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可得。
曰。如何是不坐如来座。师曰。抱头石女归来晚。祇园
会里没踪由。师往游[(束*束)/火]道。避 昭宗
蒙尘之乱。以汉开
运丙午冬。鸣犍槌集僧。嘱累入方丈。东向右胁而化。
谥净悟禅师。

**** 邓州中 (第 0135b 页)
禅源诠序(九)诏迎佛骨(史赞附)

(十)僖宗(十一)夹山善会禅师(十二)岩头全豁
禅师

(十三) 昭宗(此下十三处霸)(十四)
仰山惠寂禅师(十五)
赵州从谂禅师(十六)云居道膺禅师

(十七)五代(十八)梁太祖朱温(十九)雪峰 (第 0481c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六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
持华亭念常集

西晋

(一) 雷氏曰(宣 景文
武惠怀悯帝西晋四主五十二年)

高祖宣帝懿(姓司马氏。王金德都洛阳。字仲达。河内温人也。高阳氏之后 (第 0517b 页)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姓李氏王土德都二京)雷氏曰(神太高则中睿玄肃代德顺宪穆 景文
武宣懿僖昭哀濮亡。
唐主二十二。二百九十二年)


(戊寅) 高祖神尧皇帝渊改武德(字叔德。陇西成纪 (第 0563b 页)
以小金合进之曰。至万里即开。
帝一日发合视之。盖当归少许。及禄山乱
驾幸成都至万里桥。忽悟未几果归。 昭宗
初封吉王。而唐以 (第 0591c 页)
昭宗
而灭。故云终吉。有
里媪素供行。而媪一子坐杀人将之刑。媪
悲泣请救。行怜之。令弟子捕生物。得雉 (第 0591c 页)
。后唐追谥
清严大师。有嗣法罗山。能世其高风云。

(十三 戊申) 改文德。三月帝崩。

(己酉)  昭宗晔。
懿第七子。为君俊颖有兴复志。
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虽有智勇而不能
为。年三十八为朱全忠等弑于御幄。葬 …… (第 0647c 页)
 ○吴行密(字化源。姓杨氏。庐州合肥人。家世微贱。有膂力能举千斤。日行三百里。为
本州步健破巢功大。
昭宗
封淮南王。进封楚王。梁祖封吴王卒。是年始封。至梁祖二年。据庐州十二
年。寿五十。四子渥据淮南)
。 …… (第 0649a 页)
言亦
颇合。然举春秋宗王之作裁正唐史可也。
以之致虚名盛礼。而歆艳五代之君。不几
于枉设乎。朱全忠弑 昭宗
灭唐祚。虽王莽
刘曜之恶。不足以比之。及其有国。父父子
子。更相屠僇。不殊犬豕之死。正吾教善恶
因果 …… (第 0650a 页)
赖闲散。僖宗时为董昌偏将。以弩射死黄巢先
锋。斩首数百。巢不敢犯临安。昌以为都指挥。昌亦叛。镠以状闻 昭宗。
昭以镠为淅东招讨使。既下昌。
进封天下兵马都元帅。至梁进封吴越王。后唐庄入洛。赐玉册金印。因称吴越王 …… (第 0650b 页)
楚湖南五主五七)

蜀建(字光图。姓王氏。许州武阳人。佐唐有功。封西平王。进封蜀王。遂有鼎分之志。 昭宗
遇弑。少
帝禅梁。举哭哀恸。文武劝进。遂立成都。号蜀。十二年卒。寿七十二。改武成)
○雷氏曰
(王建前 …… (第 0651b 页)
二十四卒。弟溥又立)

闽审知(字信通。姓王氏。光州固始人。兄朝唐封福州观察。既卒。知代征伐有功。 昭宗
进封琅
琊王。至梁祖加拜为知书令。封闽王。遂立福建。十八年。寿六十四)
雷氏曰(王闽福建五主五五)。 …… (第 0651b 页)
其祖安仁。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父谦为广州牙将。破巢为
封州刺史。既卒。州人表隐代之事唐勋烈。 昭宗
封为南海王。天祐二年进封安南都护。三年封南平王。今
梁又封南海王。后贞明三年卒。寿三十八)
雷氏曰(南 (第 0651b 页)
。伊药产于此。师知朕违难至蜀
当归也。复见万里桥。曰一行之言信其神
矣。命中官焚香祝之。乃告谢也。及 昭宗

