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公远来。有何事。杲趋前
云。泐潭和尚示寂。茶毗。眼睛牙齿。数珠不坏。舍利无
数。山中耆宿。皆欲得相公 大手笔。
作塔铭。激励后学。
得得远来。冒渎钧听。公云。今有一问。若道得。即做塔
铭。遂问。闻准老。眼睛不坏。 (第 0139b 页)
问上座。此来有何事。杲起禀曰。泐潭和尚示寂。茶
毗。睛.齿.数珠不坏。舍利盈溢。山中耆宿皆愿得相公 大手笔
为作塔铭。激砺后学。得得远来。[曰/月]渎钧听。公
曰。某被罪于此。未尝为人作文字。今有一问问上座。 (第 0429c 页)
无数。山中耆宿皆欲得相公 大手笔
作塔铭
激励后学。得得远来冒渎钧听。无尽曰。被罪
在此。不曾为人作文字。今有一问问公。若
道得即做塔 (第 0947b 页)
复问远来有何事师趋前曰泐潭准和尚示寂茶
毗目睛牙齿数珠俱不坏舍利无数山中耆旧皆
欲相公 大手笔
作塔铭激励后学特特远来冒渎
钧严公曰被罪于兹未尝为人做文字今有一问
问上人若道得即做若道不得与钱五贯 (第 0795a 页)
由。

开堂。判府延康度疏与师。师接了云。断尽现
成公案。掷地金声。发明古刹家风。耀天光彩。
出自 大手笔。
显示最上乘。正欲四海普闻。便
请僧正宣过。 (第 0739b 页)
重宣过。

开堂。判府延康度疏与师。师接了云。断尽现成公案。
掷地金声。发明古刹家风。耀天光彩。出自 大手笔。

示最上乘。正欲四海普闻。便请僧正宣过。

到南康军开堂。于知府手中接得疏示众云。见么。当
阳显示 (第 0185a 页)
大时宗匠道冲德备嘉言懿行揆焉
能详述𣊡扬于天下使仝事之人知师之所造乎揆
惧湮没乃不过状其人所共见俟 大手笔
为师作塔
铭者有所考。

住夔州开县宝峰法侄明揆谨状 (第 0019c 页)
受者非盲拳
嘲风弄月之间极得意忘言之妙方今门庭四出坛
坫丛开提唱若西来者指不多屈矣录中奥旨赖有
钜公 大手笔
彻底掀翻何难使日星之在天江河之
行地即欲向此外赘只字亦奚以为余不文不得巳
而扬声止响尾之续不犹愈于顶 (第 0581b 页)


承贵役远送碑石座不到山僧询得来路甚远且无
损坏及细观文色光润其体坚固山僧不觉眉尖鼓
舞可以传二 大手笔
也此不惟祖庭增辉诚千万古
不磨之迹若非大护法全体妙用安能成就其速乎
不尽馀情谨此附谢。



昨领 (第 0805c 页)

抽身长往示寂。新蔡讣闻想备悉矣。先师与护法交
称慕逆。平生道行唯护法最为详悉。其塔上之铭非
护法 大手笔
则不能尽述也。未谙雪兆兄曾诣彼请
铭塔否。因肃函。以致遐思。附拙刻二种。里言二律。
恃在知爱。敢陈刍 (第 0270a 页)
。远来有何事缘。师趣前曰。湛堂和
尚示寂茶毗。眼睛牙齿。数珠不坏。得舍利无数。山
门耆宿。皆欲得相公 大手笔
作塔铭。激厉后学。特
地远来。冒渎钧听。无尽曰。被罪在此。不曾为人作
文字。今有一问。若道得。即作塔 (第 0457b 页)
问。远来有何事缘。师趋前曰。湛堂
和尚示寂茶毗。眼睛牙齿。数珠不坏。得舍利无数。
山门耆宿皆欲得相公 大手笔
作塔铭。激厉后学。 (第 0505b 页)
又问。远来有何事缘。
师趋前曰。湛堂和尚示寂。茶毗眼睛牙齿数珠不
坏。得舍利无数。山门耆宿皆欲得相公 大手笔

