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波生。烟深火灭。情
端徒总。理向空蔽。不有明心。谁驱圣辙。

*** 开物归信门第二

如来悯念众生 爱同
一子。何常不以善权方
便弘济益之津乎。所以垂形丈六表现灵仪。 (第 0306c 页)
證梵文。居士
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證梵本。沙门慧积居士
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语梵本。沙门文纲慧
沼利贞胜庄 爱同
思恒證义。玄伞智积笔受。
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
證译。修文馆大学士李峤。兵部尚书韦嗣 (第 0710c 页)
舍利纷纷而
坠。后人还累甓成浮图。乡人云。恒有白蛇
蟠屈守塔。樵牧之童无敢近者。

*** 唐开业寺 爱同
(玄通) (第 0796a 页)
释爱同。
俗姓赵氏。本天水人也。代袭冠冕
弱龄挺拔。惠然肯来为佛家子。具戒后讲弥
沙塞律。远近师禀若鳞羽宗乎鲲 (第 0796a 页)
锐意于 爱同
寺东造精舍。相度地形无水
济用。方拱手而去。忽山禽击斗于地。一异
之命工穴。深尺馀甘泉沸涌。此后伏腊 …… (第 0834c 页)
乞代宗题寺额。上首曰智恒。次
行弼。越州刺史皇甫政为碑纪德。襄州节
度使于頔书焉。

*** 唐福州 爱同
寺怀道传(智恒)

释怀道。迈德高情慈忍济物。思乎达法恒
尔游方。凡遇通人卑礼求益。及还乡之
日礼佛 (第 0834c 页)
四。
僧明了大觉普贤神满怀逊皆参预法流。奉
法器藏于细砺洞之下基。工部侍郎徐安贞
撰碑颂德焉。又闽中 爱同
寺释守如。多事劝
诱。越上之民归若[邱-丘+(厂@墨)]聚焉。崇树精庐以为
济众。急在利他。开元十年 (第 0875b 页)
义净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经律论传)
* 沙门菩提流志五十三部(一百一十一卷经论)
* 沙门 释爱同
一部一卷羯磨
* 沙门释慧苑一部二卷经音义
* 沙门释智严四部六卷经集
* 沙门跋日罗菩 (第 0553a 页)
可数。遂迁窆于龙门起塔供养焉。
* 五分羯磨一卷(题云弥沙塞羯磨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 释爱同。
俗姓赵氏。本天水人。代袭冠冤。同弱龄出家后以律学驰誉。讲弥沙塞律远近师禀。昔宋朝罽宾三藏觉寿译弥沙塞 (第 0571a 页)
(或云优波离律)
失译(在后汉录单本)
* 五分羯磨一卷(题云弥沙塞羯磨本)
大唐大开业寺沙门 释爱同
(新编入录)
* 四分杂羯磨一卷(题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以结戒场为首)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拾 (第 0619b 页)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 大唐沙门释道宣撰
* 五分羯磨一卷(亦云弥沙塞羯磨) 大唐沙门 释爱同

右四分戒本下。并小乘律合六部十卷。然并撰述有据时代盛行。故补先阙编之见录。
* 释迦谱十卷  (第 0670c 页)
一卷(或云优波离律三十三纸) 失译在后汉录
* 五分羯磨一卷(题云弥沙塞羯磨本三十一纸) 唐沙门 爱同
集出
* 四分杂羯磨一卷(题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以结戒场为首二十四纸) 曹魏康僧铠译
*  昙 (第 0719b 页)
大道无情冤亲平等然凡夫爱恋眷属语以平等似
未相应不知情爱未忘者惟有修习净业共结西方
伴侣则情归忘情 爱同
忘爱不坏凡夫心相亦且普
度往生固未尝不平等也以视夫滨危之际挥涕诀
别待溃之躯罄赀厚殓者其爱之大小何如 (第 0069b 页)
平等。然凡夫爱恋眷属语。以平等似
未相应。不知情爱未忘者。惟有修习净业。共结西方
伴侣。则情归忘情。 爱同
忘爱。不坏凡夫心相。亦且普
度往生。固未尝不平等也。以视夫滨危之际。挥涕诀
别。待溃之躯。罄赀厚殓者 (第 0498c 页)
 把药铫炉烟尽情倾倒
 当场定价
 压隋候照乘不直分文
 韫椟藏诸
 笑赵国连城甘为死货
 老娘肚里苦他人扪摸
  爱同
古佛放光
 无星秤子等铢两分明
 不被先师谩了」
#+END_VERSE


白玉鞭击碎觅无踪。听千 (第 0616b 页)
生恶业无始时来
此境界行履得熟乍闻知识说无烦恼转见增剧所以佛
说恩爱烦恼皆有缘起且道从那里起不见道想 爱同

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
为本贪 (第 0943b 页)
爱同
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
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且如适来说父母子孙相
生不断元来从贪欲上 (第 0943b 页)
体 一善道生身。恶道生身。善
恶是因。道是通生之义。报果名生身。以依止
为义从因果及义为名。体与爱非 爱同。
三业名体 名者。一罪业。三途苦果名之为
罪。从过为名。二福业。业体善巧能生于乐果 (第 1005a 页)
中大都答意。四系同取欲
界意地分别起者。然四系中。贪即是识住爱。
是故断爱四系即断。问。何得知四系与 爱同
时断耶。故论答言当知四身系唯在意地分
别所生故。由此四系与四识住贪同取意地 (第 0626b 页)
异地受支。得与异地爱支为例。

疏云随其所应彼亦缘当生地受若俱时现行受若
前所种子受。解云。若与现行 爱同
时相应染受。染受
亦能为缘生爱。此与爱相应受。即是境界受。境界受
即是无明触为缘所生染受。此染受方能 …… (第 0421a 页)
心。若约五趣言。即有二十五。今心若
约四生。即成十六心。彼定俱生爱无明。唯修断者。然
前师说起。俱生 爱同
时。即有俱生无明俱故。故爱及
俱时无明。是润生惑。唯修道断。问。其俱生慢身边见。
亦能润生。何故偏说 (第 0429c 页)
涅槃同下二乘厌苦
忻灭名相应作意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
永断三者味著等至者即是定爱障地断处与法 爱同

如前巳说四者众魔事业者攀缘世事心动流散障修
观行皆是魔事。】

论问巳入初地菩萨当言何相。」
【演 (第 0843b 页)
俱思同此润答亦是者亦应用上
地无明发也。

【疏】此中应言至所以不说者意云身在上地将生下
地起下润生 爱同
时亦得有我见慢无明四法且如
无明与爱决定须有馀之二法有无不定所以但说
我爱无明更不说慢等二也以不定故 (第 0653a 页)
心九地中一一地有九心九九
成八十一心皆准三界配之。

【疏】彼言俱生爱俱无明唯修断者前师云若起俱生 爱同
时有俱生无明于润生位中有故唯所修断问
润生位中亦有俱生慢身边见等何故不说但言爱
俱无明耶答虽有有支不 (第 0789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