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无能量僧者
僧以功德贵
犹尚不分别
而汝以年岁
称量诸大德
大小生于智
不在于老少
有 智勤 精进
虽少而是老
懈怠无智慧
虽老而是少」
#+END_VERSE
汝今平量僧。是则为大失 (第 0609a 页)
僧以功德贵
犹尚不分别
而汝以年岁
称量诸大德
大小生于智
不在于老少
有 智勤 精进
虽少而是老
懈怠无智慧
虽老而是少」
#+END_VERSE
汝今平量僧。是则为大失 (第 0609a 页)
报恩法端禅师 报恩绍安禅师
广平守威禅师 报恩永安禅师
光圣师护禅师 奉先清昱禅师
紫凝 智勤禅师 雁荡愿齐禅师
普门希辩禅师 光庆遇安禅师
般若友蟾禅师 智者全肯禅师
玉泉义隆禅师 龙 (第 0011b 页)
广平守威禅师 报恩永安禅师
光圣师护禅师 奉先清昱禅师
紫凝 智勤禅师 雁荡愿齐禅师
普门希辩禅师 光庆遇安禅师
般若友蟾禅师 智者全肯禅师
玉泉义隆禅师 龙 (第 0011b 页)
报恩法端禅师 报恩绍安禅师
广平守威禅师 报恩永安禅师
光圣师护禅师 奉先清昱禅师
紫凝 智勤禅师 雁荡愿齐禅师
普门希辩禅师 光庆遇安禅师
般若友蟾禅师 智者全肯禅师
玉泉义隆禅师 龙𠕋 (第 0557c 页)
广平守威禅师 报恩永安禅师
光圣师护禅师 奉先清昱禅师
紫凝 智勤禅师 雁荡愿齐禅师
普门希辩禅师 光庆遇安禅师
般若友蟾禅师 智者全肯禅师
玉泉义隆禅师 龙𠕋 (第 0557c 页)
。其未卒也。利州所居寺。桂若胡桃。忽凋
残。挠拔。殿宇仆压而像略无损。其必有所关系哉。 唐智勤
世族邓之朱氏。隋仁寿间。内出舍利。诏天下
名郡各置大兴善寺。以安葬焉。仍度僧以领香火。勤
年小因以其 (第 0298a 页)
残。挠拔。殿宇仆压而像略无损。其必有所关系哉。 唐智勤
世族邓之朱氏。隋仁寿间。内出舍利。诏天下
名郡各置大兴善寺。以安葬焉。仍度僧以领香火。勤
年小因以其 (第 0298a 页)
尽。至二年闰正月二十三日终于建初。春秋
六十四矣。 智勤
(第 0988b 页)
释智勤。 俗姓朱氏。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
兴国寺。勤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无
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祐。初 (第 0988b 页)
六十四矣。 智勤
(第 0988b 页)
释智勤。 俗姓朱氏。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
兴国寺。勤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无
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祐。初 (第 0988b 页)
以土地拘
于人哉。言讫而出。希仁愧谢。既返谓人
曰。江汉多灵。其斯人也。以贞观末卒。年七
十矣。 释智勤。 俗姓朱。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
兴国寺度。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
无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祐。初 (第 0643a 页)
于人哉。言讫而出。希仁愧谢。既返谓人
曰。江汉多灵。其斯人也。以贞观末卒。年七
十矣。 释智勤。 俗姓朱。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
兴国寺度。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
无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祐。初 (第 0643a 页)
相怜慜。故现如是化。汝当深识
之。圣众不可量。而以欲俗少岁。称量诸大德。大小生
于智。不在于老少。有 智勤 精进。虽少而是老。懈怠无
智慧。虽老而是少。汝今评量僧。是事为大失。如此下
结劝。易知。言所为至粪著 (第 0450a 页)
之。圣众不可量。而以欲俗少岁。称量诸大德。大小生
于智。不在于老少。有 智勤 精进。虽少而是老。懈怠无
智慧。虽老而是少。汝今评量僧。是事为大失。如此下
结劝。易知。言所为至粪著 (第 0450a 页)
犹行恭敬戒
至死护我戒
彼见汝非见」
#+END_VERSE
愚劣不堪护持此戒者。戒经云。有 智勤 护戒。便得第
一道。愚聚不持。堕三恶道。上来数段不同。总是释第
一门中顺戒住持辨比丘事竟。
还约二 (第 0671b 页)
至死护我戒
彼见汝非见」
#+END_VERSE
