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浮饰傲。荣其外而枯其内。害其本而窒其源。
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寒泉子 对秦惠王 …… (第 14b 页)
寒泉子 见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以约从连横事说大王
者为谁。惠王曰。东周人苏秦也 (第 15a 页)
寒泉子 曰。书十上王弗听。
有之乎。曰然。其道如何。王耶霸耶。曰黜其霸以隮王乎。曰
不然。则何上书之烦而用之 …… (第 15a 页)
连鸡俱不能止于栖而巳哉。寡人塞耳。义弗闻也。 寒泉子
曰。不然。夫齐荆三晋之人。病于兵久矣。方城之金。十九为
兵。一为镈铫。董泽之蒲。十九为干。一为箕棬。 …… (第 15b 页)
难乎。春秋祀事。何面目见宗庙。惠王卒弗用。 寒泉子 耕于
鄙。赵即封苏季子为武安君。六国果拒秦。秦闭关十五年。
** 冶家子言 (第 16a 页)
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寒泉子 对秦惠王 …… (第 14b 页)
寒泉子 见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以约从连横事说大王
者为谁。惠王曰。东周人苏秦也 (第 15a 页)
寒泉子 曰。书十上王弗听。
有之乎。曰然。其道如何。王耶霸耶。曰黜其霸以隮王乎。曰
不然。则何上书之烦而用之 …… (第 15a 页)
连鸡俱不能止于栖而巳哉。寡人塞耳。义弗闻也。 寒泉子
曰。不然。夫齐荆三晋之人。病于兵久矣。方城之金。十九为
兵。一为镈铫。董泽之蒲。十九为干。一为箕棬。 …… (第 15b 页)
难乎。春秋祀事。何面目见宗庙。惠王卒弗用。 寒泉子 耕于
鄙。赵即封苏季子为武安君。六国果拒秦。秦闭关十五年。
** 冶家子言 (第 16a 页)
感激
南雷文案卷三终
#+PROPERTY: JUAN 3
#+PROPERTY: FILE SB04n0173-003南雷集南雷诗历-卷第三.
南雷诗历卷三
方外 本昼天岳 批点
门人施敬胜吉较刻
赠百岁翁陈赓卿(庚申后诗见吾悔集以下壬戌)
浑风 (第 1a 页)
南雷文案卷三终
#+PROPERTY: JUAN 3
#+PROPERTY: FILE SB04n0173-003南雷集南雷诗历-卷第三.
南雷诗历卷三
方外 本昼天岳 批点
门人施敬胜吉较刻
赠百岁翁陈赓卿(庚申后诗见吾悔集以下壬戌)
浑风 (第 1a 页)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虽有未学。如是可谓好学乎。
果能无求饱安。敏慎就正。只此便是好学。肰必博文而尽格致之功。约礼而究诚正之方。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无一阙漏。肰后方是好学之笃耳。
九容先言足容何也。
九容本错举言之。非有先后轻重之序。肰 寒泉先生 尝言一举足而九容并该者。亦觉有理。
韩文公作董生行。先言淮水淝水何也。
此以淮水之不能休。淝水 (第 208L 页)
果能无求饱安。敏慎就正。只此便是好学。肰必博文而尽格致之功。约礼而究诚正之方。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无一阙漏。肰后方是好学之笃耳。
九容先言足容何也。
