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阿含部類
今来投大道」
#+END_VERSE
后遁迹商洛山专精经律。晋雍州刺史郗恢。
钦其风尚逼共同游。终于襄阳。春秋六十馀
矣。
晋长安有释僧睿。魏郡长乐人也。博通经论
机辩难及。姚兴姚嵩特加礼遇。兴问嵩曰。睿
公何如。嵩答。实邺卫之松柏。兴敕见之。欲观
其才器。睿风韵𥦠流含吐彬蔚。兴大赏悦。
即敕给俸恤吏力人舆。兴后谓嵩曰。此乃四
海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耶。于是美誉遐布
远近归德。什所翻经睿并参正。昔竺 法护 翻
正法华经。至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
经至此乃言曰。此语与西域义同。但在言过
质。睿曰。将非 (第 0684c 页)
#+END_VERSE
后遁迹商洛山专精经律。晋雍州刺史郗恢。
钦其风尚逼共同游。终于襄阳。春秋六十馀
矣。
晋长安有释僧睿。魏郡长乐人也。博通经论
机辩难及。姚兴姚嵩特加礼遇。兴问嵩曰。睿
公何如。嵩答。实邺卫之松柏。兴敕见之。欲观
其才器。睿风韵𥦠流含吐彬蔚。兴大赏悦。
即敕给俸恤吏力人舆。兴后谓嵩曰。此乃四
海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耶。于是美誉遐布
远近归德。什所翻经睿并参正。昔竺 法护 翻
正法华经。至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
经至此乃言曰。此语与西域义同。但在言过
质。睿曰。将非 (第 0684c 页)
菩萨复有四事法。不为他人所别离。何等为
四。一不传应说斗乱彼此。二导愚痴者使入
佛道。三若有毁败正 法护 使不绝。四劝勉诸
人教使求佛令坚不动。
菩萨复有四事法。得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
王前。何等为四。一细 (第 0806a 页)
四。一不传应说斗乱彼此。二导愚痴者使入
佛道。三若有毁败正 法护 使不绝。四劝勉诸
人教使求佛令坚不动。
菩萨复有四事法。得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
王前。何等为四。一细 (第 0806a 页)
净土得相逢」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验)
* 齐沙门上统
* 晋沙门慧永
* 晋沙门法安
* 晋沙门昙邕
* 宋沙门法度
* 梁沙门智顺
* 隋沙门净业
* 隋沙门灵干
* 唐居士张法义
* 唐居士夏侯均
齐上统师传云。汉明初感摩腾法兰唯有
二人初来至此。不得受具。但与道俗。𩮜发
被服缦条。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来出
世八年始兴羯磨。震旦在白木条东二万七
千里。开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后至汉第十
桓帝。一百馀年内犹用三归五戒十戒。迭相
传授。桓帝已后北天竺国有五西僧。来到
汉地。与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领。二名
支谦。三名竺 法护。 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娄
谶。其时大律未有。支法领口诵出戒本一卷
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时名旧羯磨。后 (第 0944c 页)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验)
* 齐沙门上统
* 晋沙门慧永
* 晋沙门法安
* 晋沙门昙邕
* 宋沙门法度
* 梁沙门智顺
* 隋沙门净业
* 隋沙门灵干
* 唐居士张法义
* 唐居士夏侯均
齐上统师传云。汉明初感摩腾法兰唯有
二人初来至此。不得受具。但与道俗。𩮜发
被服缦条。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来出
世八年始兴羯磨。震旦在白木条东二万七
千里。开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后至汉第十
桓帝。一百馀年内犹用三归五戒十戒。迭相
传授。桓帝已后北天竺国有五西僧。来到
汉地。与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领。二名
支谦。三名竺 法护。 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娄
谶。其时大律未有。支法领口诵出戒本一卷
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时名旧羯磨。后 (第 0944c 页)
复东渐所以金人梦刘庄之寝。摩腾伫
蔡愔之劝。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今
六百馀年矣。自后康僧会。竺 法护。 佛图澄。
鸠摩罗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
道安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桂冠翕
然归向。爰 …… (第 1019b 页)
众经目
右二部西晋沙门竺 法护 出。
即色游玄论 辩三乘论
释蒙论 圣不辩知论
道行指归 本业四谛序
本起四谛序
右七部七 (第 1020c 页)
蔡愔之劝。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今
六百馀年矣。自后康僧会。竺 法护。 佛图澄。
鸠摩罗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
道安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桂冠翕
然归向。爰 …… (第 1019b 页)
众经目
右二部西晋沙门竺 法护 出。
即色游玄论 辩三乘论
释蒙论 圣不辩知论
道行指归 本业四谛序
本起四谛序
右七部七 (第 1020c 页)
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音义之二
从第十一尽三十六凡二十六卷
**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西晋沙门竺 法护 译)
纯[泳-永+(外-?+?)](上常伦反或作淳贾逵注国语纯专也方言纯好也顾野王云美也孔注尚书云 (第 0376a 页)
大宝积经音义之二
从第十一尽三十六凡二十六卷
**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西晋沙门竺 法护 译)
纯[泳-永+(外-?+?)](上常伦反或作淳贾逵注国语纯专也方言纯好也顾野王云美也孔注尚书云 (第 0376a 页)
经作嗅俗字也)。
若唼(昝合反鸟食也)。
** 大宝积经第一百卷(无垢施菩萨会第三十三一卷五品竹 法护 译)
剃发(上体讨反说文云须发也从髟弟声大曰髡小儿曰剃尽及身毛曰剃音释髟音必遥反髡音兀)。
眼 …… (第 0396c 页)
考声云水清澈也从水从育从支作澈经文从彳从去作彻误也)。
