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中觀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二十八)诏康法藏为僧 (二十九)诏嵩山惠安
禅师 (三十)义净三藏自西土回 (三十一)敛
僧钱铸佛像(论) (三十二)诏贤首法藏讲新
经 (三十三)铸像成百僚礼祀
(三十四)中宗 (三十五) 房融 润文译楞严 (三十六)
诏六祖不起 (三十七)大通神秀禅师(张说作记) (三
十八)神僧万回法云公( (第 0480c 页)
禅师 (三十)义净三藏自西土回 (三十一)敛
僧钱铸佛像(论) (三十二)诏贤首法藏讲新
经 (三十三)铸像成百僚礼祀
(三十四)中宗 (三十五) 房融 润文译楞严 (三十六)
诏六祖不起 (三十七)大通神秀禅师(张说作记) (三
十八)神僧万回法云公( (第 0480c 页)
为玄元皇帝。景隆四年韦
后安乐公主。于饼中进毒上崩。寿五十五。奉相王旦即位)。
(三十五) 正月流 房融 于高州。夏四月融。于广
州遇梵僧般刺密谛赍楞严梵夹至。刺史
请就制止道场宣译。融笔授。及译经十卷
毕 (第 0585c 页)
后安乐公主。于饼中进毒上崩。寿五十五。奉相王旦即位)。
(三十五) 正月流 房融 于高州。夏四月融。于广
州遇梵僧般刺密谛赍楞严梵夹至。刺史
请就制止道场宣译。融笔授。及译经十卷
毕 (第 0585c 页)
释迦
以文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
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首楞严。则委曲
精尽胜妙独出。以 房融 笔授故也。柳子厚
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长老重辨师。儒释兼
通道 (第 0620c 页)
以文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
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首楞严。则委曲
精尽胜妙独出。以 房融 笔授故也。柳子厚
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长老重辨师。儒释兼
通道 (第 0620c 页)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释迦稍讹。正云铄祛。此曰
云峰)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清河 房融 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
寺沙门怀迪證译。量翻传事毕。会本国王怒
其擅出经本遣人追摄。泛舶西归。后因南 (第 0718c 页)
云峰)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清河 房融 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
寺沙门怀迪證译。量翻传事毕。会本国王怒
其擅出经本遣人追摄。泛舶西归。后因南 (第 0718c 页)
人为天竺人耶。盍穷其始末乎。是知若用
外书须招此谤。如童寿译法华。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今观 房融 润文于楞
严。僧肇徵引而造论。宜当此诮焉。苟参鄙
俚之辞。曷异屠沽之谱。然则糅书勿如无
书。与其典也 (第 0724b 页)
外书须招此谤。如童寿译法华。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今观 房融 润文于楞
严。僧肇徵引而造论。宜当此诮焉。苟参鄙
俚之辞。曷异屠沽之谱。然则糅书勿如无
书。与其典也 (第 0724b 页)
。是
年至广州居制止道场。五月于灌顶部中诵
出一品。名楞严经。弥伽烁法此云云峰。译成
一部十卷。宰相 房融 笔受。融时贬流高州。因
得以寓于译所。沙门怀迪證译。传经事毕。朝
廷责以私译。蜜谛遂泛舶携梵夹归天 (第 0822c 页)
年至广州居制止道场。五月于灌顶部中诵
出一品。名楞严经。弥伽烁法此云云峰。译成
一部十卷。宰相 房融 笔受。融时贬流高州。因
得以寓于译所。沙门怀迪證译。传经事毕。朝
廷责以私译。蜜谛遂泛舶携梵夹归天 (第 0822c 页)
又题其后曰。释迦以文设教。其译于中国。
必托于儒之能言者。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
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 房融 笔受故也。柳
宗元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
古今。自唐以来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
简正如 (第 0879a 页)
必托于儒之能言者。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
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 房融 笔受故也。柳
宗元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
古今。自唐以来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
简正如 (第 0879a 页)
。谓滥同儒道之理。赞宁者。即宋初时僧。
作高僧传三十卷。彼传第三译经科谓云。若用外书
须招彼谤。今观 房融 润文于楞严。僧肇徵引而造论。
宜当此诮等。评曰。 (第 0326c 页)
房融 文士。不当用书而润经。肇公
通人。何妨徵引而作论。以经是佛言。论是自语也。慧
达者。即陈朝僧。尝序此 (第 0326c 页)
作高僧传三十卷。彼传第三译经科谓云。若用外书
须招彼谤。今观 房融 润文于楞严。僧肇徵引而造论。
宜当此诮等。评曰。 (第 0326c 页)
房融 文士。不当用书而润经。肇公
通人。何妨徵引而作论。以经是佛言。论是自语也。慧
达者。即陈朝僧。尝序此 (第 0326c 页)
八还七
处之灵章绕四大六根之命脉所以楞严末转鸿福
匪翻既远那烂之藏更新般刺之愿显音轮于庆喜
壮华笔于 房融 狮乳未乾拟献玻璃之盏牛血不溅
合任庖丁之刀欲全备行之头陀应探发光之海印
讵依满腹之偃鼠而肯饱瑶池宁效 (第 0529c 页)
处之灵章绕四大六根之命脉所以楞严末转鸿福
匪翻既远那烂之藏更新般刺之愿显音轮于庆喜
壮华笔于 房融 狮乳未乾拟献玻璃之盏牛血不溅
合任庖丁之刀欲全备行之头陀应探发光之海印
讵依满腹之偃鼠而肯饱瑶池宁效 (第 0529c 页)
始命僧以官。唐以不空。为开府仪同三司试
鸿胪卿。亦加朝散大夫。笔受以朝臣为之○佛陀多
罗。译圆觉经。 房融 为笔受。楞严经。亦融为也。宋太宗。
雍熙四年。法贤。加试光禄卿。阶朝散大夫。法天。累试
鸿胪卿。加朝 (第 0219b 页)
鸿胪卿。亦加朝散大夫。笔受以朝臣为之○佛陀多
罗。译圆觉经。 房融 为笔受。楞严经。亦融为也。宋太宗。
雍熙四年。法贤。加试光禄卿。阶朝散大夫。法天。累试
鸿胪卿。加朝 (第 0219b 页)
后。传位太子○中宗即位○太后
徙居上阳宫。帝帅百官。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
帝。复国号曰唐○流宰相 房融 于高州○四月。中宗
