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送孙侍御赴凤翔幕府序
右扶风之地跨枕陇蜀扼秦西门帝命司徒为方叔开
府之日搜贤自贰于是孙侯以监察御史领司徒掾夫 子卿
族也用文学缵绪而弟兄皆材伯曰宿以秋官即
辟丞相府仲曰绛拾遗君前及余为寮夫子则以贞干
肃恪之能入主方书 (第 13a 页)
   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
东西南北丘也何从寒暑阴阳时哉不与河阳古树无
复残花合浦寒烟空惊坠叶王生卖药(一作/番)入天子之

中都夏统乘舟属群公之大会风烟匝地车马如龙钟
鼓沸天美人似玉芳筵交映旁徼(一作/徵)豹象之胎华馔
重开直报(疑/)蛟龙之髓季鹰之思吴命驾果为秋风伯
鸾之适越登山以求渌水辞故友谢时人登鄂坂而纡
回入邙山而北走何年风月三山沧海之春何处风花
一曲青溪之路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一/作)
(书/)直去千年之后悲夫光阴难再 子卿
殷勤于少卿风
景不殊赵北相望于洛北鸳鸯雅什俱为赠别之资鹦 (第 8b 页)
   锄麑见赵盾
赵盾将朝端衣整笏锄麑受命冲冠怒发惆怅贤臣顾
瞻城阙利剑不抽青槐先绝
   蔡泽就唐生相
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富贵自取年
寿须期虽云异相会待逢时
   李陵 苏武

李陵北 (第 7a 页)
苏武
南旋归骖欲动别马将前河桥两岸临 (第 7a 页)
太白之精雷泉之灵膺家之祯为国而生身长七尺力
能扛鼎猿臂虎口虬须鹗瞬射穿九札剑敌万人 子卿
路逢遥识将军之相唐举一见足辨封侯之骨解褐以
善战授昭武校尉秦州三度府左果毅以败敌(集作/敌)
庭加 (第 2b 页)

阻侯以命有所系静以体之节不可失贞以守之虽弦
矢屡移而铁石无改既而加兵一荡凶氛四彻竟获全
归佥以为 苏武
郑众不独高于前代矣玺书叹述迁本
府中郎将赉布帛五百段又加秩为忠武将军行本职 (第 11b 页)
   为李兵曹祭兄濠州刺史文 李商隐
年月日伏惟灵天枝挺秀帝系传芳材高杞梓价(集作/位)
重圭璋兰芷斯茂先以馨香干镆将用不挫锋铓始备

千牛俄仕诸卫逸意方超绝足犹系爰佐郡僚亦掾神
京邑惟二宅曹实五兵地峻流急官闲政清嵩少晓霁
伊洛秋明侣能吟之谢客伴作赋之贾生遂擢尧厨仍
调汤膳位列(集作/字)大朝名参内殿朱绂辉华银龟旧粲
汉有宗正委之亲贤贰彼惟月人宁我先外夷求骋(集/作)
(永骋/非)天子忧边皇华始赋紫绶俄悬雄其出塞之任假
以中台之权不拜无惭于 苏武
去节宁类(集作/疑)于王焉
衔须誓死啮雪获全帝仗使者吾无愧旃既还中华止 …… (第 5a 页)
属国
苍蝇难备(集作/祛)贝锦方织好丹非素点白为(集/作)
(成/)黑遭时不知非予有惑既先忌于绛灌遂不容于 (第 5b 页)
  乞归疏(班超/)
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
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
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
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 苏武
留于丐奴中尚十九年 (第 12b 页)
  荅 苏武
(李陵/) (第 8b 页)
子卿
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
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
还荅慰诲勤勤有踰 (第 8b 页)
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
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鞲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
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
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 子卿

独何心能不悲哉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
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
荣我留受 …… (第 9a 页)
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
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祗令人悲增忉怛耳嗟乎 子卿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
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
战而裹万里之 …… (第 9b 页)
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 子卿
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为也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 …… (第 10b 页)
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
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
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 子卿
夫复何言
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
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
(第 12a 页)
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报李陵书 (苏武/
) (第 12a 页)
唯翱一人而已后之读前载者亦必多为执事惜之
矣兹有平昌孟郊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言
诗自前汉李都尉 苏属国
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
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之五言
诗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两 (第 5b 页)
        明 贺复徵 编
书二十八
  答章秀才论诗书(明宋濂/)
濂曰三百篇勿论已姑以汉言之 苏子卿
李少卿非作
者之首乎观二子之所著纡曲凄惋实宗国风与楚人
之辞二子既没继者绝少下逮建安黄初曹子建父子 (第 1a 页)
名故世皆随孔氏以非达
巷而仆独谓孔氏之言者圣学也今人未能学圣人之
道而轻议达巷者皆惑也屈宋之于赋李陵 苏武
之于
五言马迁刘向之于文章传记皆各擅其长以绝艺后
代然竟不能相兼者非不欲也力不足也故李杜诗圣
而韩欧 (第 26b 页)
  赵国公集序(北周庾信/)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与
夫含吐性灵抑扬词气曲变阳春光回白日岂得同年
而语哉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
情振起风云争飞鱼龙各变方之圭璧涂山之会万重

譬似云霞赤城之岩千丈文参历象即入天官之书韵
涉丝桐咸归总章之观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
也则鹪巢蚊睫岂直熊熊旦上增城抱日月之光燄燄
宵飞南斗触蛟龙之气昔者屈原宋玉始于哀怨之深 苏武
李陵生于离别之世自魏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
雕虫篆刻其体三变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
玉矣公斟酌雅颂谐 (第 4a 页)
  公孙弘卜式倪宽
公孙弘卜式倪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
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十馀载海
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
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
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

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
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
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
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
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
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 苏武
将率则卫青霍
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馀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
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 …… (第 9a 页)
  赵充国辛庆忌
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时将军白起郿人王
剪频阳人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义渠公孙贺傅介子
成纪李广李蔡杜陵苏建 苏武
上邽上官桀赵充国襄
武廉褒狄道辛武贤庆忌皆以勇武显闻苏辛父子著 (第 14b 页)
不诛呜呼圣人之相人也不差忽微不失累
黍言其善必善言其恶必恶言其胜任必胜任今之人
不以是术行其心区区求 子卿
唐举之术居其穷处其 (第 11b 页)
或免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
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
之君也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 苏武
张衡左
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
耳每尝思之原其所积文章之体摽举兴会发引性灵
使人 (第 8a 页)
  戒子(晋嵇康/)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
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

躬不逮期于必济若心疲体解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
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议于去就则二心
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
或有不成一篑而败之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
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
意故虽繁华熠耀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
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
季之执信 苏武
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 (第 6b 页)
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
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
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 苏武
前使匈奴拘留
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
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 (第 4a 页)
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 苏武
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
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
臣不敢望到酒 (第 14a 页)
于物乃君子之道也此言不可去者
也又况有是非者介乎其间钜桥之粟于纣为有而武
王为空时则主于空居延之节于 苏武
为有而李陵为
空时则主于有故空有不在物而在眼不在眼而在心
不在心而在理不然无择而毕归于空西方之言非公 (第 18a 页)
  唐工部员外郎杜甫墓志铭(元稹/)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始

尧舜之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
馀年仲尼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
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
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俗谣民讴歌颂
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
而七言之体具 苏子卿
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
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而词意阔远指事言情自非有
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之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