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新編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名光佛者。名如日光。无处不被。如阿弥陀佛。光明
普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故。达磨佛者。此云法。以 法轨
持。令众生一心念佛。證法身故。法幢佛者。法
如幢。佛法高显。人天仰之为宗。邪见外道。望之而
伏。此与 (第 0947a 页)
佛。光明普
照。十方三世。无所障碍故。

【疏】达摩者。此云法。亦兼二利。

【钞】法者。轨持义。以 法轨
持巳德。成巳法身。以 (第 0674a 页)
法轨
持他身。令诸众生皆證法身故。

【疏】法幢者。法如幢故。

【钞】法如幢者。佛法高显。人天仰之为宗。 (第 0674a 页)
竟修显契此妙理故
曰理体众生虽具全体在迷今欲起修故證成修
学参预。

【疏】又念自心佛体自觉了念自心 法轨
生圣道念
自心僧随缘和合。
【记】三即一体于一法界义立三 (第 0526a 页)
名光佛
名如日光。遍照一切。

达磨佛
疏云。此云法。钞云。法者轨持义。以法
轨持巳德。成巳法身。以 法轨
持他身。令诸众生
皆證法身故。

法幢佛
法相如幢。高出群有。

持法佛
疏云。有二义。一者执中名持 (第 0593c 页)
中善恶二种不系业。及受不系业果。人我执
习使亦有暂起义。 法轨
亦有现行义。所以得
知地前菩萨得无我观解。如应知入胜相二
智差别章说。先于方便中已通达二无我理。
言 …… (第 1015a 页)
我解。十行已上得法无我解。解行
住中所有行相同前种性。纵有少异义亦不
多。就陀那识中但起人我习使亦起 法轨

使。于本识中有二无我无漏种子。亦有有漏
善恶不系二业种子及苦乐不定果报。类上
可知。就地前分别讫 (第 1015a 页)
不得佛云何不二能得佛耶由 法轨
持名得于佛非
能所异而为得故二菩萨下例馀结属以非修成故
名性德本自成就故曰圆满深广难测故喻如海二
(第 0044c 页)
春秋改卖亦有仪轨。仍
言不者。不善名。不不律仪名之律仪。】

「章。今解唯彼善戒得名等者。」
【言可 法轨
不通不善。彼 …… (第 0218b 页)
中。云何断此以
为不正。答。因摄善戒可为处中。今并佛位故为不正。
所以者何。因摄善法戒有未具足。未可 法轨
有名处
中。佛位不尔。一切善法无不具成。正可 (第 0219c 页)
法轨
名律仪
故。前解为正。问。佛虽可尔。因中无漏云何不许。言唯
有漏以为正也。答。因中无漏亦随所应无不具 (第 0219c 页)
足。于
一行中行一切等亦可 法轨。
非处中故不通无漏。下
文直依有漏摄善。不云皆故。问。回心二乘见前无漏
既不具成。一切一切何非处中。若 …… (第 0219c 页)
戒依故。故下等字取在所者。礼敬等业发戒依也。又
有只为才见便乞。事大速易而不许者。此在自情。岂
法轨。
又况先申人事巳毕。不陈所乞更待何时。若 …… (第 0230a 页)
此中不言。皆为处中。应说
除佛及因无漏。彼彼可法非缺少故。在律仪摄。今说
其馀少布施等之摄善法。非可 法轨。
故入处中。由此
说于小布施等。由此入前六因辨舍。彼无漏等不可
约此六因舍故。】

「章。除此即舍者。 …… (第 0234c 页)
律仪有摄善等。施设异故。如
是三聚律仪等三定各不同。两处律仪宽狭有异。若
不尔者。前说佛位摄善法戒可 法轨
故。在律仪摄。如
何和会。】

「章。七十八指摄事分者。」
【彼文自叙契经.调伏.本母。于 (第 0234c 页)
不二之时。而维摩仅置一空床。除诸他有。则此老
虽示有家。而风味澹然。宛尔一秃居士耳。佛则示居
华藏。 法轨
森严。不坏世间。而炽谈实相。正显真俗非
殊。净秽何异。谁谓世法分疆裂界。徒与虚空画痕爪
也。余初至董 (第 0367c 页)
 必定无有疑」
#+END_VERSE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告金刚菩萨言。汝当受
持八字陀罗尼并契印法。嘱付传受出家在
家大悲淳厚。行菩萨行具四无量。慈悯一切
不舍众生心者。如是大士乃可嘱受与之。声
闻凡夫未发大意。不能堪受此法门故。亦不
胜菩萨慈悲重担。小器之类岂能饶益有情。
唯有大人能建大事。堪可受持此陀罗尼秘
密之藏印信法门。能持佛法久久不绝。宣流
遍布一切有情。令使受持證法实性彼自不
退。善男子汝之神力。魔官外道幻惑之人无
能与汝杂者。假汝威力令法久住。盲聋凡众
闻法见道。令渐修学至三乘路。善男子此八
字法中。有印名曰精进。能满一切持诵人愿。
作法之时先结此印。其事速成一切吉祥日
夜增长。与心规者皆得就手。恣情快乐受
用无穷。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结印之 法轨
则云何。佛为我说我今乐闻秘要之法。乃至
證佛菩提。以将此法宣布教化一切有情。令
使速悟佛秘藏门。得大 (第 0804b 页)
尊胜佛顶脩瑜伽 法轨
仪卷上

