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拜了立。师曰。汝莫欲
作佛否。曰。某甲不解捏目。师曰。吾不如汝。小师不对。
隐峰
辞师。师曰。甚么处去。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
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 …… (第 0070c 页)
矣。此
山有主也。于是嘱付讫。策杖径去襄州。道俗迎之。至
七月十五日。无疾而终。

**** 五台山 隐峰禅师

邵武军邓氏子(时称邓隐峰)。幼若不慧。
父母听其出家。初游马祖之门。而未能睹奥。复来往
石头。虽两番 (第 0083b 页)
明记取。若到诸方。不得
错举。久立。珍重。僧问。不通风处如何过得。师曰。汝从
甚么处来。僧举南泉问邓 隐峰
曰。铜瓶是境。瓶中有
水。不得动著境。与老僧将水来。峰便拈瓶泻水。未审
此意如何。师曰。邓 (第 0218a 页)
隐峰
甚奇怪。要且乱泻。

*** 长安规禅师法嗣

**** 庐州长安院辩实禅师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 (第 0218a 页)
七)百丈怀海禅师 (十八)大明律师
(子厚作) (十九)马总奏六祖谥碑(子厚作) (二十)
台邓 隐峰 (二十一)
归宗智常禅师 (二十二)
毛会通侍者 (二十三)重巽赴中丞请序(子厚作)
 (二十四)陜右马郎妇 (第 0481b 页)
子厚者。盖推本其
言与孟轲氏合。其可不使学者日见而诵
之。乃具石请予书其文。

(二十 丙申) 台山 隐峰禅师。
自衡岳之五台。道由淮
右属吴元济阻兵蔡州违拒王命。官军与
贼交锋未决胜负。师曰。吾当少解其患。
乃震 (第 0620c 页)
追夙心也。宏览大藏经三过。广正
见也。至开元二十六年有制举高行。俗道
请正名隶大林寺。后移籍天竺住灵 隐峰。
时大历二年也。至五年三月寓于龙兴净土
院。谓左右曰。夫至人乘如而来乘如而去。 (第 0797c 页)
也。

*** 唐代州北台山 隐峰
(亡名雉鸠和尚) (第 0847a 页)
释隐峰。
俗姓邓氏。建州邵武人也。稚岁憨狂
不侚父母之命。出家纳法后往观方。见池
阳南泉禅师令取澡罐。提举相应 …… (第 0847a 页)
斯倒置。振古一人。
其妹尼之攘也若屈平为女𡡓之骂焉。如
幻之功善权大矣。或曰。淮西之役唐书胡弗
隐峰
飞锡解阵邪。通曰。小说所传或得
其实。是故春秋一经。五家作传可得同乎。

又汉州开化寺释亡名。先因入 (第 0847a 页)
。昔赤精子授颛顼帝微言
经于此。今有传经坛。咸和中。山南见数
童子与群白鹤游翔其上。

*** 〔灵 隐峰〕
下有伏虎岩。旧记云。广明末。有
野人张白醪辟谷。日饮浑酒未尝醒时。来
往衡阳。昼卧石鼓洞。夜归岩中 (第 1059b 页)
。聊申嘉尚之情。式降昭旌
之命。策名表德。庶永无穷。可赠玄和先
生。贞元四年六月十三日下后尸解于灵 隐峰。
其宫 本朝淳化.天圣.政和三经修
葺。宣和元年改赐崇明观。观后三里有伏
虎岩。

** 〔田真院〕 (第 1073a 页)
之。乃橘皮汤一杯。

灵源禅师为予曰。有居士吴敦夫。才敏。锐意学道。自
以多见知识。心地明净。偶阅邓 隐峰
传。见其倒卓化
去。而衣亦顺身不褪。窃疑之曰。彼化之异固莫测。而
衣亦随之。何也。以问晦堂老人。晦堂 (第 0271a 页)
耳。谨白参玄人,光阴勿虚度。
师与邓 隐峰
草次,见,师过锹子与 (第 1155a 页)
隐峰,
(第 1155a 页)
隐峰
接锹子了,怕,不敢下手。师却拈锹子截作两段,谓 (第 1155a 页)
隐峰
曰:「生死尚未过得,学什摩佛法?」
师将锹子草次, (第 1155a 页)
隐峰
问:「只得这个,还得那个摩?」师便过锹子与 (第 1155a 页)
隐峰,
(第 1155a 页)
隐峰
接得锹子,向师一下。
师曰:「你只得这个。」
洞山代曰:「还有堆阜摩?」
师唐贞元六年庚午岁十二月六 (第 1155a 页)
于城南。故廉使李公翱尽毁近城塔,唯留师塔,笔书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刘轲撰碑文矣。
185 邓 隐峰
:
(第 4091a 页)
隐峰
和尚,嗣马大师,建州邵武县人也。因南泉示众曰:「铜瓶是境,瓶中有水,我要水,不得动境,将水来。」师便 (第 4091a 页)
树子云:「前头是什摩?」
仰山云:「只是个枯树子。」
师指背后插田公云:「这个公向后亦有五百众。」 隐峰
到沩山,于上座头放下衣钵。师闻师叔来,先具威仪来相看。 (第 4127a 页)
隐峰
见师来,便倒佯睡。师归法堂, (第 4127a 页)
隐峰
便发去。师问侍者:「师叔在摩?」

