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徐州 刺史王仲德
所造。光相之工江右称最。
州境或应有灾祟及僧尼横延衅戾。像则流
汗。汗之多少则祸患之浓淡也。宋泰始初 (第 0400c 页)
 福报自然随」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一十五验)


* 秦沙门释道囧
* 晋居士吕竦
* 晋居士徐荣
* 晋居士张崇
* 晋 将军王懿
晋严猛妇
* 晋周子长
* 宋沙门竺慧庆
* 宋沙门释昙无竭
* 宋沙门释法 …… (第 0784c 页)
人目所亲
见。

晋王懿字仲德。太原人也。守车骑将军世信
奉法。父苗苻坚时为中山太守。为丁零所害。 仲德
与兄元德携母南归。登陟峭崄饥疲绝
粮。无复馀计。唯归心三宝。忽见一童子牵青
牛。见懿等饥各乞一饭。因 (第 0785b 页)
。每有神光州部兵寇辄泪
汗满体。岭南以为常候。后广州刺史刘悛表
送出都。今应在故蒋州寺中。

宋徐州 刺史王仲德。
于彭城宋王寺造丈八
金像。相好严华江右之妙制也。北境兵起或
贻僧。像辄流汗。啇其多少则难之小大。逆 (第 0388b 页)
十三卷阙本。
沙门伊叶波罗。宋云自在。西域人。妙通三藏明解四含。以元嘉三年景寅游于彭城。为北徐州刺史 太原王仲德。
译杂阿毗昙心。译至择品。缘碍未竟遂辍。但成十卷。刺史亲自笔受。至八年辛未更请求那跋摩续译。都讫成十三 (第 0526a 页)
 闻,庶陶甄之慈无遗凫鴳,云雨之泽不弃
蛛蝥。而明诏霈临,不垂亮许。仍降恩奖,
曲存辉贲。五情战惧,不知所守。既戢来
言,不敢更请。谨附表谢闻,唯增悚越。」


十一月五日,佛光王晬日,法师又进法衣一
具上佛光王。表曰:「沙门玄奘言。玄奘闻兰
荣紫畹,过之者必欢,桂茂青溪,逢之者
斯悦。卉木犹尔,况人伦乎,况 圣胤乎!伏

皇帝、皇后,挹神睿之姿,怀天地之德,抚宁
区夏,子育群生。兼复大建伽蓝,广兴福聚。
益宝图常恒不变之业,助鼎命金刚坚固

之因。既妙善熏修,故使 皇大子机神日
茂,潞 王懿
杰逾明。佛光王岐嶷增朗,可谓
超周越商,与黄比崇,子子孙孙,万年之
庆者也。玄奘猥以庸微,时得参见王 (第 0274c 页)
品。后弟子代出二品。成三十品。未及缮
写失序品及戒品。故今犹有两本。或称菩
萨戒地。初元嘉三年。徐州 刺史王仲德
于彭
城请外国伊叶波罗译出杂心。至择品而
缘碍遂辍。至是更请跋摩译出后品。足成
十三卷。并先所出四分 (第 0341a 页)
门也。齐末敕为僧主。止
京师正觉寺。敦修福业四部所归。悦尝闻
彭城宋王寺有丈八金像乃宋车骑徐州刺
王仲德
所造。光相之工江左称最。州境
或应有灾崇。及僧尼横延衅戾。像则流汗。
汗之多少则祸患之浓淡也。宋泰始 (第 0412b 页)
记述。

杂阿毗昙心十卷(或十一卷)

右十卷。文帝世。外国沙门伊叶波罗。宋言自
在。于彭城为北徐州 刺史王仲德
译。至择品
缘碍未竟遂辍。

菩萨善戒经二十卷(于祗洹寺译。第二出与谶所翻八卷者小异。见竺道祖录及高 (第 0090a 页)
天王。时有童子。见圈中四
小儿长数寸。眉目如画。及追之已失所在
○西天沙门伊叶波罗来彭城译经○徐
刺史王仲德。
于宋王寺造丈六金佛。每
有𡨥难则像身流汗。

四年。凉州沙门智严。译璎珞本业经等十四
部○沙门慧琳 (第 0344b 页)
其通感。止不嫁之。张邴二门。因大
敬信僧定。令之出家。宋丞相南郡王镇陜。乃以其居建
精舍。

齐徐州 刺史王仲德。
于彭城宋王寺。造丈八金像。相好
严华。时流汗。则难起。郡人常以候之。齐建元初。像复流
汗。其冬魏寇淮 (第 0103c 页)
宋光禄
卿戴颙(巧思通神。颙手制治丈六金像。相好无比。后放光明) 宋新亭侯刘
(至愿冥符) 宋徐州 刺史王仲德(精诚感彻)
 宋中书范泰
(博物玄通) 宋御史王弘(清通迈俗) 宋侍中司空昭公刘勔 (第 0505b 页)
二十六宋徐州 刺史王仲德。
于彭城宋王寺
造丈八金像。相好严华江右之妙制也。北境
兵起。或贻僧祸像辄濡汗。滴之多少则难
之小大逆 (第 0419a 页)
一十三卷阙本。
沙门伊叶波罗。宋云自在西域人。妙通三藏明解四含。以元嘉三年景寅游于彭城。为北徐州刺史 太原王仲德
译杂阿毗昙心。译至择品缘碍未竟。遂辍但成十卷。刺史亲自笔受。至八年辛未更请求那跋摩续译。都成十三卷。 (第 0822c 页)
门僧含笔受。

沙门伊叶波罗。此云自在西域人善通三藏
解贯四含。以宋文帝元嘉年中游于彭城。为
比徐州 刺史王仲德
译杂阿毗昙心论一部
(一十一卷)。刺史亲自笔受。

沙门释智严凉州人。弱冠出家精勤为业。纳
衣宴坐蔬 (第 0361b 页)
徵应。广如高僧传云。
* 杂阿毗昙心十一卷
右文帝世。外国沙门伊叶波罗。宋言自在。于彭城为北徐州 刺史王仲德
译。至择品缘碍遂辍。
* 菩萨善戒经二十卷(于祇桓寺第二出与谶翻八卷小异见祖录及高僧传后弟子定林 (第 0258b 页)
杂阿毗昙心十三卷(今阙)
右一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时。西域沙门伊叶波罗。以元嘉三年。为北徐州 刺史王仲德。
于彭城译出。至择品未竟。至八年更请三藏法师于京都校定。
* 菩萨善戒十卷(或云菩萨地十卷) (第 0012b 页)
无不
辩。微言玄旨于是昭著。自兹之后。道隆于
世。涉学之士莫不宝之以为美谈。于宋元嘉
三年。徐州刺史 太原王仲德。
请外国沙门伊
叶波罗。于彭城出之。择品之半及论品一品。
有缘事起不得出竟。元嘉八年。复有天竺法
师名 (第 0074b 页)
施。顷之于祇洹
寺译出众经。菩萨地昙无德羯磨优婆塞五
戒略论三归及优婆塞二十二戒。初元嘉三
年。徐州 刺史王仲德。
于彭城请外国沙门伊
叶波罗。译出杂心。至择品未竟。而缘碍遂辍。
至是乃更请跋摩。于寺重更挍定正其文旨 (第 01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