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今受是苦恼」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六验)


* 宋司马文宣
* 宋王胡
* 宋 李旦
唐眭仁茜
* 临川诸山鬼怪
* 杂明俗中鬼神

宋司马文宣。河内人也。颇信法。元嘉九 …… (第 0314b 页)
众咸惊怪。即追求二僧不知所在。乃
悟其神人焉。元嘉末。有长安僧释昙爽。来
游江南。具说如此也。

李旦。
字世则。广陵人也。以孝谨质素。著
称乡里。元嘉三年正月十四日暴死。心下不
冷。七日而苏。唅以饮粥。宿 (第 0315a 页)
 自知萤光劣
 徒诤太阳精」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六验)


* 辩 圣真
伪一
* 邪正相翻二
* 妄传邪教三
* 妖惑乱众四
* 道教敬佛五
* 舍邪归 (第 0699c 页)
正六

**** 辩 圣真
伪第一

夫邪正交侵祸福繁杂。自非极圣焉能开诱 (第 0699c 页)
囊。不有松柏
志。何用拟风霜。闲预紫烟表。长歌出旻苍。
澄灵无色外。应见有缘乡。岁曜毗汉后。辰丽
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亦见流
俗子。触眼致酸觞。毗谣观有念。宁曰尽衿
章。祛吒曰。前见先生。禅思幽 (第 0747c 页)
年。算始有一千
三百九十五年(为西国历算共此不同故。延促有异。前出是后述非也)。今按法
显传云。圣出 殷王
时生者。但法显虽外游诸
国。传未可依。年月特乖殊俗实为河汉。又异
二安乙丑尚统甲寅。诸无所据。未足可 (第 1028c 页)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一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 大宝积经序及经第一帙十卷(同此卷音) 睿宗皇帝
制。

纵横(上足庸反下获萠反说文作从考声尔雅纵长也竖也横广也左右方也韩诗云南北为从东西为横说文横 (第 0369c 页)
 (二十八)诏康法藏为僧 (二十九)诏嵩山惠安
禅师 (三十)义净三藏自西土回 (三十一)
僧钱铸佛像(论) (三十二)诏贤首法藏讲新
经 (三十三)铸像成百僚礼祀

(三十四)中宗 (三十五)房融润文译楞严 (三十六)
诏六祖不起 (三十七)大通神秀禅师(张说作记) (三
十八)
神僧万回法云公(论) (三十九)诏僧道齐
行并集 (四十)安国师卒 (四十一)诏三藏实
叉难提 (四十二)泗洲大圣 (四十三)召道岸
律师授戒 (四十四)菩提流志译宝积经 (四
十五)
诏一行赴阙不起

第十三卷

(一) 唐睿宗(二)
六祖惠能大师

(三)玄宗 (四)永嘉玄觉禅师 (五)诏一行禅师
赴阙 (六)嵩岳元圭禅师(论) ( (第 0480c 页)
将谋逆。回遇之望尘唾曰。血腥不
可近。未几安乐果诛。玄宗在蕃尝私谒回。
回拊其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 睿宗
为相
王每将出。回必告市人曰。天子来。少顷而
相王至。其神异类如此。示寂于长安醴泉
里。寿七十四矣。 (第 0587b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一 庚戌)  睿宗旦
改景云(高宗第八子。初封豫王。武后废中宗而立为帝者。七年而废封
相王。寿五十五。立隆基为太子。任宋璟 ……
(第 0588b 页)

及中宗召之。竟不度岭而卒。天下散传其
法。谓秀为北宗。能为南宗。

(三 癸丑) 玄宗隆基改开元 (睿宗
第三子。嬖杨贵妃。为道士。曰太真。帝初用姚崇
宋璟为相治平。晚年耽湎淫佚。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安禄山 (第 0589a 页)
。释氏之兴。襄乱之所奉也。宜一
扫绝刬革之使不得滋。释氏源于汉。流于
晋。瀰漫于宋魏齐梁陈隋唐。孝和 圣真

间。论者之言粗矣。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
然也。吾请言之。昔有一夫。肤腯而色凝。气
烈而神清。未尝 (第 0641a 页)
兹往泽重阐鸿猷。因命法徒更重传
译于大佛光殿。二卷成文曰药师琉璃光佛
本愿功德经。帝御法筵手自笔受。 睿宗

