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又敕安国寺三
纲。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违者录
名奏来云。其时天长寺昙邃。净住寺崇睿。西
明寺 道邃 兴泚。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崇
福寺超證。荐福寺如净。青龙寺惟干。章信寺
希照。保寿寺慧彻圆照。共奉 (第 0805a 页)
纲。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违者录
名奏来云。其时天长寺昙邃。净住寺崇睿。西
明寺 道邃 兴泚。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崇
福寺超證。荐福寺如净。青龙寺惟干。章信寺
希照。保寿寺慧彻圆照。共奉 (第 0805a 页)
。以永泰三
年预知必逝。遣弟子赍衣钵进上。帝赐弟
子紫衣。陀终于镇国寺焉。
*** 唐天台山国清寺 道邃 传 (第 0891a 页)
释道邃。 不知何许人也。幽识远晤执志有
恒。悬解真宗不由邪术。末传隋智者教
道素得玄微。荆溪之门沓难窥望。大历 (第 0891a 页)
年预知必逝。遣弟子赍衣钵进上。帝赐弟
子紫衣。陀终于镇国寺焉。
*** 唐天台山国清寺 道邃 传 (第 0891a 页)
释道邃。 不知何许人也。幽识远晤执志有
恒。悬解真宗不由邪术。末传隋智者教
道素得玄微。荆溪之门沓难窥望。大历 (第 0891a 页)
。即大集日藏大云轮大庄严法门等经是也。并沙门僧琛明芬给事李道宝学士昙皮等。僧俗四人更递度语。沙门智铉 道邃
慧献僧琨奉朝请庾质学士费长房等笔受。昭玄统沙门 …… (第 0548a 页)
凭等笔受见长房录)
*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第二出与第一义法胜经同本开皇六年正月出二月讫沙门 道邃 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 入法界体性经一卷(或无体性字第二出与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同本开皇 …… (第 0548c 页)
琮制序见长房录)
* 八佛名号经一卷(第五出与八吉祥神咒八阳神咒经等同本开皇六年五月出六月讫沙门 道邃 等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 不空羂索咒经一卷(亦云不空羂索观世音心咒经初出与唐译不空羂索神咒心 …… (第 0548c 页)
经第四出与持句神咒经等同本见内典录)
*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二年四月出十四年六月讫沙门 道邃 等笔受见长房录)
*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五年七月出十六年十二月讫沙门僧琨等笔受见长房录 …… (第 0549a 页)
长房录)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四卷(第六出与如幻三昧经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开皇十五年四月出沙门 道邃 等笔受见长房录)
* 诸佛护念经十卷(开皇十四年十月出十二月讫沙门僧昙等笔受见长房录)
右三十九 (第 0549a 页)
凭等笔受见长房录)
*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第二出与第一义法胜经同本开皇六年正月出二月讫沙门 道邃 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 入法界体性经一卷(或无体性字第二出与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同本开皇 …… (第 0548c 页)