** 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七卷(宝髻菩萨会竺 法护) 淳淑(上常伦反下时六反前已具释也)。
逮成(唐柰反韵英逮及也经作逯非也逯音禄逯逯行迫也甚乖经义 (第 0401a 页)
若唼(昝合反鸟食也)。
** 大宝积经第一百卷(无垢施菩萨会第三十三一卷五品竹 法护 译)
剃发(上体讨反说文云须发也从髟弟声大曰髡小儿曰剃尽及身毛曰剃音释髟音必遥反髡音兀)。
眼 …… (第 0396c 页)
考声云水清澈也从水从育从支作澈经文从彳从去作彻误也)。
** 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七卷(宝髻菩萨会竺 法护) 淳淑(上常伦反下时六反前已具释也)。
逮成(唐柰反韵英逮及也经作逯非也逯音禄逯逯行迫也甚乖经义 (第 0401a 页)
阿差末(梵语也此云无尽意是菩萨名也)。
浩皓浩皓(此经及前大哀等经并是西晋竺 法护 译词理虏拙质朴不妙言浩皓重书者是无量无边之
义不可测量广大也)。
掴裂(轰号反下音列此亦俗谈之语隳 (第 0427b 页)
浩皓浩皓(此经及前大哀等经并是西晋竺 法护 译词理虏拙质朴不妙言浩皓重书者是无量无边之
义不可测量广大也)。
掴裂(轰号反下音列此亦俗谈之语隳 (第 0427b 页)
景云。都翻
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别撰大唐西域
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别说罪要行法
受用三法水要 法护 命放生轨仪凡五部九
卷。又出说一切有部跋窣堵。即诸律中犍度
跋渠之类。盖梵音有楚夏耳。约七十八卷。 (第 0711a 页)
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别撰大唐西域
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别说罪要行法
受用三法水要 法护 命放生轨仪凡五部九
卷。又出说一切有部跋窣堵。即诸律中犍度
跋渠之类。盖梵音有楚夏耳。约七十八卷。 (第 0711a 页)
。此细语也。半声者。则言音不
分明而讹僻。此粗语也。一是粗非细。如五
印度时俗之言是。二唯细非粗。如 法护 宝
云奘师义净洞解声明音律用中天细语典
言而译者是。三亦粗亦细。如梵本中语涉
粗细者是或注云此音讹僻 …… (第 0724a 页)
于蒲
津。州府官表进。上览大悦。各赐紫衣。因敕
造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偏。续敕搜购
天下梵夹。有梵 僧法护 施护。同参其务。左
街僧录智照大师慧温證义。又诏沧州三藏
道圆證梵字。慎选两街义解沙门志显缀
文。令 (第 0725a 页)
分明而讹僻。此粗语也。一是粗非细。如五
印度时俗之言是。二唯细非粗。如 法护 宝
云奘师义净洞解声明音律用中天细语典
言而译者是。三亦粗亦细。如梵本中语涉
粗细者是或注云此音讹僻 …… (第 0724a 页)
于蒲
津。州府官表进。上览大悦。各赐紫衣。因敕
造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偏。续敕搜购
天下梵夹。有梵 僧法护 施护。同参其务。左
街僧录智照大师慧温證义。又诏沧州三藏
道圆證梵字。慎选两街义解沙门志显缀
文。令 (第 0725a 页)
出仁王护国经。敕令撰疏解判曲尽经意。
以所住寺为疏目。曰青龙也。原夫是经已
当三译。一晋太始三年。 法护 译一卷。名仁
王般若。次秦罗什出。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
蜜。次梁承圣三年。真谛于洪州宝因寺译。
名仁王 (第 0735b 页)
以所住寺为疏目。曰青龙也。原夫是经已
当三译。一晋太始三年。 法护 译一卷。名仁
王般若。次秦罗什出。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
蜜。次梁承圣三年。真谛于洪州宝因寺译。
名仁王 (第 0735b 页)
法身经初出与入法界体性经同本见长房录)
*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證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初出与 法护 出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初出见长房录)
* 明度五十校计 …… (第 0479b 页)
编于秦录)
* 旧杂譬喻经二卷(吴代康僧会译)
* 十方佛名经三十二相因缘经(已上二经西晋竺 法护 译)
* 菩萨修行经(一名长者威施所问菩萨修行经或云长者修行经已曾三译一存二阙备显录中) (第 0484b 页)
*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證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初出与 法护 出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初出见长房录)
* 明度五十校计 …… (第 0479b 页)
编于秦录)
* 旧杂譬喻经二卷(吴代康僧会译)
* 十方佛名经三十二相因缘经(已上二经西晋竺 法护 译)
* 菩萨修行经(一名长者威施所问菩萨修行经或云长者修行经已曾三译一存二阙备显录中) (第 0484b 页)
一部六卷经)
* 魏吴两代诸失译经(八十七部二百六十一卷)
* 阿差末菩萨经四卷(初出与西晋 法护 阿差末及无尽意经等并同本见吴别二录)
* 法句经二卷(初出亦云法句集尊者法救撰与律炎支谦共出见僧 …… (第 0487b 页)
录中便载一百二十九部。今以房录所载多是别生或异名重载。今随次删之如后所述。
* 鹿子经(与西晋竺 法护 所出鹿母经文同)
* 申日经(亦与 (第 0489c 页)
法护 所出月光童子经同)
* 出家功德经(今有两本一是秦译附于秦录一从贤愚抄出今附别生录中) …… (第 0489c 页)
会虽注解本非僧会所翻。故亦不为会译之数。兼前七部今并删之。
* 法华三昧经六卷(一本有正字初出与 法护 正法华等同本见竺道祖魏录亦见始兴录)
右一部六卷本阙。
沙门支彊梁接。吴云正无畏。西域人。以孙亮五凤 …… (第 0491b 页)
除之)
* 小本起经二卷(后汉支曜译)
* 四辈经(或云四辈弟子经亦云四辈学经法上录云西晋竺 法护 译)
* 逮慧三昧经(一名文殊师利问菩萨十事行经单卷月灯经异名) …… (第 0492c 页)
西晋沙门竺 法护(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经戒集) 沙门彊梁娄至(一部一卷集)
* 沙门安法钦(五部一十六卷经集)
* 沙门无罗叉(一 …… (第 0493b 页)
百五十四卷(法观经上九十一部二百八卷见在新道行经下八十四部一百四十六卷阙本)。
沙门竺昙摩罗察。晋言 法护。 其先月氏国人。本姓支氏。世居燉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遂称竺姓(秦晋已前沙门多随师称姓 …… (第 0496c 页)
州译。
十二游经一部见始兴录及宝唱录。
*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第二出一名合道神足经或三卷与竺 法护 所出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同本异译见竺道祖录)