隆元年庚戌。于大荐福寺出浴像功德经
毗柰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二
十部。吐火罗沙门达磨末 (第 0710c 页)
入泉三日。止住龙宫宣扬法化。开
悟甚众。及牵驼出岸。经无沾湿焉。初畏途
过北印度境。而声誉已达中国。 睿宗
乃诏
若那及将军史献。出玉门塞表以候来仪。
开元初。玄宗梦与真僧相见。姿状非常。躬
御丹青写之殿壁。 (第 0715a 页)
安置。即以其年创译。至中宗神龙景
午。于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出不空[罥-口+ㄙ]索陀
罗尼经等七部。 睿宗
大极元年四月。太子洗
马张齐贤等缮写进内。其年六月敕令礼部
尚书晋国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彦伯等。
详 …… (第 0720a 页)
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
十一部。中宗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
译大宝积经。属孝和厌代 睿宗
登极。敕于
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续其译事。翻度云毕。御
序冠诸。其经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
卷。先天 (第 0720b 页)
刚三藏学陀罗尼秘印。登前佛坛受
法王宝。复同无畏三藏译毗卢遮那佛经。
开后佛国。其传密藏必抵渊府也。 睿宗

宗并请入内集贤院。寻诏住兴唐寺。所翻
之经遂著疏七卷。又摄调伏藏六十卷。释氏
系录一卷。开元大衍 (第 0733a 页)
资命。不交俗务直守童真。神龙元年
孝和皇帝诏亮与法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
内坐夏安居。时帝命受菩萨戒。 睿宗
及妃后
送异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园问道。朝廷
钦贵。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书张锡国子监
周业崔融秘书监贺 (第 0757c 页)
诸寺辟硕德以隶焉。夫其左籞宿右上
林。南台终山北池渭水。千门宫阙化出云
霄。万乘旌旗天回原隰。先天载 睿宗圣真皇

帝。又于别殿请为菩萨戒师。妃主环阶侍从
罗拜。兜率天上亲听法言。王舍城中普闻净
戒。恩旨赐绢三千馀匹 …… (第 0792a 页)
文纲之法集。业之服勤淬砺罔
怠。黉肆之间推居元长。与淄州名恪齐名。
挺拔刚毅过之。美声洋洋达于禁闼。 睿宗
(第 0795a 页)
圣真皇帝
操心履道。敕以旧邸造安国寺。有
诏业入承明熏修别殿。为帝授菩萨戒。施
物优渥。佥回舍修菩提寺殿宇。抑 (第 0795a 页)
曰。五十年天子自
爱。已后即不知也。张公等门外历历闻其
言。故倾心翼戴焉。五十年后盖指禄山之祸
也。 睿宗
在邸时。或游行人间。回于聚落街
衢中高声曰。天子来。或曰圣人来。其处信宿
閒。帝必经过徘徊也。惠庄太 (第 0824b 页)
子乃 睿宗
第二
子也。天后曾抱示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精
养之。宜兄弟也。安乐公主玄宗之季妹。附
会韦后。热可炙 (第 0824b 页)
拾得俱 睿宗
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
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
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 …… (第 0832b 页)
潞邸时。曾与诸王俱诣
问法。从容留施一笛。玄宗出去。秀召弟子
曰。谨掌此笛。后有要时当献上也。及受 睿宗
传禅。弟子达磨等方悟其言。取笛以
进。帝悦先知回赐丰厚。秀偶示微疾。告诫
门人。奄然归寂。享年一百岁 (第 0835c 页)
金。
于时施者委输逡巡若丘阜矣。遂振橐籥
程巧工。一铸克成。相好奇特殆景龙四年庚
戌六月属温王让位奉 睿宗。
叔父也。景云 …… (第 0874b 页)
为其悔过。斯须失
明者重视。舌卷者能言。皆愿为寺之奴持
钟扫地也。采访使王志愔贺兰务同录祥
瑞。奏闻 睿宗
潜符梦想。有敕改建国之
榜为相国。盖取诸帝由相王龙飞故也。仍
敕佛授记寺大德明干。同共检校功德勿
(第 0874c 页)
 圣宠颁 龙藏。悉付劫灰无一存者。光绪辛
巳。锐意北行上书。政府达之 宸听。得旨颁
赐龙藏全部。仪卫副焉。敬谨捧归建阁尊藏。
以为山门之宝。时清道世腊已七十矣。朽钝
如昔。因退居别院。以承先师之遗意。重念先 圣真
言密谛。实儒者之经传。景德传镫高僧
圣僧列传。佛祖通载诸书实。儒者之史鉴。名
贤语录笺疏。实儒者之子 (第 0737c 页)
宗改曰上都。


*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则天
* 中宗 睿宗
玄宗
*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第 0812b 页)

升殿被兖冕帅群臣北面再拜称臣。文进自
称闽王。谥闽主曦曰景宗。是年文进为其下
所杀。函首送于建州 殷王
延政。明年南唐兵
取建州。延政降闽合五十年而国除。

钟声息苦 南唐江南上元县一民暴死三日
复苏云。 (第 085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