愚劣不堪护持此戒者。戒经云。有 智勤 护戒。便得第
一道。愚聚不持。堕三恶道。上来数段不同。总是释第
一门中顺戒住持辨比丘事竟。
还约二 (第 0671b 页)
实句义。谓地水火风空时方意我(九法为体)。二
德句义。谓色声香味触。数量一异合离。好丑苦乐。憎
爱愚 智勤 堕(二十一法为体)。三业句义。取舍屈申行(五法为体)。四
大有句义。谓实德业体不无者。由此大有有之故 (第 0223a 页)
德句义。谓色声香味触。数量一异合离。好丑苦乐。憎
爱愚 智勤 堕(二十一法为体)。三业句义。取舍屈申行(五法为体)。四
大有句义。谓实德业体不无者。由此大有有之故 (第 0223a 页)
过弱持心胜也痴
堕等者过强心弱非境胜也。】
「【疏】下法合中说戒亦如是合初句何以知耶由说听
交对愚 智勤 怠彼此相违如阵合战也下句中睹巳
行净由持故成名净是则戒净心安趣道合上勇进
也怠惰不学心昏境慢止犯秽心 (第 0743b 页)
堕等者过强心弱非境胜也。】
「【疏】下法合中说戒亦如是合初句何以知耶由说听
交对愚 智勤 怠彼此相违如阵合战也下句中睹巳
行净由持故成名净是则戒净心安趣道合上勇进
也怠惰不学心昏境慢止犯秽心 (第 0743b 页)
「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 智勤 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END_VERSE
【释曰。前一颂。是世间因果。后一颂。 (第 0299b 页)
是出世间因果。
举世间因果。以彰出世间因果也。明人者。谓了达
三途苦趣是恶因所感。人天乐境由善业所招。故
舍诸恶因。而修众善。戒为众善之本。乃明达智者
能护。非愚暗不别善恶果报者所可堪持也。三种
乐者。名誉。利养。是现在华报之乐。得生天上。是未
来果报之乐。名是名称。誉是赞誉。利养即是四圣
种。谓能持戒之人。戒德芬馥。十方普闻。人天称誉。
所共供养也。天者。天然。自然清净。最胜最乐故。苟
非净洁最胜之因。岂生净洁最胜之处。净洁因者。
禁戒是也。当观如是处者。谓应思惟观察世间三
种乐报。悉由护戒而有。即知出世第一道。必从戒
净而得也。有 智勤 护戒者。天上乃明人得生。出世
非智者莫办。亦非懈惰无戒者所获。由护净戒。身
心皎洁。发生无漏智慧。由 (第 0299b 页)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 智勤 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END_VERSE
【释曰。前一颂。是世间因果。后一颂。 (第 0299b 页)
是出世间因果。
举世间因果。以彰出世间因果也。明人者。谓了达
三途苦趣是恶因所感。人天乐境由善业所招。故
舍诸恶因。而修众善。戒为众善之本。乃明达智者
能护。非愚暗不别善恶果报者所可堪持也。三种
乐者。名誉。利养。是现在华报之乐。得生天上。是未
来果报之乐。名是名称。誉是赞誉。利养即是四圣
种。谓能持戒之人。戒德芬馥。十方普闻。人天称誉。
所共供养也。天者。天然。自然清净。最胜最乐故。苟
非净洁最胜之因。岂生净洁最胜之处。净洁因者。
禁戒是也。当观如是处者。谓应思惟观察世间三
种乐报。悉由护戒而有。即知出世第一道。必从戒
净而得也。有 智勤 护戒者。天上乃明人得生。出世
非智者莫办。亦非懈惰无戒者所获。由护净戒。身
心皎洁。发生无漏智慧。由 (第 0299b 页)
是大仙人道」
#+END_VERSE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
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巳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
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BEGIN_VERSE
「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 智勤 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 (第 0273c 页)
#+END_VERSE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
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巳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
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BEGIN_VERSE