* 阿育王传七卷(或加大字亦云大阿育王经或五卷初出 …… (第 0497b 页)
第三出与佛调支谦等所出本同文异见道祖僧祐二录)
* 首楞严经二卷(元康元年出第七译与支谶支谦白延 法护 等所出本同文异见聂道真录及僧祐录)
右二部五卷其本并阙。
优婆塞竺叔兰(今准僧祐录中朱士行传竺叔兰传 …… (第 0498a 页)
福田经立与法炬共出见僧祐录)
* 楼炭经六卷(第二出或云大楼炭经出长阿含与第四分记世经同本异出与 法护 所出五卷者少异或五卷或八卷见僧祐录)
* 法句譬喻经四卷(第二出一名法句本末经亦云法喻经或四卷或 …… (第 0499a 页)
为初译本)
* 明帝释施经一卷(见长房录)
* 楼炭经八卷(第三出是长阿含第四分记世经异译与 法护 法立所出者大同先共法立出立以意未悉故广之见敏度宝唱二录)
* 净饭王般泥洹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第 0499c 页)
譬喻抄非是别翻。又汉世佛调世高及此承远三录俱载误之甚也。
* 无垢施菩萨分别应辩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离垢施经等同本亦云分别应报今编入宝积当第三十三会馀录有云竺 (第 0500b 页)
法护 出者误也见长房录)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或无诸字是华严净行品异译见长房录) …… (第 0500b 页)
菩萨受斋经一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上见存已下阙。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译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 菩萨十法住经一卷(是华严十住品异译第三出见长房录)
* 十住经十 …… (第 0500c 页)
萨所行四法一卷(见长房录)
* 菩萨宿命经一卷(见长房录)
* 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译小异见长房录)
* 菩萨戒独受坛文一卷(见长房录)
* 菩萨忏悔法一卷(云异出本见长房录) …… (第 0500c 页)
清信士聂道真即承远息。父子清悟皆以度语为业。从武帝太康初至怀帝永嘉末。其间询禀咨承 法护 笔受之外。及护殁后真遂自译无垢施应辩等经二十四部。诚师护公真当其称。颇善文句辞义分炳。一又长房等录更 …… (第 0501a 页)
提等所出同本出中阿含第三十三异译见支敏度竺道祖宝唱等三录)
*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第三出与竺 法护 所出现宝藏经等同本见竺道祖录及宝唱录)
* 十善十恶经一卷(初出见竺道祖晋录及宝唱录)
右四部五 …… (第 0501b 页)
于惠帝代永宁元年辛酉译逝童子经等四部。
又僧祐长房等录。于惠帝时沙门支敏度合两支(支谶支谦)两竺(竺 法护 竺叔兰)四本(房录更加一白为五本今准祐录及合经记但四本合成无白延也)首楞严为八卷(祐云或为五卷)合一 (第 0501b 页)
支(支谦)两竺(竺 法护 竺叔兰)三本维摩为五卷。既非梵本别翻。复阙其本故此录中删而不载。
* 时非时经一卷(或直云时经见 …… (第 0501b 页)
委。列之如左。
* 度世品经六卷
* 阿耨达龙王经二卷(是弘道广显三昧经异名已上二经竺 法护 译)
* 如来秘密藏经二卷(一名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亦直云如来性起经是旧华严经如来性起品后汉失 (第 0501c 页)
* 魏吴两代诸失译经(八十七部二百六十一卷)
* 阿差末菩萨经四卷(初出与西晋 法护 阿差末及无尽意经等并同本见吴别二录)
* 法句经二卷(初出亦云法句集尊者法救撰与律炎支谦共出见僧 …… (第 0487b 页)
录中便载一百二十九部。今以房录所载多是别生或异名重载。今随次删之如后所述。
* 鹿子经(与西晋竺 法护 所出鹿母经文同)
* 申日经(亦与 (第 0489c 页)
法护 所出月光童子经同)
* 出家功德经(今有两本一是秦译附于秦录一从贤愚抄出今附别生录中) …… (第 0489c 页)
会虽注解本非僧会所翻。故亦不为会译之数。兼前七部今并删之。
* 法华三昧经六卷(一本有正字初出与 法护 正法华等同本见竺道祖魏录亦见始兴录)
右一部六卷本阙。
沙门支彊梁接。吴云正无畏。西域人。以孙亮五凤 …… (第 0491b 页)
除之)
* 小本起经二卷(后汉支曜译)
* 四辈经(或云四辈弟子经亦云四辈学经法上录云西晋竺 法护 译)
* 逮慧三昧经(一名文殊师利问菩萨十事行经单卷月灯经异名) …… (第 0492c 页)
西晋沙门竺 法护(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经戒集) 沙门彊梁娄至(一部一卷集)
* 沙门安法钦(五部一十六卷经集)
* 沙门无罗叉(一 …… (第 0493b 页)
百五十四卷(法观经上九十一部二百八卷见在新道行经下八十四部一百四十六卷阙本)。
沙门竺昙摩罗察。晋言 法护。 其先月氏国人。本姓支氏。世居燉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遂称竺姓(秦晋已前沙门多随师称姓 …… (第 0496c 页)
州译。
十二游经一部见始兴录及宝唱录。
*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第二出一名合道神足经或三卷与竺 法护 所出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同本异译见竺道祖录)
* 阿育王传七卷(或加大字亦云大阿育王经或五卷初出 …… (第 0497b 页)
第三出与佛调支谦等所出本同文异见道祖僧祐二录)
* 首楞严经二卷(元康元年出第七译与支谶支谦白延 法护 等所出本同文异见聂道真录及僧祐录)
右二部五卷其本并阙。
优婆塞竺叔兰(今准僧祐录中朱士行传竺叔兰传 …… (第 0498a 页)
福田经立与法炬共出见僧祐录)
* 楼炭经六卷(第二出或云大楼炭经出长阿含与第四分记世经同本异出与 法护 所出五卷者少异或五卷或八卷见僧祐录)
* 法句譬喻经四卷(第二出一名法句本末经亦云法喻经或四卷或 …… (第 0499a 页)
为初译本)
* 明帝释施经一卷(见长房录)
* 楼炭经八卷(第三出是长阿含第四分记世经异译与 法护 法立所出者大同先共法立出立以意未悉故广之见敏度宝唱二录)
* 净饭王般泥洹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第 0499c 页)
譬喻抄非是别翻。又汉世佛调世高及此承远三录俱载误之甚也。
* 无垢施菩萨分别应辩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离垢施经等同本亦云分别应报今编入宝积当第三十三会馀录有云竺 (第 0500b 页)
法护 出者误也见长房录)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或无诸字是华严净行品异译见长房录) …… (第 0500b 页)
