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小說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劣也说文从人堇声堇音谨也)

蔗芋(上遮夜反下千遇反前高僧传第八已释)

姓靳(下巾觐反已见前释 僧彻
姓也)(第 0897a 页)
珠入玄左股。
隆起楚甚。上有晃错二字。玄知夙债也。
即右胁安卧而逝。著述凡二十馀万言。行
于世。弟子 僧彻。
彻弟子觉晖。俱有重名。
三世为僧统。或谓玄前身盖汉川三学山
知铉法师。铉在世尝讲十地品。感地变金
(第 0645a 页)
居兴善寺。义山苦眼疾。虑婴昏瞽遥
望禅宫冥祷乞愿。玄明旦寄天眼偈三章。
读终疾愈。迨乎义山卧病语僧录 僧彻
曰。
某志愿削染为玄弟子。临终寄书偈决别
云。玄生常著如来藏经会释疏二卷。命僧
彻撰法鉴。以照像若十 …… (第 0744b 页)
疏二卷。 僧彻
著法灯类章指焉。胜鬘经疏
四卷。 (第 0744c 页)
僧彻
著法苑以错综。犹纬书焉。又般
若心经金刚经各有疏义。此外秦蜀之间。作
释氏杂文外篇箴论碑志歌诗。录成 (第 0744c 页)
二十馀
卷。礼忏文六卷。通计三十万言。后迁塔于茶
笼山附圣寺矣。中和二年弟子左街僧录净
光大师 僧彻
述传。法孙右街僧录觉辉。辉弟
子伪蜀祐圣国师。重孙光业僧录。绵绵瓜瓞。
皆名公也。凤翔府写玄真李义山 …… (第 0744c 页)

乎。骸山泪海断可知矣。然则玄公多才行道
近古罕闻。法嗣蕃昌他莫与议也。

*** 唐京兆大安国寺 僧彻


(第 0744c 页)
僧彻。
不知何许人也。敏利天资高迈逸
类。稚岁聪颖而慕。悟达国师。若颜回之肖
仲尼也。既而时亲函丈颇见幽微。 …… (第 0744c 页)
日彻述皇猷。辞辩浏亮
帝深称许。而又恢张佛理旁慑黄冠。可谓
折冲异论者。当时号为法将。帝悦敕赐号
净光大师。
咸通十一年也。续录两街僧
事。初彻经江论海勇于揭厉。于青龙寺讲
贯既循悟达国师义意寄呈所见。蒙回八 (第 0745a 页)
。微寂此宗学者几
握半珠为家宝欤。遂于佛陇道场国清寺
相继讲训。今许王钱氏在两浙日。累请开
演。私署 净光大师
并紫方袍。辞让不却受
而不称。及兴螺溪道场。四方学侣雾拥云
屯。太平兴国五年朝廷条贯缁伍经业。寂从 (第 0752b 页)
真寂
寺。即今化度寺是也(此寺。临外祖齐公所立。常所游观。每闻舅氏说。
云尔)


绛州大德沙门。释 僧彻。
少而精练。于孤
山西阿。造立堂宇。多树林等。颇得山居形
胜。 (第 0788c 页)
僧彻
尝出行山间。土穴中。见一癞病人。
疮痍臭秽。从彻乞食。彻悯之。呼出与归。于 …… (第 0788c 页)
教之。自后稍聪寤。至得五六卷。渐觉
疮愈。比诵一部毕。须眉平复。生肥体如常。
而能为疗疾。临尝患肿。 僧彻
遣此人。禁咒
有验。自说云然。后房仁裕为秦州刺史。表 (第 0789a 页)
僧彻
所立精舍。为陷泉寺。初此地无水。僧
彻常远汲山下。以自供。一朝忽有陷。陷处
泉出。故因以名陷寺也。僧 …… (第 0789a 页)
闭目不动。其天气晴朗。而花如雪。香而
不消。方二里许。树叶上皆有白色。如轻粉
者三日。乃复常色。而 僧彻
已终。至今三岁。
独坐如故。亦不臭怀。唯目泪下云(彻弟子实秦等。及州
人并说云尔也)


河东有练行 (第 0789a 页)
子惘然与拟议不别。无明
住地烦恼。业识茫茫亦同。云庵仰山勘僧验
人。剋的如此。万松见处即不然。童子与 僧彻
底皆不动智。云庵仰峤。从头业识茫茫。若人
辨得亲见天童。颂云。

#+BEGIN_VERSE
「 一 (第 0252a 页)
。见
山峦󳳺𡾟。于绝巘人难措足处。一卧数十载。宋太祖
向其高风。诏不出山者三。大清十一年甲午。有 僧彻
纲。侍丈雪和尚。客邸卧石。作诗以赞之。丈夫步骤没
来由。日把华山当枕头。卧去历今五百载。局残殊觉
(第 0220a 页)
世清凉。剿
绝枝蔓。纯以真实接人。有僧才申问。便以手拍地而
笑。茂曰。滞货何劳拈出。僧乃嘘。茂便喝。 僧彻
旨而去。
茂。每疾时弊。架声名罗禅者。又疾禅者乏正因。上他
勾当。互相热瞒。上者。以为一期佛事毕。下 (第 0640c 页)
生。所以
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若恁么到时。有甚么
分外底眼根耳识来。有甚么分外底色像音
响来。是衲 僧彻
表彻里。洞中洞边。一切皆到
底时节将来。腊月三十日。自然脱体恁么去。
且道。正恁么去时如何。张骞寻尽 (第 0065a 页)
千里放净光明刱大厦而广结人缘脩圣像而倍
增福慧翻身藏于无缝而鬼神莫测到这里将谓珍
之重之谁知今日被山 僧彻
底掀翻和赃捉败大众
还见期公行履处么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却著破
褴衫。

