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曾住五台山金阁寺) 唐顺宗
问。佛从何方
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答曰。佛
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 …… (第 0076c 页)
动。安得无分别
是乎。有对。四禅八定是。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
在四禅八定邪。众皆杜口。师却举 顺宗
问尸利禅师。
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利曰。佛性犹如水中月。
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见必见。水 (第 0082a 页)
 (十四)史华与僧崇惠角法 (十五)李源访圆
泽 (十六)诏耽源问无缝塔话 (十七)天柱山
崇惠禅师

(十八)德宗 (十九)千臂千钵文殊经序 (二十)
岳明瓒禅师 (二十一)荆溪湛然禅师 (二十二)
止观统例(梁肃作) (二十三)御制大乘六波罗
蜜经序 (二十四)马祖道一禅师 (二十五)大珠
惠海禅师 (二十六)石头希迁禅师 (二十七)

清凉讲华严经题 (二十八)诏清凉讲华严
宗旨 (二十九)东林熙怡律师碑(许尧佐作) (三十)
黄石岩记(刘轲作) (三十一)云峰法證律师 (三十
二)
陆羽传 (三十三)东都圣善凝公 (三十四)
州盘山宝积禅师 (三十五)浚上人归淮南
(子厚作) (三十六)南岳般州和上碑(子厚作)

(三十七) 顺宗(三十八)
鹦鹉舍利记(韦皋作)(三十九)
问法于佛光满禅师

第十五卷

(一)唐宪宗 (二)鹅湖大义禅师 (第 0481b 页)
。孰
究其迹。懿兹遗光。式是嘉则。容貌往矣。轨
仪无极。其徒追思。𢋫荐兹石。

(三十七 己酉)  顺宗诵
改永贞(德宗长子。好浮图教。礼清凉为国师。性宽仁爱。尤善文
隶。寿四十六崩咸宁殿。葬礼陵。居摄一年)
…… (第 0613a 页)
侯。纪乎册
书。其谁曰语怪。而况此鸟有弘于道流圣
證昭昭。胡可默已。是用不愧。直书于辞。
是岁八月。 顺宗
逊于位。皇太子立。是为宪
宗。初 (第 0613c 页)
顺宗
尝在东宫。问佛光如满禅师
曰。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
今佛在何处。答曰。佛从无为来。灭 (第 0613c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五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一 丙戌) 宪宗纯改元和 (顺宗
长子。以北突厥承瓘为招讨使。白居易陈自中官为统师
者。天下安宁。咸谓中兴之主。北方天帝降梦。令兴佛法 (第 0614a 页)
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
禁中与儒道论议。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
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 顺宗皇帝
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
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
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 (第 0634a 页)
两街各讲一遍为疏。时堂前池生五
枝合欢莲华。一华皆有三节。人咸叹伏。寻
译守护国界主经。观缀文润色。 顺宗
在春
宫。尝垂教令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并食 (第 0737b 页)
帝闻
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
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于他等。复诏
侍皇太子于东朝。 顺宗皇帝
深仰其风。亲之
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
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
甫符彩 (第 0741b 页)
决了重
疑。后爱罗浮山石室安止。檀越为造梵宇
蔚成大寺。一日告门人曰。因缘相偪。愀然
不乐众咸莫测。 顺宗皇帝。
深重佛宗。知
修之名。诏入京与三藏击问。并答翻译之
意。朗畅如流。乃留居辇下三年。终于京寺
云。 (第 0768b 页)
释云邃。不知何许人也。通综经论解将行
兼。仍贯群书号为该博。好远汎爱人无间
然。累朝诏入内道场。 顺宗
已来掌领译务。
宪宗初句当右街诸寺观释道二教事。别敕
充西明千福两寺上座。风猷淹雅纲任肃然。
昔贤以 (第 0894a 页)
则天
* 中宗
* 睿宗
* 玄宗
* 肃宗
* 代宗
* 德宗 顺宗
宪宗
* 穆宗
* 敬宗
* 文宗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第 0812b 页)
华严后分四十卷。次年五月。遣
中使霍仙鸣传宣催入。德宗敦重延居译场
刊正。又诏令造疏。编成十卷进呈。 顺宗

春宫。尝接师言。请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并
食肉得罪因缘。师疏义纲要富有著作。弟子
传法者一百许人。 …… (第 0821b 页)
益甚。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
否。

