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行旅之淹途者稍一移棹而至亦不必尽味苦勺清
之士而后谓之游客也其所以咏泆兹山与泉者当益
盛而自正德初有 僧圆显
者为之编既不能无挂漏距
于今又且七十载邑之士尤叔野念其先人文简公尝
以名卿佐宋退居于兹山有书且数万卷 …… (第 25a 页)
有真能为之咏泆者盖诗丽于灵运文精于子厚
以至右丞少陵诸君子而极矣甚哉山川之不可无人
也惠山故不泯泯自 圆显
之集与叔野之续成而能使
读者若游游者若归山若增而秀泉若澄而清不亦冠
弁东南哉因录三诗及游俞氏园一篇以 (第 26a 页)
  又
慧山泉实天下第一余所尝中泠康王谷俱不逮也吴 僧圆显
编集泉之诗文而邑人尤叔野续之尝属余序
今得幼于赞又当为集中第一矣
  又
幼于十箴皆精切而口舌耳腹四 (第 6a 页)
  合部金光明经序
金光明经者教穷满字金鼓击于梦中理极真空宝塔
涌于地上三身果备酬昔报之无亏十地因 圆显
曩修 (第 25b 页)
若干两
督工之士为龚时亨杨正甫莫利卿其助之者之名具
于碑阴凡若干人为书者吴大章而往来宣勤则潘继
芳及 僧圆显
定昌云其诗曰邃彼原泉慧山之下维僧
若冰肇浚自古谓配中泠允哉其伍我锡彼金有子维 (第 9a 页)
铭曰老为逸民以年受服贞馨者梅比
我墙屋不厌尔生亦胡讳死升邱拟归铭者泉史
   惠山释知微子塔铭
惠山 释圆显
初号卧云晚岁予以吾儒言字之曰知微
子姓陈氏世居富安乡负表桥父淑母顾氏知微为其
次子幼有慧性每言欲为释 (第 8a 页)
 慧山寺钟自景泰迄于今凡三铸始用玄金若干斤
 于是僧圆金初为住持实属僧明杲明曜为之按厥
 故而议且画焉者则前住持 僧圆显
也铭曰
维金在镕载革载从厥声益宏允称哉兹山之宫维良
冶之功朝之声兮群动跃若夕之声兮群籁斁若四方
下上 (第 22a 页)
同。尤庵则答本然之疑问。故断以朱子之后说。而复引五常以实之。盖以五常太极之无二理故也。二贤所以以理而 释一性
者。真可谓昭如日星。而强为此弥缝牵合之计。欲使朱子之说。归之混沦之本。而尤庵之论。援就己意之所便。有 …… (第 342H 页)
 朱子曰。气质之性。古人虽不曾说着。考之经传。却有此意。如书云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与夫天乃锡王勇智之说。皆此意也。孔子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辨告子生之谓性。亦是说气质之性。近世被濂溪拈掇出来。而横渠二程。始有气质之性之说。(按此乃尤翁说之所本。于此亦做本然性说了否。)○天命之性。通天下 一性
耳。何相近之有。(按既有此训。则乃以天命之性。为不同之性者何也。)相近者是指气质之性而言。孟子所谓犬 …… (第 344L 页)
。因气成性。则气质美恶。即此可论。(朱子曰。继成属气。性善属理。性已兼理气。书则专属理。)故理气混融 一性
成质之中。兼理气而谓之相近者孔子也。单言理而谓之性善者孟子也。指其蔽于气而谓之有恶者程子也。(程子曰 (第 348H 页)
。恶亦不可不谓性。) 一性
混成。虽难强分。而圣贤所言。若是不同者。盖以成性之地。实有此地头之可以各言者耳。然则尤翁兼气之论。顾 (第 348H 页)
怀古诗成心独苦。悲吟空谷有谁听。
俞坡州(彦哲)(乙丑)
夜诵琅然尚褧篇。墙头窃听叹公贤。琼琚在佩 清文晦。
金鼓临戎壮略宣。懒补诗书藏古壁。笑看冠剑耀 (第 47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