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为梁灭。终行之言。 (第 0733b 页)
江论谓之海。
胡不往请业乎。周感其开导挈囊达彼。
遇云表法师盛集穷法华慈恩大疏。日就月
将斡运深趣。 昭宗
初自江西回台越之间。
命其启发。梁乾化二年受杭州龙兴寺召开
演。黑白众恒有半千。两浙武肃王钱氏。命 …… (第 0747c 页)
十三往并
部。习法华经百法论。景福年中至河池。有
请讲因明。后于长安大庄严寺化徒数载。
乾宁三年进诗 昭宗。
赐紫袈裟。应制内殿。
本道刘仁恭者。据有北门控扼蕃汉。闻止
之名移书召归故乡。其父与师相次物故。
母 …… (第 0748b 页)
在长安。
讲罢游终南山逍遥园。是姚秦什法师译经
之地。年代寖深鞠为茂草。且曰。吾为释子
忍不兴乎。奏 昭宗
乞重修。帝允仍旧赐草
堂寺额。后请樊川净休禅伯。聚徒谈玄矣。
及在洛也讲外长诵金刚经不知纪极。昔
(第 0748c 页)
住三峰。后
就云居提唱。时唐之季钟氏。据有洪井倾
委信诚。每一延请入州。则预洁甘子堂以
礼之。乃表于 昭宗。
赐紫袈裟一副并师号
焉。都不留意。所化之徒寒暑相交。不下一
千馀众。牛头香树围绕者皆是栴檀。金翅鸟 (第 0781b 页)
。同召住千顷慈云院。训示禅
徒之外。唯俨然在定逾月。或浃旬。光启三
年前两浙武肃王钱氏。请下山供施。 昭宗

其道化赐其鹿胎衣五事。别赍紫衣。文德
六年二月忽双虹贯堂室。二鹿蹶然入寺。法
堂梁折至五月辞众。 (第 0817c 页)
近瞻礼日别盈满。喧
扰可厌。乃逃往翠屏山兰若独栖。续天台
山众列请为僧正。乃佯狂隐晦。州牧杜雄遂
昭宗
宣赐紫衣。观闻之若愁思不乐。后
无疾而终焉。

*** 唐洪州黄檗山希运传

释希运。闽人也。年及就 (第 0842b 页)
。年二十三
方升上品无作。及回本郡时州将朱褒。知
其名节钦揖愈勤。唐大顺中以城南有废大
云寺荒墌表闻 昭宗
欲重缔构。帝俞其请。
于是百工俱作。楚躬主之。施利程功不愆
于素。而讲经礼像无相夺伦。武肃王钱氏。乾 (第 0870a 页)
日设方计干谒。与语数
四。苦祈其草法。而授其五指拨镫诀。光书
体当见酋健。转腕回笔非常所知。乃西上 昭宗
诏对御榻前书。赐紫方袍。后谒华帅
韩建。荐号曰广利。自华下归故乡。谒武肃
王钱氏。以客礼延之。而性畔 (第 0898b 页)
穆宗
* 敬宗
* 文宗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昭宗
景宗曰哀宗
* 濮王

朱全忠立之。又鸩之。在位一年。曰天寿元年。本纪不载濮王一年事。 …… (第 0812b 页)
毕终得吉。安禄山反。帝幸蜀至万
里桥成都而还。僖宗崩。皇弟吉王长而贤。群
臣属望。中尉杨复恭请立其弟 寿王
杰。梁移
其祚。师言验也。开元十五年十一月八日。师
更衣端坐而逝。春秋四十五。帝哭之哀甚辍
朝三日。 …… (第 0825b 页)
年二月。帝自凤翔归京。三月不
豫。壬寅大渐。皇弟吉王保长而贤。群臣属
望。十军观军容使杨复恭请立其弟 寿王

