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三十七)台宗左溪玄朗禅师 (三十八)天台法
门议(梁肃作) (三十九)鲁山元德秀卒(论)

(四十)肃宗(四十一)阆州斩画像(四十二)纳钱度
僧道始(四十三)新罗无漏凌空立化(四十四)
诏南阳惠忠禅师(四十五)诏置放生池碑
(颜真卿撰)(四十六)王摩诘卒(四十七)真如升天授
十三宝

第十四卷

(一)唐代宗 (二)良贲造新仁王经疏 (三)道义始
作盂兰盆会 (四)杜鸿渐问法于无住禅师
(论) (五)清凉澄观国师 (六)召忠国师试太白
山人 (七)诏径山国一禅师 (八)牛头惠忠禅
师 (九)忠国师试大耳三藏(论) (十)不空三藏
(严郢
作) (十一)昙一律师碑(梁肃作) (十二)三祖镜
智禅师碑(独孤及作) (十三)抚州宝应戒坛记(颜 (第 0481a 页)
进之。遂沐浴更衣。吉祥安卧而寂。阇维顶
骨不坏。中含舍利光彩夺目。 御史严郢

纪德碑。太常徐浩书之于石。其辞曰。

和上讳不空。西域人也。氏族不闻于中夏。
故不书。玄宗烛知至 (第 0602b 页)
。此
其始也。空既终三朝所赐墨制一皆进纳。
生荣死哀。西域传法僧至此今古少类矣。
嗣其法位慧朗师也。 御史大夫严郢
为碑。
徐浩书之树于本院焉。

系曰。传教令轮者。东夏以金刚智为始祖。
不空为二祖。慧朗为三祖。已下 (第 0714a 页)
辩正广智三藏。收舍利数百粒。以八十粒进
内。其顶骨不坏。中有舍利一颗半隐半现。敕
于本寺别院起塔。 御史大夫严郢
为碑。徐浩
书树于本院(唐书旧史续高僧传)

(赞宁僧统)系传曰。传教相轮者。东夏以金刚智为
(第 0826c 页)
三祖僧粲大师行实。请
谥于朝。四月。赐谥镜智禅师。塔曰觉寂○九月。诏以
不空三藏舍利。起塔于旧居寺。 御史严郢。
撰纪德碑。
略曰。和尚西域人也。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皆为灌顶
国师。僧夏五十。享年七十。译经一百三十六 (第 0102b 页)
功可夺也。朝野奉之如佛。御史太夫 严郢
碑曰。真言
字义之宪度。灌顶升坛之轨迹。动容悟道之速。发声
集社之妙。戴天履地莫知高厚。固非末学所能 (第 0363c 页)
山道钦禅师
* 牛头慧忠禅师
* 西域大耳三藏
* 论
* 第十八卷 严郢
不空三藏碑
* 梁肃律师昙一碑
* 独孤及三祖大师赐谥碑
* 颜鲁公抚州戒坛碑 (第 0109a 页)
乃以先师金刚智所付法物
因中使李宪诚进之。遂沐浴更衣吉祥安卧而寂。阇
维顶骨不坏。中含舍利光彩夺目。 御史严郢
撰纪德
碑。太常徐浩书之于石。其辞曰。

和尚讳不空。西域人也。氏族不闻于中夏故不书。玄
宗烛知至道 (第 0196a 页)
 宣

* 敕诸孝子着服丧仪 制一首

奉 敕语诸孝子。着服哭泣葬送威仪立灵
塔置图写影来等。除此之外馀一切并依遗
书。

大历九年六月十八日中使李宪诚 宣

* 手诏赐孝子米面择地葬日等 制一首

奉 手诏。与孝子等粮米面。并并择地塔及
日葬事等。白米五车粳米五车白面五车柴十
车油七石炭三车。并如京宣索如无准元奏

来当别支送。

* 三藏和上影赞并序一首

大唐大广智三藏和上影赞(并序)
弟子朝散大夫捡挍左庶子 严郢


和上讳不空 圣上尊之曰大广智三藏。故
南天竺阿阇梨金刚智之法化也。昔毗卢遮
那佛以瑜伽无上秘密 (第 0847a 页)
答)
* 谢制补沙门惠朗充兴善寺上座表一首(并答)
* 唐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碑一首 (严郢
文)

* 进金字妙法莲华经表一首

臣宪诚言。臣闻。子得一善必献其父。臣得一 …… (第 0856a 页)



唐大兴善寺故大德大辨正广智三藏和尚碑
(并序)
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冯翊县
开国公 严郢

银青光禄大夫彭王传上柱国会稽郡开国
公徐活书

和上讳不空。西域人也。氏族不闻于中夏故
不书。玄 (第 0860a 页)
大辩正三藏。茶毗得舍利。令于当寺院造舍利塔三。造塔毕建立丰碑。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冯翊县开国公 严郢
撰文。银青光禄大夫彭王传上柱国会稽郡开 (第 075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