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僧徒。中有形像。以水
精为相。因共窃取。出村贸食。其一人羸病。等
辈轻之。独不得分。既各还家。三四年 中宗 等五人相系病癞而死。不得分者独获全
免。
宋王淮之字元曾。琅琊人也。世以儒专不信
佛法。常谓身神俱 (第 0875a 页)
精为相。因共窃取。出村贸食。其一人羸病。等
辈轻之。独不得分。既各还家。三四年 中宗 等五人相系病癞而死。不得分者独获全
免。
宋王淮之字元曾。琅琊人也。世以儒专不信
佛法。常谓身神俱 (第 0875a 页)
大梵寺转妙法轮。并受无
相心地戒。门人纪录。目为坛经。盛行于世。后返曹溪。
雨大法雨。学者不下千数。 中宗 神龙元年降诏云。朕
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
推让曰。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 …… (第 0046c 页)
师颈。塔中有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缉木𦄋华心织成。后人以碧绢
为里)。 中宗 赐磨衲宝钵。以辩塑真道具等。主塔侍者尸
之。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
索声。僧众惊 (第 0047c 页)
相心地戒。门人纪录。目为坛经。盛行于世。后返曹溪。
雨大法雨。学者不下千数。 中宗 神龙元年降诏云。朕
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
推让曰。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 …… (第 0046c 页)
师颈。塔中有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缉木𦄋华心织成。后人以碧绢
为里)。 中宗 赐磨衲宝钵。以辩塑真道具等。主塔侍者尸
之。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
索声。僧众惊 (第 0047c 页)
(二十八)诏康法藏为僧 (二十九)诏嵩山惠安
禅师 (三十)义净三藏自西土回 (三十一)敛
僧钱铸佛像(论) (三十二)诏贤首法藏讲新
经 (三十三)铸像成百僚礼祀
(三十四) 中宗 (三十五) 房融润文译楞严 (三十六)
诏六祖不起 (三十七)大通神秀禅师(张说作记) (三
十八)神僧万回法云 (第 0480c 页)
禅师 (三十)义净三藏自西土回 (三十一)敛
僧钱铸佛像(论) (三十二)诏贤首法藏讲新
经 (三十三)铸像成百僚礼祀
(三十四) 中宗 (三十五) 房融润文译楞严 (三十六)
诏六祖不起 (三十七)大通神秀禅师(张说作记) (三
十八)神僧万回法云 (第 0480c 页)
师宜安意将
息。奘疾寻愈。
十一月会天后难月。命入宫祈福。及分难
神光满宫。自庭烛天因号佛光王(即 中宗 也)初帝
尝谓奘曰。若生男子即听出家。至是奘奉
表请许。佛光王出家绍隆三宝。制可。
(十 丁巳) …… (第 0578c 页)
紫
方袍银龟袋。颁经于天下郡国。各建大云
寺。九月则天革唐命改国号周。自称圣神
皇帝。
(甲申) 中宗显 改元嗣圣(二月改文明。正月立韦玄祯女为后。上谓我以天下与韦
玄祯。何不可。二月天后废上为庐陵王。立其 …… (第 0583c 页)
称为老安国师。
(丙申) 改万岁登封。又改通天万岁。
(丁酉) 改神功。
(戊戌) 改圣历。迎 中宗 于房陵。立为太子。姚玄
崇相。
(三十) 五月戊辰。净义三藏自西域还。获梵本
经论四百馀部。及金刚 …… (第 0584b 页)
之心。广人主停毒之
意。则人神胥悦功德无量。则天不纳。是冬
像成。率百僚礼祀。
(三十四 乙巳) 中宗 改神龙(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皇后。纳狄仁杰谏。正月张柬之桓彦范等
五王。以兵诛奸臣而迎帝即位。迁则天 …… (第 0585c 页)
(三十六) 是月 中宗 降御札。召曹溪六祖惠能
