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便问。莫是文殊么。
曰。岂可有二文殊。师作礼未起。忽然不见(赵州代曰。文殊。文殊)

** 天台山 寒山子

因众僧炙茄次。将茄串向一僧背上
打一下。僧回首。山呈起茄串曰。是甚么。僧曰。这风颠
汉。山向傍僧曰。 …… (第 0067c 页)
立。主再问。拾得拈扫帚扫地而去。 寒山
搥胸曰。苍天。
苍天。拾得曰。作甚么。山曰。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人
助哀。二人作舞。笑哭而出国清寺。 (第 0068a 页)
归。纷纷黄叶空狼籍。

**** 临安府灵隐惠淳圆智禅师

上堂。吾心似秋月。碧潭
清皎洁。乃喝曰。 寒山子
话堕了也。诸禅德。皎洁无尘。
岂中秋之月可比。虚明绝待。非照世之珠可伦。独露
乾坤。光吞万象。普天匝 (第 0349c 页)
尚莫草草匆匆。师曰。西天
斩头截臂。僧礼拜。师曰。堕也。堕也。上堂。心如朗月连
天静。遂打一圆相曰。 寒山子
聻。性似寒潭彻底清。是
何境界。良久曰。无价夜光人不识。识得又堪作甚么。
凡夫虚度几千春。乃呵呵大笑 …… (第 0359c 页)
。师
曰。是男是女。黄拟议。师挥之。堂谓曰。不得无礼。师曰。
这木头。不打更待何时。黄大笑。上堂。举 寒山
偈曰。吾 …… (第 0362a 页)
竞之心。万物一马。无是非之论。由是魔罗潜迹。佛祖
兴隆。 寒山
拊掌欣欣。拾得呵呵大笑。大众。二古圣笑
个甚么。良久。呵呵大笑曰。昙华一朵再逢春。

**** 庐山 …… (第 0364a 页)
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师
曰。甘露乃蒺藜之园。上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子
劳而无功。更有个
拾得。道不识这个意。修行徒苦辛。恁么说话。自救不
了。寻常拈粪箕。把扫帚。掣风掣颠 (第 0367b 页)
默契真宗。

(三) 益加钦重。师于元和十三年正月七日归
寂。寿七十四。敕谥惠觉禅师见性之塔。

寒山子
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
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 (第 0614b 页)
寒山子
称之。为人
癯野。好冠桦皮冠著木屐。裘衲褴缕状
若风狂。笑歌自若。其所居近天台国清寺。
寺僧丰干者。 (第 0614b 页)
亦非常人也。每自薪水力于
杵臼。以给众用。与 寒山子
为方外友。先
是丰干行赤城道中。闻儿啼草菜间。视之
见孩童十馀岁。问其出处初无言对。心异
之。引归寺 …… (第 0614b 页)
涤器冀有残䐹。著以筒留饵 寒山。
二子
皆能诗。或时戏村保。寓事感怀辄有诗以
见意。或书石壁。或树叶间。或酒肆中。语皆
超迈绝尘。虽古 …… (第 0614c 页)
人。在鲁蒙白帻。旦
爱裹疏巾。道有巢许操。耻为尧舜臣。猕
猴罩帽子。非学辟风尘。又曰。欲得安居
处。 寒山
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诵黄老。十年归不得。忘
却来时道。又曰。有身与无身 …… (第 0614c 页)
臾所苦顿除。
因是大喜甚加敬焉。问所从来。曰天台国
清。曰彼有贤达者不。曰有之。然不可以世
故求也。 寒山
拾得师利普贤示迹。二子混
干国清。公若之官当就见。不宜后也。闾 …… (第 0614c 页)
士。寺
僧引至后厨。闾丘拜谒二大士。起走曰。饶
舌弥陀汝不识。礼我何为。遽返寒岩。次日
闾丘令遗赠。 寒山
见使至骂曰。贼贼。遂隐
入岩石。拾得亦潜去。后不知终。

