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中豪
右争施弹帕净巾澡豆以资浴事。上禳祷
多遣使臣往加供施。必称心愿焉。
*** 唐洛京智慧传 释智慧 者。梵名般刺若也。姓憍答摩氏。北
天竺迦毕试国人。颖悟天资。七岁发心。违侍
二亲归依三宝。时从大德调 (第 0716a 页)
右争施弹帕净巾澡豆以资浴事。上禳祷
多遣使臣往加供施。必称心愿焉。
*** 唐洛京智慧传 释智慧 者。梵名般刺若也。姓憍答摩氏。北
天竺迦毕试国人。颖悟天资。七岁发心。违侍
二亲归依三宝。时从大德调 (第 0716a 页)
解脱。 释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则曰。进修曰成。毁谤为破。佛知诸法本空。了无成坏。
故皆名涅槃。 释智慧 .愚痴。通为般若。则曰。智慧者。
巳悟之性。愚痴者。未悟之性。究其本源。同一佛性。故 (第 0422c 页)
则曰。进修曰成。毁谤为破。佛知诸法本空。了无成坏。
故皆名涅槃。 释智慧 .愚痴。通为般若。则曰。智慧者。
巳悟之性。愚痴者。未悟之性。究其本源。同一佛性。故 (第 0422c 页)
他利品广说。
二释善根成就。谓即前姓习二种种姓成
就能生众行名善根成就。即是依信就善
根性离诸恶。三 释智慧 成就。谓即前善根中
偏举智慧。由依智慧解脱烦恼。言能解善说
恶说者。是其闻慧。下文有两师别配。景云。 (第 0521a 页)
二释善根成就。谓即前姓习二种种姓成
就能生众行名善根成就。即是依信就善
根性离诸恶。三 释智慧 成就。谓即前善根中
偏举智慧。由依智慧解脱烦恼。言能解善说
恶说者。是其闻慧。下文有两师别配。景云。 (第 0521a 页)
列。】
「
论现行过失至住恶不舍。」
【演曰三释文中分
六一释现行过失二释意乐过失三释加行过失四 释智慧 过失五释寻伺过失六释依止过失此初也。】
「论意乐过失至最为下劣。」
【演曰二释意乐过失。】
「论 (第 0122a 页)
加行过失至精进慢缓。」
【演曰三释加行过失。】
「论智慧过失至心不寂定。」
【演曰四 释智慧 过失。】
「论寻伺过失至其心错乱。」
【演曰五释寻伺过失。】
「论依止过失至俱生小慧。」
【演曰 (第 0122a 页)
「
论现行过失至住恶不舍。」
【演曰三释文中分
六一释现行过失二释意乐过失三释加行过失四 释智慧 过失五释寻伺过失六释依止过失此初也。】
「论意乐过失至最为下劣。」
【演曰二释意乐过失。】
「论 (第 0122a 页)
加行过失至精进慢缓。」
【演曰三释加行过失。】
「论智慧过失至心不寂定。」
【演曰四 释智慧 过失。】
「论寻伺过失至其心错乱。」
【演曰五释寻伺过失。】
「论依止过失至俱生小慧。」
【演曰 (第 0122a 页)
殊及金刚手。似即观彼
经以成行法。故入仪轨中。
一心奉请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拜观同上)
元土蕃沙门 释智慧 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
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
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 (第 0934a 页)
经以成行法。故入仪轨中。
一心奉请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拜观同上)
元土蕃沙门 释智慧 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
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
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 (第 0934a 页)
唐佛授记寺翻经沙门释慧智译。
一心奉请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拜观同上)
元甘泉马蹄山沙门 释智慧 译。
一心奉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拜观同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心奉请百千 (第 0997b 页)
一心奉请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拜观同上)
元甘泉马蹄山沙门 释智慧 译。
一心奉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拜观同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心奉请百千 (第 0997b 页)
观彼经以成行法,故仍从汇目,入仪轨中。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南思北澄)
元土藩沙门 释智慧 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 (第 0050a 页)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南思北澄)
