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临安居润禅师 甘露明广禅师(不列章次)
 开元谭禅师法嗣
  开元宗祐禅师 南禅道诚禅师(不列章次)
 资寿捷禅师法嗣
  大 智文
宥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资寿思永禅师
 慈云珰禅师法嗣
  广慈道传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虔州慈云禅 (第 0367c 页)
  瑞岩子鸿禅师法嗣一人

 庆元府育王真戒昙振禅师(语见续灯)
  资寿捷禅师法嗣二人(一人见录)
 泉州慧空圆觉大 智文
宥禅师
  (泉州资寿思永禅师)
   (机语未见)
  净众梵言首座法嗣一人
 西京招提广灯惟湛禅 (第 0274a 页)
西绝四邻。一息故乡信。晓风吹宿云。置
笔而逝。

*** 资圣捷禅师法嗣

**** 泉州慧空圆觉大 智文
宥禅师

郡之晋江人。族陈氏。
数岁。日记千言。熙宁中。兄皓上书。语犯朝政。捕甚急。
从兄遁罗浮。后 (第 0320a 页)
 雪峰誉禅师法嗣三人
  鹫峰重道禅师 圆明重彦禅师
  宝林奉琛禅师(巳上三人无录)
 资寿捷禅师法嗣二人
  大 智文
宥禅师 资寿思永禅师(巳上二人无录)
 上方真禅师法嗣二人
  云峰齐觉禅师 南岳绍巽禅师(巳上二人 (第 0013b 页)
圆明重彦禅师
* 宝林奉琛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资寿捷禅师法嗣二人

* 大 智文
宥禅师
* 资寿思永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上方真禅师法嗣二人

* 云峰齐觉禅师 (第 0546c 页)
。圣者身中亦有法住智。异
生身中亦有真实智。皆起七智观故。馀前十
支亦然。故成七十七。

十五四十四 智文
有二。初明智。后因释识缘
境。别显第六意识能作智观。随在何界皆能
观察。行相通故。谓老死苦。老死集。 (第 0066b 页)
苦。应是苦圣谛。而今地狱等
苦。非圣谛。岂得前境为谛。第三解。取能诠理
之文言为谛。第四家云。合取境 智文
理为谛。
若单境不智亦非谛。单取 (第 0016a 页)
智文
理亦非谛。今
明。四解并是并非。如众盲摸象不得象体。然
不离象。经中非无此释。诸佛方便随从众生。
(第 0016a 页)
故名无为。未悟本无生灭名有
为。然波若未曾为无为也。问波若道既开三。
方便道亦有三不。答通亦有。谓境 智文
字。但
实慧从境立名。故必须辨境。方便从巧受称。
故不须辨境。而文字即通二道也。然方便虽
不从境立名 (第 0053b 页)
不證者便于无动作意思惟亦能
于彼内外空中心俱證会。】

论云何无愿至心住一
缘。」
【演曰二明无愿 智文
中有二先徵后释于三昧
中思惟五蕴有漏诸行皆苦无常不可愿求名无愿
智。】

论云何无相至心住一缘。」 (第 0291b 页)
曰后
明二智生法二空本后二智不为二障之所拘碍名菩
提体。】

论复有异门至无滞智。」
【演曰二明三 智文

二段初惣摽列后别解释此初摽列三种妙智名佛菩
提。】

论一切烦𢙉并诸习气至正等菩提。」
【演 …… (第 0483b 页)
障尽證佛菩提二别辩染除释
标三智此初也。】

论一切烦𢙉至名清净智。」
【演曰二别
辩染除释标三 智文
分三段一清净智二一切智三无滞
智此初也烦𢙉名染智名清净因离染法而得此智
名清净智。】

论于一切 (第 0483b 页)
以烦𢙉尽处择灭无为
为其体也诸教不同如后当会。】

论云何如来一切种妙
智。」
【演曰第十明种妙 智文
分为二先徵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无义聚法。」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段
一标智境二明智体三结 (第 0590b 页)
分别缘事生故名曰世间由未曾得在无
学身故名出世及无漏故。】

论他心智至是无漏。」
【演
曰四他心 智文
分为二初正分别后明无漏此初也无
学所得虽通无漏以缘事故唯是世间非證理心不
名出世。】

论问何因缘 …… (第 0726a 页)


