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豹隐记谈嘉熙中吴潜论钱唐建都以阴阳家言海/门巽水蚤晚两朝后为潮沙湮塞殆天启国家以转)
(移之/机也)
文献金源洛水尘建炎留得赵家春一篇帝统 遵王 命
犹有龙南著集人
(罗鄂州集有帝统论一篇言光尧内禅事文多不载/ 馀冬序录金之高陵杨兴宗史不著名 (第 32b 页)
(移之/机也)
文献金源洛水尘建炎留得赵家春一篇帝统 遵王 命
犹有龙南著集人
(罗鄂州集有帝统论一篇言光尧内禅事文多不载/ 馀冬序录金之高陵杨兴宗史不著名 (第 32b 页)
迫。屏营失图。臣固以此请
者。方欲协万国之欢。系一人之本。盖非私于主而专于已。
实以荷大赉。法上元。 遵王 之路也。伏惟皇帝陛下以唐尧
四德。光宅天下。以周文直行。陟降庭止。应乾立极。迨乎逾
年。又奉今月甲寅 (第 09b 页)
者。方欲协万国之欢。系一人之本。盖非私于主而专于已。
实以荷大赉。法上元。 遵王 之路也。伏惟皇帝陛下以唐尧
四德。光宅天下。以周文直行。陟降庭止。应乾立极。迨乎逾
年。又奉今月甲寅 (第 09b 页)
看他世事轻。青衫五十一书生。扶头醉后金吾仗。折脚铛边玉粒粳。自笑风流宵作昼。宁期造化罪为荣。从今荡荡 遵王
道。酒国山川万里平。
小清森阁夏日(四首)
縠纹帘子澹于秋。风雨无人独倚楼。松吐新蕤侵屋角。山含浅黛 (第 546L 页)
小清森阁夏日(四首)
縠纹帘子澹于秋。风雨无人独倚楼。松吐新蕤侵屋角。山含浅黛 (第 546L 页)
缕缕陈达。想或记有之矣。上文无作好恶。固以在下者言。然人君必先无作好恶。然后在下者方可效而为之。观乎 遵王
之遵字可见矣。 世子曰唯。讲通鉴。臣曰杨绾拜相制下之日。朝野相贺。至于黎干,崔宽之徒。望风改过。其效 (第 369H 页)
人之有能有为。民之已协于极而得锡爵之宠者也。惟在信任之。使得自尽其用而已。然徒贵其身而不富其家。则吾之所以体群臣者有所未周。而中人以下。又恐有为势所迫而或罹于咎者。故致意眷眷焉。厚之至也。然若于无德之人。而混施此厚福。则又反有作汝用咎之患。所以重戒之也。于民而言攸好德之锡福。于人而戒无好德之锡福。此虽互文。亦以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之意也。或曰。命讨者。王者正民之大柄也。今只言锡福不锡
福。而不及讨罪之政。无乃有所偏耶。曰讨罪必以刑。刑者止可以禁民为非。不足以使民有耻。故在王政。固有不可废处。特无与于渐民归极之道也。有德则锡福。所谓举直也。无德则不锡福。所谓错诸枉也。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此所谓渐民归极之道也。
无偏无陂。 遵王 之义。无有作好。 (第 31H 页)
遵王 之道。无有作恶。 (第 31H 页)
遵王 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陂与义。好与 (第 31H 页)
福。而不及讨罪之政。无乃有所偏耶。曰讨罪必以刑。刑者止可以禁民为非。不足以使民有耻。故在王政。固有不可废处。特无与于渐民归极之道也。有德则锡福。所谓举直也。无德则不锡福。所谓错诸枉也。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此所谓渐民归极之道也。
无偏无陂。 遵王 之义。无有作好。 (第 31H 页)
遵王 之道。无有作恶。 (第 31H 页)
遵王 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陂与义。好与 (第 31H 页)
立极者。皇极之大本也。民为君保极者。皇极之大用也。二者具焉然后。上下一体而皇极之道尽矣。
无偏无陂。 遵王 之义。无有作好。 (第 468L 页)
遵王 之道。无有作恶。 (第 468L 页)
遵王 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此总举王者化成 (第 468L 页)
无偏无陂。 遵王 之义。无有作好。 (第 468L 页)
遵王 之道。无有作恶。 (第 468L 页)
遵王 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此总举王者化成 (第 468L 页)
退陶先生启蒙传疑一书。实与原书相表里。阐发四篇之本旨。辨释诸家之误解者。无遗憾矣。王考所编河洛指要。引證援例。多在是书。徽文承袭家传。积岁研究。略有窥斑之见。玆不免僭加劄记。以便私阅。然排图义例。悉 遵王
考所定。故所引诸圈。不暇一一识别。只见大槩云。
五声十二律相乘为六十
宫(下生)徵(上生)商(下生)
五声十二律相乘为六十
宫(下生)徵(上生)商(下生)
彦儒女。公天姿秀朗。性又慈孝。四岁先公捐背。见时果辄持而诣殡。及就傅。日在王考处士公侧。勤读不懈。克 遵王
考意。既长竭力忠养。以安其志体。尝以蚤孤为恸。终身不近华盛。其事先夫人益兢兢致养。遇有疾。衣不解带。 (第 60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