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唯愿慈悲哀摄受」
#+END_VERSE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所作罪垢无 (第 0038a 页)
#+END_VERSE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所作罪垢无 (第 0038a 页)
觉乃当忧患之忽乘于虚妄者而顿起妄
心又或穷困之频仍于浮幻者而屡生幻想是能
知而不能證且能说而不能行此 净德 之难成实
染心之易炽今欲使易炽者不炽而难成者竟成
何法修持始能有入。
答曰障有厚薄悟有浅深其不相应 (第 0025b 页)
心又或穷困之频仍于浮幻者而屡生幻想是能
知而不能證且能说而不能行此 净德 之难成实
染心之易炽今欲使易炽者不炽而难成者竟成
何法修持始能有入。
答曰障有厚薄悟有浅深其不相应 (第 0025b 页)
。体性坚
凝。我德也。我者。主宰义。能为主故。不被所破。故曰
坚凝。显心性乃十界万法之主。清净无染。 净德 也。
谓本性清净。无五住之惑染。不生不灭。乐德也。谓
本无分段变易二种生灭故。常住不坏。常德也。又 (第 0881a 页)
凝。我德也。我者。主宰义。能为主故。不被所破。故曰
坚凝。显心性乃十界万法之主。清净无染。 净德 也。
谓本性清净。无五住之惑染。不生不灭。乐德也。谓
本无分段变易二种生灭故。常住不坏。常德也。又 (第 0881a 页)
唯愿慈悲哀摄受」
#+END_VERSE
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
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
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
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 (第 0527a 页)
#+END_VERSE
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
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
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
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 (第 0527a 页)
惟愿慈悲哀摄受」
#+END_VERSE
(一发心持名愿)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
(三忏悔三障愿)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第 0576a 页)
#+END_VERSE
(一发心持名愿)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
(三忏悔三障愿)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第 0576a 页)
莲池
地。方得逍遥撇世尘。吾往生王净婆也。
非我亦非人。尘劳掩性真。一朝心镜澈。莲放一枝春。
吾秦 净德 也。
本是清真体。娑婆业障遮。花开心地净。极乐即吾家。
吾往生王净主是也。
五陋身成障垢多。为儿 (第 0697b 页)
地。方得逍遥撇世尘。吾往生王净婆也。
非我亦非人。尘劳掩性真。一朝心镜澈。莲放一枝春。
吾秦 净德 也。
本是清真体。娑婆业障遮。花开心地净。极乐即吾家。
吾往生王净主是也。
五陋身成障垢多。为儿 (第 0697b 页)
惟愿慈悲哀摄受」
#+END_VERSE
[○@叩]。
【以下愿文。每数字一停顿。停处引声者。以圈为记。
停处不须引声者。以乙为记。久之音熟。自然感发
心灵矣。】
「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
求于诸佛一
乘○无上菩提道故。
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
德洪名○期生净土。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
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
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叩]我及众生○旷劫以
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 …… (第 0908c 页)
。心能运载一切法。故
名乘。以佛为极。不落二三。故曰一乘也。
○染心易
炽者。识火炎炎。时常发起也。 净德 难成者。心水不
清。佛月难现也。
○翘勤五体。表外仪恭也。披沥一
心。明内心敬也。五体者。两肘两膝及 (第 0909b 页)
#+END_VERSE
[○@叩]。
【以下愿文。每数字一停顿。停处引声者。以圈为记。
停处不须引声者。以乙为记。久之音熟。自然感发
心灵矣。】
「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
求于诸佛一
乘○无上菩提道故。
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
德洪名○期生净土。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
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
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叩]我及众生○旷劫以
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 …… (第 0908c 页)
。心能运载一切法。故
名乘。以佛为极。不落二三。故曰一乘也。
○染心易
炽者。识火炎炎。时常发起也。 净德 难成者。心水不
清。佛月难现也。
○翘勤五体。表外仪恭也。披沥一
心。明内心敬也。五体者。两肘两膝及 (第 0909b 页)
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
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故。
本来具足。不假他求者。妄心外念求之不尽。 净德 性
满无假外求也。
众生心。即凡夫本具性德。如来藏。是果佛圆明之体。
而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 (第 0786b 页)
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故。
本来具足。不假他求者。妄心外念求之不尽。 净德 性
满无假外求也。
众生心。即凡夫本具性德。如来藏。是果佛圆明之体。
而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 (第 0786b 页)
惟愿慈悲哀摄受」
#+END_VERSE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所作罪垢无 (第 0625c 页)