入京。其辞曰。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
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云。南方有 (第 0586a 页)
息。奘疾寻愈。
十一月会天后难月。命入宫祈福。及分难
神光满宫。自庭烛天因号佛光王(即 中宗 也)初帝
尝谓奘曰。若生男子即听出家。至是奘奉
表请许。佛光王出家绍隆三宝。制可。
(十 丁巳) …… (第 0578c 页)
紫
方袍银龟袋。颁经于天下郡国。各建大云
寺。九月则天革唐命改国号周。自称圣神
皇帝。
(甲申) 中宗显 改元嗣圣(二月改文明。正月立韦玄祯女为后。上谓我以天下与韦
玄祯。何不可。二月天后废上为庐陵王。立其 …… (第 0583c 页)
称为老安国师。
(丙申) 改万岁登封。又改通天万岁。
(丁酉) 改神功。
(戊戌) 改圣历。迎 中宗 于房陵。立为太子。姚玄
崇相。
(三十) 五月戊辰。净义三藏自西域还。获梵本
经论四百馀部。及金刚 …… (第 0584b 页)
之心。广人主停毒之
意。则人神胥悦功德无量。则天不纳。是冬
像成。率百僚礼祀。
(三十四 乙巳) 中宗 改神龙(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皇后。纳狄仁杰谏。正月张柬之桓彦范等
五王。以兵诛奸臣而迎帝即位。迁则天 …… (第 0585c 页)
(三十六) 是月 中宗 降御札。召曹溪六祖惠能
入京。其辞曰。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
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云。南方有 (第 0586a 页)
有释。释氏之兴。襄乱之所奉也。宜一
扫绝刬革之使不得滋。释氏源于汉。流于
晋。㳽漫于宋魏齐梁陈隋唐。 孝和 圣真之
间。论者之言粗矣。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
然也。吾请言之。昔有一夫。肤腯而色凝。气
烈而神清。 (第 0641a 页)
扫绝刬革之使不得滋。释氏源于汉。流于
晋。㳽漫于宋魏齐梁陈隋唐。 孝和 圣真之
间。论者之言粗矣。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
然也。吾请言之。昔有一夫。肤腯而色凝。气
烈而神清。 (第 0641a 页)
居宅为寺。敕允。题
榜曰奉恩是也。相次乞舍官入道。十一月
二十四日。墨制听许。景龙元年十一月五日。 孝和帝 诞节剃染。寻奉敕于此寺翻经多
證梵文。诸经成部严有力焉。严重译出生
无边法门陀罗尼经。后于石鳖谷行头 …… (第 0720a 页)
乾文咒术尤攻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
乡国。以天后长寿二年届于洛都。敕于天
宫寺安置。即以其年创译。至 中宗 神龙景
午。于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出不空[罥-口+ㄙ]索陀
罗尼经等七部。睿宗大极元年四月。太子洗 …… (第 0720a 页)
其远誉挹彼高
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天后复加郑重。令
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
十一部。 中宗 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
译大宝积经。属 (第 0720b 页)
孝和 厌代睿宗登极。敕于
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续其译事。翻度云毕。御
序冠诸。其经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 …… (第 0720b 页)
问委知然后
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