菩萨受斋经一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上见存已下阙。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译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 菩萨十法住经一卷(是华严十住品异译第三出见长房录)
* 十住经十 …… (第 0500c 页)
萨所行四法一卷(见长房录)
* 菩萨宿命经一卷(见长房录)
* 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译小异见长房录)
* 菩萨戒独受坛文一卷(见长房录)
* 菩萨忏悔法一卷(云异出本见长房录) …… (第 0500c 页)
清信士聂道真即承远息。父子清悟皆以度语为业。从武帝太康初至怀帝永嘉末。其间询禀咨承 法护 笔受之外。及护殁后真遂自译无垢施应辩等经二十四部。诚师护公真当其称。颇善文句辞义分炳。一又长房等录更 …… (第 0501a 页)
提等所出同本出中阿含第三十三异译见支敏度竺道祖宝唱等三录)
*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第三出与竺 法护 所出现宝藏经等同本见竺道祖录及宝唱录)
* 十善十恶经一卷(初出见竺道祖晋录及宝唱录)
右四部五 …… (第 0501b 页)
于惠帝代永宁元年辛酉译逝童子经等四部。
又僧祐长房等录。于惠帝时沙门支敏度合两支(支谶支谦)两竺(竺 法护 竺叔兰)四本(房录更加一白为五本今准祐录及合经记但四本合成无白延也)首楞严为八卷(祐云或为五卷)合一 (第 0501b 页)
支(支谦)两竺(竺 法护 竺叔兰)三本维摩为五卷。既非梵本别翻。复阙其本故此录中删而不载。
* 时非时经一卷(或直云时经见 …… (第 0501b 页)
委。列之如左。
* 度世品经六卷
* 阿耨达龙王经二卷(是弘道广显三昧经异名已上二经竺 法护 译)
* 如来秘密藏经二卷(一名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亦直云如来性起经是旧华严经如来性起品后汉失 (第 0501c 页)
译与汉支谶译者大同小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
* 方等法华经五卷(咸康元年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第四出与 法护 正法华等同本)
右二部七卷其本并阙。
沙门支道根。履味游方怀道利物。以成帝咸康元年乙未译阿閦佛刹等经 …… (第 0503b 页)
度经四卷(第五出与支谶道行经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见僧祐录及竺道祖录)
* 普门品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普门品及宝积文殊普门会同本见僧祐录及竺道祖录) …… (第 0508b 页)
幻三昧经二卷(与世高如幻三昧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第三出见竺道祖晋录)
* 弥勒所问本愿经一卷(与 法护 弥勒本愿及宝积弥勒所问会同本第二出见长录房)
* 十地经一卷(与 (第 0508c 页)
法护 菩萨十地经等同本第三出见长房录)
* 维摩诘经四卷(与严佛调古维摩经等同本第五出房云见南来新录) …… (第 0508c 页)
出大集经)摩调王经(出六度集)既是别生。删之不录。
* 大乘方便经三卷(元熙二年译第三出或二卷与 法护 大善权经等同本见始兴录今编入宝积当第三十八会)
*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一卷(亦直云请 …… (第 0509a 页)
。
* 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第七译见正度录与世高支谶支谦僧铠白延 法护 等所出同本)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竺法力。西域人。业行清高智道崇峙。善通方语妙称经微。以恭帝元熙元 (第 0509a 页)
* 方等法华经五卷(咸康元年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第四出与 法护 正法华等同本)
右二部七卷其本并阙。
沙门支道根。履味游方怀道利物。以成帝咸康元年乙未译阿閦佛刹等经 …… (第 0503b 页)
度经四卷(第五出与支谶道行经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见僧祐录及竺道祖录)
* 普门品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普门品及宝积文殊普门会同本见僧祐录及竺道祖录) …… (第 0508b 页)
幻三昧经二卷(与世高如幻三昧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第三出见竺道祖晋录)
* 弥勒所问本愿经一卷(与 法护 弥勒本愿及宝积弥勒所问会同本第二出见长录房)
* 十地经一卷(与 (第 0508c 页)
法护 菩萨十地经等同本第三出见长房录)
* 维摩诘经四卷(与严佛调古维摩经等同本第五出房云见南来新录) …… (第 0508c 页)
出大集经)摩调王经(出六度集)既是别生。删之不录。
* 大乘方便经三卷(元熙二年译第三出或二卷与 法护 大善权经等同本见始兴录今编入宝积当第三十八会)
*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一卷(亦直云请 …… (第 0509a 页)
。
* 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第七译见正度录与世高支谶支谦僧铠白延 法护 等所出同本)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竺法力。西域人。业行清高智道崇峙。善通方语妙称经微。以恭帝元熙元 (第 0509a 页)
九卷符秦建元十九年出见二秦录高僧传僧祐宝唱等录)
上见在。已下阙。
* 持人菩萨经三卷(第二出与 法护 持人罗什持世同本见长房录)
* 大方等无相经五卷(亦名大云经或四卷与昙无谶方等大云同本初出见长房 …… (第 0512a 页)
支等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亦云仁王般若经或云一卷第二出与晋世 法护 与梁朝真谛译者同本异出房云见别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亦云摩诃大明咒经初出与唐译般 …… (第 0512b 页)
菩萨藏经三卷(一名富楼那问经亦名大悲心经今编入宝积当第十七会名富楼那会弘始七年出或二卷第二出与 法护 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僧祐录)
* 善臂菩萨经二卷(今编入宝积当第二十六会见法上录)
* 须摩提菩 …… (第 0512b 页)
王经同本弘始九年于尚书令姚显第出僧睿笔受并制序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第四出与 法护 菩萨十地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是华严十地品异译什与佛陀邪舍共出见二秦录及僧 …… (第 0512b 页)