#+END_VERSE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
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所作罪垢无 (第 0625c 页)
宗时。群贤不能以类
相从。遂有洛党蜀党朔党之语。洛党以程颐为
首。而朱光庭等为辅。蜀党以苏轼为首。而 吕陶
等为辅。朔党以刘挚为首。而辅之者尤众。各为
党比以相訾议。
圆悟高庵
或问莲师。圆悟高庵。分曹树党 (第 0583c 页)
相从。遂有洛党蜀党朔党之语。洛党以程颐为
首。而朱光庭等为辅。蜀党以苏轼为首。而 吕陶
等为辅。朔党以刘挚为首。而辅之者尤众。各为
党比以相訾议。
圆悟高庵
或问莲师。圆悟高庵。分曹树党 (第 0583c 页)
则父母师长国
王施主也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也。】
△二忏除
业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今于
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
至今述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
罪垢无 (第 0514b 页)
王施主也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也。】
△二忏除
业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 净德 难成今于
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
至今述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
罪垢无 (第 0514b 页)
修
也。如此庶不虚消信施。不然。难免偿还。禅宗秘要
云。昔提婆尊者得法后。至迦毗罗国。有长者名梵
摩 净德。 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甘美。唯长者。与
第二子。罗睺罗多取食。取巳随长。馀亲属皆不能
食。提婆知其 (第 0455c 页)
也。如此庶不虚消信施。不然。难免偿还。禅宗秘要
云。昔提婆尊者得法后。至迦毗罗国。有长者名梵
摩 净德。 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甘美。唯长者。与
第二子。罗睺罗多取食。取巳随长。馀亲属皆不能
食。提婆知其 (第 0455c 页)
取
无义之财物。况僧藏拾遗。而长贪乎。是故归库挂
牌。令彼知也。云栖崇行录云。隋。僧富上。尝依益州 净德 寺止宿。曰住路边读经。人以解脱名传之。时
陵州剌史赵仲舒闻之。故往试。骑马过之。佯落贯
钱。僧读经自 (第 0492b 页)
无义之财物。况僧藏拾遗。而长贪乎。是故归库挂
牌。令彼知也。云栖崇行录云。隋。僧富上。尝依益州 净德 寺止宿。曰住路边读经。人以解脱名传之。时
陵州剌史赵仲舒闻之。故往试。骑马过之。佯落贯
钱。僧读经自 (第 0492b 页)
。终来
有他吉。传诚信充实于内。若物之盈满于缶中也。
*** 又(俗用)
大悲悯俗权垂救过之方。 净德 难成特修自新之法。
冀袪宿障。谨露心章。 切念(某)爰居爰处不识不知。
行寡悔。言寡尤。弗慎厥德。纵 (第 0685a 页)
有他吉。传诚信充实于内。若物之盈满于缶中也。
*** 又(俗用)
大悲悯俗权垂救过之方。 净德 难成特修自新之法。
冀袪宿障。谨露心章。 切念(某)爰居爰处不识不知。
行寡悔。言寡尤。弗慎厥德。纵 (第 0685a 页)
益州青城山香阇黎
益州多宝寺猷禅师 狂人僧度
成都卫元嵩 广汉尚圆
相思寺无相 绵州童进
净德 寺富上 莫测德山
绵州慧琳 苦形慧聪
卷十九
贝州智隐 会州法凝
涪陵僧崖 玄武绍阇黎
雒县 (第 0117a 页)
益州多宝寺猷禅师 狂人僧度
成都卫元嵩 广汉尚圆
相思寺无相 绵州童进
净德 寺富上 莫测德山
绵州慧琳 苦形慧聪
卷十九
贝州智隐 会州法凝
涪陵僧崖 玄武绍阇黎
雒县 (第 0117a 页)
虚。惟变
所适。至简故易。不易故深。变易故神。咄咄窗敲竹。睡
醒茶熟。天水鹦𪃿绿 示徒云。禅莫大于 净德。 道莫
大于智眼。昔日初祖至少林。面九年壁。演拈花旨。寂
若无开示意。漠若无知见路。而佛法兴。二祖单传 …… (第 0364b 页)
印。续佛慧命。大唱宗乘。规矩不设馀烦。法悬四海之
内。供奉诸方。禅衲来觐。是故 净德 乃能利生。今世禅
者。专为门庭。以敛奸邪。攀外护于宰宦。以备疏虞。营
大欺小。风震天下。法子横行。以 …… (第 0364c 页)
逾乱。谋逾滋。奸邪逾
炽。门庭益设。魔患逾侵。彼非不欲为兴。然失者。乃举
措暴昧。虚妄门庭。故祖师尚 净德 以苞身。开智眼以
传远。人信其真。从其化。怀其正。宗其旨。美其示。不敢
违其言。僧不罚而畏罪。不赏而 (第 0364c 页)
所适。至简故易。不易故深。变易故神。咄咄窗敲竹。睡
醒茶熟。天水鹦𪃿绿 示徒云。禅莫大于 净德。 道莫
大于智眼。昔日初祖至少林。面九年壁。演拈花旨。寂
若无开示意。漠若无知见路。而佛法兴。二祖单传 …… (第 0364b 页)
印。续佛慧命。大唱宗乘。规矩不设馀烦。法悬四海之
内。供奉诸方。禅衲来觐。是故 净德 乃能利生。今世禅
者。专为门庭。以敛奸邪。攀外护于宰宦。以备疏虞。营
大欺小。风震天下。法子横行。以 …… (第 0364c 页)
逾乱。谋逾滋。奸邪逾
炽。门庭益设。魔患逾侵。彼非不欲为兴。然失者。乃举
措暴昧。虚妄门庭。故祖师尚 净德 以苞身。开智眼以
传远。人信其真。从其化。怀其正。宗其旨。美其示。不敢
违其言。僧不罚而畏罪。不赏而 (第 0364c 页)
不见其形。祖语众曰。今此瑞者。
师现佛性。表说法非声色也 祖既得法后。至迦毗
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 净德。 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
甚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而食之。取巳随
长。尽而复生。自馀亲属皆不能见 (第 0410b 页)
师现佛性。表说法非声色也 祖既得法后。至迦毗
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 净德。 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
甚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而食之。取巳随
长。尽而复生。自馀亲属皆不能见 (第 0410b 页)
福州鼓山清谔宗晓禅师
僧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
去也。师曰。时寒不出手。
**** 金陵 净德 院冲煦慧悟禅师
福州和氏子。僧问。如何
是大道。师曰。我无小径。曰如何是小径。师曰。我不知
大道。 (第 0551c 页)
僧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
去也。师曰。时寒不出手。
**** 金陵 净德 院冲煦慧悟禅师
福州和氏子。僧问。如何
是大道。师曰。我无小径。曰如何是小径。师曰。我不知
大道。 (第 055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