含玄赜姚嵩聂承远父子。至于帝王。即姚兴
梁武天后 中宗。 或躬执干。又谓为缀文也。
次则度语者。正云译语也。传度转令生解。
亦名传语。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 (第 0724c 页)
榜曰奉恩是也。相次乞舍官入道。十一月
二十四日。墨制听许。景龙元年十一月五日。 孝和帝 诞节剃染。寻奉敕于此寺翻经多
證梵文。诸经成部严有力焉。严重译出生
无边法门陀罗尼经。后于石鳖谷行头 …… (第 0720a 页)
乾文咒术尤攻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
乡国。以天后长寿二年届于洛都。敕于天
宫寺安置。即以其年创译。至 中宗 神龙景
午。于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出不空[罥-口+ㄙ]索陀
罗尼经等七部。睿宗大极元年四月。太子洗 …… (第 0720a 页)
其远誉挹彼高
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天后复加郑重。令
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
十一部。 中宗 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
译大宝积经。属 (第 0720b 页)
孝和 厌代睿宗登极。敕于
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续其译事。翻度云毕。御
序冠诸。其经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 …… (第 0720b 页)
问委知然后
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
含玄赜姚嵩聂承远父子。至于帝王。即姚兴
梁武天后 中宗。 或躬执干。又谓为缀文也。
次则度语者。正云译语也。传度转令生解。
亦名传语。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 (第 0724c 页)
纲
律师隶业毗尼。后入覆舟山玉泉寺。追智
者禅师习止观门。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
舍。号龙兴是也。自天后 中宗 朝。三被诏入
内供养为受戒师。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
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及学士。于林光宫
观内道场设 (第 0732b 页)
律师隶业毗尼。后入覆舟山玉泉寺。追智
者禅师习止观门。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
舍。号龙兴是也。自天后 中宗 朝。三被诏入
内供养为受戒师。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
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及学士。于林光宫
观内道场设 (第 0732b 页)
极。所以天下言禅
道者。以曹溪为口实矣。洎乎九重下听
万里悬心。思布露而奉迎。欲归依而适愿。
武太后 孝和皇帝。 咸降玺书。诏赴京阙。盖
神秀禅师之奏举也。续遣中官薛简往诏。
复谢病不起。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 …… (第 0755a 页)
家极通经业。受具后学河
中三论。复讲涅槃经。寻入深谷破衣覆形
蔬食资命。不交俗务直守童真。神龙元年 孝和皇帝 诏亮与法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
内坐夏安居。时帝命受菩萨戒。睿宗及妃后
