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僧尼。
长沙一寺千有馀僧。应还俗者将数百人。举
众惶骇长幼悲泣。像为汗流五日不止。有闻
于沈吕寺大德 玄畅
法师访问所以。畅曰。
圣不云远无忧不彻。去来今佛佛佛想念。得
无今佛念诸佛乎。欲谏檀越不信之心。故有 (第 0385b 页)
晋释耆城
* 晋竺佛图澄
* 晋竺法印
* 宋释宝意
* 宋释杯度
* 宋 释玄畅
杂俗幻术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
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 …… (第 0744a 页)
传也。

宋蜀齐后山有 释玄畅。
姓赵。河西金城人。少
时家门为胡虏所灭。祸将及畅。虏师见畅。
而止之曰。此儿目光外射。非凡童也。遂获 (第 0748b 页)
方知已化。哀号痛绝。既而迎尸于城南旷野。
沐浴迁殡。兼营理崇公。别在异处。一都道
俗无不嗟骇。弟子 玄畅
时在云中。去魏都六
百里。旦忽见一人告之以变。仍给六百里 …… (第 0905c 页)

体通汗香。须臾起坐谓弟子曰。大法应化
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然。但念汝等
不久复应如我耳。唯有 玄畅
当得南度。汝等
死后法当更兴。善自修心无令中悔。言已便
卧即绝也。明旦迁柩欲阇维之。国制不许。于
(第 0906a 页)
神力当为我起。于是高开眸曰。
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亘然。
但惜汝等行如我耳。或恐过之矣。唯 玄畅
南渡。汝等死后法当更兴。善自修心毋令
中悔。言讫即化。沙门法进号呼曰。圣人去
世。我何用生。应声见高 …… (第 0537b 页)
万。金银布帛
不可称计。寿五十四崩延昌殿在位十一年)


(三十七 三十八 甲子 五二) 敕沙门法献 玄畅。
为天下僧
主。他日会于帝前。对制称名而不坐。中
兴寺僧钟对帝称贫道。武帝讶之。以问中
书王俭。俭曰。 (第 0541a 页)
宝偏缀游方之士。
法济唯张高逸之例。法安止命志节之科。康
泓专纪单开。王季但称高座。僧瑜卓尔独载。 玄畅
超然孤录。唯释法进所造王巾有著。意
存该综可擅一家。然进名博而未广。巾体立
而不就。梁来作者亦有病诸 (第 0275a 页)
七卷其本并在。
沙门功德直。西域人也。道契既广善诱日新。以孝武帝大明六年壬寅。游至荆州寓禅房寺。沙门 玄畅
请出念佛三昧等经二部。畅刊正文义词旨婉密。而畅舒手出香掌中流水莫之测也。后适成都止大石寺。即是阿育王 (第 0531c 页)
门佛陀多罗一部一卷经
* 沙门佛陀波利一部一卷经
* 沙门提云般若六部七卷经论
* 沙门 释慧智
一部一卷赞颂
* 沙门释明佺一部一十五卷目录
* 沙门实叉难陀一十九部一百七卷经
* 婆 (第 0553a 页)
门彦琮译琮兼制序)
*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第四出即与前经同本日照后欲归国于东都共沙门 慧智
再译前缘后法二文并广)
* 大乘密严经三卷(见大周录)
* 造塔功德经一卷(见大周录永隆元年 …… (第 0564a 页)
福寺是也东太原寺即今大福先寺是也)
及西京弘福寺译大乘显识经等一十八部。沙门战陀般若提婆译语。沙门 慧智
證梵语。敕召名德十人助其法化。沙门道成薄尘嘉尚圆测灵辩明恂怀度等證义。沙门思玄复礼等缀文笔受。天后亲 …… (第 0564a 页)
年谒帝于洛。敕于魏国东寺(后改为大周东寺)翻经。以永昌元年己丑至天授二年辛卯。总出经论六部。沙门战陀 慧智
等译语。沙门处一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德感慧俨法明弘景等證义。
*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见 (第 0565b 页)
无观字)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单本)
* 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或无菩萨字)
宋天竺沙门功德直共 玄畅
(第一译)
上五经十一卷同帙。
* 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十卷(一帙)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 (第 0588c 页)
跋陀罗译(拾遗编入第六译)
*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或直云破魔陀罗尼经)
宋西域沙门功德直共 玄畅
(第七译) (第 0600a 页)
者摩咥利制吒造)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
大唐天后代佛授记寺沙门 释慧智
(出大周录单本拾遗编入)
上十二集十六卷同帙。
* 无明罗刹集一卷(亦云无明罗刹经或二卷)
(第 0623c 页)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婆薮槃豆法师传一卷 梁三藏真谛译
*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 大唐沙门 释慧智

* 禅要呵欲经一卷 失译 (第 0668b 页)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或直云破魔陀罗尼经十一纸) 宋西域沙门功德直共 玄畅

* 阿难陀目祛尼诃离陀邻尼经一卷(十纸)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 舍利弗陀罗尼经一 (第 0708b 页)
延入西明阁。
敕僧[(丰*力)/石]等八百沙门。咨受什旨。于草堂寺参定众
经。后道宣律师。尝问天人陆 玄畅
曰。什师一代所
译经论。至今若新。受持转胜。何耶。答曰。其人所译。
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又从毗 (第 0822a 页)
十力四无
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

【三身者即法报化三身也觉性是法身觉相是报
身觉用是化身四智者一道 慧智
见道实性实性
中得即开佛知见也二道种智知十法界诸道种
别解惑之相一一皆知即示佛知见也三一切智
知一切 (第 0840b 页)
修禅要诀
北天竺婆罗门禅师佛陀波利(唐云觉爱)。随问略说。西
京禅林寺沙门明恂问并随口录。同寺梵 僧慧智
法师传译。

于时大唐仪凤二年丁丑岁也。 (第 0014c 页)
。早丧二亲。事兄如父。十四出家。从
智猛咨受禅业。与灵期寺法林。共习禅观。猛所谙知。
皆巳證得。后遇 玄畅。
复从进业。及畅下江陵。师亦随
从。十住观门。所得巳九。有师子夺迅三昧。唯此未尽。 …… (第 0221a 页)
。浮
岚岩下绝来痕。始因入道藏幽谷。截断攀援更莫寻。
年七十二卒。其日彩霞覆寺。人咸异之。 玄畅

河西金城赵氏子。少时。家门为胡虏所灭。祸将
及师。虏帅见师䫉古清奇。而止之曰。此儿目光外射。
非凡童 (第 0223b 页)
可覆。山可浪水可烈。日可冷月可热。惟
有佛法。不可说。设或可说也。是扪钟扪籥。

上堂。年
来不欲施 慧智。
竖个空拳也劳力。朝粥午饭信口餐。
早眠晏起没瞌睡。云水诸方去。去来西来大意。谁相
忆启我毗尼。两片皮 (第 0500c 页)
 敏中智禅师(此后无传) 仲谦益禅师
 西绪缵禅师
径山复元报禅师法嗣
 损庵义禅师(无传)
灵隐净禅师法嗣
 禅 慧智
湛禅师(此后无传) 龙山普明禅师
 昭福楚馨禅师
龙翔䜣禅师法嗣
 天界慧昙禅师 天界宗泐禅师
 中 (第 0388c 页)
泰。署 慧智。
后迁上寺。上堂。山僧素乏知见。复寡闻持。
顷虽侍立于国师。不蒙一句开示。以致今日。与诸仁
者聚会。更 (第 0590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