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不然有罚。
师当念之。昭曰当先后之何必俱邪。昭令备馔且促
装曰吾行矣。停箸而化。(僧宝传)

真人 张平叔。
雅好清虚。在丹丘之廛遇顶汝贫子。出
龙马所负之数。遂领厥旨。久之功成且曰吾形虽固
而本觉之性曾未之究 …… (第 0012a 页)
一。若立一尘即成渗漏。此不可
言传之妙。晓得金刚圆觉二经则金丹之义自明。何
必分别老释之异同哉。则知 平叔
乃求出离生死之
法必归仗于佛为究竟尔。(群仙珠玉)

真人吕洞宾。河阳满故人。生于唐天宝间。世为显官 (第 0012a 页)
丹法传之石泰。泰以传薜道源。皆于
丹道有成。

述曰。学仙之流已执所得。知佛道为
究竟者不多有也。如 张平叔
明佛性。
吕洞宾悟禅理。时一见耳。今世道流不
知学。谓仙为阳魂。释为阴鬼。著此
说以误后人。皆不知佛 (第 0417a 页)
芳林园。赐号养素先生。蓝
师刘海蟾○何仙姑逢洞宾(云云)。焦浚明
见仙姑。姑言受金枉杀事○神宗天台 张平叔
遇异人得金丹之诀。著悟真篇。
传于世。读雪窦祖英集顿明心地。后坐
化。焚之得舍利千百。平叔传丹法于石 (第 0460a 页)
居士传二十三 张平叔
(第 0223b 页)
张平叔。
初名伯端。后改名用诚。号紫阳。天台人也。熙
宁中游蜀。遇刘海蟾授以丹法。久之洞彻法源。作悟
真内外篇 …… (第 0223b 页)
碧。至淳熙中尝一还家。踞上席与
家人语化后事甚悉。时其孙不在。及归则巳远去矣。
其弟子有王邦叔者。从 平叔
九年。不知入道之要。一
日至罗浮观。 (第 0224a 页)
平叔
问曰。子从我久矣。而不求道何也。
曰非敢然也。自揣愚昧。恐无分耳。 (第 0224a 页)
平叔
曰。噫。道在我
心。人人有之。贤者不加多。愚者不加少。如子言。是自
蔽其明也。可哀也哉。邦叔涕泗交颐 (第 0224a 页)
。拜不能起。 平叔
曰。子姑退而深思之。有所觉急来告我。邦叔辞去。入
室静思。至夜。 (第 0224a 页)
平叔
往省之。邦叔启户出。 (第 0224a 页)
平叔
笑曰。吾
一寻汝便见头面。汝固有之物寻之不得。何也。遂灭
所执烛而去。邦叔大窘。坐至五更大悟。通体汗 (第 0224a 页)
流。待
旦呈颂曰。月照长江风浪息。鱼龙遁迹水天平。个中
谁唱真仙子。声满虚空万籁清。 平叔
览之问曰。谁唱
谁听。邦叔再颂曰。莫问谁。莫问谁。一声高了一声低。
阿谁唱。阿谁听。横竖大千说不尽。 (第 0224a 页)
先生有意度迷津。
急撞灵台安宝镜。镜明澄静万缘空。百万丝条处处
通。斗转星移人睡定。觉来红日正当中。 平叔
遂出金
丹图授之。止于罗浮。后三十年坐逝(天台志.悟真篇.青华秘文)

知归子曰。世之学仙者往往执 (第 0224a 页)
孟子曰所存者神周子曰神应故妙在道家亦有
然者道德经曰元神南华经曰至道之精抱神以
静魏伯阳曰真人潜深渊 张平叔
曰婴儿入圣机
皆此物也类而徵之鼎湖乘龙乘此也辽东化鹤
者化此也嵩山面壁者面此也华山熟睡者睡此
也天地 (第 08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