癸未帝崩。甲午宣遗诏。太子即帝位于太极
殿。 顺宗

诵。德宗长子。失音不能决事。居深宫施帘帷。
独宦官李忠言昭容牛氏侍左右。百官奏事。
自帏中可其奏。在 …… (第 0831a 页)
示现感于人心。

** 宪宗

纯。 顺宗
长子。初封广陵王。永贞元年三月立
为皇太子。八月受诏即位。在位十五年。寿四
十五 元和(十五)。 …… (第 0831b 页)
。不知明月落
谁家(观世音菩萨感应传)

清凉国师 清凉大统国师澄观。始见于则
天万岁通天元年。至 顺宗
在东宫之时。闻法
解悟。以心要问于国师。师答之。略曰。至道
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 (第 0833b 页)
尸梨和尚,嗣石头。 顺宗皇帝
问师:「大地普众生,见性成佛道。」
师曰:「佛性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
大义禅师曰:「佛性非见必 (第 1157a 页)
 徒劳逐所示。
#+END_VERSE


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总不知。
有经论供奉大德,对 顺宗皇帝
前问:「如何是四谛?」
师指圣人云:「当今是一谛,三谛何在?」大德无对。
供奉又问:「欲界无禅,禅居 (第 4076a 页)
。师云。汝礼先师真。亮云。
因什么教某甲莫礼。师云。何曾错。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曾住五台山金阁寺) 唐顺宗
问。佛从
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
处。师答曰。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
虚空。 (第 0249a 页)
智等言。即不通一切。谓迷者不觉。愚者
无智。心无记时。即不名鉴照等。岂同心体自然常知。
故花严疏主答 顺宗
云。无住心体。灵知不昧。又云。任
运寂知。又云。双照寂知。华严经亦拣知与智别。况
洪州虽云灵觉。但是 (第 0035a 页)
 径山杲云。鲁祖不得南泉。几乎觑破壁。

师因僧问。如何是不言言。师曰。汝口在甚么处。曰无
口。师曰。将甚么吃饭。僧无对。

洞山代云。他不饥。吃甚么饭。

** ▲泐潭常兴和尚

南泉至。见师面壁。泉乃拊师背。师
问。汝是阿谁。曰普愿。师曰如何。曰也寻常。师曰。汝何
多事。

妙喜曰。也须验过。

** ▲泐潭法会禅师

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曰。
低声近前来向汝道。师便近前。祖打一掴曰。六耳不
同谋。且去来日来。师至来日独入法堂曰。请和尚道。

祖曰。且去待老汉上堂出来问。与汝證明。师忽有省。
遂曰。谢大众證明。乃绕法堂一匝便去。

**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 唐顺宗
问。佛从何方来。灭向
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答曰。佛从无为
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 …… (第 0493a 页)
。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禅八
定耶。众皆杜口。(妙喜曰。相骂饶你接嘴。相唾饶你泼水)师却举 顺宗

尸利禅师。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利曰。佛性犹
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见必见。水 (第 0498b 页)
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
化不移。何妨出没。

****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曾住五台山金阁寺) 唐顺宗
问。佛从何方
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答曰。佛
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 (第 0452c 页)
而不动安得无分
别是乎。有对四禅八定是。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安在四禅八定耶。众皆杜口。师却举 顺宗
问尸利禅
师。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利曰。佛性犹如水中 (第 0458a 页)
佛身无为。不
堕诸数。安得四禅八定是。

于是举众杜口。

妙喜云。相骂饶你接觜。相唾饶你泼水。 顺宗
问。何者是佛。师云。不离陛下所问。帝默契。

***** 池州杉山智坚禅师(凡四)

与归宗南泉。路 …… (第 0048b 页)
么生唤。若唤得应。许
你具只眼。若唤不应。也许你具只眼。

*****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凡一) 唐顺宗
问。佛从何方来。灭
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云。佛从无为
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 (第 0049b 页)
 报恩和禅师 偃峰简诸禅师
  道吾元泰禅师 无为楚仙禅师
  报恩应谭禅师 龙门宗贲禅师
  显亲 顺宗
禅师 长耳相禅师
  荐福慧洪禅师 延福恩禅师
  景德普俊禅师 荐福明因禅师
  开化慧圆禅师 万 (第 0007b 页)
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曾住五台山金阁寺) 唐顺宗
问。佛从何方
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答曰。佛
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 …… (第 0629c 页)
而不动。安得无分别
是乎。有对四禅八定是。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
在四禅八定邪。众皆杜口。师却举 顺宗
问尸利禅师
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利曰。佛性犹如水中月。
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见必见。水中 (第 06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