降御札。召曹溪六祖入京。其辞曰。朕请安秀二师。宫
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 …… (第 0093a 页)
止道场居止。五月二十三日。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
名楞严经。弥伽烁祛(此云云峰)。译成一部十卷。宰相 房融
笔受。沙门怀迪。證译。传经事毕。密帝乃汎舶西归(出译
经图记。一云融遇密帝赍楞严梵夹至。乃请之宣译。 (第 0093b 页)
徙居上阳宫。帝帅百官。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
帝。复国号曰唐○流宰相 房融 于高州○四月。中宗
降御札。召曹溪六祖入京。其辞曰。朕请安秀二师。宫
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 …… (第 0093a 页)
止道场居止。五月二十三日。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
名楞严经。弥伽烁祛(此云云峰)。译成一部十卷。宰相 房融
笔受。沙门怀迪。證译。传经事毕。密帝乃汎舶西归(出译
经图记。一云融遇密帝赍楞严梵夹至。乃请之宣译。 (第 0093b 页)
二年。实叉难陀新译华严经八十卷。越三
载。召贤首国师法藏讲之。
中宗神龙三年。诏天下童行试经。故相 房融 在海南
笔受天竺沙门般刺蜜谛首楞严经。菩提流志译大
宝积经。景龙元年制七圣忌辰。设斋行香。睿宗景云 (第 0311b 页)
载。召贤首国师法藏讲之。
中宗神龙三年。诏天下童行试经。故相 房融 在海南
笔受天竺沙门般刺蜜谛首楞严经。菩提流志译大
宝积经。景龙元年制七圣忌辰。设斋行香。睿宗景云 (第 0311b 页)
昔居房部。祈念药师如来。遂蒙降祉。
因命师译药师七佛经。上自笔受。师译经
凡五十六部○中书门下平章事 房融 贬高
州。至南海遇印度沙门般刺密谛。遂止制
止寺。译大佛顶首楞严经。融为笔受○九
月祀明堂大赦。诏曰 (第 0371b 页)
因命师译药师七佛经。上自笔受。师译经
凡五十六部○中书门下平章事 房融 贬高
州。至南海遇印度沙门般刺密谛。遂止制
止寺。译大佛顶首楞严经。融为笔受○九
月祀明堂大赦。诏曰 (第 0371b 页)
曰。释迦以
文设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
者。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
尽胜妙独出。以 房融 笔授故也。柳子厚南
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重辩师谓。自唐以来
颂 (第 0418a 页)
文设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
者。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
尽胜妙独出。以 房融 笔授故也。柳子厚南
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重辩师谓。自唐以来
颂 (第 0418a 页)
咒。敕不避国讳○武
后。遣使往于阗国迎实叉难陀。至东都。重
译华严经八十卷(此第二次译)○中宗。宰相 房融
至南海。遇般刺密谛译首楞严经。融亲笔
受○诏义净三藏译药师七佛经。上亲笔受
○诏菩提流志。于佛光殿译 (第 0465b 页)
后。遣使往于阗国迎实叉难陀。至东都。重
译华严经八十卷(此第二次译)○中宗。宰相 房融
至南海。遇般刺密谛译首楞严经。融亲笔
受○诏义净三藏译药师七佛经。上亲笔受
○诏菩提流志。于佛光殿译 (第 0465b 页)
元年正月。大臣张柬之.桓彦范等五王以兵诛
奸臣。复皇太子于位。是为中宗皇帝。徙则天于上阳
宫。流宰相 房融 于高州。夏四月。融于广州遇梵僧般
剌蜜谛赍楞严梵夹至。剌史请就制上道场宣译。融
笔授。及译经十卷毕。 (第 0179b 页)
奸臣。复皇太子于位。是为中宗皇帝。徙则天于上阳
宫。流宰相 房融 于高州。夏四月。融于广州遇梵僧般
剌蜜谛赍楞严梵夹至。剌史请就制上道场宣译。融
笔授。及译经十卷毕。 (第 0179b 页)
。释迦以文教。
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然复传远。故大乘
诸经至。首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以 房融 笔授
故也。柳子厚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
古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长老重辨师儒释兼通道学 (第 0215c 页)
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然复传远。故大乘
诸经至。首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以 房融 笔授
故也。柳子厚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
古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长老重辨师儒释兼通道学 (第 0215c 页)
轼题
其后曰。释迦以文设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
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 房融 笔
受故也。柳宗元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自唐以来。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简正 (第 0460a 页)
其后曰。释迦以文设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
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 房融 笔
受故也。柳宗元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自唐以来。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简正 (第 0460a 页)
沙门般刺
蜜帝译至广州制止寺。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
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河 房融 笔授。
凡一经必作三分,序正分流通分,
如线贯华,故谓之线经,虽有智人,亦不能添减其
一言一句。晦庵 (第 0335c 页)
蜜帝译至广州制止寺。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
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河 房融 笔授。
凡一经必作三分,序正分流通分,
如线贯华,故谓之线经,虽有智人,亦不能添减其
一言一句。晦庵 (第 0335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