送异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园问道 …… (第 0757c 页)
祖号其所化之法也。
勤洁苦行迹不出寺经四十馀载。室迩人远
莫敢请谒者。唯事杜默。如是声闻于天。天
后 中宗 二朝崇重高行之僧。俊同恒景应
诏入内供养。至景龙中求还故乡。帝赐
御制诗。并奘景同归枝江。卒于本寺焉 (第 0758a 页)
道者。以曹溪为口实矣。洎乎九重下听
万里悬心。思布露而奉迎。欲归依而适愿。
武太后 孝和皇帝。 咸降玺书。诏赴京阙。盖
神秀禅师之奏举也。续遣中官薛简往诏。
复谢病不起。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 …… (第 0755a 页)
家极通经业。受具后学河
中三论。复讲涅槃经。寻入深谷破衣覆形
蔬食资命。不交俗务直守童真。神龙元年 孝和皇帝 诏亮与法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
内坐夏安居。时帝命受菩萨戒。睿宗及妃后
送异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园问道 …… (第 0757c 页)
祖号其所化之法也。
勤洁苦行迹不出寺经四十馀载。室迩人远
莫敢请谒者。唯事杜默。如是声闻于天。天
后 中宗 二朝崇重高行之僧。俊同恒景应
诏入内供养。至景龙中求还故乡。帝赐
御制诗。并奘景同归枝江。卒于本寺焉 (第 0758a 页)
奇之尽以其道授焉。久视
中则天召神秀。至东都论道。因荐寂乃度
为僧。及秀之卒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 中宗 闻秀高年。特下制令普寂代本师统
其法众。开元二十三年。敕普寂于都城居
止。时王公大人竞来礼谒。寂严重 (第 0760c 页)
中则天召神秀。至东都论道。因荐寂乃度
为僧。及秀之卒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 中宗 闻秀高年。特下制令普寂代本师统
其法众。开元二十三年。敕普寂于都城居
止。时王公大人竞来礼谒。寂严重 (第 0760c 页)
具仅
数千人。至苦至勤纳无我之海。不寝不食
种无生之田。长安四年奉敕往岐州无忧王
寺迎舍利。景龙二载 中宗孝和皇帝 延入内
道场行道。送真身舍利往无忧王寺入塔。
其年于乾陵宫为内尼受戒。复于宫中坐
夏。为二圣内尼讲四 (第 0792a 页)
分律一遍。 中宗 嘉尚
为度弟子。赐什物䌽帛三千匹。因奏道场
灵感之事。六月七日御札题榜为灵感寺是
也。诸寺辟硕德以隶 …… (第 0792a 页)
分。瞻仰
者皆悉由衷。听受者得未曾有。于是高僧
大士心醉神倾。捐弃旧闻佩服新义。江介
一变其道大行。 孝和皇帝 精贯白业游艺玄
枢。闻而异焉。遣使徵召前后数介。然始入
朝与大德数人同居内殿。帝因朝暇躬阅
清言。虽 …… (第 0793b 页)
露特变章程。所历都白马中兴。庄严荐福
罔极等寺纲维总务。皆承敕命深契物心。
天下以为荣。古今所未有。 中宗 有怀罔极
追福因心。先于长安造荐福寺。事不时就
作者烦劳。敕岸与工部尚书张锡。同典其
任。广开方便博 …… (第 0793c 页)
琢。荷导蒙之力怀栝羽之恩。思播芳尘必
题贞石。乃请礼部侍郎姚奕为碑纪德。初
岸本文纲律师高足也。及 孝和 所重其道克
昌。以江表多行十诵律东南僧坚执罔知
四分。岸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伊宗盛
于江淮间者岸之 …… (第 0793c 页)
卷。时运迁移其本零落。寻求不获学者无
依。同遂于大律之内抄出羯磨一卷。彼宗
学者盛传流布。被事方全。 孝和 之世神龙中。 …… (第 0796a 页)
本寺。后改为龙兴。殆 中宗孝和帝 神龙元年。
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诣长安。
至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于实际寺依荆州恒
景律师边得戒。 …… (第 0797b 页)
令削发当与授记。亮即 孝和皇帝 菩萨戒
师也。一闻而欢喜有度世之志。景龙中承恩