元土藩沙门 释智慧 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 (第 0050a 页)
授记寺翻经沙门释慧智译
*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十三行) (南思北澄)
元甘泉马蹄山沙门 释智慧 译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三纸馀四十偈) (南竟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此 (第 0155a 页)
*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十三行) (南思北澄)
元甘泉马蹄山沙门 释智慧 译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三纸馀四十偈) (南竟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此 (第 0155a 页)
卷尊者摩咥利制吒造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 大唐天后代佛授记 沙门 释智慧 译(出大周录)
拾遗编入
单本
上十二集十六卷同帙。
* 无明罗刹集一卷(亦名无明罗刹经或二卷) (第 0957b 页)
新编入录
单本
*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 大唐天后代佛授记 沙门 释智慧 译(出大周录)
拾遗编入
单本
上十二集十六卷同帙。
* 无明罗刹集一卷(亦名无明罗刹经或二卷) (第 0957b 页)
第一第七
是阿含甚深。第二行馀。皆是證甚深也。
言况佛智慧非甚深哉者。谓上来八甚深。但释慧门。
不 释智慧。 慧门尚自甚深。况佛智慧。二乘岂能测度
者哉。
言上叹所證所说法者。法妙是所證。如来是能證。法
是所 (第 0540b 页)
是阿含甚深。第二行馀。皆是證甚深也。
言况佛智慧非甚深哉者。谓上来八甚深。但释慧门。
不 释智慧。 慧门尚自甚深。况佛智慧。二乘岂能测度
者哉。
言上叹所證所说法者。法妙是所證。如来是能證。法
是所 (第 0540b 页)
大乘无别部,释=只【甲】释释一佛说无有二经,只应从
论八,云何得自意量度?有释:阿含八种甚
深亦通 释智慧。 义虽可尔,然释论文八种甚
深通释二者,违于论说,如文可知。
问:
论云
已生惊怖者令断惊怖,为利益 (第 0865c 页)
论八,云何得自意量度?有释:阿含八种甚
深亦通 释智慧。 义虽可尔,然释论文八种甚
深通释二者,违于论说,如文可知。
问:
论云
已生惊怖者令断惊怖,为利益 (第 0865c 页)
名。即经智慧增上智导前悲所以
先辨。二细行苦下论释名。细智现前故名为
生。三谓若了下疏反释论。四文论 释智慧。 别释二字。皆先举论。此约下疏释。五复是
一门下双结智慧。以智慧名有通有别。通
谓分别名慧。决断名智 (第 0456a 页)
先辨。二细行苦下论释名。细智现前故名为
生。三谓若了下疏反释论。四文论 释智慧。 别释二字。皆先举论。此约下疏释。五复是
一门下双结智慧。以智慧名有通有别。通
谓分别名慧。决断名智 (第 0456a 页)
佛故。四得如说行同本誓故。五学
佛十力智已成故。第二此菩萨成就下。依章
别释。从后倒释即分五段。第一 释智慧 成
就。文中三。初显所成十力。言时非时者。垢
净之时不同。化不化时别故。次而不舍下得
果不舍因。后何 (第 0672a 页)
佛十力智已成故。第二此菩萨成就下。依章
别释。从后倒释即分五段。第一 释智慧 成
就。文中三。初显所成十力。言时非时者。垢
净之时不同。化不化时别故。次而不舍下得
果不舍因。后何 (第 0672a 页)
三千即理观观色等变造十界即事
观先辈或约外色生灭例心四运或约大经琉璃
光菩萨非青现青等文殊云此光即是 智慧大师
谓是有分别色或云推过在心今谓内心约四运
推检者只缘此心但起虑想无色质可见故须推
之若外境色法摐然在目 (第 0440c 页)
观先辈或约外色生灭例心四运或约大经琉璃
光菩萨非青现青等文殊云此光即是 智慧大师
谓是有分别色或云推过在心今谓内心约四运
推检者只缘此心但起虑想无色质可见故须推
之若外境色法摐然在目 (第 0440c 页)
油尽灯亦随
灭。馀文相现。准即可知。下有二行半正道理。就中三
节。初有一行半。出定行体性。次有半行。 释智慧 行。后
有半行。释所得益。初文上半出定行体性。次半行定
用自在。复有半行。不著二边中道之相。言遍处者 …… (第 0134a 页)
退还。恒不沉没者。菩
萨在定。起大悲心。化众生故。恒行不住中道行者。乃
得涅槃。非是灭法名为涅槃。下 释智慧。 审知诸法相
者。知法达底。故云审知。诸法但是妄分别计。寻即叵
有。如幻如化。离有无相。名诸法相。菩萨 (第 0134b 页)
灭。馀文相现。准即可知。下有二行半正道理。就中三
节。初有一行半。出定行体性。次有半行。 释智慧 行。后
有半行。释所得益。初文上半出定行体性。次半行定
用自在。复有半行。不著二边中道之相。言遍处者 …… (第 0134a 页)
退还。恒不沉没者。菩
萨在定。起大悲心。化众生故。恒行不住中道行者。乃
得涅槃。非是灭法名为涅槃。下 释智慧。 审知诸法相
者。知法达底。故云审知。诸法但是妄分别计。寻即叵
有。如幻如化。离有无相。名诸法相。菩萨 (第 01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