【演曰后摄无碍不共等智以缘俗故故皆俗摄。】


诸解脱门至地巳说。」
【演曰二重分别通诤愿 智文

分为二先指后释此初也三解脱门如本地分二十
六明四无碍解如菩萨地四十五辩十力无量不共
佛法如四十九及五 …… (第 0726b 页)
二明语不语。】

论彼由多分至无诤者。」
【演曰三结
无诤名。】

论云何愿智。」
【演曰三明愿 智文
分为二先问
后荅此初也。】

论谓俱分解脱至依止故。」
【演曰后荅
文二先辩二乘后明佛愿初中有三一 …… (第 0729b 页)
【演曰三明后际文分为二先释后结义思可知。】

论复
次诸菩萨至世俗智。」
【演曰二明菩萨三际俗 智文

为二先惣摽举后各别释此初也到究竟者第十地中
因满究竟非彰佛位说为究竟。】

论初际者至究竟 (第 0731b 页)
五释分
二初明第一后辩后三此明通达八圣道智。】

论即以此智
至出离所摄。」
【演曰后辩后三闻思修 智文
复分三先
摽次释后惣结之释中又三一明闻智二明思智三明修
智此初智也。】

论又为勤修至令不忘失。」 …… (第 0746a 页)
曰四释真如一无我所显二圣智所行三绝语言路
具斯三义名曰真如。】

论何等为正智。」
【演曰五明正 智文
分为二先徵后释此初也。】

论谓略有二至世间正
智。」
【演曰后释分二先释后證释中有二初略摽列后 …… (第 0760a 页)


问真如至胜义摄故。」
【演曰四辩真如唯实可悉。】


问正智至故有二种。」
【演曰五明正 智文
中有三问荅及
结荅中通二尅性唯实眷属故假。】

论问相当言至胜
义有。」
【演曰五辩二谛门文分为五 …… (第 0761b 页)
三皆
名为相二名唯法者法教摄也三分别亦尔者分别
同相亦分三种故云亦尔以能所缘相待立故四辩
真如五明正 智文
可知也。】

论问如是五事至无对
亦尔。」
【演曰八色无色摄文具徵释释中有二先色
无色后彰见等相据 (第 0767b 页)
定。】

论由如是相至名世閒智。」
【演曰三结归
世智。】

论云何出世间智。」
【演曰后明出世 智文

分二初略释后广明初中分二初徵后释此初也。】

「论谓如是至名出世智。」
【演曰后释此明见道断于 …… (第 0007a 页)
四无智此初也此
中意说三种善巧为加行故得人见道也。】

论为缘
超度至观察自心。」
【演曰后明四无 智文
中分二初
揔释后别释此初也。】

论四无智者。」
【演曰后别释
分三一牒二列三释此初也。】

(第 0007b 页)
徵。】

论一者于四至第一义
故。」
【演曰三释。】

论复次有九至遍知超越。」
【演曰
五释九 智文
中分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也。】

「论谓诸行流至灭智道智。」
【演曰二列。】

论此中诸
行至如 (第 0109b 页)
。】

「论又先积集至具足安住。」
【演曰二释经诸句。】

论复次
有诸至未解脱。」
【演曰五释微 智文
中分二一释外道
观缘起粗智二释诸圣观缘起微智初中分三一标
二徵三释此初也。】

论所以者何。」
【 …… (第 0147a 页)
论由于
彼彼至不善巧故。」
【演曰三释。】

论诸圣弟子至识
无常性。」
【演曰二释诸圣观缘起微 智文
中分三一标
二徵三释此初也。】

论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

论四 (第 0147a 页)
 由意近行异」
#+END_VERSE


长行释云于前略说一心受中由意近行异复分成十
八应知此复声显乘前起后此意近行十八云何谓喜
忧舍各六近行此复何缘立为十八若由自性应但有三
喜忧舍三自性异故若由相应应唯有一一切皆与意
相应故若由所缘应但有六色等六境为所缘故此成
十八具足由三于中十五色等近行名不杂缘境各
别故三法近行皆通二种意近行名为目何义传说
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数游行故有说喜等能为
近缘令意于境数游行故如何身受非意近行非唯
依意故不名近由无分别故亦非行。】

论云何名智。」

【演曰二 释智文
中分二一徵二释此初也。】

论谓心
清净增上慧依处。」
【演曰二释。】

论云何名證。」
【演曰 (第 0163a 页)
。如水成波之幻泡者。即斯义也。
是故智者。了生灭门果报。即本来空性。是不生灭
门也信矣。以上论五识转 智文
竟。】

△问。五识巳知。未知六识之相。是云何耶。
答。六识者
名事识。以分别前五尘影子。落于意识思 (第 0459c 页)
当人
受用头头合道物物皆真触目逢缘总归快乐如斯
信得及弥勒释迦尽在者里更无别法也珍重。

** 示恒 智文居士

学道之士唯在竭志出大信力知有向上一著本真
妙圆荡然虚寂从无始劫来曾不间隔至于日用二
六时中举动施为全 (第 0780b 页)
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
年秖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拈云作么生免
得他烧逐我道者僧设使有鹙子 智文
殊辩德山临
济机用一十八变神通敢保亦不能免婆子烧逐在
还会么他要此话大行。

又拈云婆子烧庵且纵还会 (第 079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