对云:「去也。」
师云:「师叔去时道什摩?」
对云:「无语。」 (第 4127a 页)
于师前画
个圆相。就上礼拜了立。师云。汝莫欲作佛否。
云某甲不解捏目。师云。吾不如汝。小师不对。
隐峰
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
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
去。才到石头。即绕 (第 0246b 页)
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
何宗旨。石头云。苍天苍天。 隐峰
无语。却回举
似于师。师云。汝更去。见他道苍天。汝便嘘
(第 0246b 页)
隐峰
又去石头。一依前问。是何宗旨。石头
乃嘘嘘。 (第 0246b 页)
隐峰
又无语。归来。师云。向汝道。石
头路滑。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长下三短。
问云。不得道一长三短。离此 (第 0246b 页)
祖法嗣)

* 汾州无业禅师
* 澧州大同广澄禅师
*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 五台邓 隐峰禅师
温州佛岙和尚
* 乌臼和尚
* 潭州石霜山大善和尚 …… (第 0256b 页)
晨告门人曰。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
有去来也。言讫而谢。寿八十七。腊五十八。明
年春入塔。

五台山 隐峰禅师
者。福建邵武人也。姓邓氏
(时称邓隐峰)幻若不慧。父母听其出家。初游马祖之
门。而未能睹奥。复来往石 (第 0259b 页)
。不通风处如何过得。师
曰。汝从什么处来。僧举南泉云。铜瓶是境瓶
中有水。不得动著境与老僧将水来。邓 隐峰
便拈瓶泻水。南泉乃休。师曰。 (第 0429a 页)
隐峰
甚奇怪。
要且乱泻。师接武归宗十有四载。常聚五百 (第 0429a 页)
师同乘灵智。游于圣海也。

师天宝间之衡山。南寺之
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

隐峰
辞马祖。祖问。甚处去。

峰曰。石头去。

祖曰。石头路滑。


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行到师 …… (第 0578a 页)
 挟鈯斧住山去
 众角虽多一麟足
 又争能识得青原
 深池同载一龟游
 竟何曾梦见六祖
 临机多滑路
 推 隐峰
束手堕悬崖
 共住不知名
 对药山熟睡饶谵语
 贴身死计
 磐石坐生云
 信口答禅
 碌砖抛似雨
  (第 0578b 页)
切人民,皆舍此业。』《涅槃经》云:
『一切惜身命,无不畏刀杖;恕己以为喻,勿杀
勿行杖。』昔有禅僧邓 隐峰,
未出家时,曾射一
猿子,堕地而终。须臾,猿母亦堕而死;因剖腹
开,见肝肠寸寸而断。遂舍其射业,因此出 (第 0982a 页)
水老近前接。师便踏倒。
水老起来。呵呵大笑云。无量妙义。百千三昧。尽在一
毛头上。识得根源去。

隐峰
辞师 师云。什么处去
 峰云。石头去 师云。石头路滑 峰云。竿本随身。
逢场作戏。

遂到石头。绕禅 (第 0449b 页)
  三角总印禅师 鲁祖宝云禅师

  芙蓉太毓禅师 紫玉道通禅师
  五台 隐峰禅师 
西园昙藏禅师
  杨岐甄叔禅师 马头神藏禅师
  华林善觉禅师 水塘和尚
  乌臼和尚 古寺和尚
  (第 0159c 页)
鼓万劫漂沉。焉得不为客作贱人。竖拂子云。若向这里会得。顿出无明业海。免宿门前草庵)

*** 五台 隐峰禅师

五台山 (第 0206b 页)
隐峰禅师。
邵武军邓氏子。(时称邓隐峰)幼若不慧。
父母听其出家。初游马祖之门。而未能睹奥。复来往
石头。虽两番 (第 020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