(四 子亥) 荆州城东天皇道悟禅师。协律郎 (第 0615a 页)
椎髻
短褐依本郡法恒律师。执劳每倍于役。冠
年剃发三年具戒。时有钱塘上士义宾。授其
律科。及入天台遇 寒山子
于途中。乃谓祐
曰。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赈恤诸
子祐顺途而念。危坐以思。旋造国清寺遇
异人拾得 (第 0777b 页)
山。参问之者堂
盈室满其所詶对邀射匪停。特为毳客标
准。故排五位以铨量区域。无不尽其分
齐也。复注对 寒山子
诗流行寓内。盖以寂
素修举业之优也文辞遒丽号富有法 (第 0786b 页)
焉。

*** 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𣹟师 寒山子
拾得)

释封干师者。本居天台山国清寺也。剪发齐
眉布裘拥质。身量可七尺馀。人或借问。止
对曰随时二 …… (第 0831b 页)
庶见之无不倾礼。以其蹑万回师之
后。微亦相类。风狂之相过之。言则多中。先
是国清寺僧厨中有二苦行。曰 寒山子。

拾得。多于僧厨执爨。爨讫二人晤语。潜听
者多不体解。亦甚颠狂糺合相亲。盖同类相
求耳。时闾丘胤出 …… (第 0831b 页)
。闾丘曰。此菩萨何在。曰国清寺厨
执爨洗器者是。及入山寺。问曰。此寺曾有
封干禅师。曰有。院在何所。 寒山
拾得复是何
人。时僧道翘对曰。封干旧院即经藏后。今阒
无人。止有虎豹。时来此哮吼耳。寒拾二人
见在僧 …… (第 0831b 页)
亦类封
干。人莫轻测。封丰二字出没不同。韦述吏
官作封疆之封。闾丘序三贤作丰稔之丰。未
知孰是。 寒山子
者。世谓为贫子。风狂之士弗可恒
度推之。隐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
暗二岩。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以 (第 0831c 页)
为定止。
时来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
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
于内。若 寒山子
来即负而去。或廊下徐行。或
时叫噪凌人。或望空曼骂。寺僧不耐以杖
逼逐。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 (第 0831c 页)
落面
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
气宛有所归归于佛理。初闾丘入寺访问 寒山。
沙门道翘对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岩
间。好吟词偈言语不常。或臧或否终不可
知。与寺行者拾得以为交友。相 …… (第 0831c 页)
寂禅师注解。谓之对 寒山子
诗。以其本无氏
族越民唯呼为 (第 0832a 页)
寒山子。
至有庭际何所有。
白云抱幽石句。历然雅体。今岩下有石亭
亭而立。号幽石焉。

拾得者。封干禅师先是偶 …… (第 0832a 页)
。傍若无人执箸大
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
令厨内涤器。洗濯才毕澄滤食滓。以筒盛
之。 寒山
来必负而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
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
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 …… (第 0832a 页)
寺知僧
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
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
度脱。时道翘纂录 寒山
文句。于寺土地神庙
壁。见拾得偈词。 (第 0832a 页)
寒山
集中。

系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 (第 0832a 页)
寒山

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
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
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 (第 0832a 页)
资也。夫如是
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祐公于宪
宗朝遇 寒山子
指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
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
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 (第 0832b 页)
陀以饰其行。谚曰宰道者焉。迨乎诸
方参请。得石霜禅师印證密加保任。入天
台山闇岩。以永其志也。伊岩与 寒山子

隐对峙。皆魑魅木怪所丛萃其间。宰之居
也二十馀年。恶鸟革音山精让窟。其出入经
行鬼神执役。或扫其 …… (第 0850a 页)
法轮启迪。多作沙门之形。设如异迹化成。
或作老叟之貌 (寒山
拾得)疮痍可恶疥疠堪嫌。
或逆牾于恒流。或诪张于下类。伊皆难测。
孰曰易知。将逆取顺之由。反权合道之 (第 0855a 页)
家风但是平实商量。可笑
也。

