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孝则真孝忠则真忠和则真和清则 真清
进而有社稷
之役大为可恃之臣其次不失为可信之臣能则行不
能则退而脩先王之业䌷性命之心入其通理出其疑 (第 6a 页)
   吴故丞相陆公诔
惟赤乌八年二月粤乙卯吴故使持节郢州牧左都护
丞相江陵郡侯陆公薨呜呼哀哉皇朝迭绍成命昊天
圣王作矣世有哲臣观监在吴乃降斯神思皇我后应
运对扬颖秀若华景逸扶桑龙辉紫极凤鸣玉堂举旗

清阻奋钺夷荒悠结沈维峻极公纲将抚远绩括地九
围皇淳爽泰昊旻疾威生民如何哲人其颓登灵在天
遗音播徽敢扬元勋表之素旂乃作诔曰
浚哲我祖时文峻德玄粹纳 真清
休载式本承庆辉骏
惠罔极申锡多祜本支千亿芳条达荫灵根茂植根条
伊何苗黄裔舜长发有祥贻我祚晋神明之绪实 (第 93a 页)
  钟期听琴赋(有序/)      (唐/)王太真

昔曾待诏金门属吾君耽道久之事寝归欤宁省窃服
古训见郭林宗传曰贞不绝俗隐不违亲贤哉斯文生
人端格然恨甘旨不足每沦翮自咎及耿坐虚馆凝神
定灵夜分假寐如闻琴声发越宛在左右寤而惊惋贵
知音为难感钟期善听因赋是以广意
寂兮琴之德寥兮琴之声德彻阴阳之奥声涵淳粹之
精体空洞响 真清
伟上皇之遗功起万祀之垂名祇闻
成连伯牙以传曲忽睹师文子春而移情俟良知转化 (第 17a 页)
  寄月禅师
闻道安禅处松萝杳隔溪清猿定中发幽鸟座边栖云
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湖上晚归
人閒薄游罢归兴寻旧隐春崖行未穷夕阳看欲尽岚
光山际淡天影水边近自怜幽趣 真清
吟更长引
  书南山六和寺
青葱玉树接溪岑台阁凌虚地布金行到白云重叠处 (第 31b 页)
 智人镬汤不煮般若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佛言末世欲坐
 道场要当选持戒清净者称第一沙门以为其师居今之世
 清
净僧称第一沙门者非师而谁师今不可作矣而邪师恶友
 扇狂鼓伪者相牵而未已用是刊华除蔓揭师之深慈密行大 (第 26b 页)
  石林长老七十序
虞山踰缮那地伽蓝相望中有 真清
净僧好学多闻
习禅明律执白牙扇摇松枝柄为我方外友者长老
石林源公一人而巳大论言有四种僧有羞僧无羞
(第 3a 页)
才数
笔落落然望而知为师也喜而为之赞
赞曰水观寂寂山骨层层天女点笔素练风棱云床
雪被切玉琢冰蒙叟作赞 真清
净僧
 祭文 (第 13a 页)
深致亦往往有水乳之合焉太
白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尚清
真夫诗不清真不足言志不清则亦不 真清
览名集义
取诸此至于诸贤之事迹议论可为尚友之助编缀卷
末俾学者流览亦论世知人之意也呜呼六朝固不足
(第 2b 页)
  崇福寺记

释氏生于周昭王庚戍之岁汉明帝时始入中国迄于
今尸祝而社稷之者奔走无停晷夥矣哉虽然佛道盛
孔氏之道衰也今使圣人在上道德明礼乐兴五伦正
风俗醇则夭扎疵厉之害销而万物皆融融焉以游于
和所谓胜残去杀也必世而仁也以言清净 真清
净矣
以言慈悲大慈悲矣奚用披缁薙发以求出世之说哉
故余尝论释氏之教有体而无用者也而其体亦释氏
之体孔 (第 7a 页)
难诸贤自邹元标王纪高攀龙杨琏之外又如顾宪成
冯从吾陈大绶周顺昌魏大忠周起元周宗建等之为
真理学真气节 真清
操真吏治戍遣如赵南星之真骨
力真担当其馀被废诸臣臣不敢疏名以冒荐举之嫌
而其间之为真名贤真豪杰者多有 (第 10b 页)

感钟期善听。因赋是以广意。

寂兮琴之德。寥兮琴之声。德彻阴阳之奥。声涵淳粹之精。
体空洞。响 真清。
伟上皇之遗功。超万祀之垂名。祗闻成连
伯牙以传曲。忽睹师文子春而移情。俟良知转化。靡忒钟
子期。故有 (第 28b 页)
显允都政。 真清
道机。万有千年。煇耀于斯。 (第 13b 页)
也。弧弓不能壮其威。表其神也。灵怪不能藏其用。寺主智
昕。俗姓汤氏。梵行沈密。道容 真清。
勾当僧惠则。俗姓李氏。
洁白虚衷。秋潭月照。俱能辅赞其美。宏阐法梁。巍峨之勋。
万古不革之道也。词吏 (第 17a 页)
云饮而名乃益彰。心秉直而誓当不易。则如 真清
特立。瑕
秽莫侵。人饮酒而荡志。我饮泉而洗心。胡不誇于一石。而
不愧于千金。于以明好恶。定能否。不贪 (第 04a 页)
 宾自非实(泾清/也)恒主合当名(渭浊/也)格物致知要问朱

 可力行
 絜矩于为政益当衡鉴明伪清乃诚浊祛浊始 真清
 
两可宁为实一成要正名那能不求解惟是勉躬行
  笔误识过
昨朝考之题于三月即拟定亲书封识清晨连封发交 (第 11a 页)
周矣。大秦天王涤除玄览,高韵独迈,恬智交养,道世既济,每惧微言翳于殊俗。以右将军使者司隶校尉晋公姚爽 ,质
真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上特留怀,每任以法事。以弘始十二年岁次上章掩茂,请罽宾三藏沙门
涯已白头。
(右属金济美 常行,直夫 方行,伯季及金百行)
山水堂前沙径平。弦歌三载此流声。元宵赏月 真清
境。惆怅如今过去情。
(右属杜湖赵使君丈 晸)
风流西郭使君贤。韵碧清谈记往年。古谊那忘桑下宿。壁题 (第 55H 页)
他语以绝。家故贫惟日啖菜。攻书不辍。李公台重按平安道。为访公居。庭无藩篱。藉草荐与坐。李公退而叹曰。 真清
寒士也。其在官。马鞍伞盖之类。任其敝垢。一不改。亦不呵辟人。萧然若无官者。晚岁则绝与人往还。常杜门静 (第 553H 页)
不谙悉。自十馀岁时。才性识解。已可畏。相与之久。益知其心与行无一不是处。 真清
修笃学之君子儒也。先君简交游少许可。独于公。敬服叹赏。屡形于言。公之病革也。手书不愧不怍复何恨七字以 (第 168H 页)
而挂诸官架曰。吾终不以一物负此心。既去百馀年。吏民取而传看曰此南相公衣也。至有流涕者。呜呼。公 真清
吏也。非平日恩信入人之深者。恶能如是乎。不然则箪食豆羹之不受。不可以语其廉也。铭曰。
南肇于唐。厥有 (第 277L 页)