上堂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 (第 0789a 页)
僧道慧四
* 释道泰五
* 释普安六
* 释僧定七
* 隋沙弥八
* 释 僧彻

* 释僧衍十
* 岑文本十一
* 陵肃璟十二
* 韦仲圭十三
* 释慧献十四 …… (第 0066c 页)

整。身口不净。救忘而已。古人遗言。多恶不如
少善。于今取验。悔往而返云。

*** 缝州陷泉寺释 僧彻


(第 0068a 页)
僧彻。
住缝州南孤山陷泉寺。昔行遇癞者
在穴中。彻引至山中。为凿穴给食。令诵法华。
素不识文字。加又顽鄙。句 (第 0068a 页)
本房。安坐而卒。异香充
溢。丹阳一郭。受戒道俗。三千馀人。奔走登
山。哀恸林野。时年九十九矣。

僧彻。
未详何人。住降州南孤山陷泉寺。曾
行遇癞者。彻引至山中。为凿穴给食。令诵法
华。癞者。素不识字。加又 (第 0037c 页)
 唐智頵 唐行严 唐常遇

 唐高闲 唐全清  唐僧彻
 唐文瓒 唐允文 唐鸿休
 唐希圆 唐慧则 唐元慧
 广亡名 唐宝安 梁贯休
 后唐贞辨 后唐可思  …… (第 0070a 页)
 晋道立 晋竺道壹 晋昙影
 晋道祖 宋慧观 宋慧安
 宋慧静 宋僧苞 宋昙鉴
 宋昙无成 宋僧含 宋僧弼
 宋 僧彻 
宋慧静 宋梵敏
 宋道猛 宋道猷 宋慧通
 宋僧柔 齐僧渊 齐道慧
 齐弘充 齐僧慧 齐昙度
 齐慧 …… (第 0070a 页)
 唐慧聪 唐昙藏 唐帝示阶
 唐道逊 唐僧明 唐昙荣
 唐瑜 唐慧棱 唐慧眺
 唐法敏 唐世瑜 唐慧璿
 唐智聪  唐僧彻 
唐慧祥
 唐云睿 唐明度 度僧伦
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唐明浚 唐慧悟 唐解脱
 唐静之 唐智勤 (第 0071b 页)
。出水鼓跃逝去。夜
梦雍氏曰。吾巳生天矣。

次而导江玉垒山神。益昌北
郭龙门神。皆受戒。徵验见弟子 僧彻
传。兹不复录。塔
在今茶陇山祐圣寺。秦蜀间。户图事其像。有或图李
商隐执白拂。以侍立者。则商隐亦尝为 (第 0194b 页)
。或掘窖
藏。桑下出瓿。破之独一鸦飞去。立树抄。人语曰。乃今
得见天日矣。时清死巳久。 唐僧彻

不知何许人。久亲炙悟达。悟达亦乐教育成
就之。故其器卒获用于天下。而相为表里。以推明大
法。若悟达。 (第 0249a 页)
逊。闻其名。遣使衬
遗。时入都讲。既于彭城寺。文帝尤加器重。元嘉九年
没。寿七十八。

**** 宋 僧彻

出王氏。太原人。初客寄襄阳。年十六。造庐山
远公。公异之。问曰。宁有出家志邪。对曰。远尘离俗。是
(第 0255a 页)
还坐逝于栖霞房中。丹
阳一城。咸闻异香。道俗受戒弟子三千人。奔走恸哭。
时年九十九矣。 唐僧彻

生河东万泉靳氏。夙厌俗尘。既丁二。亲之丧
即出家。行兰若法。邑有介村。盖子推之旧地也。其阳
介山。岩 (第 0296a 页)
八年。诏修废总
持寺。敕三教首座辩章。专勾当修寺。护军中
尉骠骑王元宥。宣章公由首座充左街僧录。
净光大师僧彻
充右街僧录。懿宗咸通十
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两街僧道赴麟
德殿讲论。右街僧录彦楚赐明彻大师。左街 (第 0244a 页)
赐紫衣。号大觉师(止师一字)至懿宗咸通十一年
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因谈论。左街云颢赐
三慧大师。右街 僧彻
(第 0249b 页)
净光大师。
可孚法智
大师重谦青莲大师。赐师号懿宗朝始也
(分明言某大师。见五运图)僖宗朝有僧录云皓大师。昭宗 (第 0249b 页)
同。趋礼万松塔曰。老汉不我欺也。自此
道誉益隆学者辐辏。四方交聘岁无虚日。开
堂灵隐。门庭严峻无赖。 僧彻
空天然辈睨视
不敢近。竟以不测事诬师。不终日事白天
然坐诬遁。馀党笞死者二十人。师南游赤
城。外道归 (第 09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