琮制序见长房录)
* 八佛名号经一卷(第五出与八吉祥神咒八阳神咒经等同本开皇六年五月出六月讫沙门 道邃 等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 不空羂索咒经一卷(亦云不空羂索观世音心咒经初出与唐译不空羂索神咒心 …… (第 0548c 页)
经第四出与持句神咒经等同本见内典录)
*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二年四月出十四年六月讫沙门 道邃 等笔受见长房录)
*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五年七月出十六年十二月讫沙门僧琨等笔受见长房录 …… (第 0549a 页)
长房录)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四卷(第六出与如幻三昧经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开皇十五年四月出沙门 道邃 等笔受见长房录)
* 诸佛护念经十卷(开皇十四年十月出十二月讫沙门僧昙等笔受见长房录)
右三十九 (第 0549a 页)
华。智威为六祖。威
传天宫。慧威为七祖。威传左溪。玄朗慧明为八祖。朗
传荆溪。湛然为九祖。然传国清。 道邃 兴道为十祖。道
传国清。广修至行为十一祖。行传国清。物外正定为
十二祖。定传国清。元琇妙说为十三祖。 (第 0497c 页)
传天宫。慧威为七祖。威传左溪。玄朗慧明为八祖。朗
传荆溪。湛然为九祖。然传国清。 道邃 兴道为十祖。道
传国清。广修至行为十一祖。行传国清。物外正定为
十二祖。定传国清。元琇妙说为十三祖。 (第 0497c 页)
入多闻海源远流长」
#+END_VERSE
** 附录台宗十七祖
* 高祖龙树尊者
* 二祖北齐尊者(慧文)
* 三祖南岳尊者(慧思)
* 四祖天台智者(智顗)
* 五祖章安尊者(灌顶)
* 六祖法华尊者(智威)
* 七祖天宫尊者(慧威)
* 八祖左溪尊者(玄朗)
* 九祖荆溪尊者(湛然)
* 十祖兴道尊者 (道邃) 十一祖至行尊者(广修)
* 十二祖正定尊者(物外)
* 十三祖妙说尊者(元琇) (第 0630c 页)
#+END_VERSE
** 附录台宗十七祖
* 高祖龙树尊者
* 二祖北齐尊者(慧文)
* 三祖南岳尊者(慧思)
* 四祖天台智者(智顗)
* 五祖章安尊者(灌顶)
* 六祖法华尊者(智威)
* 七祖天宫尊者(慧威)
* 八祖左溪尊者(玄朗)
* 九祖荆溪尊者(湛然)
* 十祖兴道尊者 (道邃) 十一祖至行尊者(广修)
* 十二祖正定尊者(物外)
* 十三祖妙说尊者(元琇) (第 0630c 页)
无等者。有人云。会释五家义也。竺法汰作本
无论。什法师作实相论。远法师作法性论。安
法师作性空论。于 道邃 作缘会二谛论。今会
此五家。故云一义耳。此非释也。何者。若今会
竺法汰本无论者。何故不真空论初。弹本 (第 0165a 页)
无论。什法师作实相论。远法师作法性论。安
法师作性空论。于 道邃 作缘会二谛论。今会
此五家。故云一义耳。此非释也。何者。若今会
竺法汰本无论者。何故不真空论初。弹本 (第 0165a 页)
贤。其揆一也。三藏弟子基鼎族高门。玉田
华胄。壮年味道。绮日参玄。业峻林远。识清云
镜。闲仪玉莹。陵 道邃 而澄明。逸韵兰芳。掩
法汰而飞辩。绪仙音于八梵。舞霄鹤以翔祯。
摛丽范于九章。影桐鸾而绚藻。升光译侣 (第 0060a 页)
华胄。壮年味道。绮日参玄。业峻林远。识清云
镜。闲仪玉莹。陵 道邃 而澄明。逸韵兰芳。掩
法汰而飞辩。绪仙音于八梵。舞霄鹤以翔祯。
摛丽范于九章。影桐鸾而绚藻。升光译侣 (第 0060a 页)
唐真亮 唐藏用 唐神邕
唐希迁 唐圆震 唐昙真
唐法钦 唐无名 唐慧演
唐澄心 唐行觉 唐石藏
唐地藏 唐道邃
卷第六
传宗科