出家。隶在僧录。年满受具于丹阳玄昶律
师。学通事钞于 (第 0798b 页)
数千人。至苦至勤纳无我之海。不寝不食
种无生之田。长安四年奉敕往岐州无忧王
寺迎舍利。景龙二载 中宗孝和皇帝 延入内
道场行道。送真身舍利往无忧王寺入塔。
其年于乾陵宫为内尼受戒。复于宫中坐
夏。为二圣内尼讲四 (第 0792a 页)
分律一遍。 中宗 嘉尚
为度弟子。赐什物䌽帛三千匹。因奏道场
灵感之事。六月七日御札题榜为灵感寺是
也。诸寺辟硕德以隶 …… (第 0792a 页)
分。瞻仰
者皆悉由衷。听受者得未曾有。于是高僧
大士心醉神倾。捐弃旧闻佩服新义。江介
一变其道大行。 孝和皇帝 精贯白业游艺玄
枢。闻而异焉。遣使徵召前后数介。然始入
朝与大德数人同居内殿。帝因朝暇躬阅
清言。虽 …… (第 0793b 页)
露特变章程。所历都白马中兴。庄严荐福
罔极等寺纲维总务。皆承敕命深契物心。
天下以为荣。古今所未有。 中宗 有怀罔极
追福因心。先于长安造荐福寺。事不时就
作者烦劳。敕岸与工部尚书张锡。同典其
任。广开方便博 …… (第 0793c 页)
琢。荷导蒙之力怀栝羽之恩。思播芳尘必
题贞石。乃请礼部侍郎姚奕为碑纪德。初
岸本文纲律师高足也。及 孝和 所重其道克
昌。以江表多行十诵律东南僧坚执罔知
四分。岸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伊宗盛
于江淮间者岸之 …… (第 0793c 页)
卷。时运迁移其本零落。寻求不获学者无
依。同遂于大律之内抄出羯磨一卷。彼宗
学者盛传流布。被事方全。 孝和 之世神龙中。 …… (第 0796a 页)
本寺。后改为龙兴。殆 中宗孝和帝 神龙元年。
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诣长安。
至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于实际寺依荆州恒
景律师边得戒。 …… (第 0797b 页)
令削发当与授记。亮即 孝和皇帝 菩萨戒
师也。一闻而欢喜有度世之志。景龙中承恩
出家。隶在僧录。年满受具于丹阳玄昶律
师。学通事钞于 (第 0798b 页)
秀
朗。七岁父训之以经典。日可诵数千言。年
十二请诣山阴灵隐寺求师。因习内法开
卷必通。人咸叹之。属 中宗 正位恩制度人。
都督胡元礼考试经义。格中第一。削染配昭
玄寺。自兹听习旁赡玄儒。开元初从吴郡
圆律师 (第 0800a 页)
朗。七岁父训之以经典。日可诵数千言。年
十二请诣山阴灵隐寺求师。因习内法开
卷必通。人咸叹之。属 中宗 正位恩制度人。
都督胡元礼考试经义。格中第一。削染配昭
玄寺。自兹听习旁赡玄儒。开元初从吴郡
圆律师 (第 0800a 页)
真。斯是之谓欤。
** 唐江陵府法明传
释法明。本荆楚人也。博通经论外善群书
辩给如流戒范坚正。 中宗 朝入长安游访
诸高达。适遇诏僧道定夺化胡成佛经真
伪。时盛集内殿百官侍听。诸高位龙象抗。
禦黄冠。翻 …… (第 0813b 页)
窍通幽。特尔远尘归乎正道。非奘难其
移转矣奘门贤哲辐凑。涉季孟于光宝之间。
其为人也犹帛高座之放旷。 中宗 最加钦重。
朝廷卿相感义与游。开元中于安国寺讲
华严经。四众赴堂。迟则无容膝之位矣。檀
施繁炽利动人 (第 0815a 页)
** 唐江陵府法明传
释法明。本荆楚人也。博通经论外善群书
辩给如流戒范坚正。 中宗 朝入长安游访
诸高达。适遇诏僧道定夺化胡成佛经真
伪。时盛集内殿百官侍听。诸高位龙象抗。
禦黄冠。翻 …… (第 0813b 页)
窍通幽。特尔远尘归乎正道。非奘难其
移转矣奘门贤哲辐凑。涉季孟于光宝之间。
其为人也犹帛高座之放旷。 中宗 最加钦重。
朝廷卿相感义与游。开元中于安国寺讲
华严经。四众赴堂。迟则无容膝之位矣。檀
施繁炽利动人 (第 0815a 页)
次现十一面观音形。其家举
族欣庆倍加信重。遂舍宅焉。其香积寺基。
即今寺是也。由此奇异之踪旋萌不止。 中宗
孝和帝景龙二年遣使诏赴内道场。帝御法
筵言谈造膝。占对休咎契若合符。仍褒
饰其寺曰普光王。四年庚戌示 …… (第 0822a 页)
或认盗夫之钱或咋黑绳之颈。或寻
罗汉之井。或悟裴氏之溺。或预知大雪。或
救旱飞雨。神变无方测非恒度。 中宗 敕恩
度弟子三人慧岸慧俨木叉各赐衣盂令嗣