子常爱王梵志诗云。梵志翻著袜。人皆谓是错。宁可
剌你眼。不可隐我脚。 寒山子
诗云。人是黑头虫。刚作 (第 0265a 页)
至唐兴路上,遇一逸士向前执师
手,大笑而言:「余生有缘,老而益光,逢潭则止,遇沩则住。」逸士者,便是 寒山子
也。至国清寺,拾得唯喜重于师一人,主者呵啧偏党,拾得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同常矣。」自尔寻游 (第 4125a 页)
天台智顗禅师
* 泗州僧伽和尚
* 万回法云公
* 天台丰干禅师
* 天台 寒山子
天台拾得
* 明州布袋和尚
* 诸方杂举徵拈代别语

宝志禅师金城人也。姓朱氏。少出 …… (第 0429c 页)
。剪发齐眉衣布裘。人或问佛理。止答
随时二字。尝诵唱道歌乘虎入松门。众僧惊
畏。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 寒山子
拾得。二人
执爨终日晤语。潜听者都不体解。时谓风狂
子。独与师相亲。一日 (第 0433b 页)
寒山
问。古镜不磨如何
照烛。师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曰此
是不照烛也更请师道。师曰。万德不将来教
我 …… (第 0433b 页)
闾丘异之。乞一言
示此去安危之兆。师曰。到任记谒文殊普贤。
曰此二菩萨何在。师曰。国清寺执爨洗器者 寒山
拾得是也。闾丘拜辞。方行寻至山寺。问
此寺有丰干禅师否 (第 0433b 页)
寒山
拾得复是何人。时 …… (第 0433b 页)
迹。复问道翘。丰干在此作何行业。翘
曰。唯事舂谷供僧闲则讽咏。乃入厨寻访寒
拾。如下章叙之。

天台 寒山子
者本无氏族。始丰县西七十里
有寒明二岩。以其于寒岩中居止得名也。容
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 …… (第 0433c 页)
意趣。一日丰干告之曰。汝与我游五台即我
同流若不与我去非我同流。曰我不去。丰干
曰。汝不是我同流。 寒山
却问。汝去五台作什
么。丰干曰。我去礼文殊。曰汝不是我同流。暨
丰干灭后。闾丘公入山访之。见寒拾二人 (第 0433c 页)

炉语笑。闾丘不觉致拜。二人连声咄叱。寺僧
惊愕曰。大官何拜风狂汉耶。 寒山
复执闾丘
手笑而言曰。丰干饶舌。久而放之。自此寒拾
相携出松门更不复入寺。闾丘又至寒岩礼
谒。送衣服 …… (第 0433c 页)
翘寻其
遗物。于林间得叶上所书辞颂。及题村墅人
家屋壁。共三百馀首传布人间。曹山本寂禅
师注释谓之对 寒山子
诗。

天台拾得者不言名氏。因丰干禅师山中经
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声遂寻之见一子可
数岁。初谓牧牛子 …… (第 0433c 页)
上座塑形前呼曰。小果声闻僧
驱之。灵熠忿然告尊宿等罢其所主。令厨内
涤器。常日斋毕澄滤食滓以筒盛之。 寒山

即负之而去。一日扫地。寺主问。汝名拾得。丰
干拾得汝归。汝毕竟姓个什么在何处住。拾
得放下扫帚叉 (第 0434a 页)
手而立。寺主罔测。 寒山
搥胸
云。苍天苍天。拾得却问。汝作什么。曰岂不见
道。东家人死西家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出。
有护伽蓝 …… (第 0434a 页)
旦诸
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牒申州县。郡符至云。
贤士隐遁菩萨应身宜用旌之。号拾得为贤
(隐石而逝见 寒山
章)时道翘纂录 (第 0434a 页)
寒山
文句。以拾得偈
附之。今略录数篇。见别卷。