「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 智勤 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 (第 0273c 页)
。七不动法。八慧解脱。九俱解脱。云
何退法。软智软精进。五退具中行退道果。是
谓退法。云何不退法。利 智勤 精进。五退具中
不行不退道果。是谓不退法。云何思法。软智
软精进。勤观身不净可恶。思惟自灭身。是思 (第 0973c 页)
法。云何守法。软 智勤 精进自守身。是守法。云
何住法。中智中精进中道行不增减。是住法。
云何能进法。少利 (第 0973c 页)
智勤 精进能得不动善。是
能进法。云何不动法。利根大勤精进。先时得
不动善。是不动法。云何慧解脱。不得灭尽 (第 0973c 页)
何退法。软智软精进。五退具中行退道果。是
谓退法。云何不退法。利 智勤 精进。五退具中
不行不退道果。是谓不退法。云何思法。软智
软精进。勤观身不净可恶。思惟自灭身。是思 (第 0973c 页)
法。云何守法。软 智勤 精进自守身。是守法。云
何住法。中智中精进中道行不增减。是住法。
云何能进法。少利 (第 0973c 页)
智勤 精进能得不动善。是
能进法。云何不动法。利根大勤精进。先时得
不动善。是不动法。云何慧解脱。不得灭尽 (第 0973c 页)
立
宗六句义。一实有九法。谓地水火风空时方
意我。二德有二十馀法。谓色声香味触苦乐
贪嗔痴数量合离愚 智勤 惰好丑等。三业谓
往来迟速屈申俯仰等。四有谓实德业。自体
非无名之为有。如此性有非实德业。别有体
性 (第 0783b 页)
宗六句义。一实有九法。谓地水火风空时方
意我。二德有二十馀法。谓色声香味触苦乐
贪嗔痴数量合离愚 智勤 惰好丑等。三业谓
往来迟速屈申俯仰等。四有谓实德业。自体
非无名之为有。如此性有非实德业。别有体
性 (第 0783b 页)
是求那。故知依主通于万法。二者
求那。此云依谛。有二十一法。谓一异合离数
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 智勤 堕亦八
也。次有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也。以五尘依地
水火风空五主谛也。苦乐愚智等以神意二
主谛。馀八通依 (第 0246c 页)
求那。此云依谛。有二十一法。谓一异合离数
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 智勤 堕亦八
也。次有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也。以五尘依地
水火风空五主谛也。苦乐愚智等以神意二
主谛。馀八通依 (第 0246c 页)
麟角喻百劫」
#+END_VERSE
论曰。从此洲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极百
年。于此中间诸佛出现。何缘增位无佛出
耶。有情乐增难教厌故。何缘减百无佛出
耶。五浊极增难可化故。言五浊者。一寿浊。
二劫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有情浊。劫减将
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由前二
浊。如其次第。寿命资具极被衰损。由次二
浊。善品衰损。以耽欲乐自苦行故。或损在
家出家善故。由后一浊衰损自身。谓坏自
身身量色力念 智勤 勇及无病故。独觉出现
通劫增减。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
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 (第 0064a 页)
#+END_VERSE
论曰。从此洲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极百
年。于此中间诸佛出现。何缘增位无佛出
耶。有情乐增难教厌故。何缘减百无佛出
耶。五浊极增难可化故。言五浊者。一寿浊。
二劫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有情浊。劫减将
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由前二
浊。如其次第。寿命资具极被衰损。由次二
浊。善品衰损。以耽欲乐自苦行故。或损在
家出家善故。由后一浊衰损自身。谓坏自
身身量色力念 智勤 勇及无病故。独觉出现
通劫增减。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
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 (第 006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