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屡告
上司。甚至费千馀金。竟不能免。后遇 军门刘。下议。
本府申详。将浛洸厂税课。乃 军门兵饟内。扣 羡馀
抵补。以免僧累。一向无异。至万历庚子搉税使者出。
即以厂税入内监。比告军门戴。蒙准仍照前行。嗣税
(第 0814b 页)
自行差官徵。收则无 羡馀
可扣。师知之。亲诣 军
门陈白。蒙行本县。查无碍抵补。不得仍累寺僧。本县
再三挨查无出。因议各山通江 (第 0814b 页)
衲今轻裘。向之一餐今列鼎。左右
稍有犯。必瞋怒自起扑。犯者仆地。用拳舂脚捣心
畅始休。既而。尽括常住 羡馀。
就鄞城买民屋为庵
而居。日以资生为事。与竹林寺僧争屋。讼于官。对
理不直。牢死。噫。常住败坏矣。而奕 (第 0432c 页)
。恣害物命。诸佃重过。
具申山门。暂到经过。温存食宿。毋尚刻剥。竭力运谋。
使火佃有追思之心。常住有 羡馀
之益。方为善美矣。

寮元之职。随处毗尼。江左丛林盛时。大慧挂牌普说。
班列西序之下者。当知所自也。 (第 0648b 页)
向之一餐。今巳列鼎。左右稍有
犯。必瞋怒。自起扑犯者仆地。用拳舂脚捣。待气伸心
畅始休。既而尽括常住 羡馀。
就鄞城贸民房。易为庵
而居。日以资生为事。与竹林寺僧争屋。讼于官。对理
不直。牢死。今之缁门中。假善 (第 0120c 页)
不毕备。遂成一
大丛林。宣德乙卯钦蒙
赐额为东明禅寺。复为度僧。俾奉香火。至于巳未。罄
以檀那献施。 羡馀
财帛重建净慈佛殿。辛酉六月
廿有七日。命斋僧众。众知师意不久住世。请师留
偈。师曰。一大藏教。无人看 (第 0496b 页)
增长智慧。圆满菩提。譬如定慧法
水。以灌偷盗漏卮。岂能满耶。盖我弟子。为比丘者。
三衣一钵之外。凡有 羡馀。
虽一分一寸。皆不许其
积畜者。为断贪心也。即使乞食。稍有所馀。即作四
分。一奉同梵行。一与穷乞人。一 (第 0560c 页)
舍补治塍塘提督农务抚安甲佃
些少事故随时消弭事关大体申寺定夺毋事刻剥
竭力运谋使火佃有追思之心常住有 羡馀
之益方
称厥任也。

*** 监收

诸庄督敛众僧命脉请非其人为害不少皆由住持
耆旧私任匪人者有之因 (第 0316b 页)
。根本所当。急先务者。故敢以书告。古
人刻藏。虽为普利簿海内外。而板藏化城寂照流通。
楞严讲寺坊内。 羡馀
刻藏之。外可以庄严三宝。养育
英贤。无事匍匐檀门。畔援法事。山上板头。修板之馀。 …… (第 0519b 页)
顿数口。安心进道。不必一钵千家。夤缘世谛。
其为三院。坚固根本。意甚深也。无如法久。毙生经坊。
惟知 羡馀。
而不知整理法宝上山。惟知板头。而不知
修刻藏板。岁月既深。虫蠹朽蚀。将来大藏。羽化可待
矣。只据不慧 …… (第 0519c 页)
发配泥人。虽或匠工有所草草。虎兕
出匣。龟玉毁椟。是谁之过欤。夫住持唯曰火食之多
少而巳耳。经坊唯曰 羡馀
之有无而巳耳。上山唯曰 …… (第 0519c 页)
板头之轻重而巳耳。殊不知火食 羡馀
板头自何来
哉。岂非皆出于藏板之根本乎。今废藏板。不之修治。
而顾较量于锱铢之利。母乃弃其大者远者。 (第 0520a 页)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卷下(终)

天台教观比丘灵耀管理经房之明年用 羡馀
刻此

康熙十九年六月   日识 (第 0373b 页)
化度人难睹境不
动难善解方便难。」

【此佛略示人情之难事二十种盖欲人转难为易
化情向道也如知贫穷无 羡馀
则减口体以行施
豪贵易起业则降志以学道贪生难弃则引义自
决佛经难睹则信乐希求乃至不善解方便则深
思博 (第 079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