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问诸变化人。报言瘴
海炎方。不减白银世界。无恙无恙。

** 促小师大义归家山侍养

余少读史。窃慕 程婴公
孙杵臼之为人。念曰。持此心
为人臣子者。可谓不沗所生矣。及长出家。乃曰。吾佛
为三界法王。四生慈父。 (第 0471c 页)
 圣恩难报。聊复以此消磨岁月。且仗诸佛神力。持以
洗污教之愆。故不惜世谛流布也。适接法意。不觉欢
喜绝倒。瞻金刚塔。如对法身。读诸祖赞。如听梵响。啜
阳羡春茶。如灌醍醐。念此瘴乡。何缘得此。普令见闻
随喜获益。大义重来。此亦僧中 程婴
也。此子信根原
深。第习气不浅。今幸撇来。亦大损减。又荷师法力摄
持。即此可望上进。觉音此来。大为抖 (第 0546a 页)
为世间孝子。而罹罪
辱行。又不足以终出世事业。真僧俗两失之矣。岂不
虚此生哉。实欲于九鼎一丝之秋。以 程婴公
孙杵臼
之心。匡持佛祖之命脉。庶不失为法王之忠臣。是故
当捶楚之馀。掷此瘴疠之地。不敢一息忘于度生之 (第 0565a 页)
法门日见凋弊。知识星散。
痛念法幢摧折。慧日西沉。言之腐心。想在同体。可胜
悲怆耶。昔称寂音为法。有 程婴公
孙杵臼之心。今于
阿师再见之矣。贫道庸鄙。愧无荷法之责。而有破法
之愆。然在金刚心中。不知作何忏悔也 (第 0582b 页)
。闻予南
放。遂待于江浒。是年十一月。会师于下关旅泊庵。师
执予手叹曰。公以死荷负大法。古人为法。有 程婴公
孙杵臼之心。我何人哉。公不生还。吾不有生日。予慰
之再三。濒行。师嘱曰。吾他日即先公死。后事属公。遂 (第 0654a 页)
将扣阍于帝里。冒炎蒸于道路兮。望影响
而进止。乃设法以多方。冀出予于九死。呜呼。师之为
法门也。实抱 程婴
杵臼之心。师之为知已也。殆非管
鲍陈雷之比。予荷 皇仁之薄罚兮。在师心犹未已。
予被放于岭表兮。师伫 (第 0760b 页)
多不足奇矣。以其希。故见其难。以其难。故为忠
臣孝子者。不易也。余尝谓宣孟称得士。而冒死立孤
者。独 程婴
杵臼二人。楚国号多材。而捐躯复楚者。独
一申包胥。嗟乎。吾徒之为沙门释子者。骨肉肝肠。皆
佛祖之所化 (第 0820c 页)
惧。而不敢眇视轻贱。此其心又奚啻 程婴
杵臼哉。呜
呼。有三大师如此光明赫奕于前。而后世尚有僭窃。
不恤为大师之罪人者。宁不大可慨与。虽然。 (第 0858a 页)
觉范禅师于是乎惧。乃离
合宗教。引事比类。折衷五家宗旨。至发其所秘。犯其
所忌而不惜。昔人比之贯高. 程婴
.公孙杵臼之用心。
噫。亦可悲矣。书以智證名。非智不足以辨邪正。非證
不足以行赏罚。盖照用全。方能荷 …… (第 0170b 页)
而详言之者也。宁使我得罪于先达。获谤于后
来。而必欲使汝曹闻之。于佛法中。与救鸽饲虎等。于
世法中。 程婴
.公孙杵臼.贯高.田光之用心也。乌乎。贤
哉。