三藏善无畏

* 《尊胜真言》序品第一

#+BEGIN_VERSE
「 稽首一切薄伽梵 (第 0368b 页)
身大三摩地。便入
无生平等五智。成就大毗卢遮那如来之身
矣。
尊胜佛顶瑜伽轨仪卷下


尊胜佛顶瑜伽 法轨
仪二卷。无畏三藏译。慈
觉圆行慧运之请来也。而今所锲未决是孰
师本。但以灵云净严大苾刍之挍本及别本。 (第 0383b 页)
已。以净香水如法蘸浴
乃得。涂画色盏新净。彩色调和勿用皮胶
水。用胶香调色画彩。或取如来种族部中教 法轨
则画像亦得。画是像者。当以一切佛神
通月画彩庄饰。所谓正月五月九月。用斯等
月。月初一日或十五日起首 (第 0267a 页)
法者。应候吉
时白月五日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好
星宿时。清洁洗浴著新净衣。若是俗人受八
斋戒。依 法轨
住。修造清净涂结坛场。布献香
花烧设火食。当供养佛观世音菩萨金刚密
迹首菩萨摩诃婆攞神。及诸菩萨一切 (第 0274a 页)
已以净香水如
法蘸浴。乃中图画。色盏新净勿用皮胶水
调和彩色。用以香胶调色画采。或取如来种
族部中教 法轨
则。画像亦得。画是像者。当于
一切佛神通月画饰庄釆。所谓正月五月九
月。则斯等月月初一日。或十五日起 (第 0230a 页)
。四面礼僧足
讫。至羯磨者前。互跪合掌。若自乞陈。旁人授
之亦得(然犯者乃多不过三五。今取喜犯首以为 法轨)
大德僧听。某甲比
丘。犯故漏失摩触粗语三僧残罪。各不忆数 (第 0098b 页)
舍十二头陀法在人间受请
一一吉罗。若不能者皆应舍头陀法。

* 僧像致敬篇第二十(造立像寺法附) 法轨
被时景仰斯立。谦恭敛敬俗礼命章。逊
恪摄仪道宗爰始。岂以形服标异而得倨慢 …… (第 0131b 页)
法。故善见云。随逐恶者皆由无智。妄解佛
教诽谤如来。作诸恶业广生邪见。今以箴诲
未闻显扬圣旨。初明说 法轨
仪受戒方法。次
辨生缘奉敬。后明士女入寺正式。初中大集
云。无量众生白佛护持法故。佛赞言。善哉诸
(第 0138a 页)
说五若见僧中有
不可事心不安忍应作嘿然住之智度论云佛圣弟
子住和合故有二种法一贤圣语二贤圣嘿然论众 法轨
则威仪形若严净则生物善天龙欢喜形若滥
恶便辱佛法何成巨益故十诵云比丘衣服不净非
人所呵又涅槃云譬如破 (第 0363b 页)
般方法。如能秉僧七种。随事用时。各
有区别。是人轨用多方。所秉法八般。但心念至白四。
所办事各别。是 法轨
用多方。此段共翻前文第三劣
(为一优也)。提诱唯存生善者。提谓携。诱谓接。唯者专也。存
在也。诱接俗 (第 0048b 页)
得知当宗外部
戒文。制诵可行。钞文为證。故四分僧祇。半月无人诵
戒等(云云)。不得重说者。戒疏云。正 法轨
摸理有常准。
重诵例说。则听者浮昧。故不许也(巳上疏文)。问或有重诵
者如何。答违于制约自成非法。戒 (第 0124b 页)
述制意。若明戒
本。待消抄文。意方乃科云。似违文也。且抄文本。为解
释戒本。若将在后。全成颠倒。未成 法轨。
今依京师供
奉。先制意。二释名。三缘起。四戒本。然后解钞。然制意
或钞文引论自辨。若文中无即引羯磨戒 (第 025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