香火。洎乎已灭多历年所。尝现形往汉南
市漆器。及商人李善信 …… (第 0822b 页)
海裴司马妻吝白金沙罗。而堕水抵
盱眙开罗汉井。宿贺跋玄济家。俨侍十一
面观音菩萨旁。自尔诏僧伽上京师 中宗
别敕度俨并慧岸木叉三人。各别赐衣钵焉。
*** 唐嵩岳少林寺慧安传
释慧安。姓卫氏。荆州支江人也 …… (第 0823b 页)
。敕为凿焉。
安曰。此下有赤祥慎其伤物。将及泉见虾
蟆金色。蠢然出沮洳间。合其悬记。帝倍加
钦重。殆 中宗 神龙二年九月敕令中官赐紫
袈裟并绢。度弟子二七人。复诏安并静禅
师入中禁受供施。三年赐摩纳一副。便辞 …… (第 0823c 页)
。去来万里。后时兄归云。此日与回言适
从家来。因授饼饵其啖而返。举家惊喜。自
尔人皆改观。声闻朝延。 中宗孝和皇帝。 诏
见崇重。神龙二年敕别度。回一人而已。自
高宗末天后时。常诏入内道场。赐绵绣衣
裳。宫人供事。先为 …… (第 0824a 页)
蛊道物。及伪造秘谶用
以诬人。还令诬告得实屠戮。籍没其家
者多。崔氏非圣人掷匕箸何由知其伪图
谶也。 中宗 末尝骂韦后为反悖逆。斫尔头
去寻而诛死太平公主为造宅于怀远坊中
与主宅前后尔。 (第 0824a 页)
孝和 亲送金城公主出
降吐蕃幸始平回出迎驾。时崔日用武平 …… (第 0824a 页)
之。目稷云。此多是野狐。其言何
足惧也。乃顾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诛。人
益贵重。同时有僧伽化迹不恒。 中宗 问回
曰。此何人也。回曰。观音之化身也。贞观中三
藏奘师西归云。天竺有石藏寺。奘入时见一
空房。有胡 (第 0824b 页)
族欣庆倍加信重。遂舍宅焉。其香积寺基。
即今寺是也。由此奇异之踪旋萌不止。 中宗
孝和帝景龙二年遣使诏赴内道场。帝御法
筵言谈造膝。占对休咎契若合符。仍褒
饰其寺曰普光王。四年庚戌示 …… (第 0822a 页)
或认盗夫之钱或咋黑绳之颈。或寻
罗汉之井。或悟裴氏之溺。或预知大雪。或
救旱飞雨。神变无方测非恒度。 中宗 敕恩
度弟子三人慧岸慧俨木叉各赐衣盂令嗣
香火。洎乎已灭多历年所。尝现形往汉南
市漆器。及商人李善信 …… (第 0822b 页)
海裴司马妻吝白金沙罗。而堕水抵
盱眙开罗汉井。宿贺跋玄济家。俨侍十一
面观音菩萨旁。自尔诏僧伽上京师 中宗
别敕度俨并慧岸木叉三人。各别赐衣钵焉。
*** 唐嵩岳少林寺慧安传
释慧安。姓卫氏。荆州支江人也 …… (第 0823b 页)
。敕为凿焉。
安曰。此下有赤祥慎其伤物。将及泉见虾
蟆金色。蠢然出沮洳间。合其悬记。帝倍加
钦重。殆 中宗 神龙二年九月敕令中官赐紫
袈裟并绢。度弟子二七人。复诏安并静禅
师入中禁受供施。三年赐摩纳一副。便辞 …… (第 0823c 页)
。去来万里。后时兄归云。此日与回言适
从家来。因授饼饵其啖而返。举家惊喜。自
尔人皆改观。声闻朝延。 中宗孝和皇帝。 诏
见崇重。神龙二年敕别度。回一人而已。自
高宗末天后时。常诏入内道场。赐绵绣衣
裳。宫人供事。先为 …… (第 0824a 页)
蛊道物。及伪造秘谶用
以诬人。还令诬告得实屠戮。籍没其家
者多。崔氏非圣人掷匕箸何由知其伪图
谶也。 中宗 末尝骂韦后为反悖逆。斫尔头
去寻而诛死太平公主为造宅于怀远坊中
与主宅前后尔。 (第 0824a 页)
孝和 亲送金城公主出
降吐蕃幸始平回出迎驾。时崔日用武平 …… (第 0824a 页)
之。目稷云。此多是野狐。其言何
足惧也。乃顾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诛。人
益贵重。同时有僧伽化迹不恒。 中宗 问回
曰。此何人也。回曰。观音之化身也。贞观中三
藏奘师西归云。天竺有石藏寺。奘入时见一
空房。有胡 (第 0824b 页)
相扣
附丽有归。于南塔慥禅师门。决开疑网。密
修资益。后寿杜默于随部山寺。人皆不识。
时谯王重福者。 中宗 次子也。神龙初韦庶人
谮云。与张易之兄弟构成重润之罪。迁均
州刺史。密加防守不听视事。韦后临朝
添兵 (第 0855b 页)
附丽有归。于南塔慥禅师门。决开疑网。密
修资益。后寿杜默于随部山寺。人皆不识。
时谯王重福者。 中宗 次子也。神龙初韦庶人
谮云。与张易之兄弟构成重润之罪。迁均