绍兴四年九月晦日阐提居士许顗彦周后序 (第 0195c 页)
之曰。是则聂子之过也。夫聂子
固儒者也。乃不辞呵斥。不顾诟厉。犯众怒。婴大难。手
胼足胝而为此书。譬 程婴公
孙杵臼之立孤。南霁云
雷万春之捍贼。但欲使隆兴以后。三十八世之宗派。
上下五百年之慧灯。瞭然明白。即 (第 0002a 页)
比之贯高 程婴公
孙杵臼之用心。兹朱心空居士力
扶正法猛发弘愿。自庚戌迄今越二十年许纂就
佛祖纲目四十一卷。拟照藏板募 (第 0613b 页)
「 继世扶孤一片心古今能得几同人只缘大义干霄汉丘垄牛羊未敢循」 程婴


#+BEGIN_VERSE
「 祝裤闻号智勇周藏真示假塞凶流局终殒命酬知已正气悲风咏不休」 (第 0442c 页)
宗门将振。故为
大防。独虚此位。而尊此宗。使狂妄僭窃之徒。自生畏
惧。而不敢眇视轻践。此其心。又奚啻 程婴
杵臼哉。呜
呼。有三大师如此光明赫奕于前而后世尚有僭窃
不恤为大师之罪人者。宁不大可慨欤。虽然。孔子 (第 0714c 页)
普贤倘
问诸变化人报言瘴海炎方不减白银世界无恙无
恙。

** 促小师大义归家山侍养

余少读史窃慕 程婴公
孙杵臼之为人念曰持此心
为人臣子者可谓不忝所生矣及长出家乃曰吾佛
为三界法王四生慈父苟能持二子之心为 (第 0731c 页)
予将南放。遂待于江浒。是年十
一月。方会师于下关旅泊庵。师执予手叹曰。公
以死荷负大法。古人为法。有 程婴。
公孙杵臼之
心。我何人哉。公不生还。吾不有生日。予慰之再
三。濒行。师嘱曰。吾他日即先公死。后事属公 …… (第 0141a 页)
扣阍于
帝里。冒炎蒸于道路兮。望影响而进止。乃设法
以多方。冀出予于九死。呜呼。师之为法门也。实
程婴
杵臼之心。师之为知已也。殆非管鲍陈
雷之比。予荷
皇仁之薄罚兮。师之心犹未巳。予被放岭表兮。
师伫候 (第 0143a 页)
宋觉范禅师于是乎惧。乃离
合宗教。引事比类。折衷五家宗旨。至发其所秘。犯其
所忌而不惜。昔人比之贯高 程婴公
孙杵臼之用心。
噫。亦可悲矣。书以智證名。非智不足以辨邪正。非證
不足以行赏罚。盖照用全。方能荷大法 (第 0262c 页)
信心。正恐绝此一线。不在人少而在人多。
为可忧也。座下所得既真。发用广大。力荷法门。慷慨
激烈。真有 程婴公
孙杵臼之心。但此风大行。不知何
所抵止。(某)道孤力薄。目击时弊。救之既无术。随之又
岂肯。所以近日 (第 0709c 页)
信心。正恐绝此一线。不在人少而在人多。
为可忧也。座下所得既真。发用广大。力荷法门。慷慨
激烈。真有 程婴公
孙杵臼之心。但此风大行。不知何
所抵止。某道孤力薄。目击时毙。救之既无术。随之又
岂肯。所以近日退院 (第 0683b 页)
。足以激扬铿锵。而眼明心公。无丝毫隔碍。故取
二千馀年佛心祖髓。向笔尖上。流注真常。作未来金
镜。虽 程婴
杵臼之用心。不是过也。读是编者。循年核
实。举法知时。千秋文献足徵。一会灵山未散。从此人
登般若之航 (第 0062c 页)
而详言之者也。宁使我得罪
于先达。获谤于后来。而必欲使汝曹闻之。于佛法
中。与救鸽饲虎等。于世法中。 程婴公
孙杵臼贯高
田光之用心也。乌乎资哉(顗保宁玑嗣)

祥符荫曰。寂音尊者。岂是欲以语言名世。然以罹 (第 023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