为皇太弟。癸卯帝崩。遗制太弟杰。更名敏。即
皇帝位 王建据有西川。 (第 0844a 页)
昭宗

懿宗第七子。初封寿王。名杰。更名敏。龙纪元
年改名晔。在位十六年。寿三十八 龙纪(一)
大顺(二)景 …… (第 0844a 页)
太子。柩前即位。时年十三岁。哀帝也 钱镠
加封吴王。

** 哀帝

柷。 昭宗
第九子。在位四年。禅于梁。梁封帝为
济阴王。迁于曹州。戊辰年鸩杀济阴王于曹
州。追谥曰唐哀皇帝。号景 (第 0845c 页)
宗 一云。朱全忠
昭宗
立哀帝。逾四年使刘霸鸩哀帝。葬温
陵。立少帝濮王紃。一名继。 (第 0845c 页)
昭宗
子也。年号天
寿。朱全忠又鸩之。议以天祐四年禅位于梁
云。本纪不载濮王一年事 紃(松伦反)天祐(四) …… (第 0845c 页)
吴越王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唐僖宗
时为董昌偏将。杀退黄巢兵。昌以镠为都指
挥。董昌寻亦叛。 昭宗
以镠为浙东招讨使平
昌。进封天下兵马都元帅寻封王。至是梁开
平元年封吴越王。后唐庄宗赐玉册金印。镠 …… (第 0846a 页)
。唐僖宗初。陈
钦瑄节制西川中尉日令孜为监军。召建欲
致麾下。钦瑄疑止之。建怒以兵攻成都杀钦
瑄等。 昭宗
授以西川节度使。梁受唐禅。开平
元年九月。王建即皇帝位。国号大蜀。明年改
元武成。

南平刘隐。上蔡 …… (第 0846b 页)
仁徙居闽中。商买南海因家焉。父谦为广州
牙将。破黄巢有功。升封州刺史卒。州人表
隐代之。累有勋烈。 唐昭宗
封隐南海王。哀帝
天祐二年进封安南都护清海节度使。次年
封南平王。今梁加隐侍中文封南海王。乃以
隐为 (第 0846c 页)

以佛教诸菩萨云。佛所护念。师虽应机无倦。
而常俨然处定。或逾月或浃旬。光启三年钱
氏请下山供养。 昭宗
闻其道化就赐紫衣。文
德元年五月辞众奄然而化。寿七十六。腊五
十六。迁塔于院西隅。景福元年(一作大顺 (第 0292c 页)
不得韵。问如何得生如来家。师曰。披衣望
晓论劫不明。曰劫后如何明。师曰。一句不
可得。师往游棘道。避 昭宗
蒙尘之乱。以汉
开运丙午岁冬。鸣犍稚集僧嘱累。入方丈东
向右胁而化。寿八十有九。腊六十。敕谥净悟
(第 0369a 页)
何。师
曰。一句不可得。曰如何是不坐如来座。师曰。抱头石
女归来晚。祇园会里没踪由 师住游𤏡道。避 昭宗
蒙尘之乱。以后晋开运丙午冬。鸣犍槌。集僧嘱累。入
方丈。东向右胁而化。谥净悟禅师。寿八十有九。腊六 (第 0513a 页)

秉具。首谒德山。山问会么。曰作么。山曰。请相见。曰识
么。山大笑。遂许入室。洎山顺世。乃开法焉。 唐昭宗

复癸亥腊月二日午。命众声钟。顾左右曰。去。遂跏趺
而化。寿八十四。腊六十二。

**** 泉州瓦 (第 0523c 页)
何。师曰。一句不可得。
曰如何是不坐如来座。师曰。抱头石女归来晚。祇园
会里没踪由。师往游𤏡道。避 昭宗
蒙尘之乱。以汉开
运。丙午冬。鸣犍槌。集僧嘱累。入方丈。东向右胁而化。
谥净悟禅师。

**** 邓 (第 0688c 页)
见其辞天童命。相鼓合造谤。乃有将钱十万买
天童之语。至今无知辈相传以为口实。予前元重纪
至元间。访雅 景文
于普福教寺。 (第 0115b 页)
景文
出翁上宰相书
真墨以示。始徵前谤为非。及读无文文集中行状.三
塔塔铭。其言师辞天童皆与书意同。夫二师 (第 01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