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
契此。形裁腲( (第 0434a 页)
牵超然与道俱门掩竹林幽禽鸣山雨
馀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出朱子大全集并道馀录)晦庵有书
启国清禅师曰 寒山子
诗刻成日幸早见寄(字迹见旧本寒
山诗后)
晦庵寄山居僧诗曰方丈翛然屋数椽槛前流
水自清涟蒲团竹几通宵坐 …… (第 0461c 页)
生置酒以开筵何如答曰此等愚夫可悲可痛譬如
有人以血污身还将血洗能得净乎此等因果不知
反加存亡罪苦故 寒山
拾得云昨日方设斋今朝宰
六畜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呜呼持斋功德未满
一分而杀生之罪巳具百分矣如此者焉得 (第 0480c 页)
十八空中明大者。谓十方
空。即十方虚空。亦是性空矣。所以千圣付嘱。
难遇机缘。若对上根。豁然可验。如 寒山子

云。自古多少圣。语路苦叮咛。人根性不等。高
下有利钝。真佛不肯信。置功抂受困。不如
心净明。便是 (第 0426a 页)
产业。不违实相之门。运用施为。念念而
未离法界。行住坐卧。步步而常在其中。若不
信之人。对面千里。如 寒山子
诗云。可贵天然
物。独一无伴侣。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汝
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如明达之者。寓目关 (第 0462c 页)
传荆岫。若
入宗镜。不动神情。刹那之间。其宝自现。何须
遍参法界。广历丛林。当亲悟时。实非他得。如 寒山子
诗云。昔年曾入大海中。为探摩尼誓
恳求。直到龙宫深密藏。金关锁断鬼神愁。龙
王守护安身里。宝剑星寒勿 (第 0477b 页)
不障一切所作事业。如是世尊。
依此诸法。皆无自性。皆同一味。不障一切声
闻缘觉。及诸大士。所修事业。 寒山子
诗云。余
家住此号 (第 0481b 页)
寒山。
山岩栖息离烦喧。泯时万像
无痕迹。舒即周流遍大千。光影腾辉照心地。
无有一法当现前。方知摩尼一颗宝。 (第 0481b 页)
即如来智慧也。如来智慧者。即正觉也。是
故不同小乘有取舍故。然虽无取舍。于理行
二门。亦不废具修。如 寒山子
诗云。五岳俱成
粉。须弥一寸山。大海一滴水。吸在我心田。生
长菩提子。遍盖天中天。为报慕道者。慎勿绕 (第 0531a 页)
非缠。灵通应物。常存
目前。目前无物。无物宛然。不用人致。体自虚
玄。又云。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 寒山子

云。 (第 0594c 页)
寒山
居一窟。窟中无一物。净洁空堂堂。
皎皎明如日。粝食资微躯。布裘遮幻质。任汝
千圣现。我有天真佛。所以 (第 0594c 页)
从心起。心生万法生。生生不了有。来去枉虚
行。寄语修道人。空生有不生。如能达此理。不
动出深坑。 寒山子
诗云。男儿大丈夫。作事
莫莽屎。径直铁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
用行。行之必辛苦。不要求佛果。识取心 …… (第 0941c 页)
善边际。众生是极恶边际。以善恶收
尽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归心体。但有微
毫之法。皆是思想心生。如 寒山子
颂云。万机
俱泯迹。方见本来人。泯之一字。未必须泯。以
心外元无一法。所见唯心。如谷应自声。镜写
(第 0945a 页)
 红日杲杲(破也。瞎。举眼即错)
 左顾无瑕(瞎汉。依前无事。尔作许多伎俩作什么)
 右盻已老(一念万年过)
 君不见。 寒山子(癞儿牵伴)
 行太早(也不早)
 十年归不得(即今在什么处。灼然)
 忘却来时道(渠侬得自由。放过一著。便打。 …… (第 0173a 页)
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
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
照在。元是住居西。雪窦道。君不见。 寒山子

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第 0173b 页)
寒山子
诗云。
欲得安身处。 (第 0173b 页)
寒山
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
声愈好。下有班白人。唠唠读黄老。十年归不
得。忘却来时道。永嘉又道。心是根 (第 017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