九容本错举言之。非有先后轻重之序。肰 寒泉先生 尝言一举足而九容并该者。亦觉有理。
韩文公作董生行。先言淮水淝水何也。
此以淮水之不能休。淝水 (第 208L 页)
之晚始登王官。惫矣而犹幸得遂其志。故紫阳夫子以僚友记而美之。李之老而殉 储议。伟矣而不幸未遂其志。故 寒泉先生
以从子文而恸之。一归乐也。何庆殃相反。肰朱以慷慨。李以忠毅。又不可殊观。彼屑屑占便宜而诿归乐者。曷足 (第 257H 页)
久矣。又以此说游父子间。异日学有所得。还以教我也。
闵致亨字说
骊兴闵致元太始。以戊申鹰化为鸠日。依 寒泉先生 四礼节目。加元其弟。问名与表德于余。余曰。以兄名伦之。则亨乃元之次也。会是亨之训也。名以致亨。字以仲 (第 182H 页)
闵致亨字说
骊兴闵致元太始。以戊申鹰化为鸠日。依 寒泉先生 四礼节目。加元其弟。问名与表德于余。余曰。以兄名伦之。则亨乃元之次也。会是亨之训也。名以致亨。字以仲 (第 182H 页)
用殊四字。提其纲而振之。则其于气质。所见无或有未尽而然欤。抑识则已到。而词有未悉欤。未敢质也。客曰。 寒泉先生
答南宫氏之问者。子以为如何。曰。亦善矣。而其答之之词。疑亦有未尽者。夫浊云驳云。岂体之云乎哉。而彼南 (第 100H 页)
剞劂。托余以玄晏曰。既状德。知德宜莫如子。愿卒惠焉。再辞不获命。谨复曰公生诗礼名门。天禀殊异。而又得 寒泉先生
依归。其擩染造诣。不言而可徵矣。文章博雅。开卷瞭然。吾无庸赘。而第念文章必以义理为骨子。乃可以传后。 (第 304H 页)
。是庸撰次如右。以备太常氏裁择焉。
左参赞韦庵李公(最中)谥状
公讳最中。字季良。后改曰仁夫。受之于 寒泉先生 也。自号曰韦庵。佩先公之遗戒云。公族之族葬于广州宫村者。出自 世宗别子广平大君讳玙。广平生永顺君讳溥 (第 648L 页)
左参赞韦庵李公(最中)谥状
公讳最中。字季良。后改曰仁夫。受之于 寒泉先生 也。自号曰韦庵。佩先公之遗戒云。公族之族葬于广州宫村者。出自 世宗别子广平大君讳玙。广平生永顺君讳溥 (第 648L 页)
题李英阳家疑礼往复书后
粤在丙寅冬。我先师 寒泉先生 弃后学。三年丧毕后。不数年。先生之胤子李大谏济远又卒。未几。大谏之长子木死而无后。先生夫人洪氏之丧。 (第 320H 页)
知之终焉。此莫非以知为重之意也。是以愚常以为学者。未立志之前。行为重。既立志之后则知为重。尝以是质之 寒泉先生。
先生亦以为是。后复诵是言于一后生知旧。则其人大加惊怪。而引朱夫子车轮鸟翼之语以析之。据此可知其人来头 (第 443L 页)
见。齐虽至诚。岂真乃见其所为齐者乎。先生曰。吾幼少孤哀。考妣面目。有未详焉。故家祭时。未有所见。而于 寒泉先生
易箦后。在庐哭拜之际。先生之容仪。俨然有见。则古人之言。不诬矣。斯可见先生之至诚事神。而有以见其所为 (第 138L 页)
其二
翠壁丹崖碧海隈。登临恍似到蓬莱。不识四仙相会日。亦能扶奉板舆来。
敬次 寒泉先生 咏菊韵
霜雪空山落木堆。墙根小菊耿孤开。欣陪杖屦同清赏。三嗅寒香却未回。
原韵
摇落虚堂赤叶堆 (第 209H 页)
翠壁丹崖碧海隈。登临恍似到蓬莱。不识四仙相会日。亦能扶奉板舆来。
敬次 寒泉先生 咏菊韵
霜雪空山落木堆。墙根小菊耿孤开。欣陪杖屦同清赏。三嗅寒香却未回。
原韵
摇落虚堂赤叶堆 (第 209H 页)
。他日铜雀路。忍过芝山庄。逝将发遗箧。简掇球琳琅。序列青邱什。千载垂光芒。哀些四百字。唱断沾我裳。 寒泉先生
晚年酬唱。以漫笔写去。俞大监(讳拓基)笑其水风月。先生又效肉谈开城府体示意。余亦次韵。兼呈俞大监六首 (第 227H 页)
