸书 (第 0372b 页)
小畜集。其修僧史则赠以七言。撰圣贤
录则贺以五言。归葬钱 唐则
志其墓。所
著内外集则冠以序。而于通论之作。赞
之以书。且盛称其驳董难王斥颜非
史历诋诸家自周秦已来 (第 0402c 页)
以万岁之号至佛日崧公来为住持专讲华
严经疏尊为贤首教寺寺有淳祐钜阁七楹间下覆
释迦文佛灭度之像相传自 唐则
有之州民攀慕徼
福者殆无虚日元季伪吴张士诚据有其地惑五行
家之言强谓佛卧非吉徵更造立像民情焦然弗宁 (第 0644b 页)
蚩蚩之氓因之而迁善改过者众矣固知二人为
文殊普贤正不必俟其命终阴有付属而后定之也
或曰菩萨是矣一见于 唐则
为天台之寒山拾得再
见于宋则为临海之善戒周婆菩萨于台若是般乎
曰非也夫众生之业杀为大渔于水猎于山一举 (第 0332a 页)
。有
何利益。而可谓之大权乎。是非独为佛门之罪人。亦
名教之罪人也。

唐以前。僧见君。皆不称臣。至 唐则
称臣矣。然安秀诸
师宫中供养。皆待以师礼。诸师称天子。则曰檀越。自 (第 0573c 页)
经本。到 唐则
为重也(此言四分。乃支法领所翻本。非耶舍译者。然耶舍先亦于
外国翻译三藏。后至此方)
。按本部。与僧祇 (第 0587c 页)

唐则
别名伽蓝乃通称具云僧伽罗摩此云众园
或云毗诃啰此云游止夏安居者安居篇云由夏
中坏行义多招讥复重故文云 (第 0520b 页)
色与体量应法
度者色即薰作绀青之色或赤黑色体即瓦铁也量
即上三斗下一斗半中可知也南山云此姬周之量
唐则
上者斗半下者五升。

△乞食十利者一为摄
受诸有情故二为次第故三为不疲厌四知足五为
分布六为不耽嗜七 (第 0102a 页)
色。
银则可染似金。故云生像。指归云况于阗语。
与五印度语不同。若四分到于阗。自经一
番翻了。经本到 唐则
为重也。

吉由罗。或枳由逻。此云璎珞。

弥呵罗。此云金带。

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台。亦云宝藏。 (第 1106b 页)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并叙)
长水法孙(智肱)

吾祖贤首国师。开宗判教。经穷一代。义绝百家。解释 唐则
天圣后朝。所译华严。至十九卷。大愿未终。奄然
真寂。清凉始登贤首法席。传习起信等义。念学无常
师。遂 (第 0360c 页)
圆者也。

臣如檀子等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文也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
城则楚人不敢为寇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 唐则
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默夫者使守徐州则
燕人祭北门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舍遗。



章怒切飞 (第 039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