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一斗百倍得胜他
 若能归信一切僧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人
 若能思惟法 性空
 能胜于彼十六分」
#+END_VERSE


又杂宝藏经云。昔有一婢。禀性廉谨。常为主
人典𪍑麦 (第 0724a 页)
 不如一明月」
#+END_VERSE


若诸凡夫造其罪福。不解因果善恶无性。是
为迷事取性。常系三有。故智度论云。譬如
蝇无处不著。唯不著火焰。众生爱著亦复如

是。是善不善法中皆著。乃至非想亦著。唯
不著般若波罗蜜 性空
大火。以此證知。无善
恶性常轮五道。即当无佛性众生也。此略明
凡夫罪福二行迷事取性。所依经论竟。 (第 0824a 页)

合有十种。此依毗昙略释如是。若依成论十
使烦恼皆有取性。悉通达理。谓迷四谛无性
之空。故总观谛无 性空
时。断重取性名为见
道。后断细时名为修道。此名十使迷理不同
也。 (第 0836c 页)
者念十方佛无量功德神通智慧。欲加护
我慈哀我苦赐我除罪清净良药。是为翻破
念恶知识心也。

十者观罪 性空。
罪从心生。心若可得罪不可 …… (第 0915c 页)
常自有。但有名
字。名之为心。但有名字。名为罪福。如是名
字。名字即空。还源反本毕竟清净。是为观
性空
翻破无明颠倒执著心也。若无明灭
故诸行灭。诸行灭故生死灭。是为十二因缘
大树坏。亦名苦集子果两缚脱。 (第 0916a 页)

下敷尼师檀。跏趺而坐。于初夜中伏灭五
盖。中夜眠息。后夜端坐。高声作呗。时诸仙
人闻作呗声。寤解 性空
證不还果。见法欢喜。
诣沙门所头面作礼。请祈沙门受三归依。于
佛法中求欲出家。尔时僧护即度仙人。如法 (第 0966b 页)
一是人四依。即是四依开士。谓从初贤至于
极圣。人资无漏。法体 性空。
据此依承圣无邪
倒。二是行四依。即是乞食著粪扫衣。头陀兰
若树下而坐。三是法四依。如下具述。立此三 (第 1013b 页)
汝之信力为因。
托诸所化为缘。是则佛从缘起而法亦从缘起。于法
性中法即佛。而佛即法也。第不审果了此法 性空
乎。
性不空乎。若言 (第 0475a 页)
性空。
则现见佛之相好庄严。毕竟 …… (第 0475a 页)
布。四十二位之森严。不欠
一字。法华之三周授记。忏法之诸佛洪名。不少一人。
灿然满目。焕乎全彰。谓之 性空
无物可乎。若言其性
不空。方其缘之聚也。则纸自纸。墨自墨。金自金。而香
自香。如是纸墨。皆为世谛流布 (第 0475b 页)
也。汝谛思之。

** 示等愚侍者

自心念佛。念佛念心。心佛无二。念念不住。能念不立。
所念性空。 性空
寂灭。能所两忘。是名即心成自性佛。
一念遗失。便堕魔业。

** 示玄津壑公

公受业净慈。乃永明禅 (第 0506b 页)
妙行。利他谓
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
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 性空。
是谓
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从上佛祖。未有不由二行。
得出生死者。是以释迦世尊。历劫勤修难行苦行 (第 0511b 页)
行。讵非枵腹以待王膳。
望济其饥乎。所谓有为虽伪。弃之则功行不成。无为
虽真。拟之则圣果难克。苟能达 性空
而建万行。可谓
理事双修。真妄一契者也。又何以建立为事行哉。若
果禅人。居然一俗士也。中年挈妻子。同 (第 0642c 页)
心印。盖不出此六法。总
之不离一心。若迷此心。则有生死无常之苦。若悟此
心。则了无我。无我则达性空。 性空
则生死亦空。殆非
离此心外。别有妙法。而为真空也。从前有志向禅者
多。槩从心外觅玄妙。于世外求真宗。 (第 0695a 页)
。众生界空。其痴无用。

又。

我观大士。如月在空。凡有水处。皆现其中。不择净秽。
原无彼此。以水 性空。
故无尘滓。众生心水。亦复如是。
故有求者。应念即至。以有众水。如月普照。以有众生。
见大士妙。 (第 0705b 页)
。居士了此。则今日正受寂灭
乐时。此则悲居士者。皆生灭见也。

** 为达师茶毗举火文

性火真空。 性空
真火。狭路相逢。定没处躲。恭惟紫柏
尊者。达观大和尚。偶来人世。误落尘寰。赤力力脱尽
娘生布衫。光烁 (第 0761c 页)
依他。今从所无门说。故言了所执空知依
他有。此却解也。又无分别智。若不先达所
性空
真如妙理。其后得智终不实知依他
为有。显无分别智證二性也。

问既要知真方了事俗。为俱为后。

论。 …… (第 0547b 页)
。性实而谛假。如次三
性。新中边同。

论。空有三者至为自性故。

述曰。初空可解。
正是空行。二异 性空。
此即有为有体之法。与
计所执体性不同。异于彼无。无无性故说
之为空。体实非空缘之为空。空无所执。
(第 0551c 页)
性空。
二空所显为自性故。此三皆是
空行所行故名空行。显扬十五云。一无体空。
二远离空。三除遣空。言远离者。 (第 0551c 页)
子上胜。

**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

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
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 性空。
坦然不怖于生死。长
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
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 …… (第 0028b 页)
常童。祖问
曰。子何姓。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祖曰。是何姓。答曰。
是佛性。祖曰。汝无姓邪。答曰。 性空。
故无。祖默识其法
器。即俾侍者至其母所。乞令出家。母以宿缘故。殊无
难色。遂舍为弟子。以至付法传衣。 (第 0045a 页)
水还平。更欲前途说。恐畏后心惊。无念大兽吼。 性空
下霜雹。星散秽草摧。纵横飞鸟落。五道定纷纶。四魔
不前却。既如猛火燎。还如利剑斫。问曰。赖觉知万法。 …… (第 0049a 页)
观推穷心。知
心亦假名。会道亦如此。到头亦只宁。达性禅师问。禅
师至妙至微。真妄双泯。佛道两亡。修行 性空。
名相不
实。世界如幻。一切假名。作此解时。不可断绝众生善
恶二根。师曰。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穷心若有 (第 0060a 页)
偈曰。八十年来辨西东。如今不
要白头翁。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无来
无生兼无住。了却本来自 性空。
偈毕。俨然告寂。󰢍于
正堂垂二十载。为山泉淹没。门人发塔。见全身水中
而浮。闽王闻之。遣使舁入府庭 (第 0084a 页)
甲不道和尚在这里。师曰。汝道老僧在甚么
处。僧竖起一指。师曰。早是谤老僧也。

**** 潭州石霜山 性空禅师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绳。出得此人。即答汝西
来意。僧曰。近日湖南畅 (第 0090b 页)
。侍者善觉。子上胜。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佛不见佛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 性空。
坦然不
怖于生死。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
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
清净城。 (第 0483c 页)
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
善。空界尽而无穷。语其定也。冥一心于无
心。即万动而常寂。海湛真智光含 性空。

罗法身影落心水。圆音非叩而长演。果海
离念而心传。万行忘照而齐修。渐顿无得
而双入。虽四心广被八 (第 06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