不可思议品或直云大树紧那罗经第二出与支谶伅真陀罗经同本见长房录)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与竺 法护 等集众德经等同本异出第三译见真寂寺录)
*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或直云思益经僧祐录云思益义经弘始 (第 0512c 页)
四年十二月一日于逍遥园出第二译与 法护 持心留支胜思惟并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持世经四卷(一名法印经或三卷第三出与 (第 0512c 页)
法护 持人经等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诸法无行经二卷(或一卷与隋崛多诸法本无经等同本初出见二秦录及 …… (第 0512c 页)
寿经弘始四年二月八日译初出与唐译称赞净土经等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弥勒成佛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弥勒成佛经同本弘始四年出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弥勒下生经一卷(一名弥勒受决经初云大智舍利弗与弥 …… (第 0512c 页)
本见僧祐录)
* 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一卷(亦云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亦云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第二出与竺 法护 无思议孩童经同本见长房录)
* 华手经十三卷(或为华首一名摄诸善根经亦名摄诸福德经或十卷或十一卷 …… (第 0512c 页)
大集经三十卷(或加新字或二十四卷与支谶无谶所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及李廓录)
*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与 法护 等出者同本第二出见长房录)
* 阿阇世经二卷(与支谶等出者同本第五译房云见别录)
* 睒本起 …… (第 0513b 页)
三出见李廓录)
* 请观世音经一卷(初出与竺难提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宝网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一名集华经初出弘始七年译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第 0513b 页)
见李廓录)
*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初出见法上录)
* 贤劫经七卷(第二出弘始四年三月五日出与 法护 译者同本昙恭笔受见二秦录及僧祐录一名贤劫三昧经一名贤劫定意经凡三名祐录云新贤劫经)
* 善信摩诃 …… (第 0513b 页)
译此应入晋录随人附秦见高僧传及长房录)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一卷(一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第三出与 法护 顺权方便经等同本李廓录云罗什译准经后记云耶舍出故移编此)
* 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二卷(或无论字或 …… (第 0517b 页)
吴支谦译后汉失译中复载并非也今寻文句似秦时译故移编此)
* 师子月佛本生经一卷(长房等录云西晋竺 法护 译今寻文句非是护公所出似秦代译故移编此)
* 十吉祥经一卷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 …… (第 0518c 页)
白延吴支谦宋功德贤所出须赖经同本见经后记第三出咸安三年出)
* 如幻三昧经二卷(第四出与)(安高 法护 如幻三昧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见首楞严经后记咸安三年出)
* 上金光首经一卷(第二出与晋 (第 0519a 页)
法护 大净法门经隋耶舍大庄严法门经同本咸安三年出见首楞严经后记)
* 首楞严经二卷(第八出与汉支谶吴支 (第 0519a 页)
谦魏白延晋 法护 等所出首楞严同本咸安三年出见经后记)
右四部六卷(须赖经一部一卷见在如幻等五部三卷阙本)。
优婆 …… (第 0519a 页)
宝梁经二卷(今编入宝积当第四十四会见竺道祖河西录及僧祐录)
* 悲华经十卷(第三出与 法护 闲居经及大悲分陀利昙无谶悲华经等同本房云见古录似是先译龚更删改今疑即无谶出者是)
右二部一十二卷(前 …… (第 0519b 页)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一名大善权经一名慧上菩萨经一名大乘方便经凡四名本并同第五出与汉佛调晋 法护 所出大善权经及宝积大乘方便会等同本)
右一部二卷本阙。
沙门僧伽陀。凉言饶善。西域人。意存兼济化诱居 …… (第 0519c 页)
四卷(初出与宋功德贤元魏菩提留支唐实叉难陀等所出同本见长房录)
* 须真天子经一卷(第二出与西晋 法护 出者同本房云见吴录又云罗什出似再译)
* 海龙王经四卷(或加新字第二出与竺 (第 0520a 页)
法护 出者同本玄始七年出见竺道祖河西录及僧祐录)
* 功德宝光菩萨经一卷(见长房录)
* 菩萨戒坛 …… (第 0520a 页)
岂有不传经教。考覈终始事乃分明。今为盛翻编载斯录。
* 不退转法轮经四卷(一名不退转经第二出与竺 法护 阿惟越致遮经等同本)
* 金刚三昧经二卷(或一卷)
* 大忍辱经十卷
* 金轮王经一卷 …… (第 0522b 页)
之如左。
* 须菩提品经七卷(般若钞经异名前秦昙摩蜱译)
* 文殊师利示现宝藏经二卷(西晋竺 法护 译)
* 七知经一卷(或作七智吴安谦译)
* 难龙王经一卷(或云难龙经亦云龙王兄弟经异名吴支 (第 0523a 页)
上见在。已下阙。
* 持人菩萨经三卷(第二出与 法护 持人罗什持世同本见长房录)
* 大方等无相经五卷(亦名大云经或四卷与昙无谶方等大云同本初出见长房 …… (第 0512a 页)
支等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亦云仁王般若经或云一卷第二出与晋世 法护 与梁朝真谛译者同本异出房云见别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亦云摩诃大明咒经初出与唐译般 …… (第 0512b 页)
菩萨藏经三卷(一名富楼那问经亦名大悲心经今编入宝积当第十七会名富楼那会弘始七年出或二卷第二出与 法护 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僧祐录)
* 善臂菩萨经二卷(今编入宝积当第二十六会见法上录)
* 须摩提菩 …… (第 0512b 页)
王经同本弘始九年于尚书令姚显第出僧睿笔受并制序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第四出与 法护 菩萨十地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是华严十地品异译什与佛陀邪舍共出见二秦录及僧 …… (第 0512b 页)