唐澄观 唐光宝 唐道悟
唐宝备 唐法如 唐道通
唐法普 唐智藏 唐怀海
…… (第 0066c 页)
晋息尘 唐道育 汉宗季
唐恒超 唐行瑶 唐光屿
宋皓端 宋法圆
卷第二十一
精进学
义解科
晋于法开 晋于 道邃 晋僧光
晋竺僧辅 晋竺法雅 晋昙徽
晋道立 晋竺道壹 晋昙影
晋道祖 宋慧观 宋慧安
宋慧静 (第 0070a 页)
唐希迁 唐圆震 唐昙真
唐法钦 唐无名 唐慧演
唐澄心 唐行觉 唐石藏
唐地藏 唐道邃
卷第六
传宗科
唐澄观 唐光宝 唐道悟
唐宝备 唐法如 唐道通
唐法普 唐智藏 唐怀海
…… (第 0066c 页)
晋息尘 唐道育 汉宗季
唐恒超 唐行瑶 唐光屿
宋皓端 宋法圆
卷第二十一
精进学
义解科
晋于法开 晋于 道邃 晋僧光
晋竺僧辅 晋竺法雅 晋昙徽
晋道立 晋竺道壹 晋昙影
晋道祖 宋慧观 宋慧安
宋慧静 (第 0070a 页)
蒙福祐。顷之果得佳泉。贞元十九
年夏示寂。阅三年。树塔以葬。右拾遗费冠卿。制文勒
碑。 唐道邃
幼专天台智者三观之学。大历中。荆溪湛然
师。悉以止观辅行记。托以敷扬。而同门有浩然者。名
尤重。不听 (第 0115b 页)
年夏示寂。阅三年。树塔以葬。右拾遗费冠卿。制文勒
碑。 唐道邃
幼专天台智者三观之学。大历中。荆溪湛然
师。悉以止观辅行记。托以敷扬。而同门有浩然者。名
尤重。不听 (第 0115b 页)
岁至。咸奘之
功。若非天挺英灵生知圣授何能振斯鸿
绪导达遗踪。前后僧传往天竺者。首自法
显法勇。终于 道邃 道生。相继中途一十七返。
取其通言华梵妙达文筌扬导国风开悟
邪正。莫高于奘矣。恨其经部不翻犹涉过
半 (第 0458c 页)
功。若非天挺英灵生知圣授何能振斯鸿
绪导达遗踪。前后僧传往天竺者。首自法
显法勇。终于 道邃 道生。相继中途一十七返。
取其通言华梵妙达文筌扬导国风开悟
邪正。莫高于奘矣。恨其经部不翻犹涉过
半 (第 0458c 页)
皝) | |
沙门于法兰。道振三河。后过江居剡山。尝有虎入房。
虎自驯伏。山神常来受法○兰有弟子于 道邃 学业
高明。护公尝称其有古人之风。
| 乙未(咸康元) |(赵)(石虎字李龙建武元) |(成玉恒元 (第 0023a 页)
沙门于法兰。道振三河。后过江居剡山。尝有虎入房。
虎自驯伏。山神常来受法○兰有弟子于 道邃 学业
高明。护公尝称其有古人之风。
| 乙未(咸康元) |(赵)(石虎字李龙建武元) |(成玉恒元 (第 0023a 页)
。母以子贵。
讵不信然。若夫兴复而振起之。则寂通最为渤澥
之平相矣。撰邃脩外琇竦寂通世家。 道邃
不知何许人。大历中荆溪委付止观辅行记。令
其敷剔。同门皓公素畏服之。贞元二十一年。有最澄
者。日本明 (第 0277c 页)
讵不信然。若夫兴复而振起之。则寂通最为渤澥
之平相矣。撰邃脩外琇竦寂通世家。 道邃
不知何许人。大历中荆溪委付止观辅行记。令
其敷剔。同门皓公素畏服之。贞元二十一年。有最澄
者。日本明 (第 0277c 页)
是诸师者。或显或
晦。述而不作称之曰祖盖传授有所继。正
统有所系也。撰兴道下八祖纪。
十祖兴道尊者 道邃。 不知何许人。唐大历中
(代宗)来依荆溪于佛陇。洞悟幽玄无所凝滞。
荆溪嘉之曰。吾子其能嗣兴吾道矣。遂 (第 0190a 页)
晦。述而不作称之曰祖盖传授有所继。正
统有所系也。撰兴道下八祖纪。
十祖兴道尊者 道邃。 不知何许人。唐大历中
(代宗)来依荆溪于佛陇。洞悟幽玄无所凝滞。
荆溪嘉之曰。吾子其能嗣兴吾道矣。遂 (第 0190a 页)
有异德。上南向而礼焉。度其
道不可致。乃名其居曰般舟道场。用尊
其位(柳文)○荆溪禅师于天台佛陇。为 道邃
法师说止观法门○敕回纥奉末尼者建
大云光明寺。
四年。帝于大明宫建道场。感佛光现。诸王
公主近侍诸 (第 0378c 页)
道不可致。乃名其居曰般舟道场。用尊
其位(柳文)○荆溪禅师于天台佛陇。为 道邃
法师说止观法门○敕回纥奉末尼者建
大云光明寺。
四年。帝于大明宫建道场。感佛光现。诸王
公主近侍诸 (第 037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