趋入于室。室安二虚位。一是 神宗皇帝。一是 毅宗皇帝。鞠躬不敢久瞻。而趋出下阶。未及三门乍北有阁碑。 寒泉先生
之文也。复转门外乍东。道一治堂。堂揭华阳书院四字。堂西有二斋。右居仁左由义。又其西承三门。由门又西而 (第 49H 页)
。书报余曰今日渡江。)
寒泉流脉日无穷。澹静骚华蕴在中。说到莲花惊一劫。白头冢宰古家风。(李陶云㘾。 寒泉先生 孙也。始与余结识。在莲花较艺场。今五十馀年事也。陶云多阅中年哀乐。今退居忠原。而常所悬悬。不以面也。 (第 488H 页)
寒泉流脉日无穷。澹静骚华蕴在中。说到莲花惊一劫。白头冢宰古家风。(李陶云㘾。 寒泉先生 孙也。始与余结识。在莲花较艺场。今五十馀年事也。陶云多阅中年哀乐。今退居忠原。而常所悬悬。不以面也。 (第 488H 页)
赠杨副率应秀(栽)
看云偶吟示诸子
黉堂春雨
赏春
门会时
述怀仰呈 寒泉先生(附次韵) 游寒泉述怀示诸益( 寒泉先生 次韵)
奉别 寒泉先生(附次韵) 谩咏
太极图
次朴济卿(寿邦)韵(二首)
春咏(二首)
见山中小涧有
看云偶吟示诸子
黉堂春雨
赏春
门会时
述怀仰呈 寒泉先生(附次韵) 游寒泉述怀示诸益( 寒泉先生 次韵)
奉别 寒泉先生(附次韵) 谩咏
太极图
次朴济卿(寿邦)韵(二首)
春咏(二首)
见山中小涧有
旧岁。不觉感怀新。
次李斯文得叟(德符)轴中韵(二首○并小序)
关北李斯文得叟。以松岩门人。又游于 寒泉先生 门下。而南北交违。曾未有一面之会。今幸邂逅于寂寞之滨。一见如旧。且见一代公卿。莫不赠诗嘉奖。已成一轴 …… (第 244H 页)
门会时
寄语吾宗多少人。须知一体而分身。若知一体分为二。岂爱他人不我亲。
述怀仰呈 寒泉先生(附次韵) 千里从游世外天。喜看晴月照寒泉。寒泉混混月长照。水月襟怀觉得先。
白首高歌岁暮天。空山朝夕食清泉 (第 253H 页)
。朋来千里欢如旧。同善何论觉后先。
游寒泉述怀示诸益(附 寒泉先生 次韵)
生晚穷乡志谩大。恨无师友发孤蒙。今来一月春风坐。忘却流年五十翁。
(第 253H 页)
花林弟子遥相待。果育要须筮得蒙。乐水堂前水无息。分明此意自先翁。
奉别 寒泉先生(附次韵) 乐得我师讲味长。辞违此日别怀茫。面虽相隔心何隔。晴月中天照两乡。
处士南归道路长。笑看俗物尽茫茫 (第 253L 页)
次李斯文得叟(德符)轴中韵(二首○并小序)
关北李斯文得叟。以松岩门人。又游于 寒泉先生 门下。而南北交违。曾未有一面之会。今幸邂逅于寂寞之滨。一见如旧。且见一代公卿。莫不赠诗嘉奖。已成一轴 …… (第 244H 页)
门会时
寄语吾宗多少人。须知一体而分身。若知一体分为二。岂爱他人不我亲。
述怀仰呈 寒泉先生(附次韵) 千里从游世外天。喜看晴月照寒泉。寒泉混混月长照。水月襟怀觉得先。
白首高歌岁暮天。空山朝夕食清泉 (第 253H 页)
。朋来千里欢如旧。同善何论觉后先。
游寒泉述怀示诸益(附 寒泉先生 次韵)
生晚穷乡志谩大。恨无师友发孤蒙。今来一月春风坐。忘却流年五十翁。
(第 253H 页)
花林弟子遥相待。果育要须筮得蒙。乐水堂前水无息。分明此意自先翁。
奉别 寒泉先生(附次韵) 乐得我师讲味长。辞违此日别怀茫。面虽相隔心何隔。晴月中天照两乡。
处士南归道路长。笑看俗物尽茫茫 (第 253L 页)
生,燕人韩婴。皆传诗义。诗于是乎虽有传之。而去圣益远。篇缺义乖。虽博观之士。不问明师。心目难彻。宋季 寒泉先生
者作传。据诗旧传。精其取舍。复得新趣。有大旨有训诂有节解。不翅丁宁。令人快释。虽浅见之儒。不待师受。 (第 47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