不可思议品或直云大树紧那罗经第二出与支谶伅真陀罗经同本见长房录)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与竺 法护 等集众德经等同本异出第三译见真寂寺录)
*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或直云思益经僧祐录云思益义经弘始 (第 0512c 页)
四年十二月一日于逍遥园出第二译与 法护 持心留支胜思惟并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持世经四卷(一名法印经或三卷第三出与 (第 0512c 页)
法护 持人经等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诸法无行经二卷(或一卷与隋崛多诸法本无经等同本初出见二秦录及 …… (第 0512c 页)
寿经弘始四年二月八日译初出与唐译称赞净土经等同本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弥勒成佛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弥勒成佛经同本弘始四年出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弥勒下生经一卷(一名弥勒受决经初云大智舍利弗与弥 …… (第 0512c 页)
本见僧祐录)
* 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一卷(亦云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亦云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第二出与竺 法护 无思议孩童经同本见长房录)
* 华手经十三卷(或为华首一名摄诸善根经亦名摄诸福德经或十卷或十一卷 …… (第 0512c 页)
大集经三十卷(或加新字或二十四卷与支谶无谶所出者同本见二秦录及李廓录)
*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与 法护 等出者同本第二出见长房录)
* 阿阇世经二卷(与支谶等出者同本第五译房云见别录)
* 睒本起 …… (第 0513b 页)
三出见李廓录)
* 请观世音经一卷(初出与竺难提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宝网经一卷(第二出与 法护 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一名集华经初出弘始七年译见二秦录及僧祐录) …… (第 0513b 页)
见李廓录)
*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初出见法上录)
* 贤劫经七卷(第二出弘始四年三月五日出与 法护 译者同本昙恭笔受见二秦录及僧祐录一名贤劫三昧经一名贤劫定意经凡三名祐录云新贤劫经)
* 善信摩诃 …… (第 0513b 页)
译此应入晋录随人附秦见高僧传及长房录)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一卷(一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第三出与 法护 顺权方便经等同本李廓录云罗什译准经后记云耶舍出故移编此)
* 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二卷(或无论字或 …… (第 0517b 页)
吴支谦译后汉失译中复载并非也今寻文句似秦时译故移编此)
* 师子月佛本生经一卷(长房等录云西晋竺 法护 译今寻文句非是护公所出似秦代译故移编此)
* 十吉祥经一卷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 …… (第 0518c 页)
白延吴支谦宋功德贤所出须赖经同本见经后记第三出咸安三年出)
* 如幻三昧经二卷(第四出与)(安高 法护 如幻三昧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见首楞严经后记咸安三年出)
* 上金光首经一卷(第二出与晋 (第 0519a 页)
法护 大净法门经隋耶舍大庄严法门经同本咸安三年出见首楞严经后记)
* 首楞严经二卷(第八出与汉支谶吴支 (第 0519a 页)
谦魏白延晋 法护 等所出首楞严同本咸安三年出见经后记)
右四部六卷(须赖经一部一卷见在如幻等五部三卷阙本)。
优婆 …… (第 0519a 页)
宝梁经二卷(今编入宝积当第四十四会见竺道祖河西录及僧祐录)
* 悲华经十卷(第三出与 法护 闲居经及大悲分陀利昙无谶悲华经等同本房云见古录似是先译龚更删改今疑即无谶出者是)
右二部一十二卷(前 …… (第 0519b 页)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一名大善权经一名慧上菩萨经一名大乘方便经凡四名本并同第五出与汉佛调晋 法护 所出大善权经及宝积大乘方便会等同本)
右一部二卷本阙。
沙门僧伽陀。凉言饶善。西域人。意存兼济化诱居 …… (第 0519c 页)
四卷(初出与宋功德贤元魏菩提留支唐实叉难陀等所出同本见长房录)
* 须真天子经一卷(第二出与西晋 法护 出者同本房云见吴录又云罗什出似再译)
* 海龙王经四卷(或加新字第二出与竺 (第 0520a 页)
法护 出者同本玄始七年出见竺道祖河西录及僧祐录)
* 功德宝光菩萨经一卷(见长房录)
* 菩萨戒坛 …… (第 0520a 页)
岂有不传经教。考覈终始事乃分明。今为盛翻编载斯录。
* 不退转法轮经四卷(一名不退转经第二出与竺 法护 阿惟越致遮经等同本)
* 金刚三昧经二卷(或一卷)
* 大忍辱经十卷
* 金轮王经一卷 …… (第 0522b 页)
之如左。
* 须菩提品经七卷(般若钞经异名前秦昙摩蜱译)
* 文殊师利示现宝藏经二卷(西晋竺 法护 译)
* 七知经一卷(或作七智吴安谦译)
* 难龙王经一卷(或云难龙经亦云龙王兄弟经异名吴支 (第 0523a 页)
一卷(第六出与安玄法镜经及宝积郁伽长者会等同本见李廓录)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一卷(第三出与 法护 佛升忉利天经等同 …… (第 0524a 页)
无尽意菩萨经六卷(初题云大集经中无尽意所说不可尽义品第二十二亦直云无尽意经亦名阿差末经第四出与 法护 阿差末等同本见李廓录)
* 法华三昧经一卷(法华支流见长房录)
*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第 0524c 页)
第三出或六卷或直云广博严净经亦直云不退转法轮经与 法护 阿惟越致遮经等同本元嘉四年出见宋齐录及僧祐录)
* 四天王经一卷(见僧祐录及高僧传) …… (第 0524c 页)
普曜经八卷(第三出或六卷或四卷与蜀普曜竺 法护 普曜及唐译方广庄严并同本见宋齐录及僧祐录高僧传等)
* 净度三昧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第 0525a 页)