州刺史。密加防守不听视事。韦后临朝
添兵 (第 0855b 页)
中日诵七遍。尝
因净室焚香感天人来倾听。斋讲之时徵祥
合沓与道俊同被召在京二载。景龙三年
二月八日。 孝和帝 于林光殿解斋。时诸学士
同观盛集。奘等告乞还乡。诏赐御诗。诸学
士大僚奉和。中书令李峤诗云。三乘归净 (第 0863c 页)
因净室焚香感天人来倾听。斋讲之时徵祥
合沓与道俊同被召在京二载。景龙三年
二月八日。 孝和帝 于林光殿解斋。时诸学士
同观盛集。奘等告乞还乡。诏赐御诗。诸学
士大僚奉和。中书令李峤诗云。三乘归净 (第 0863c 页)
。还持本经一契。帖
然相次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遂移
去。神龙二年准诏入内祈雨。绝二七日雪
降。 中宗 以为未济时望。令就寺更祈请。即
于佛殿内精祷并炼一指。才及一宵雨周
千里。指复如旧。才遇大水寺屋皆垫 (第 0867b 页)
然相次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遂移
去。神龙二年准诏入内祈雨。绝二七日雪
降。 中宗 以为未济时望。令就寺更祈请。即
于佛殿内精祷并炼一指。才及一宵雨周
千里。指复如旧。才遇大水寺屋皆垫 (第 0867b 页)
尤工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乡国。以天后长寿二年癸巳届于洛都。敕于天宫寺安置。即以天后长寿二年癸巳。至 中宗
神龙二年丙午。于授记天宫福先等寺。译不空羂索陀罗尼经等七部。后至睿宗太极元年壬子四月。太子洗马张齐贤 (第 0567a 页)
京兆
府。至肃宗改曰上都。
*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则天 中宗
睿宗
* 玄宗
*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第 0812b 页)
。云晖愿律师。乐洪云律师。隋洪遵律
师。文帝师之。智首律师。南山宣律师。文纲
律师唐光州人。道岸律师 中宗 尊之。图形林
光宫。御制赞语见景龙三年。太亮律师昙一
律师南阳张氏唐道澄律师。德宗赐号曰大
圆律师。 …… (第 0818b 页)
锦衣。令宫女给侍。长安二年回所至显化。玄
宗在藩邸。尝私谒回。回抚其背曰。五十年
太平天子可自爱。 中宗 神龙二年。赐回号法
云公。睿宗景云二年十月。诏回入宫馆于集
贤院。给二美人奉事之。十二月忽求阌乡河 …… (第 0818c 页)
称孙真人。
癸未弘道元年。十二月。帝有疾。丁巳崩。甲
子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
焉 中宗 立而废之。太后称制。
佛顶尊胜陀罗尼 西域北印度罽宾国沙门
佛陀波利尊者。此云觉护。初仪凤元年来五 (第 0819b 页)
府。至肃宗改曰上都。
*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则天 中宗
睿宗
* 玄宗
*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第 0812b 页)
。云晖愿律师。乐洪云律师。隋洪遵律
师。文帝师之。智首律师。南山宣律师。文纲
律师唐光州人。道岸律师 中宗 尊之。图形林
光宫。御制赞语见景龙三年。太亮律师昙一
律师南阳张氏唐道澄律师。德宗赐号曰大
圆律师。 …… (第 0818b 页)
锦衣。令宫女给侍。长安二年回所至显化。玄
宗在藩邸。尝私谒回。回抚其背曰。五十年
太平天子可自爱。 中宗 神龙二年。赐回号法
云公。睿宗景云二年十月。诏回入宫馆于集
贤院。给二美人奉事之。十二月忽求阌乡河 …… (第 0818c 页)
称孙真人。
癸未弘道元年。十二月。帝有疾。丁巳崩。甲
子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
焉 中宗 立而废之。太后称制。
佛顶尊胜陀罗尼 西域北印度罽宾国沙门
佛陀波利尊者。此云觉护。初仪凤元年来五 (第 08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