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月侯景乱阶。大宝三年贼平。长沙寺
僧法敬等。迎像还江陵复止本寺。梁后大定
七年像又流汗。明年二月中宋 宣帝
崩。天保
三年长沙寺延火所及。合寺洞然烟焰四合。
欲救瑞像无方可移。由来举必百人。尔日六
人便起。天 (第 0385c 页)
十八日。中书舍人臣任孝恭宣敕云。
能改迷入正。可谓是宿植胜因。宜加勇猛也。
废李老道法诏。北齐高祖文 宣皇帝。
昔金
陵道士陆修静者。道门之望。在宋齐两代。祖
述三张弘衍二葛。郗张之士封门受录。遂妄
加穿凿广制斋 (第 0707b 页)
啖。儿子等惜命不敢当。弟子衰
老将死。故自供食。蒙师护故得免斯难。稠索
水噀之。奄成云雾。时或谗稠于 宣帝
以倨傲
无敬者。帝大怒自来加害。稠冥知之。生来
不至僧厨。忽无何而到云。明有大客至。多
作供设。至夜 (第 0906c 页)


梁中宗
元帝(造天居天宫二寺。供有千僧。自讲法华成实论)

右梁时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译经二
百四十八部。 (第 1025c 页)
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人。 梁宣帝

梁明帝

右二主中兴社稷。荆州造天皇陟屺大明
等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
尼三千二百人。 (第 1025c 页)
无为性。所知性故。或色.心等
所显性故。如色.心等然色.心等非离色
等实无为性。故以色等为其同喻。此 中宗
等寻文可知。今此比量破归唯识。

以下别破空等一多。初破萨婆多等立三无
为者计。第二例破馀部。第三总 (第 0290a 页)


宣帝察(字理孙。兰陵人。武帝孙。昭明太子统第二子也。字文泰立之于江陵。在位八年。改元大
定。寿四十四矣)


(四十) 北齐敕二教角试。天保六年九月。下诏。
敕诸沙门与道士达者十人亲自对校。于
时金陵道士 (第 0553c 页)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一 庚戌) 睿宗旦改景云(高宗第八子。初封豫王。武后废 中宗
而立为帝者。七年而废封
相王。寿五十五。立隆基为太子。任宋璟姚崇为政。帝妹太平公主恃功专横。在位三年 …… (第 0588b 页)
秀复自作书重邀之。
能谓使者曰。吾形貌矬陋。北土见之恐不
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
中宗
召之。竟不度岭而卒。天下散传其
法。谓秀为北宗。能为南宗。

(三 癸丑) 玄宗隆基改开元(睿宗第三 …… (第 0589a 页)
律。
师事神秀凡六年。秀奇之。尽以道授之。秀
入京因荐与则天。得度为僧。秀殁天下好
释氏者咸师事之。 中宗
闻其高行。特下制
令代神秀统其法众。开元十三年有旨移
寂于都城居止。时王公士庶争来礼谒。寂
严重少言 (第 0595a 页)
齐颜之推归心篇
* 梁阮孝绪七录序
* 北齐王邵齐志明佛教
* 梁高祖舍事道诏 北齐宣帝
废道诏
* 隋释彦琮通极论

** 广弘明集归正篇第一之一


* 商太宰问孔子圣人出列 (第 0098b 页)
事经纶。周室勃兴同心匡赞。间关
二代造我帝基。犹夏禹之事唐虞。晋宣之辅
汉魏。往者梁氏将灭。亲寻构祸 萧察
称兵。拥
众据有襄阳。将入魏朝。狐疑未决。先帝出师
樊邓饮马汉滨。彼感威怀连城顿颡。隋郡安陆未即从风 (第 0328a 页)
魔露布

** 唐广弘明集统归篇第十上


* 梁高祖净业赋
* 梁高祖孝思赋 梁宣帝
游七山寺赋
* 梁王锡宿山寺赋
* 魏高允鹿苑赋
* 魏李颙大乘赋
* 梁仙城释慧命 …… (第 0335b 页)
大。生民穷于五
孝。置天地而德盈。横四海而不挠。履斯道而
不行。吁孔门其何教。