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 生经五卷(第二出与 法护 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 善德优婆塞经一卷(见长房录)
* 阿那含经二卷(见长房录)
右一十 …… (第 0525a 页)
陀见道慧僧祐二录高僧传云于荆州出房录别存阿弥陀经者误也)
* 八吉祥经一卷(第三出与支谦八吉祥咒 法护 八阳神咒经等同本元嘉二十九年正月三日于荆州城内为司空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出六日讫见僧祐宝唱二录) …… (第 0528b 页)
抄经。或非跋陀所出。今为实录故总删之。
* 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一名观世音受决经第三出与西晋 法护 道真出者同本见王宗僧祐李廓法上等录及高僧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法勇。梵名昙无竭。本姓李氏 …… (第 0530b 页)
群录虽云勇公所出今以是别生抄经故删之不存也)
* 寂调音所问经一卷(一名如来所说清净调伏经与西晋 法护 文殊净律经等同本第四出见始兴录及法上录)
* 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一名大乘璎珞庄严经亦名转女身 (第 0532b 页)
菩萨经第四出与西晋 法护 顺权方便经等同本见始兴录及僧祐法上录)
右二部二卷(前寂调音经见在后乐璎珞经阙本)。
沙门释法海。于 (第 0532b 页)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一卷(第三出与 法护 佛升忉利天经等同 …… (第 0524a 页)
无尽意菩萨经六卷(初题云大集经中无尽意所说不可尽义品第二十二亦直云无尽意经亦名阿差末经第四出与 法护 阿差末等同本见李廓录)
* 法华三昧经一卷(法华支流见长房录)
*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第 0524c 页)
第三出或六卷或直云广博严净经亦直云不退转法轮经与 法护 阿惟越致遮经等同本元嘉四年出见宋齐录及僧祐录)
* 四天王经一卷(见僧祐录及高僧传) …… (第 0524c 页)
普曜经八卷(第三出或六卷或四卷与蜀普曜竺 法护 普曜及唐译方广庄严并同本见宋齐录及僧祐录高僧传等)
* 净度三昧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第 0525a 页)
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 生经五卷(第二出与 法护 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 善德优婆塞经一卷(见长房录)
* 阿那含经二卷(见长房录)
右一十 …… (第 0525a 页)
陀见道慧僧祐二录高僧传云于荆州出房录别存阿弥陀经者误也)
* 八吉祥经一卷(第三出与支谦八吉祥咒 法护 八阳神咒经等同本元嘉二十九年正月三日于荆州城内为司空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出六日讫见僧祐宝唱二录) …… (第 0528b 页)
抄经。或非跋陀所出。今为实录故总删之。
* 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一名观世音受决经第三出与西晋 法护 道真出者同本见王宗僧祐李廓法上等录及高僧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法勇。梵名昙无竭。本姓李氏 …… (第 0530b 页)
群录虽云勇公所出今以是别生抄经故删之不存也)
* 寂调音所问经一卷(一名如来所说清净调伏经与西晋 法护 文殊净律经等同本第四出见始兴录及法上录)
* 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一名大乘璎珞庄严经亦名转女身 (第 0532b 页)
菩萨经第四出与西晋 法护 顺权方便经等同本见始兴录及僧祐法上录)
右二部二卷(前寂调音经见在后乐璎珞经阙本)。
沙门释法海。于 (第 0532b 页)
中唯除污草及水七灭诤法随顺法并同比丘彼师不安理不通也)。
*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儿经与西晋 法护 方等顶王及随=隋【三】随=隋【宋】【元】【明】随崛多善思童子经等同本随崛多善思童子经等同本第三出见长 …… (第 0538a 页)
卷(初题云如实论反质难品房云太清四年出)
* 仁王般若经一卷(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三出与西晋 法护 等出者同本)
* 弥勒下生经一卷(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五出与罗什等出者同本)
* 十七地 …… (第 0538b 页)
编入宝积当第四十一会改名弥勒菩萨问八法会)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神龟元年于洛阳译是第三出与 法护 持心罗什思益并同本异出见法上录及续高僧传)
* 深密解脱经五卷(全本初译延昌三年于洛阳出僧辩笔受 …… (第 0540c 页)
伽耶山顶经一卷(亦云伽耶顶经第二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
* 谤佛经一卷(第二出与西晋 法护 决定总持经同本)
*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初出与觉定转有经同本) …… (第 0540c 页)
昙林等笔受。
* 得无垢女经一卷(或无得字一名论义辩才法门兴和三年于邺都出第三译与宝积无垢施会及 法护 离垢施经同本见长房录)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兴和三年于邺城金华寺出昙林笔受第五译或四卷与 (第 0542b 页)
宝积善住意会及 法护 如幻三昧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 毗耶娑问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广博仙人会同本兴和四年七月七日于尚书令 (第 0542b 页)
*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儿经与西晋 法护 方等顶王及随=隋【三】随=隋【宋】【元】【明】随崛多善思童子经等同本随崛多善思童子经等同本第三出见长 …… (第 0538a 页)
卷(初题云如实论反质难品房云太清四年出)
* 仁王般若经一卷(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三出与西晋 法护 等出者同本)
* 弥勒下生经一卷(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五出与罗什等出者同本)
* 十七地 …… (第 0538b 页)
编入宝积当第四十一会改名弥勒菩萨问八法会)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神龟元年于洛阳译是第三出与 法护 持心罗什思益并同本异出见法上录及续高僧传)