塔铭。激励后学。特地远来。[曰/月]渎钧听。公曰被罪在
此。不曾为人作文字。今有一问。若道得即作 (第 0686b 页)
表彰乎拟于西方丈建塔将必请
塔铭海内大老独有憨大师深服老祖曾有突出大
好山千里遥相见之赞足以表扬此外 大手笔
唯周
海门焦弱侯曾金简吴观我诸公可能为之不则公
且立片石于塔前人问但曰此老和尚塔铭也或曰
如何无文字 (第 0683a 页)
记之乎日无可取也以此鞋是达磨所
遗遮一只于熊耳山定林寺深恐此土人以为西天
所遗者为诧异窃去而作怪故求 大手笔
记之以防
闲也杖人曰何于今乃求记而防闲之乎正以今时
事穷故也昔老达磨无端得得而来自谓不立文字
教外别 (第 0726a 页)
不能纪非 大手笔
无能彰也幢师在彼蒙许揄扬不
肖辈稽首下风矣恨羁以院事未能踵门容日躬忏
不尽欲言。



日者山中种 (第 0563b 页)
谷不敢当谷
入山奠师众亦以为言乃不能辞然师耆德伟望为
天下大宗匠嘉言懿行非毫楮可罄敬稽首述其概
以俟 大手笔
为师著塔铭庶有所考云尔。

* 全身塔铭
四明弟子徐之垣撰

吾郡天童开山晋义兴间历唐宋入我
国朝盛 …… (第 0071b 页)
不投有倡必应味其论如出一口
考其行亦同一辙者则费隐禅师一人而巳此非余
之言夫人而能言之也天童之塔别有 大手笔
铭之
故兹不具述述其概为金粟志若此或曰禅林真秋
晚耶何其多诤也曰不然佛亦如是耳不有摧伏何
称世雄师之 (第 0073c 页)
惧檀越宜深谢之勿使诸方作笑柄也倘若私有
损益将来参差纷乱定无了日矣又古鉴弟欲于如
庵造先师之衣钵塔乞 大手笔
发辉先师刱立并纪
先后檀施及承续住持以垂不朽此法门公举也何
得有交代萧然承续烦苦之说又不得不为檀越悉 …… (第 0249b 页)
古法弟独不思刱守艰难反有凋落之语
何欺昧之甚耶如庵乃先师发迹之地师翁书额永
为十方法席非子孙独居之处 大手笔
自能不吝毫
端三昧阐发慧泽渊源定不以沤泡变其泾渭也临
楮瞻切之至。

** 与子蓉朱居士

屡候不得 (第 0249c 页)
难以数计于康熙辛亥年十二
月二十七日,护法绅士暨合寺大众奉师全身树塔
于寺之西,塔上一片石将乞 当代 大手笔
铭之以
垂不朽。而监院从闻侍者法章等,念师悟由虽表道
行未详,复念余与师同门最契,远走海澨属余述行 (第 0273a 页)

先师生平之行履本末。惟门下悉之甚详耳。去岁孟
冬。曾通诸嗣法弟昆合上公书。并王孝廉行状来。仰
大手笔
垂留一碣。庶几。先师为人端的处昭昭然。
不为末世所磨灭。法门幸甚。某等亦幸甚。迨四月望
后。续灯侍师 …… (第 0163c 页)
高明。早巳了辨。不须山野
再悉数也。但缘先师塔上之铭。旧冬嗣法诸弟昆等
同具公书。敦请四明徐心韦翁之 大手笔。
兹见来稿。
不列的传法嗣十一人名。但云某某若干人。则吾十
一人尽同夫巳氏。而凡受代付者皆可冒昧承当。 (第 016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