*** 游七山寺赋 梁宣帝

此山川之寥廓。时天高而气静。路闲旷而清
华。地幽栖而特挺。穷浙左之标绝。极宇中
之胜境。承兴序而陟涉 (第 0338a 页)
于福慧寺经坊北。贸新安
典午郑景宅。方事兴工掘得古碑。则北齐
天保六年乙亥岁置建国寺。乃高欢嗣子文 宣帝
也。睹之者皆惊叹。同舍利弗悲蚁垤
焉。采访使君称异再三。遂沿此记改福慧
为建国寺。迎取安业圣容及殿材 (第 0874c 页)
简文帝
* 武帝
* 安帝
* 恭帝

*** 中宗元皇帝

讳睿。琅琊王觐之子。 宣帝
曾孙也。年十五嗣 (第 0777a 页)
辰显庆元年。五月。敕天下僧尼有犯国法
者。以僧律治之。不得与民同科。十一月天
后生子。号曰佛光王。即 中宗
也。十二月五日
为佛光王度僧七人。仍请玄奘法师。为佛光
王剃发为出家(唐书旧史)

千岁宝掌和尚  (第 0816c 页)
皇建元年 |
| 辛巳 |二年 |保定元年 |二年帝崩 |
| | |后 梁宣帝
崩。子岿立。是为明帝。改元天保 |武成帝 |讳湛。欢之第九子。即位改元大宁 |
| | | |大 (第 0202a 页)
有神异。天降相轮。能驻日倍工。复从地引其膊至
塔顶。塔未就询亡。彦师寿长可百二十馀岁。犹待得询后身为 岳阳王
来抚越州。盖愿力也。彦预告门人曰。许玄度
来也。弟子咸谓师老耄言无准的。许玄度死已三十馀载。何云更来 (第 0293c 页)
也。时 岳阳王
早承志公密示。才到州便入寺寻
访。彦师出门伫望。遥见乃召曰。许玄度来何暮。昔日浮图今如故。王曰。弟子 (第 0293c 页)

乃万其趣,匪思愈乱,匪觉滋误。由师内鉴,咸
获于素,不植乎根,不耘乎苗。中一外融,有粹
孔昭,在 帝中宗,
聘言于朝。阴翊王度,俾人逍
遥,越百有六祀,号谥不纪。由扶风公,告今天
子,尚书既复大行,乃诔光于南 (第 0363c 页)
悟风幡之言也。

明年二月八日。受具巳。曰。吾不
愿居此。后师至宝林寺。韶州剌史韦据请居大梵寺。 中宗
神龙元年。降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
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
受忍 …… (第 0446a 页)
心织成。有云丝布者。非也。其衣青黑色。后人以碧绢
为里。 中宗
赐摩衲.宝钵.方辨塑真.道具等。生塔者尸
之。

开元中。广州观察使宋璟作礼于塔。见上足令瑫
问曰。 (第 0447b 页)
。还持
本经一契。帖然相次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遂
移去。神龙二年。准诏入内祈雨。绝二七日雪降。 中宗
以为未济时望。令就寺更祈请。即于佛殿内精祷。并
炼一指。才及一宵。雨周千里。指复如旧。才遇大水。寺 (第 0206a 页)
品。

论曰。已说修对治修分位云何。

述曰。此品
之中大文三段。初结前生后以发论端。次依
问正解广 中宗
意。后释义既终略为总结。此
即初也。

论颂曰。所说修对治至胜利成所作。

述曰。
自下第二依徵正解 (第 0026b 页)
 犹如眼根等」
#+END_VERSE


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
托彼而生。色等极微。设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
然非所缘。如眼根等。于眼等识。无彼相故。如是极微。
于眼等识。无所缘义。

释曰。若不言因。此因无喻。犹如因等。成因等性。极微
总相。是所缘性。而成立之。又若自许。不于识外缘其
实事。应有有法自相违过。

【此护法师推论主立量之意。若不言因。此因无喻
者。因即比量。有宗因喻三支。三支无过。是为能立。
今以三支为因者。为因明中云。比量者。谓藉众相
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即三支也。如前巳说。由彼为
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即智名果。故以此因。总三
支为因。非三支 中宗
因喻之一因也。若欲破彼不
极成事。而不立量为因者。则无有喻。故云。此因无
喻。此三支中喻也。何以独言 (第 08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