* 深密解脱经五卷(全本初译延昌三年于洛阳出僧辩笔受 …… (第 0540c 页)
伽耶山顶经一卷(亦云伽耶顶经第二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
* 谤佛经一卷(第二出与西晋 法护 决定总持经同本)
*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初出与觉定转有经同本) …… (第 0540c 页)
昙林等笔受。
* 得无垢女经一卷(或无得字一名论义辩才法门兴和三年于邺都出第三译与宝积无垢施会及 法护 离垢施经同本见长房录)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兴和三年于邺城金华寺出昙林笔受第五译或四卷与 (第 0542b 页)
宝积善住意会及 法护 如幻三昧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 毗耶娑问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广博仙人会同本兴和四年七月七日于尚书令 (第 0542b 页)
有诏始迁大兴云兴善寺翻小非译审也)。
*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开皇二年七月译第二出与西晋 法护 济诸方等学经同本见长房录)
* 象头精舍经一卷(开皇二年二月译第三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见长 …… (第 0547c 页)
经并同本)
*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一名文殊师利神通力经亦名胜金色光明德女经开皇三年正月出第三译与 法护 大净法门经等同本沙门智铉笔受)
* 德护长者经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长者经开皇三年六月出沙门僧琨笔受 (第 0547c 页)
第四译与 法护 月光童子经等同本)
* 百佛名经一卷(开皇二年十二月出沙门慧献笔受第二出)
* 力庄严三昧经 …… (第 0547c 页)
经二卷(第三出与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同本见内典录)
*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经第二出与 法护 方等泥洹同本开皇十三年五月出七月讫沙门僧琨笔受见长房录)
* 妙法莲华经添品七卷(或八卷二十七品 (第 0548b 页)
*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开皇二年七月译第二出与西晋 法护 济诸方等学经同本见长房录)
* 象头精舍经一卷(开皇二年二月译第三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见长 …… (第 0547c 页)
经并同本)
*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一名文殊师利神通力经亦名胜金色光明德女经开皇三年正月出第三译与 法护 大净法门经等同本沙门智铉笔受)
* 德护长者经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长者经开皇三年六月出沙门僧琨笔受 (第 0547c 页)
第四译与 法护 月光童子经等同本)
* 百佛名经一卷(开皇二年十二月出沙门慧献笔受第二出)
* 力庄严三昧经 …… (第 0547c 页)
经二卷(第三出与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同本见内典录)
*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经第二出与 法护 方等泥洹同本开皇十三年五月出七月讫沙门僧琨笔受见长房录)
* 妙法莲华经添品七卷(或八卷二十七品 (第 0548b 页)
旧华严经阙文见大周录垂拱元年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
*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第四出与竺 法护 普曜经等同本见大周录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讫沙门复礼笔受)
* 證契大乘经二卷(亦 (第 0563c 页)
*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第四出与竺 法护 普曜经等同本见大周录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讫沙门复礼笔受)
* 證契大乘经二卷(亦 (第 0563c 页)
道行经因著其录。后往西域求经。于彼而卒。
* 众经录一卷
右西晋武帝代。长安青门外大寺西域沙门竺 法护 翻译众经。因出其录。
* 众经录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永嘉中清信士聂道真禀受护公之笔匠也。后自翻经 …… (第 0572c 页)
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旧经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新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义全殊不可交互。又如昙摩罗刹与竺 法护 乃是一人。昙摩云法。罗刹言护。分为二人。二误。异出经论录中但名目相似即云重译。而不细料简大小混杂。三 …… (第 0575a 页)
录部卷复与总录不同)分为六卷。总录第七。合分为七卷(撰录者曰。余检寻此录。非无差错。即如昙摩罗刹晋言 法护。 总是一人。录中分二。云各出须真天子经二卷。编为重译。不识梵晋之言。一误也。如律二十二明了论。总是一经 (第 0575c 页)
* 众经录一卷
右西晋武帝代。长安青门外大寺西域沙门竺 法护 翻译众经。因出其录。
* 众经录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永嘉中清信士聂道真禀受护公之笔匠也。后自翻经 …… (第 0572c 页)
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旧经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新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义全殊不可交互。又如昙摩罗刹与竺 法护 乃是一人。昙摩云法。罗刹言护。分为二人。二误。异出经论录中但名目相似即云重译。而不细料简大小混杂。三 …… (第 0575a 页)
录部卷复与总录不同)分为六卷。总录第七。合分为七卷(撰录者曰。余检寻此录。非无差错。即如昙摩罗刹晋言 法护。 总是一人。录中分二。云各出须真天子经二卷。编为重译。不识梵晋之言。一误也。如律二十二明了论。总是一经 (第 0575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