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阿含部類
行毕还水官处主者语泰。卿是长者子。以何
罪过而来在此。泰答。祖父兄弟皆二千石。我
举考公府辞不行。修 志念
善不染众恶。主者
曰。卿无罪过。故相使为水官都督。不尔与地
狱中人无以异也。泰问主者曰。人有何行死 (第 0331a 页)
 闻恶不懅
 不从彼受
 从乐天来
 思惟忍苦
 好分别义
 慈孝父母
 毗沙天来
 宿不乐家
 喜游林薮
  志念
女色
 从三天来
 财宝虽少
 生卑贱家
 心乐清净
 从三天来
 任己自行
 所为不剋
 望断愿违 (第 0760b 页)
低头言。和南道士。将以何事
试吾躯命。答曰。欲得汝牙。象曰。吾痛难忍疾
取牙去。无乱吾心令恶念生也。 志念
恶者。死
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夫怀忍行慈。恶来善
往。菩萨之上行也。人即截牙。象曰。道士汝当
却行。 (第 0867b 页)
一比丘
云。是禅林寺僧道弘。自云。教化四辈檀越。
造一切经人中金像十躯。王言。沙门之体必
须摄心道场 志念
禅诵不预世事。勤心念戒
不作有为。教化求财贪心即起。三毒未除付
司依式。还有青衣执送与最。同入一处。 (第 0970b 页)
 具足成四道」
#+END_VERSE


第四无学罗汉。修行道时。以在学地不乐始
终都无所乐。弗贪三界。断一切结。三毒永
亡。 志念
根力及诸觉意。见灭为寂譬如王放
醉象牙利凶恶遇者皆死。亦如毒龙常吐毒
气值者悉亡。亦如蚖蝮常怀瞋毒触 (第 1015c 页)
。如前惠说更不问之。

论。并有定者至曾不舍故。

述曰。何意有定。
专注一类所执我境不暂舍故。如于 志念

缘曾受境。此缘一物故有定也。不同前
师。彼无念故。缘新新现境故亦无定。此中
有之所存别故。

论。加 (第 0399c 页)
戒。

平忿将军荡恚侯都督洪裕诸军事司空公臣
忍。

勇猛将军勤习伯都督六度诸军事行台臣进
安静将军 志念
都尉都督观累诸军事摄散侯
臣禅。

博通将军周物大。夫都督调达诸军事监照
王臣智。行言=宫【三】言= (第 0346b 页)
学能解经论。览
他义疏洞识宗途。欲释一条辩不可尽。
若怀宝藏璧蕴解匿名。密勤精进必得入
品。或进深品 志念
坚固。无能移易弥为胜
术。但锥不处囊难覆易露。或见讲者不称
理。或见行道者不当辙。慈悲示语即被围
(第 0099b 页)
以废常谈。东西既无定向。持念又复不一。既无福
慧。又鲜神通。未得随生。翻成莽荡。可弗审欤。今欲
一其 志念。
专其趣向。不归安养。将安归邪。专其趣
向。故曰西方。一其 (第 0518b 页)
志念。
故曰发愿。文者。能诠章句
也。又愿有通别。通则四宏誓愿。别则随心所发种
种誓愿。又通则皆名为愿。别则 (第 0518b 页)
教低处低。

** 净土咏史西湖居士李济

能仁现秽取娑婆。折摄刚强方便多。横截爱河无别
法。唯教专 志念
弥陀。

古往今来浩劫波。二轮迭运急如梭。循环六趣无休
歇。不解西归奈尔何。

** 怀净土诗明本禅 (第 0853b 页)
经论。览他义疏。洞识宗途。欲释一
条。辩不可尽。若怀宝藏璧蕴解匿名。密勤精进。必得
八品。或进深品。 志念
坚固。无能移易。弥为胜术。但锥
不处囊。难覆易露。或见讲者不称理。或见行道者不
当辙。慈悲示语。即被 (第 0625a 页)
万人同 志念
弥陀。众力相成愿力多。一朵莲花亲见
佛。方知净土胜娑婆。

** 生净土偈一 行

吾年九十头雪白。 (第 0814b 页)
。凡人死皆经冥府。此师
巳往西方上品上生矣。

圆照标名莲境者。宋时圆照本禅师。初参天衣有省。
后一 志念
佛住净慈。有雷峰材法师。神游净土。见一
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又资福㬢公。至师
所礼足。施金 (第 0731a 页)
 谁谓无人令易往」
#+END_VERSE


* 劝念佛颂慈受禅师怀深

#+BEGIN_VERSE
「 万人同 志念
弥陀
 众力相成愿力多
 一朵莲开亲见佛
 方知净土胜娑婆
 树林水鸟各宣扬
 宝网金台尽道场
 会 …… (第 0220a 页)
 凭此指迷」
#+END_VERSE


* 净土咏史西湖居士李济

居士道号西归子。元武林人。寓居苕溪。
先祖四世登科来处清白。深明净土之教。
尝拟诸咏史。作称赞净土诸上善人诗。凡

五百馀首。盖于净土如理而修者。悉缀其
行业。形于篇章。虽小善不遗。可谓乐道之
人也。其文现行于世。今撮其纪圣师者二
十五首以寄。此录庶资见闻云尔。

** 叙佛化缘

#+BEGIN_VERSE
「 能仁现秽取娑婆
 折摄刚强方便多
 横截爱河无别法
 唯教专 志念
弥陀
 无边刹土非无净
 唯我弥陀愿海深
 十念功成蒙接引
 端如默铁化精金」 (第 0224c 页)
住于调柔地。设众恶来加。其
心不倾动。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为此所
轻恼。如是亦能忍。若复勤精进。 志念
常坚固。 (第 0635a 页)
名第五品也。经云。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
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
共同止。忍辱无瞋。 志念
坚固。常贵坐禅。得诸
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
难。乃至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 (第 0896b 页)
叹菩萨功德。
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
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瞋, 志念
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
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乃至是人,若坐、
若立、若行处,此中便 (第 0985c 页)
入泥犁中。诸所教者皆入泥犁
中。恶人有所念所作言如是。王言善哉。王复
问那先言。何等为内动者。那先言 志念
内便
动。王言动行时云何。那先言譬如铜鋗铜釜。
有人往烧之。其器有声。举乎有馀音。而行
人如是志动念 (第 0713c 页)
言善哉。王
复问那先。人家有所作。念久远之事不。那先
言人愁忧时。皆念久远之事。王言用何等念
之。用 志念
耶。用念念耶。那先问王言。宁曾有
所学知以后念之不。王言然我曾有所学知。
以后复忽忘之。那先言王是时 (第 0716c 页)
弘开之际钳锤高举之时
人人收拾阑残个个猛著精彩若是十赤精金愈炼
愈精自然光燄溢目遍界辉腾其或胸臆夹杂 志念
不纯更须向燉煌炉鞴里煅过始得何故不经敏手 (第 02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